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情把诚实定义为能清楚地看待自己、准确地理解他人,并能以敏感的、不伤害他人的方式就这些认知进行沟通的能力。无情地讲述事实并不是共情的方式。很多人会把诚实跟一种比较微妙(或者经常是不那么微妙)的羞辱相混淆,以为只有先把人打垮,才能让他们重建。例如,假设现在是一个美好夏日的下午5点,一个父亲下班回到家里,发现他13岁的儿子完全没做家务活。
“你没有修剪草坪,是吧?”父亲问。
“没有。”儿子昂着头回答。
“我们之前已经说好了,不是吗?”父亲说,因为沮丧和生气,他的声音有所提高。“你太懒了,是个拖延症患者,你这辈子还能做成任何事吗?”
对于这种尖刻的评价,父亲会告诉自己,他这么说是为了儿子“好”,但是这种粗暴的诚实会让他儿子感到羞辱和困惑,也很可能让他产生自暴自弃的行为。“我很懒,是个拖延症患者,”孩子会想,“那如果我能把它拖到明天,我为什么要今天修剪草坪啊?”
共情从不会以为“我”看到的真相就是最佳的、唯一的真相,而是会问:“就在这个时刻,对这个人来说,真相是什么?”共情想在“你的”真相和“我的”真相之间找到一个契合点,而且知道有时候还不太容易找得到。共情不会去证明自己的正确,而只会想让视野更广泛、更宽阔、更深入。“把你的真相解释给我听,”共情会说,“我会尽自己所能去理解。”
在寻求真相的过程中,共情会寻找一些词句来让他人“听到”我们的关切。其实不用去指责、侮辱或羞辱儿子,父亲本可以主动采取一种共情的方式,在跟儿子说话之前先把自己的情绪平复下来。“我今晚回家的时候看到你还没有修剪草坪。”父亲用中性的语调说。
“我很忙的。”男孩说,带着点反抗的语气。
“哦?你都在忙些什么?”父亲回答,语调依旧保持中立,避免指责。
“嗯,我看了书,看了电视,跟几个小伙伴一起玩了……”
“听起来确实是很忙的一天哦。你觉得明天你有时间来修剪草坪吗?”
“当然了,”男孩说,“但是晚饭前还有一个小时呢,或许我可以现在就修剪草坪。”
“其实,现在做可就更棒了,你不觉得吗?”父亲说。
这位父亲提出的问题、给出的评论和说话的语调都是在尽量表达出:他尊重儿子,也希望儿子能尊重他。由共情产生的诚实总是很尊重他人,尊重每个人的独特体验,并对关系赋予最高的价值。就像互相尊重一样,共情接受人与人之间的不同,但也总是在寻找一个共同的立足点。
相信浪漫和激情的重要性能提高我们理解他人想法和感受的能力。研究者发现,当我们强调浪漫和激情的重要性时,我们就会更努力地让我们的关系变得浪漫、富有激情。在这种情况下,相信什么就会有什么,或者正如心理学家詹姆斯所说的,“信念会为它自己作证”。
虽然共情的准确性会随着时间而有所提高,但长久的关系可能会产生自满和熟悉感,这又注定会削弱共情。如果觉得我们好像知道彼此的每一个动作,我们就不那么有动力、花力气去理解对方变化着的情绪和复杂的想法了。自满对关系没有好处,因为我们觉得如果自己知道对方的所有事情,那就意味着没有给成长和惊喜留有余地。如果我们不再花时间和能量来彼此共情,我们就会基于过去的理论和评判回应彼此。共情的准确性有赖于人与人之间实时地来回互动,而且每个人都要把对方看作是一个一直在改变、在成长、在适应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