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共情的神经生理基础

2020年6月19日  来源:共情的力量 作者:(美)亚瑟·乔拉米卡利;凯瑟琳·柯茜 提供人:yanjia82......

共情的神经生理基础

共情对我们的生长、发育、生存都很重要。共情的能力是直接连在大脑的神经回路中的,尤其是连在大脑中两个不同但又相互关联的区域中——杏仁核和新皮层。杏仁核属于原始脑或边缘系统的一部分。杏仁核是情绪脑,是快速产生欲望、暴怒、疯狂、极乐的部位,也是生成眼泪和储存我们最有意义的个人记忆的地方。

对于我们面对的每一个人和我们所处的每一个情境,杏仁核所问的最有力的问题就是:我正面临被伤害的危险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杏仁核就会立刻发出警报,刺激激素分泌,调动肌肉开始工作,让血液流向心脏,进入“战斗或逃跑”的准备状态。这种针对不管是真正的或是预设的危险情况所产生的自动反应叫作“战斗或逃跑”反应,任何有过焦虑或惊恐发作体验的人都能证明杏仁核具有产生强烈情绪反应的能力。

在遥远的过去,杏仁核统治着大脑中的所有神经回路,它作为一个主操控台,对不同的物理威胁产生自动反应。然后,在大约一亿年前,哺乳动物开始进化出一层新的脑细胞,用来完成更需要理智的目标。新皮层或者叫思维脑,就像一层薄毯子一样包在原始的边缘系统外面,可以让哺乳动物的祖先们来反思自己的感受,并依据这些经过思考之后的反馈来调节自己的行为。比如,由杏仁核主导的蛇和青蛙会在饥饿的时候把他们刚出生的小宝宝吃掉(更重要的是,它们一点都不会为此感到内疚或悲伤),而由新皮层主控的哺乳动物则宁可牺牲自己的生命也要保护后代。

又经过几百万年的进化,思维脑与情绪脑之间发展出相互作用的关系,可以向火热的情绪发放冷静的理由,允许有经过思考后再给出反馈的时间,放慢了情绪自动反应的过程。恐惧、愤怒、伤心和喜悦这些基本情绪逐渐扩展为更微妙、更复杂的体验。比如愤怒分化成像烦恼、怨恨和愤慨这样复杂的情绪;满足感进化成高兴、愉悦、陶醉和极乐的感觉;奉献演变为关爱。像自怜、绝望、困窘和屈辱这类情绪也成为人类全部情绪库中的一部分。当我们发展出把他人需要置于我们自己需要之上的能力时,我们的词汇中就出现了利他主义和自我牺牲。

在一个用野生猴子所做的残酷却有意思的实验中,研究人员切断了猴子大脑中杏仁核和新皮层之间的联系,然后把猴子放归原来的栖息地。没有了能支持共情的神经回路之后,这些猴子再也不能对其他动物的友善或敌意做出合理的推论。一只正常的猴子可能会想着“这只大个的类人猿貌似残暴,不过我并不担心,因为它的眼神很温和,也没有向我龇牙”,或者“这只母猴并不想伤害我,它一直在我身边转悠,是因为它被我吸引了”,而经过了脑部手术的猴子却退出了之前与朋友和家庭成员的全部联系。他们基本上都独自生活,只被杏仁核产生的愤怒和恐惧情绪所主宰,再也不能受善良、忠诚、奉献和爱这些由新皮层产生的情绪的影响。共情被剥夺之后,动物也没有了任何能建立亲密关系的希望。

如果能回到生命最初的几个月里,我们就能更好地理解那些共情受损的猴子的想法和感受。对于人类婴儿来说,出生时就已经基本长好了的杏仁核是绝对的主导,而发育很慢的新皮层要经过几年甚至几十年才能夺回主导权。事实上,大脑的发育过程就像是一部进化史。就像我们远古时代的哺乳动物祖先一样,我们是以一个由杏仁核主导的生物开始我们的生命历程的。

从第一次呼吸开始,我们就能表达我们的情绪——痛了就哭出来,恐惧时会后退,惊奇时会睁大眼睛。新生儿在听到其他婴儿大哭时,自己也会跟着哭泣,他们能共享彼此的感受,尽管他们还绝对不会明白这些感受意味着什么。发展心理学家把这种情绪的传播叫作同情式的痛苦 。2个月大的婴儿看到别人流泪自己也会哭。这也是一种自发的、由杏仁核主导的反应,是把别人的悲惨也当成了自己的不幸。10周大的婴儿能通过改变自己的面部表情来对妈妈的高兴、伤心或生气的神态做出反应。4个月大的婴儿就能朝着一张笑脸开心地微笑。

8个月至1岁大的幼儿开始知道,自己跟他人是分开的,跟他人也是不一样的。但是,因为还是情绪脑占主导,所以他们还不太知道如何应对他人的困境。看到他人遇到难处而想去安慰对方时,孩子最初的尝试是“模仿”他人的行为。所以,当一个孩子看到另一个孩子哭泣时,他自己也会去抹眼睛,即使他并没有眼泪需要擦。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随着大脑新皮层不断发育,其与杏仁核的连接越来越复杂,孩子会进一步认识到他们都是分离的个体,也意识到他们有自己的想法和感觉。渐渐地,他们安抚他人的行为也越来越丰富。在1岁时,孩子就可以根据从大人面部表情中看到的信息调整自己的行为。如果看到一个微笑或者一个点头,1岁大的孩子就会拿起一个不太熟悉的玩具或者去跟一个陌生人开心地玩耍;而父母的一个皱眉或一个有麻烦的表情则让他们意识到自己要小心一些。

小孩子最容易识别的表情是开心,然后是伤心、生气和恐惧。到四五岁时,孩子就能够准确地说出这些基本情绪,尽管有很多研究人员认为孩子们在发展出足以描述这些情绪的语言技能之前很久就已经能理解这些情绪了。一些更复杂的情绪,比如羞耻、轻蔑和厌恶,就更难理解了,就像研究人员所说的,这些需要再多几年的大脑发育和对关系的体验。

到6岁时,孩子就能理解人们真实的情绪和他们表现出的情绪之间是可以不同的。7岁左右的孩子就能理解那些涉及嫉妒、担心、骄傲、谦虚和内疚情绪的情境。当孩子不仅能考虑像面部表情和身体动作这样的非语言线索,也能考虑像说话语调这类的语言线索时,他们就越来越会辨别行为的动机和意图。到9-11岁时,孩子就能够从非语言交流中识别出别人是不是想蒙骗、操控自己。

不管多大的孩子,如果他们哭的时候能得到安抚,笑的时候能听到他人的笑声,他们就会相信外界会用安抚的方式来回应自己的情绪。但是,如果他们的眼泪总是没人关心,他们的恐惧也总被忽略,那他们就以为这个世界是没有回应的,是不在乎自己的。如果总是这样被忽略,他们的情绪反应就会逐渐收窄,恐惧就会成为所有情绪中的主导。

换句话说,与有爱心和专注的人之间的早期互动经验,能温柔地呵护和加强产生共情的神经回路,这样能防止我们情绪的剧烈波动。相反,跟愤怒、暴力或忽视型养育者之间的重复互动会让一个人发出或接收共情的神经通路发生短路。如果我们通过某个特定的情绪通路一次又一次地发现,这个世界总是不能正确地对待我们或毫不关心我们的感受,那我们最后就会意识到继续尝试也没有意义,然后就开始关闭我们的情绪。

共情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