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社交-人脉的秘密:从穷人到富人,为什么需要靠近陌生人+社交红利-《社交红利》浅读笔记-社交红利时代开启-信息的重量-关系链壁垒-流动的魅力-开放与新红利-社交网络中关于未来演进的21个猜想-社交红利时代开启-第一节:信任背书-第二节: 媒介重组与权力再分配-第三节:让信息在关系链中流动-信息的重量-第一节:充沛流动的情感与自娱情结-第二节:信息的四种作用-第三节:回流的差异与优化-第四节:信息的承载-第五节:超越140个字——信息的进化-第六节:马桶游戏与轻量应用-关系链壁垒-第一节:你的好友即整个世界-第二节:每个账号背后有力量-第三节:大号崛起:如何聚拢更多新用户-第四节:不要用水军-第五节:细微分享汇聚出的庞大收益-第六节:让每个用户的动作都产生收益-流动的魅力-第一节:互动激励-第二节:大流动:竞争对手消失了-第三节:互动红利:最佳样本广点通系统-第四节:互动与放大效应-第五节:获利冲动:活动运营的六大法则-第六节:时间选择的技巧:周末运营效应-开放与新红利-第一节:为什么我没效果:企业的社交困境-第二节:不妨做个小应用-第三节:垂直的机会-第四节:大数据挖掘与重组下的机遇爆发-社交网络中关于未来演进的21个猜想-当代人社交虚荣图鉴+社交的本质:共情社交和功利社交-进入人本社交——社交网络的本质与发展趋势浅谈-社交网络的本质-社交人根本需求-人在场景下的社交行为-人本社交-徐志斌:大部分的增量恰恰来自于社交-一个人很会社交的3个迹象-社交资本论——聪明的人有时候不是胜利者,而是不参与的人-别傻了,“无效社交”根本不会积累你的人脉-社交天性:人类社交的三大驱动力-一文破解社交魔咒:地位即服务-花了10万进入高端人脉圈,最终却黯然退群,只因不了解跨圈层社交-社交天性:人类社交的三大驱动力-前言:被忽略的社交天性+第一部分: 大脑天生爱社交-01 “我们”到底是谁-怎样选出一个总统-大脑中的“社交网络”-02 大脑的“一生最爱”-默认网络,大脑中最活跃的神经网络-大脑“空闲”时做什么-为什么智商越高的人越不好相处-社会群体越大,越需要更大的大脑-找谁写推荐信比写了什么更重要+第二部分: 人类社交的三大驱动力之一:连接-03 心痛不是矫情,是真痛!-更大的大脑的创生-颠覆马斯洛需求理论-疼痛,其实也是一种保护-婴儿的哭闹不容忽视-人类的痛感源于何处-孩子为何依恋母亲-社会痛苦的实验依据-物理疼痛与社会痛苦共享同一个神经基础-大脑中的警报系统-难过时服用两片阿司匹林吧-谩骂比拳头可能伤人更深-04 他人并没有你想的那么自私,合作才是人类天性-赞美本身就是意义-超级合作者-博弈中的人类天性-大脑更喜欢给予而不是索取-催产素,助人行为的催化剂-小赠品更能激发人们的捐赠行为-痛并快乐着的一生-结语:不断扩大的社会脑-致谢-后记+第三部分:人类社交的三大驱动力之二:心智解读-05 心智化,决定了你是理解还是误解他人-“我知道你知道我知道”-一般智能系统-社会智能系统-怎样打牌次次都能赢-好销售都是相似的-在产品出来前挖掘客户需求-06 镜像神经元,使心智解读成为可能-镜像神经元,10年来最重要的科学发现-模仿-“反镜像”神经元-镜像系统VS心智化系统-为什么做比做了什么更重要-07 共情,利他行为的催化剂-我感受到了你的痛苦-你会向慈善机构捐款吗-让人“快乐”又“害怕”的隔区-成为一个社会异类-自闭症患者失去了什么-破镜假说-激烈世界假说+第四部分:人类社交的三大驱动力之三:协调-08 自我,让你的大脑成为他人思想的跑马场-身体与心灵的分裂-神经二元论-黑猩猩也有自我吗-粉色的给男孩,蓝色的给女孩-在你眼中的我-人天生就易受他人影响-广告有没有效,大脑先知道-09 自我控制,让“随大流”的人更易成功-棉花糖实验-大脑的制动系统-社交天性实验室1-社交天性实验室2-社交天性实验室3-自我控制的三种主要方式-“外星人绑架”思想实验-自我控制的受益者是别人,而不是自己-防盗绝招:贴一张“有眼睛”的海报-社交天性实验室1-社交天性实验室2-自我到底是什么-第五部分:通过社会眼看世界-10 大脑爱社交胜过金钱-更多的钱并不代表更幸福-凄凉的人生景象-改良公寓楼的设计-“社交零食”和“社交代用品”+11 社会奖赏,企业激励员工更有效的手段-比金钱更有效的激励手段-关心造就成功-高效领导者拥有更强的社交能力-把握领导力的核心+12 有效互动,孩子高效学习的推动器-关注学生的归属需求-让学生彼此建立连接-你真的打了我-“心智化”课堂-如何学习历史和语言-为教而学-塑造一个更高效的社会脑

