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社会群体研究-人思维的三个等级,你在哪一级?+乌合之众-群体心理-群体的一般特征-构成群体的条件-群体的相同与不同-群体共性的研究方法-群体共同的心理特征-群体质变的症因-被抹平的才智差别-第一个原因:本能-第二个原因:传染-第三个原因:暗示-野蛮的玩偶-群体的行为-奇迹的创造者-你不会接受的观念-群体特性之一:冲动、易变和急躁-群体极端表现-群体没有任何长远打算-群体不承认障碍-引发冲动的导火索-群体特性之二:易受暗示与轻信-群体在等待,永远在等待-群众的情感和道德观-群体中的智力泯灭-群体的谎言-妇孺言论不可轻信-群体只会撒谎-群众杜撰的历史-群体的极端感情-打动群体的东西-群体的夸张妨碍智力-群体的偏执与专横-群体渴望强权-群体的保守本能-群体的道德-群体的观念、推理与想象力-群体的伪推理能力-群体的想象力-群体信仰所采取的宗教形式-群体的意见与信念-群体的意见与信念中的间接因素-第一条导火索:民族-第二条导火索:传统-第三条导火索:时间-第四条导火索:政治和社会制度-第五条导火索:教育-关于应试教育的题外话-群体意见的直接因素-第一:形象-第二:词语和套话-第三:幻觉-第四:经验-第五:理性-群体领袖及其说服的手法-领袖是如何炼成的-领袖召唤信仰狂潮-领袖的权威-两类不同的领袖-领袖的名望-领袖的动员手段之一:断言-领袖的动员手段之二:重复-领袖的动员手段之三:传染-传染来源于模仿-你逃不掉传染-比财富更诱人的东西-第一类名望-第二类名望-如何取博得个人名望-如何不让你的名望流失-群体的信念与意见的变化范围-如何用信仰抓住群众-形形色色的意见-媒体的堕落-不同群体的分类及其特点-群体的分类-被称为犯罪群体的群体-群体犯罪的历史-犯罪群体的特征-刑事案件的陪审团-陪审团最痛恨的人-陪审团最怜悯的人-掌控陪审团的秘诀-陪审团的人道色彩-选民群体-如何在选举中取得成功-选民群体拒绝理性-选民是被操纵的群体-不可动摇的普选制度-民族精神的深层作用-议会-议而不决的议会-议会中领袖的影响力-如何影响议会-议会的名望崇拜-游走在情感的两极-议会的两大险情-民族存亡的关头-《乌合之众》:“国民性格”是怎么形成的?-群体领袖说服模型一领袖是如何说服别人的?-我们似乎不愿意承认,群体只会做两件事——锦上添花和落井下石-《乌合之众》:群众有没有道德责任感?-《乌合之众》:为什么群体需要领袖?-《乌合之众》是在批判大众吗?-君子慎独,更要慎“众”-“众”上面的这个人越大,下面的人就越小-人就是动物-群体的定义-世界扁平了-乌合之众还是群智涌现?鸟群知道答案-群体性愚昧:为什么精英在一起也会干蠢事+01 群体性愚昧的本质-要简单,要聪明地简化!-每个部门都有不同的想法-群体智慧和群体性愚昧的区别-形态的好坏产生差别+02 本是绝无可能,可我们还在尽最大努力-无能、狂妄加上荒谬的计划-下属在乌托邦计划下的苦难-工作量的最大化-排队论公式-排队产生了额外负担-排队导致出错-高层下狠招,布满检查点-排队引起的额外工作逐级向上殃及-压力让善良人变为恶人-全面低估-疏离综合征:紧急任务让我们疏离非紧急任务-从客户疏离综合征到过劳现象-愚蠢团队中的智者+03 人在压力下都成了爱耍小聪明的投机者-有人干得很多,但是敷衍了事-良好的工作与合理报酬的问题-计算机辅助系统实现服务业的科学管理-利用知识优势造成的怪圈-供应商和顾客玩的是“逮到一个算一个”-计算机帮助人们投机取巧-投机目的下错误的科学管理-投机取巧的群体中孤独的提醒者+04 繁忙的日常事务使我们失去了追求卓越的意识-一等老板聘用一等员工,二等老板聘用三等员工-一等人才用绝对尺度思维,二等人才用相对尺度思维-因焦虑而丧失了对一流事物的向往-毫无希望的智慧:设置一群总监+05 简化到只盯着最表面的问题-江湖精英的经济学简化为当天的成功-企业在少量数据的哈哈镜里-只看到最表面的问题-兴师动众瞎折腾-智慧的人怀疑灵丹妙药+06 从统计数据中寻求简单的成功之道-盲目迷信研究报告-从研究报告中找出简单的成功之道-通过背景变量解释关联性-“生机勃勃”的背景变量和“有问题”的背景变量-偏执狂认定的救命稻草-题外话:生活中被愚蠢地认定的因果关系-“懒惰”是唯一原因+07 业绩数据造假,把责任推给别人-平衡计分卡:企业管理中的智慧尝试-每个管理者都是独家责任者-较高管理层的花招:欺骗与责怪-下层领导的对策:欺骗与推卸责任-群体性愚昧的公司对错误有不同的态度-智慧的人应当拿出数据来,而不是找借口+08 是什么将变革创新置于死地-通过变革实现更高的利润-工艺优化中的畸形思维-在局部优化的困局中-正常理智的人成了变革派+09 我们加热温度计,让老板知道外面温度高-评价指标与测量参数-你想要什么,我就有什么-轻量级的指标欺诈-只顾要面子:指标造假+10 各怀鬼胎的合作-各怀鬼胎的合作-数据战争的平衡-深层交流和浅层交流-浅层交流下的战略会议-权力和考核+11 为什么受伤的总是个人-人在公司里-人在全景监控下的关注点-全景监控环境下神经官能症的起因-齐波拉和愚蠢规律-12 如何让我们一起变聪明-古代哲学家里没有群体性愚昧者-群体性愚昧并非贪婪-竞赛与竞争-通过逆向调整摆脱阿克洛夫怪圈-解决群体性愚昧的建议-简单又智慧的办法在哪里引爆点!-十年内登月-最后:我有一个梦想-译后记-群体盲思一群体决策的重大陷阱

