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孩子不写作业还耍赖?不可理喻还是另有隐情?读懂孩子背后的语言
来看一个妈妈的困扰。
孩子下午2点写作业,写到3点多要休息一会儿,说是4点再开始写。休息期间孩子反复强调不想写,麻烦。妈妈问她:为什么不想写?什么原因?刚开始她说,就是不想写,后来妈妈继续说:总得有点原因吧。孩子说,就是多啊,不想写啊,麻烦啊!到了4点,孩子没有回去写作业,拿出健身器开始折腾。妈妈说:你自己说4点开始写作业的。过了一会儿,孩子带着情绪跑回了自己的屋子,至于写没写作业,妈妈也不知道。妈妈很困惑,不知道这种情况该怎么和孩子沟通?
这位妈妈也在陪伴孩子的路上正在学习着,可以看出来,她尝试在孩子"有问题"的时候和孩子沟通,并试图以提问的方式引领孩子说出自己的困惑并加以解决,但是结果不是很理想。
这里面我们需要看到几点。
1、孩子的情绪要被父母“看到”。
"休息期间孩子反复强调不想写,麻烦"——当孩子有这种表现的时候,实际上就是在向家长释放一个信号:第一,我现在心情不好,第二,我希望妈妈看到这一点。
孩子主动说作业麻烦,实际上说明孩子还是很信任和依赖妈妈的,因为当她觉得不舒服的时候,愿意向妈妈表达。在亲子关系中,最可怕的就是孩子什么都不愿意和父母说,如果是那样的话,就说明孩子和父母的关系非常紧张了。
这个时候妈妈需要看到孩子跟自己说这些是出于对自己的信赖,有了这种认知,才能比较轻松的和孩子对话,如果看不到这一点,就会被孩子的情绪所影响,看到孩子焦虑,自己也不由自主的焦虑和担心,然后互相传染。
家长需要记住,如果你的情绪稳如泰山,淡定、平和,那孩子即使焦虑、烦躁,也会被你感染,慢慢恢复平静。
所以,这个时候,妈妈恰当的反应是对孩子说:看来是写作业遇到点小麻烦,没关系,咱们先休息一下,吃点水果,待会再说。
2、不过分关注孩子的负面情绪,不被孩子的情绪带着跑。
刚才说到,如果家长的情绪稳如泰山,淡定、平和,那孩子即使焦虑、烦躁,也会被你感染,慢慢恢复平静。所以,妈妈自身的稳定实际上是孩子情绪稳定的稳压器。
当孩子有负面情绪时,家长如果过分关注,大惊小怪,那么无意于对孩子施加了一种强化作用。让孩子更注意自己的负面情绪。同理,对作业的关注也是如此。
过分关注某事,就会造成思维注意力的狭窄,而跳出这种状况,父母首先要做到的是不要予以强化。
比如孩子哇哇大叫说自己现在很不好的时候,父母要看到ta的难受,说,你现在很生气/难过是吗?来,跟妈妈讲讲好吗?或者像这个故事里的孩子,因为写作业心情烦躁。妈妈可以先看到这一点,说:写作业写的烦了是不是?然后再风轻云淡的说,没关系,那就休息会再写,咱们先吃点水果。
妈妈的这种表达,首先是没有被孩子的焦躁情绪影响,其次,是看到了孩子的情绪,第三是向孩子传达了一个无声的信号:没什么大不了的,都是小事情。
孩子看到妈妈的情绪没有被自己干扰,这时候心里也会觉得安定一些。接着在合适的时机,再去帮孩子拆解情绪,这种引领才能有效。
所以,在孩子有情绪的时候别着急的帮着ta拆分情绪,而是先给ta一颗"定心丸",这样才是比较正确的打开方式。
3、引领孩子,帮助孩子疏导情绪,找到问题的过程,家长的主要作用是引领,而非审问。
所谓引领,是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画龙点睛的帮孩子梳理情绪,找出问题,有的放矢。但是很多家长在使用引领技术的过程中,因为自己对引领本身也不熟悉,所以会出现以提问甚至审问、质问孩子的方式替代引领。这样的提问方式比较生硬,效果自然也不会太好。
文中的妈妈的提问从"为什么不想写"到"总得有点原因吧",这样的方式,从提问到强迫,已经偏离了引领的路线,孩子的情绪不但没有被看到和理解,反而有一种"必须说清楚怎么回事"的压迫感,这时候,她的不良情绪反而加剧了。
正确的方式是:"怎么回事儿啊?愿意跟妈妈讲讲吗?""哦~这样啊""现在啥感觉?""先停一会儿再说"之类的表达,让孩子充分的感觉到妈妈不着急、不责备、能理解、能允许。
4、将注意力放在孩子语言表达背后的含义上,而不是具体表达的内容。
孩子说"真麻烦"、"不想写了",这种表达是她真的不想写作业了吗?妈妈需要看到,这个表达背后是情绪。但是妈妈往往关注的是内容,还会因此而引发自己的焦虑——孩子是不是又不想写作业了?这可怎么办?
