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填平鸿沟,重建推理

2021年2月10日  来源:走出思维的误区 作者:M·尼尔·布朗;斯图尔特·M·基利 提供人:chunhao17......
摘要:考虑结论与理由之间的差距。如果此项理由正确,需要何种同样的其它观念,才能推出结论?假设这个(或这些)理由正确,是否有别的途径足以把结论引入歧途?越能了解论题的所有方面,判断假设的工作也越容易。

填平鸿沟,重建推理

在寻找假设时,你需做的工作便是填平鸿沟,重建推理。这就是说,你应找出一些观念,是它们使得作者的推理过程”貌似合理”、你或许已经对全部可见的和隐含的论辩形成了明晰的图画,然而,你还需乘胜前进,确定其长处和弱点。

要发现论辩中重要的错误联系,必须做些什么?它要求顽强工作,大胆想象,以及不懈创造。寻找重要的假设,是一件艰难卓绝的事情。你已经了解了两种假设——价值假设和描述住假设。上一章曾教你发现价值仅设的若干线索。现在,再告诉你另一些线索,它们能帮助你在探究描述性假设时获得成功。

考虑结论与理由之间的差距。为什么先要去寻找假设?因为你希望能够判断,理由如何为结论提供了支持。这样,便要注意考察作者为理由和结论所做的联结。你可以问;你如何完成了理由到结论的演绎?你可以问:”如果此项理由正确,需要何种同样的其它观念,才能推出结论?”此外,为便于回答这一问题,你还可以问:” 假设这个(或这些)理由正确,是否有别的途径足以把结论引入歧途?

考虑差距,对发现价值假设和描述性假设,都会大有裨益。

寻找支持理由的观念。有时理由并未得到明确的支持;然而,理由的合理性,毕竟有赖于观念可以让他人接受到何种程度。下面的例子便是此类:

结论:我们需要对爱滋病教育增拨款项。

理由:一旦如此,它将能大量减少爱滋病病例的数量。

要让这一理由得到接受,需要哪些理所当然的观念?我们要假定;

(1)钱款的使用卓有实效;换言之,教育必须普及到这个尚未普及到的高风险集团成员;

(2)这些成员必须愿意接受教育的内容,并对其做出积极的反应。

因此,观念(1)和(2)共同决定着理由的可接受性,并从而决定着结论的可支持性。

弄清作者的观点。有时判断某人假设会变得轻而易举,方法是,设想你正在被人要求为这一结论辩护。若你能够胜任,或许你便接触到了他的本质,而其结论,也便能够推绎出来。去发现作者的背景吧。不管你面前这结论的所有者是个公司经理、共产党员、工会领袖、拳击迷,还是个法官,去设法扮演他的角色,想象他如何思考, 怎样得出结论。若是一个煤炭公司的经理坚称,露天开采对我们自然环境的美好并无严重损害,他的根本信念或许在于,露天开采对我们的国家大有益处。因此,他会让美好一词的定义与他的论辩尽量一致,虽则旁人对美好的界定可能导致对露天开采的谴责。

弄清反对作者的观点,若你把自己想象成作者(或演讲 人)尚不足以断定他的假设,不妨反串一个他的对立面。你可以问自己,何以别人不同意这一结论。是怎样的推理导致某人将你正着手评价的结论拒至千里之外?如果你能够充任某个反对这一结论的角色,你便会在基本结构中更加轻松地将假设辨认出来。承认可能存在着其它获得理由的卓有成效的手段。一般讲来,支持结论的理由总会争辩说,作者的结论一定是成效斐然。一旦达成同一成效的途径不止一种,联结理由和结论的一个重要假定便是:作者的结论,乃是收到成效的最佳途径。

把这一技巧用于我们的例子。

学校里的许多辅导教师坚持认为,大学新生应该获准自由选课,而无需接受家长和校方的限制。他们指出,这种做法将有助于发展学生们的个人责任。

但是,难道不是有许多途径足以发展个人责任吗?让新生面对势必影响其长远利益的课程盲目做出评判,这样引发的后果,是否会比别的选择要更少费力、更多收益?举例说来,可以靠要求学生自筹学费的办法来加强个人责任。因此,若是有人主张,应该容许大学新生自由选课,以促进个人责任,这不过是个假设:不存在风险更小的选择足以达到类似的目的。更多的了解问题。越能了解论题的所有方面,判断假设的工作也越容易。因此,必须尽可能掌握有关此项问题的一切信念。避免把难以成立的理由当做假设。试图判断假设之初,你会发现你找到的不过是既经说明的理由而已。于是你便想;文章的理由想来并不充分。”满眼看见的尽是些假 设。到底如何,你没有搞清楚。”也可能,你干脆把理由重说一遍,权做假设。要求作者把理由说得更加明确.这一点你并没有做错。诚然你高瞻远瞩,洞见深邃. 然而你所找到的假设,与我们在这两章频频出现的全然是两码事。事实上,你不过是把理由强充做了“假设”。

价值假设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