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手起家还是衔着“金汤匙”出世?
2015年,瑞士银行和专业服务公司普华永道联合发布的针对亿万富翁的一项全球调查证实,大多数亿万富翁的财产不是继承而来,而是通过企业家精神和投资所创造的。“在财富达到5.4万亿美元(从1995年的0.7万亿美元增长了4.7万亿美元)的全球1300多名亿万富翁中,66%是白手起家,相比之下,我们在1995年开始这项调查时,白手起家的亿万富翁所占的比例只有43%。这些新增加的亿万富翁大多在美国,2014年,全球白手起家亿万富翁所创造的47%的财富在美国。不过,亚洲的企业家也参与了创业活动的这种爆炸式增长。亚洲亿万富翁的财富在白手起家亿万富翁的财富中占到36%,让欧洲成为巨额财富的第三大聚集地,这里白手起家的亿万富翁人数只占全球的17%。” [12]
《福布斯》杂志所做的一项研究关注了每隔10年美国最富有的400人的财富来源,结果表明就连在最富有的富人当中,继承财富也不再是起主导作用的因素。虽说1984年时,大多数富人的财富是通过继承的渠道获得的,但到了1994年,“白手起家”和衔着“金汤匙”出世这两种情况大抵相当。最后到了2014年,美国最富有的400人当中,大多数是“白手起家”。
这其中包括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810亿美元)、沃伦·巴菲特(670亿美元)、甲骨文公司创始人拉里·埃里森(500亿美元)、彭博财经电视创始人迈克尔·布隆伯格(350亿美元)、脸书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340亿美元)、房地产大亨谢尔登·阿德尔森(320亿美元)、谷歌创始人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各拥有350亿美元)以及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索斯(305亿美元),紧随其后的还有通过经商让自己成为亿万富翁的其他众多富豪,其中就包括菲尔·奈特(耐克)、迈克尔·戴尔(戴尔计算机)、保罗·艾伦(微软)和鲁珀特·默多克(传媒)。 [13]
对于让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变得富有的品牌,你不会感到陌生。除企业家之外,他们大多从事IT和互联网行业,“福布斯富豪榜400强”榜单上主要是在金融服务行业赚大钱的人,例如对冲基金经理。
在亚洲,摆脱贫困并获得巨额财富的机会远高于欧洲或美国。“亚洲新出现的商界巨头不同于其他地区的巨头,从中可以看出亚洲最近才取得经济上的突破。25%的亚洲富豪出身贫寒,相比之下,美国和欧洲的比例分别只有8%和6%。亚洲富豪也比其他地方的富豪更年轻。亚洲白手起家的亿万富翁的平均年龄为57岁,这让他们比美国和欧洲的亿万富豪年轻了将近10岁。”
以雇员的身份创造财富虽然并非不可能,不过难度要大得多。援引的各类研究结果一致认为,受雇于人很少成为财富的来源。像医生、律师、会计等“自由职业”从业人员处于雇员和企业家之间的位置。虽然自雇从事自由职业“为想从中产阶层前进到富裕阶层或是从富裕阶层前进到‘脆弱的财富’阶层的人提供了巨大的机会,不过,这不适合作为获取‘稳定的财富’的方式”。例如,在德国,自由职业者实现富裕而不“仅仅”获得高于平均水平的收入的可能性超过3.5倍。对于企业家而言,这一数字上升到4.5。
继承财富是另外一个因素,不过重要性远不及通过工作获取的收入。上面提到过的普华永道/瑞士银行的研究结果证实了这一点,该结果表明,相对于继承了财富的亿万富翁而言,白手起家的亿万富翁所占的比例在全球出现上升。虽然德国的遗产税低于其他许多国家,但通过工作获得的收入在超过半数的富有家庭当中是更重要的因素。不过,近1/3的受访者认为继承财富比通过工作获得收入更为重要,另有13%的受访者认为两者同等重要。
另外,作者承认继承财富存在不同的类型。继承生产性财富,也就是企业——作者将这种情况称为继承来的自雇状态——不同于继承有形资产,让创造财富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对于超富,也就是德国的亿万富翁来说,继承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既相对于百万富翁和千万富翁而言,也相对于世界其他地方的亿万富翁而言。正如沃尔夫冈·劳特巴赫的研究所表明的,德国只有36%的最富有人士是通过工作和自雇方式创造财富的,相比之下,56%的人通过继承获得财富。从全球来看,只有22.4%的最富有人士通过继承方式获得财富,而73%的人通过工作或自雇的方式创造财富。 [18]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德国最富有人士只是继承了财富。德国最富有的人之一是迪特尔·施瓦茨(经营利德尔连锁超市),他的父亲留给他一个在该地区拥有30家店面的连锁超市。在这笔遗产的基础上,施瓦茨创建了除阿尔迪超市以外,德国规模最大的打折连锁超市。这个例子也证明德国的家族企业传统远比世界其他地方更为浓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