通过逆向调整摆脱阿克洛夫怪圈

2020年6月16日 字数:732 来源:群体性愚昧:为什么精英在一起也会干蠢事 作者:【德】冈特.迪克 提供人:shiya45......

通过逆向调整摆脱阿克洛夫怪圈

我们能做到彻底的来一次文化变革吗?我们能否同时做到以下这些方面:

·结束片面的增长要求。

·停止疯狂地增加工作任务。

·放弃向下属提出过高要求。

·共同重新理解和评价什么是优秀。

·共同树立起如“德国制造”这样的自豪感。

·掌握普通的统计学知识。

·停止过度节约,重新有成效地工作,不仅仅是按条例工作。

·再次摆脱我们的神经官能症。

导致群体性愚昧的过程究竟是不是可逆的,这个问题引起了我的焦虑。罗马人砍光了巴尔干的树木,使之变成了不毛之地。有的过程再也无法逆转,或者需要耗费巨大的努力才可逆转。增加和减少50千克体重难度不同,甚至扩军要比裁军容易得多(看一看爱尔兰或中东)。毁掉婚姻很容易,但是如何挽救婚姻呢?

群体性愚昧在阿克洛夫的怪圈中开始向上摇摆,我们现在看看丰田公司。也许从1984年以来,丰田一直被人当作精益管理的典范,后来出现了一连串的质量下降、消减培训、过度节约以及员工们的焦虑,目前却要朝着可持续方向进行逆向调整了。这就要求无数的纪律和措施。再重复一遍:吃胖50千克可以带来快乐,但是再要减下来就苦了。

能不能有新一代的初创公司在小隔间里重新开始发挥群体智慧?德国拥有够多的“南德意志机器制造”企业,在这个似乎健康的领域里,那些小公司是不是没有那么容易就转变成群体性愚昧?那些大公司是不是被当作“无法改革”的一类而不得不被放弃?

我们若要彻底改变现实,将面临难以形容的困难,我们几乎每天都在新闻里听到以下这样的内容:

·“由于金融危机,我们在短短几个月时间内已经负债一万亿,多久才能还清?”

·“银行和政治家们在短短的时间里就丧失了公众对他们的信任,如何才能赢回信任?”

·“公司领导们长久以来只知道催逼,他们能不能替别人想想,现在年轻人只看到恶性向下的趋势。”

·“只关注自己业绩分数的当今,我们还能不能把兴趣放在学习、发展、进修上?”

人人都不耐烦和恼火地发牢骚,但没有任何效果。“思维必须有所改变。”具体改什么?我们来听听电视里讨论的建议。

聪明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