• 精选
  • 会员
情感-数理情感学-数理情感学——绪论+第一章 从价值角度看情感-第一节 情感的哲学思考-第二节 情感的理论误区-第三节 数理情感学的理论基石:统一价值论-第四节 情感与价值的辩证关系-第五节 价值观的数学分析-第六节 情感的数学分析-第七节 情感的分类-第八节 情感模式与价值变化的对应关系-第九节 情感的进化过程与价值动因-第十节 情感强度三大定律+第二章 情感的动力特性-第一节 情感的强度性-第二节 情感的稳定性-第三节 情感的细致性-第四节 情感的层次性-第五节 情感的效能性-第六节 情感的周期性-第七节 情感的时序性-第八节 情感的差异性+第三章 人的三种基本心理活动-第一节 知、情、意的客观本质与相互关系-第二节 情感的生理机制-第三节 意志的数学分析-第四节 意志的品质特性-第五节 意志的运行程序-第六节 智商、情商、意商与心商+第四章 情感的运行程序-第一节 情感的诱发-第二节 情感的生理反应与价值目的-第三节 情感的感受-第四节 情感的高峰体验-第五节 情感的表达-第六节 情感的掩饰与欺骗-第七节 情感的修正-第八节 情感的培养与训练-第九节 情感的若干规律及其价值动因+第五章 性情感的解析-第一节 性情感的客观本质-第二节 性情感的进化-第三节 性情感的层次结构-第四节 性崇拜、性神秘、性禁锢与性解放-第五节 恋爱、婚姻与家庭及其价值动因+第六章 情感的社会运用-第一节 真善美的情感及其价值动因-第二节 情感与经济-第三节 情感与政治-第四节 情感与文化-第五节 情感与艺术-第六节 当代人的情感走势-第七章 人工情感-第一节 时代呼唤人工情感-第二节 理论界对于人工情感研究的争论-第三节 人工情感的发展历程与最终归宿-第四节 “情感计算”的危机与哲学错误-第五节 情感机器人的实际意义-第六节 情感表达系统的建构-第七节 情感识别系统的建构-第八节 情感计算系统的建构-第九节 意志计算系统的建构-第十节 情感机器人所产生的社会影响-数理情感学——参考文献+当爱变成了情感操纵-第一部分以爱之名的操纵有哪些表现-第一章 人际关系中的情感操纵是如何发生的-神经症人格和性格障碍-攻击型人格及其亚型-隐性—攻击型人格-一个人是如何成为隐性—攻击者的-第二章 表里不一:表面平易近人,其实冷酷无情-第三章 野心勃勃:肆无忌惮地攫取权力-第四章 奸诈狡猾:玩弄于股掌却不被发现-第五章 隐形攻击:善于隐藏真实意图和攻击行为-第六章 良知受损:从不关心别人的权利和需求-第七章 老虎机效应:施虐与受虐的亲密关系-第八章 孩子是如何获得情感操纵策略的-第二部分 如何应对看不见的情感操纵-第九章 识别情感操纵者的惯用手段-操纵者会采用的欺骗和利用别人的策略-最小化-撒谎-否认-选择性不注意/注意-合理化-转移-逃避-隐秘威胁-负罪感-羞愧-扮演受害者-诋毁受害者-扮演仆人-诱惑-推卸责任/责备他人-假装无辜-挥舞怒火-精神控制-第十章 如何与控制型人格和谐相处-避免对人性的错误解读-知道如何正确评价他人的性格-有清晰的自我认知-正确识别和标注操控策略-避免必败之战-把精力用在力量之源上-自主生活-公平斗争-结语 希望爱永远不要成为情感操纵的借口

第七节 情感识别系统的建构

2021年2月17日 字数:2119 来源:数理情感学 作者:仇德辉 提供人:chunhao17......

人与人之间为什么要进行情感识别与情感交流呢?我们为什么要大力发展计算机的情感表达和情感识别技术。一般的观点认为,计算机的“情感识别”就是为了使计算机能够通过观察表情、行为和情感产生的前提环境来推断情感状态,基本目的在于使计算机能够与人进行情感交流,从而构造出友好的人机界面。然而,情感识别的基本目的远非如此。

一、情感识别的客观目的

事实上,人与人之间进行情感识别与情感交流存在着一定的客观动机。分工与合作是人类提高社会生产力最有效的方式,人们为了更好地进行分工合作,一方面必须及时地、准确地通过一定的“情感表达”方式向他人展现自己的价值关系,另一方面必须及时地、准确地通过一定的“情感识别”方式了解和掌握对方的价值关系,才能够在此基础上,分析和判断彼此之间的价值关系,才能做出正确的行为决策。

总之,情感识别的客观本质或客观动机就是人为了了解和掌握对方的价值关系。

由于人与人之间存在不同类型的利益相关性,对方所展现的情感有时是完全准确的方式,有时是夸张掩饰的方式,有时却是完全相反的方式,这时,人就需要不断地调整和修正对方的情感表达的客观价值内容,使自己的情感识别具有更高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二、情感识别的计算机处理技术

