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
当你表达需求时,总会有人拒绝你。
当你做了一件事时,总会有人否定你。
没有人可以完全围着你来肯定你、接受你、满足你,因为你不是这个世界的中心。
因此我们都有一个常识:你表达需求别人拒绝你,和你本身好不好没有关系。你做了一件看起来很好的事,别人否定了你,这也和你本身好不好没有关系。
我一直认为这是人尽皆知的基本常识。所以,当我开始讨论这样一个话题的时候很小心翼翼,不知道是否有必要。生怕伤了读者的兴致,浪费了时间。所以当我开始讨论,你觉得很废话很啰嗦,那你可以跳过,恭喜你发展的很健全。
但是,每当我开课的时候,总会有这样的人来到现场,并提出这些让我吃惊的问题:
老师,当我的朋友/恋人/领导……拒绝我的时候,我就很难受。
老师,当我的朋友/恋人/领导……否定了我做的事后,我就觉得我很不好。
老师,我常常很自卑,羡慕别人,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都不如别人。
比如某某曾说,他很羡慕周围的人能搞好人际关系,能搞到客户,有学识和情商,而自己什么都没有,他很难过。有一次他很小心的找同事借一个东西,同事拒绝了他,他觉得很受伤,觉得自己不好,不被欢迎。
再比如另外一个某某,他不敢向喜欢的人表白,因为他害怕被拒绝。
比如还有一个某某,他努力做了一件事情,产生了一个作品。结果受到了领导批评,受到了很多网友的否定,他觉得很受打击。类似的某某们总是让我不得不再次开口来完成这样的修通
· 02 ·
他们的拒绝和否定,和你好不好没有关系。
我曾经无数次和他们探讨:为什么你害怕被拒绝和否定?答案居然是,因为他们有这样的观点和期待:被拒绝和否定,就意味着我不够好。
如果他们做了一件事,就要受到表扬。如果没有反而得到了批评,就是因为他们自己不好而没有得到。他们期待别人从来不否定我,所有人都可以接受我。一旦我表达期待,我就要被满足,不然我会很受伤。如果我不能确保一定被满足,那我宁愿不表达。
这是什么神逻辑:你表达,别人就一定要满足你。你做了,别人否定了你,就是你不好。这是被伪装的、又赤裸裸的控制。实际上自卑、焦虑和害怕后面,都有着这样一份控制,期待别人可以无条件按照自己所需满足自己的控制。
然后,我会慢慢跟他们去拨开这层面纱:我们所有人都是平等的,都是独一无二的生命。谁也不是谁的父母,谁也没有义务去满足谁。谁也不具有他人的经验,因此对他人事件的评判,都只代表他个人自己的角度。
换句话说就是:你做了一件事,别人否定了你。可能不是你的问题,而是否定你的这个人的问题。更或者是,这两个都有问题,而不只是你自己。
比如说,我们遇到过太多喜欢盯着别人缺点而看不到优点的人,也见过太多嘴里只有批评而较少有表扬的人。他们对人、事、物的标准极高,一般的东西都入不了他们法眼。
所以,他们评价某部电影、某个作品,首先能看到这个作品的哪里不足,他们能迅速发现缺点并给予指出。总有些人这样,尖酸、刻薄、高标准。如果你遇到了这样的人,你会被他否定。这不是因为你不好,而是因为他会否定大多数人。
· 03 ·
总有人嘴里很难说出表扬,总有人只喜欢表达否定,这不是你不好。
也有的人天生就不喜欢讨好,他们有自己的标准,他们的经验构成了他们的爱好。在他们的情境里,他们喜欢的或者方便的,就接受。他们不喜欢的或者不方便的,就拒绝。
这和你好不好没有关系,也和喜不喜欢你没有关系,只是因为你不在他的情境里,无法从他们的情境去理解他们的拒绝。
而且你还会用了一个“概括化”的机制成功的折磨了自己:他在这件事上拒绝了我,我高度概括和上升到人格层次上:因为我这个人不好。就算是极度亲密的恋人之间,都常常存在拒绝。难道一但在某个事上被拒绝,就意味着自己不够爱了?就要分手或离婚?
· 04 ·
如果你感觉到自己被否定和拒绝的时候自己就是不好了,那么这其中一定发生了两个微妙的过程:
1.你放弃了自己的标准,认同了他们的标准。
用他们的标准来看,你是不好的。因为他们的标准那么高,那么和你不一样,他们的眼光容易看到不好而不容易看到好。然后,你认同了他们的标准,并且来折磨了自己。
2.你假设了他们的情境、背景和你一样,你觉得他们可以接受,就认为了他们也同样是合适接受的情境、背景。
可是每个人的标准都不一样,你不停的切换自己的标准,尝试着认同他人的,你就总能找到否定。
解决方案,最好的就是:区分,拿回自己的标准来。
区分之一就是理清他们的标准和你的标准。
你可以是那个自己好坏的决定者。你可以有自己的标准,来判断自己做的好还是不好,你可以给自己肯定和认同。而不必用他人的标准来评判自己。你才是自己好坏的那个真正决定者,与他们无关。他们只是旁观,并非决定。
区分之二就是划分事和人。
别人对你的拒绝或否定,可能只是因为那件事。你不需要高度概括到人的好坏上来。他拒绝和否定你这件事,并不影响他喜不喜欢你这个人。如果喜欢你,就要肯定你所有的事,接受你所有的事,那,你也太霸权主义了。
往深层里说,就是:你这么害怕拒绝,但你接受你自己吗?
· 05 ·
常常让我感到吃惊的是,人们先否定了自己,才害怕别人否定。人们先抛弃了自己,才会害怕被拒绝。人们内心有个深处的声音:我是不值得被肯定的,我是不值得被接受的。才这么害怕这些恐惧真的会发生,才会对现实发生这么反应激烈。
当我去呈现他们的原生家庭的时候,我也会惊人的发现,他们那被否定的童年里有很多创伤。在长大的过程中,常常受到批评、指责、拒绝、否定。
那么习以为常,当100件事都持续受到负面评价的时候,很自然就上升到了“我这个人不好”的层次上。他们即使做好了,也会被权威们找到不好的地方,然后被指出来否定。
权威们即使找不到可以否定的地方,也不会去表扬和肯定,只会很理所当然的就这样。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就会对否定和拒绝及其敏感,很自然触发他当年辛苦建立的保护机制:我被否定和拒绝,是因为我不好。
这是一种保护。因为一旦承认“我不好”,我就可以放弃努力了,我找到了一个很好的理由来解释我为什么会被否定和拒绝。而一旦承认“我不好”,在沮丧的时候,心里也会升起一种踏实感。因为这种感觉太熟悉了,太亲切了,太有安全感了。
可是你还是长大了,你还是得看清楚,你和所有人一样,不再是两级分化的好或者不好。你还是得认清这个事实:众生平等,没有好坏。你可以事情没做好,可以事情被拒绝,但这和你好不好已经没有关系了。既然事情上的事,你都可以通过你的努力,来把它做好。这其实就是后天重新塑造自信和开朗的过程。
自信,就是我允许自己被否定!
开朗,就是我允许自己被拒绝!
这不代表我不好,我即使被他人这样对待,即使被万人唾弃,我依然看得清这个事实:
我可以拿回自己的标准,来欣赏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