妈妈焦虑了,就会不由分说的按住这个内容不放,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孩子到底写不写作业"上,并从自己的表达中流露出来。
在这个对话中,妈妈追问原因,貌似是问孩子的情绪,其实背后的目标还是写作业,这一点孩子能够深刻的感觉到,孩子也会因此而愤怒失望。这就是为什么孩子满怀希望的奔向妈妈,但总是气哼哼的感觉鸡同鸭讲的原因。
孩子也好,成人也罢,只要是人,都会在自己最亲密最信任的人面前抒发自己的不良情绪,但是一定要看到,这种抒发的背后,是深切的依赖。(敲黑板划重点,家长们需要记住)。当孩子跟你倾诉垃圾,甚至发脾气的时候,家长需要首先看到这一点,别等孩子什么都不想跟你说了,才追悔莫及。
5、在情绪没有宣泄和满足之前,谈规则,做不到的!
妈妈在4点的时候,提醒孩子"刚才你自己说4点要写作业的",逼着孩子气哼哼的回到了自己的屋子。
虽然她说不知道她回去之后到底写没写作业,但是可以肯定的说,孩子要么没写,要么写,也是效率低下,很不情愿的写。
妈妈在这个过程中,没有看到孩子的情绪,引领孩子,反倒在4点的时候拿孩子自己的承诺催促孩子守信,回去写作业。这是多么错误的做法。
孩子在写作业遇到困难,觉得烦的时候,还很自觉地说"休息一会儿,4点再写",这说明孩子其实是非常自觉的,也是非常愿意完成自己的作业的,只是因为作业多、作业难,自己产生了情绪,需要妈妈理解一下而已。结果从妈妈这什么也没得到,还拿着自己的承诺"扇"自己的耳光。
这样,以后还能对写作业这件事还能有好心情吗?还能再主动做出承诺吗?自己懂事有什么用?还给自己设套了。
家长们就是这样一点、一点把孩子推到自己和学习的对立面的。
6、情绪的分层表达,是很多孩子不会的。不止孩子不会,很多成年人也不会。家长需要引领孩子拆分自己的情绪和感受。
我们每个人都能区分清楚自己是高兴还是不高兴,也能区分出一些比较强烈的情绪,比如愤怒,伤心等等。但是如果详细的区分并对自己的感受加以精准的描述,很多人就做不到了。
你会看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当一个人跟你陈述一件事的时候,对于事件过程的描述,TA能叽里呱啦说半天,但你问TA此刻是什么感受?TA大部分时候是答不上来的。经常是要么捶胸顿足说"气死我了"或者翻着白眼想半天,也想不出用合适和精准的词汇描述自己的感受。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发生?第一是跟自己的感受不熟。很多人在有情绪(自己感觉不舒服)的时候,第一时间选择的是压抑、回避、转移等方式处理,很少有人静下心来和自己的情绪呆一会。所以,人们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具体的事件上,而不是放在自己的感受上。也就是说,不能"关照"到自己的感受。第二是,很少有人有机会者尝试拆分一下自己的情绪到底是什么,用一些除了"气死我了"之外的形容词细细的描绘自己的感受,例如愤怒、悲伤、羞耻、侮辱、难过、委屈、恐惧、纠结等等。很多人只能用很模糊的词例如"感觉挺不舒服的"来概括自己的感受。
为什么要说一下这一点呢?是因为只有我们能比较准确的拆分了自己的情绪,为自己的感受分级,我们才能"对症下药",知道自己每一个感受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有的放矢的处理情绪。
在这个故事里,孩子不想写作业,她用了一些"不想写"、"麻烦"这样的词汇来描述自己的情绪感受,当被妈妈继续追问的时候,她无法用准确的语言拆分清楚自己的情绪,继续使用"就是不想写""麻烦啊"之类的词汇表达自己的感受,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情绪实际上是越来越升级的。
"知则明",当一件事清楚之后,脑子自然就感觉明亮。情绪也是一样。我们需要提醒各位父母,从小在日常生活中就应该经常让孩子关注自己的感受,这种关注,实际上是对自己感受和情绪的尊重和接纳。不把不良情绪当成洪水猛兽去逃避转移,而是欣然接纳,这不仅对于情绪的疏导宣泄有意义,而且对人格的完善也大有裨益。这样做,孩子能真正的接纳自己,长大后也才能真正的理解他人。很多父母在孩子哭的时候恶狠狠的说:不许哭,这种残暴的应对方式对孩子的身心成长影响极其恶劣且深远。
这位妈妈曾跟我说,她们家的人都不太会表达,有时候我让她自己描述感受的时候,她也说不清楚,所以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孩子也只会用"麻烦"这样模糊的词表达自己的感受了。
这时候,需要帮助孩子厘清自己的情绪,知道这个"麻烦"背后,可能是对作业多的烦躁,作业难的恐惧,对自己可能完不成作业的焦虑等等内容….找到了这些层面,再一一帮助孩子拆解,找到应对的办法。
但是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这些都要在孩子有这个需求并且情绪相对平稳的时候进行。前期的宣泄是必须的步骤。
好啦,今天的鸡毛蒜皮很小,但是你们有没有觉得很熟悉呢?觉察自己,改变自己,成长自己,就从鸡毛蒜皮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