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三、反思性思考过程中的要素

2020年6月17日  来源:我们如何思维 作者:(美)约翰·杜威 提供人:yanjia82......

三、反思性思考过程中的要素

上面谈到的是思维活动比较外在的和明显的表现。进一步研究则反映了反思性思维过程中的一些次级过程。它们是:(1)困惑、犹豫、怀疑状态;(2)旨在揭露更多事实而进行的搜索或考察活动借以证实或者否定所得出的信念。

1.在我们上面说到的例子中,一个人在晴天出门,走到半路突然感到天气阴凉,于是产生了困惑和待定信念,至少当时是这样的。因为这出乎他意料之外,让他感到惊讶和突然,需要他解释、确认和评定。气温的突然变化构成了一个问题,如果说这种说法有些牵强,但是如果我们将“问题”的定义扩展到任何使头脑感到困惑或者艰难的事物(不论该问题本质上严重不严重),以至于由此形成的信念变得不确定,此等突变总会涉及一些真实的问题或者难题。

2.他抬头举目看天,就是为了识别认知事实,回答那突然的阴凉所带来的问题。这些事实最初展示的是困惑,他们指向的是乌云,所以抬头观看天上的乌云就是要证实假设解释是否正确。要说这就是调查研究,也许显得有点言过其实,但是,如果我们愿意总结思维活动所产生的概念,以包容所有琐碎的、普通的以及技术的、深奥的事物,便没有更好的理由拒绝对该观察行为冠以调查研究的名头。该探索的目的是为了确定或者否认假设的信念。我们感知到了新的事实,该事实或者证实了天气将要发生变化,或者否认这一猜测。

这里再举一个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例,以加深认识。一个人走在他不熟悉的地方,一个岔道口,他拿不准该走哪条路,停下脚步,犹豫不决。怎么办呢?怎样解决这样的困惑呢?以下有两种选择:他可以随便走一条路,碰运气。他也可以思索一番,依据事实借以判明哪一条路正确。任何企图通过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都涉及了对事实的调查,不论是通过记忆还是通过进一步观察,或者通过同时使用两种方法。这个困惑的旅人必须仔细观察面前的路况,仔细地回忆,寻找用以支持可选道路的证据,即可以排除其中一种假设的证据。他也许登高爬树向远方眺望,或是每条路都走一段试试,通过种种迹象和线索,判明前进方向。他要寻找自然界中的天然路标或者一张地图,而他的反思性思维便是旨在发现服务此等目的之事实而进行的。

这个例子还可以抽象化、一般化。生活中有相当多的情形都可以称之为“岔道口”情景,即下一步如何前进情况不明,遇到了困境,需要做出选择。当我们的活动是一帆风顺直线前进时,或者当我们有闲情逸致可以海阔天空任意遐想时,都没有必要进行反思性思维。然而,当我们在达成一定信念的道路上遇到困难或障碍时,我们就会暂时停下来。在这捉摸不定之际,我们的思想就会像登高爬树一样,争取登上一个更高的立足点,环顾远眺,要看到更多的事实,并判断它们彼此之间的关联。

思想困惑时争取找到解决办法,这就是整个反思性思维过程中稳定的和起导向作用的因素。没有需要解决的问题或没有需要克服的困难,思维过程是随心任意的,这就是我们所描述的第一种思维。而如果思维的过程与情绪保持一致,并顺畅地融入一种情景或故事情节,那就属于第二种思维。但若有一个问题需要得到回答,一种模糊的状态需要得到澄清,那就是有了一个需要达成的目的,就需要让思维流入特定的渠道。任何一个假设的结论均会受到这一约束目的的检验,看它是否适用于面临的问题。理清思想困惑的需要也控制着所采取的探索方法的类型。一个旅行者若是以发现风景最美的路径为目的,他所要考虑的事项和遵循的原则,就会不同于想要发现通往一个城镇的路径的旅行者。问题决定思维的目的,目的控制着思维的过程。

四、总结

可以得出概述,思维的缘由是遇到了某种困惑、不解或怀疑。思维不是自然的,不会根据“一般的原则”而发生。总是要有某些具体事物来引发和激起思维。对一个孩子(或是一个成年人)来说,不考虑他是否曾经体会过令人烦恼和心绪不宁的困难,就要求他思考事情,这无异于建议此人靠自身力气把自己举起来一样。

遇到一个困难,下一步就是思考如何解决——形成试探性处置方案或者计划,运用某种适合于这一具体情况的理论,并考虑这一问题的解决办法。现有的数据并没有提供解决办法,只能启示人们去想。那么,什么是联想的源泉呢?显然那只能是以往的经验和事先学到的知识。如果某人或多或少了解类似的情况,如果他以前处理过类似材料,那么此人或多或少就会进行适用的和助益的联想。但是,除非他具有此时能想象到的在一定程度上相似的经验,否则,困惑依然还是困惑。他将想不出任何有用的办法来理清这困惑。一个孩子(或者一个成年人)遇到一个问题,如果他以前从未经历过类似的情况,要他想办法,就完全是徒劳的。

如果联想到的见解马上就被接受下来,那就是无批判的、最低限度的反思性思维。如果在脑子里再思索一番,再反思一下,那就意味着探求更多的证据,探求新的数据,从而使这一思索过程进一步发展,也会如我们上文中所说,或者证实了这一信念,或者是看出了它的不当和谬误。当遇到真正的困难而又有相当的经验可资借鉴时,思考的好与坏就在此时此刻明显地显露出来。最省力气的做法,就是接受一切看似合理的思考结果,使心灵得到宁静。而反思性思维总是有些费气力的,因为需要克服那种接受表面合理思索结果的惰性,所以大脑肯定要忍受一定的不安和骚扰。总之,思考意味着有了一种见解以后先将它搁置一下,再思索一番;这种搁置很可能是有些辛苦的。我们在本书下文中将会看到,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时,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要养成这样一种态度:肯将自己的见解搁置一下,运用各种方法探寻新的材料,以证实自己最初的见解正确无误,或是将它否定。保持怀疑心态,进行系统的和持续的探索,这就是对思维的最基本要求。

思维 /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