人类可以通过视觉、味觉、听觉、嗅觉和触觉五个器官来认识世界,而对于他人情感的识别主要是通过视觉和听觉来完成的,即主要是通过人脸的情感识别、语言声调的情感识别和语言文字的情感识别来完成的。

1、人脸的情感识别。把用眼睛观察到的视觉信息叫做图象信息,如人脸的表情信息。一般的表情识别可以用单个感官完成,也可以用多个感官相配合来完成,它是一个整体识别和特征识别共同作用的结果。具体说来,远处辨认人,主要是依靠人脸的整体识别,而在近距离辨认人,主要是依靠人脸的特征识别。人脸的整体识别和特征识别虽然存在联系,但总体说是分开的、并行的处理过程。随着人脸的计算机处理技术(包括人脸检测和人脸识别)不断完善,利用计算机进行面部表情分析也就成为可能。由于各种面部表情本身体现在各个特征点运动上的差别并不是很大,而表情分析对于人脸的表情特征提取的准确性和有效性要求比较高,因而难以顺利地实现。例如:嘴巴张开并不代表就是笑,也有可能是哭和惊讶等。目前所用到的识别特征主要有:灰度特征、运动特征和频率特征三种。灰度特征是从表情图像的灰度值上来处理,利用不同表情有不同灰度值来得到识别的依据;运动特征利用了不同表情情况下人脸的主要表情点的运动信息来进行识别;频域特征主要是利用了表情图像在不同的频率分解下的差别,速度快是其显著特点。具体的表情识别方法主要有三个:一是整体识别法和局部识别法,二是形变提取法和运动提取法,三是几何特征法和容貌特征法。当然,这三个发展方向不是严格独立的,恰恰相反,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它们只是从不同侧面来提取所需要的表情特征,都只是提供了一种分析表情的思路。

2、语言声调的情感识别。一般来说,不同语言声调表情的语言信号在其时间构造、振幅构造、基频构造和共振峰构造等特征方面也有着不同的构造特点和分布规律。由此,只要把各种具体模式的语言声调表情在时间构造、振幅构造、基频构造和共振峰构造等特征方面的构造特点和分布规律进行测算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或模板,就可以识别出所有语言声调中所隐含的情感内容。

3、语言文字的情感识别。语言和文字属于第二信号系统,由于它们脱离了现实事物对于人的条件反射活动的直接参与,从而可以更为广泛地、普遍地、直接地、快速地、灵活地、多样地、深入地对各种事物进行认识,从而可以使人类能够对更为抽象、更为本质、更为遥远、更为间接、更为广泛、更为模糊、更为变化莫测的事物的价值关系进行认识和反应。

三、情感识别的逻辑程序

1、人脸的情感识别的逻辑程序。当人通过视觉器官把他人面部的刺激信号接收并传递到人的大脑之中,大脑就会进行人脸检测、人脸图像预处理、人脸特征提取等程序,然后,把以前存储在大脑中的若干基本表情的人脸特征(即脸谱)提取出来,进行对比分析和模糊判断,找出两者的人脸特征最接近的某种基本表情。这时,大脑皮层就会接通该基本表情所对应的兴奋区与边缘系统的神经联系,从而产生愉快或痛苦的情感体验。同时,大脑皮层还会接通该基本表情所对应的兴奋区与网状结构的神经联系,从而确定愉快或痛苦的强度。

2、语言声调的情感识别的逻辑程序。当人通过听觉器官把他人的语言声调信号接收并传递到人的大脑之中,大脑就会对其时间构造、振幅构造、基频构造和共振峰构造等方面的特点和分布规律进行检测、预处理和特征提取,然后,把以前存储在大脑中的若干基本表情的语言声调信号的时间构造、振幅构造、基频构造和共振峰构造等特征方面的构造特点和分布规律提取出来,进行对比分析和模糊判断,找出两者的声音特征最接近的某种基本表情。这时,大脑皮层就会接通该基本表情所对应的兴奋区与边缘系统的神经联系,从而产生愉快或痛苦的情感体验。同时,大脑皮层还会接通该基本表情所对应的兴奋区与网状结构的神经联系,从而确定愉快或痛苦的强度。

3、语言文字的情感识别的逻辑程序。当人通过听觉器官把他人的语言信号接收并传递到人脑中,或者通过视觉器官把文字信号接收并传递到人脑中,大脑就会对其进行语义分析,对它们所描述事物的价值关系的目标指向、变化方式、变化时态、对方的利益相关性等进行判断,从而确定和选择情感表达的某种基本模式。这时,大脑皮层就会接通该基本表情所对应的兴奋区与边缘系统的神经联系,从而产生愉快或痛苦的情感体验。同时,大脑皮层还会接通该基本表情所对应的兴奋区与网状结构的神经联系,从而确定愉快或痛苦的强度。

情感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