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广告战略-营造名牌的21种模式-第一章广告效应的两难处境+第二章未来的品牌 管理-bw模式-如何操作bw模式+第三章动机圈之一:价值篇-1.诉诸需求的广告战略-2.诉诸指标的广告战略-3.诉诸情感的广告战略-4.诉诸引导的广告战略-第四章动机圈之二:规范篇-1.合乎规范广告战略-2.良心广告战略-3.惩罚广告战略-4.不和谐广告战略-5.冲破常规广告战略+第五章动机圈之三:习惯篇-1.分类广告战略-2.分级广告战略-3.替代广告战略-4.新目标顾客广告战略-5.情景化广告战略+第六章动机圈之四:身份篇-1.信条广告战略-2.性格广告战略-3.明星广告战略+第七章动机圈之五:情感篇-1.情感转移广告战略-2.憧憬广告战略-3.生活方式广告战略-4.小说式广告战略+第八章如何利用b/w模式工作-动机圈模拟研究:〃价值〃-动机圈模拟研究:〃情感〃-动机圈模拟研究:〃规范〃-动机圈模拟研究:〃习惯〃-动机圈模拟研究:〃身份〃+第九章自己的策划 案例-西门子S4强力手机案例-西门子S6手机案例-人寿保险案例-刘岚 | 新媒介视域下广告符号消费意义的建构

4.不和谐广告战略

2017年4月3日 字数:868 来源:营造名牌的21种模式 作者:安德雷亚斯·布霍尔茨,沃尔夫兰·维德曼 提供人:frame99......
摘要:其原理是:向目标顾客传递一种不安的感觉,让他们感到其行动与个人的规范和价值观尖锐对立。 每个人都力求自己的生活与个人的规范和价值观协调一致。如果有人让我们注意到不和谐,我们就会内心不安,而不安感可以令我们改变(购买)行为。如果运用不和谐广告战略, 在消费者内心中引起强烈的不安感觉,必须同时提出一个适当的、消费者能够接受的解决办法(亦即告诉他们该如何改变其行为)。

其原理是:向目标顾客传递种不安的感觉,让他们感到其行动与个人的规范和价值观尖锐对立。

每个人都力求自己的生活与个人的规范和价值观协调一致。如果有人让我们注意到不和谐,我们就会内心不安,而不安感可以令我们改变(购买)行为。

不和谐广告战略主要不是用于品牌商品的宣传,而是用于公益广告。公益广告旨在将居民的行为导向某一既定的方向,例如,宣传使用避孕套、儿童免疫疫苗、 反对虐待儿童等公益广告。

成功案例:世界的希望(WorldVision)

"世界的希望〃是全球最大的专门负责领养儿童事 宜的捐赠组织。谁要是承担抚养义务,谁就应该在若干年内每月捐赠50马克,以帮助第三世界国家的儿童获得足够的食物、医疗和教育。与此同时,"世界的希 望"在儿童的居住地通过耕地、打井等方式,为他们将来过上正常人的生活创造前提。1979年已拥有1万个援助机构的"世界的希望〃进入德国市场。"世界的希望〃采用了咄咄逼人的不和谐广告战略,到1981年就在"20强〃中占有一席之地。它的一些广告的主题词 竭尽全力争取人心:

"你如果承担抚养义务,也许每天得少喝杯啤酒。

"不参加抚养的人将来可以宣称:小孩虽然饿死 了,但我每天节约了1.5马克。〃

"你肯定能找到一个不承担抚养的借口。譬如说: 每月50马克,我宁愿用来购买更多的啤酒和香烟…… 我更愿意捐助动物保护协会……我宁愿用这笔钱把休延长几天……我一个人又能起多大的作用昵……反正死了那么多儿童,这一个儿童又与我何干……”

这样做广告好不好,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但有一点是没有争议的:广告令人不安。它把消费者逼进了角 落。它用食指直指着消费者的脸,让他睁眼看看自己的行为与规范是多么地不和谐:对我来说,啤酒和香烟怎么可能比人的生命更重要昵?凡是意识到这种不和谐的 人,都必须作出反应。譬如说屈服于压力,愿意参加抚养。

"世界的希望〃的广告宣传十分成功,但也引发了一场激烈的道德讨论,几年后该组织决定改用其他广告战略。

成功要素

不和谐的产生。原则上讲,广告所提示的不和谐必须挑衅目标顾客,使他们感到震惊,甚至在道德上折磨他们。但是弦绷得太紧,则可能产生反面效果。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策划人员应该与目标顾客紧密合作,共同开发咄咄逼人的不和谐广告战略。

适当的解决办法。如果运用不和谐广告战略, 在消费者内心中引起强烈的不安感觉,必须同时提出一个适当的、消费者能够接受的解决办法(亦即告诉他们该如何改变其行为)。

不安 / 不和谐 / 对立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