10 大脑爱社交胜过金钱

2021年9月24日 字数:884 来源:社交天性:人类社交的三大驱动力 作者:[美]马修·利伯曼 提供人:zhaotou97......

行文至此,本书传达的信息已经足够清晰了:人的大脑的社会性程度非常高,它所包含的某些最古老的社会性“硬连线”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1亿多年。我们的社会脑促使我们与他人、与社会保持紧密联系;它会一而再、再而三地推动我们关注周围的人、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就像橡皮筋不断地弹回到它的中心一样。

我们人类也有一个类似的中心,那就是被称为“自我”的东西。自我有许多功能,其中之一就是确保我们与身边的人保持“和谐”,方法是让我们的信念与他们保持一致,并不时“轻推”我们一把,让我们为了群体的利益适当地控制自己的冲动。人的社交天性有非常深刻的生物基础,这一点极其重要,因为它充实了关于“我们是谁”的理论,使之具体可行。(大多数人都只拥有一个可悲的、不完整的关于“我们是谁”的理论。)

不过,当我们环顾四周时,满眼看到的往往是人们在各种快乐或痛苦的推动下自私行事,他们似乎并没有什么动机。确实,一代接一代,我们就是这么被教导的;而且自利确实是一个非常强大的行为动机。尽管这是事实,但这绝不是人类故事的全部。只要我们睁大双眼仔细观察,就会看到很多无法用“自利是我们生存的唯一动力”这种理论来解释的行为。然而,我们一定要记住,之所以“无法理解”这些行为,只不过是因为我们仍然没有完全理解自己到底是什么样的造物。

那么,知道了“我们到底是谁”之后,我们又能够做些什么呢?了解社会脑是一个有益的智力游戏,能够满足我们存在主义式的好奇心。虽然我自己一直都很喜欢挑战自己的智力,但是我也相信,理解人的社交天性的本质的意义肯定要比这大得多。事实上,我们一生中所做的一切、所归属的任何一个组织的绩效,都会受到关于“我们是谁”这个问题的答案的影响。

因此,我们都应该静下心来,先想想大脑是何等让人惊喜,然后再想想这个惊人的大脑能够在多大范围内帮助我们变得更加社会化。然而,在当今这个时代里,依然有许多人认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大多数时间里(不论是已经走上工作岗位,还是仍然在学校里求学),都受到了头脑中这个非同寻常的社会化机制的干扰。在他们看来,这个机制只能让我们陷入困境,使我们无法有效地聚焦于手头上“真正”重要的任务。

接下来的第10~12章将阐明这种观点错在哪里。事实上,当我们变得足够“社会化”时,生活中的几乎所有事物都会变得更加美好。如果我们适当地重新调整机构和个体自己的目标,我们就可以变得更聪明、更快乐、更有效率。

社交 / 金钱 / 大脑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
相关核心文章
zhaotou97......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