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同时生活在两个世界当中。
上一节我们从舆论世界的外部关系梳理了舆论世界对现实世界的反映特征,接下来我们要从舆论世界的内部构成来探索舆论世界的内在规律。
舆论不仅是人类的一个行为,而且是人类创造的一个世界。舆论作为一种行为,没有规律。但舆论作为一个世界,有规律。我们常说要按照舆论的规律办事,指的就是舆论世界的规律。
探索舆论世界的规律,我们需要先了解舆论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舆论是一个怎样的世界?我们不妨像探寻舆论的定义一样,也从一个逻辑起点出发。这个起点就是舆论世界的细胞——关注。一个个关注,构成了舆论的世界。它是舆论的本体,是舆论世界最小的构成单位。
● 第一个层次逻辑推演:关注的能量
舆论作为一种能量,也是一种资源。可舆论的第一组矛盾就是舆论客体的无限性和舆论本体的有限性,即任一对象都可以成为舆论的客体,但人的关注是有限的。
从舆论的本体的有限性,同样可以推导出舆论世界的有限性与竞争性,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一个人在同一瞬间内,只能关注一个内容,关注了这个内容,其他的内容就被排除在外。
第二,一个人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只能关注有限的内容。一小时、一天、一年,最多一生,其关注的内容是有限的。
第三,一定范围内的人数是有限的,因此其关注的内容也是有限的。表现在一个个不同的舆论场,其关注的内容也是有限的。这个范围最大不过是全世界,但全世界的人口也是有限的,所以舆论世界的内容总和是有限的。
第四,总关注量是有限的。总关注量是人口数乘以时长,与传播内容总量无关。再多的传播总量,都是在有限的人口与时长中分配。我们从收视率、阅读量、转发量就可以看出端倪:就算再好的节目,再厉害的公众微信号,它的关注量和总人口相比,都是可怜的。
舆论世界每一天都在瓜分全世界人口每天若干小时的有限关注时间。在舆论世界里,所有的舆论主体、所有的传播行为都在做同一件事,那就是争夺关注。
舆论世界是一个竞争的世界。如果一个传播行为不是竞争性传播,就不属于舆论。因此,是否是竞争性传播,是舆论行为区别于一般传播行为的第一特征。
在关注的争夺中,现实世界的强者在舆论世界同样具备优势,一方面,现实世界的强者更容易获得舆论的关注;另一方面,他们更容易获得甚至控制传播的资源。
舆论世界的第一条丛林法则:争夺关注,弱肉强食。
● 第二个层次逻辑推演:关注的表达(公开化)
舆论是关注的表达,当一个人愿意公开表达自己的关注时,他一定自以为他的表达是对的,或者希望人们认可他的表达。绝大多数人都自认为自己表达的东西一定是对的,也有人明明知道自己的表达是错的,但他一定会把这个错的东西包装成对的。几乎没有人会将自己认为错的或者希望别人认为错的东西进行表达。即使他在承认错误,他也希望“承认错误的这种表达”是正确的。
所有的表达在其出发点上,或者在其目标上,都是在表达一种正确。
本来是非是可以藏在心里的,人们之所以想表达,就是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同。
舆论的表达,首先是一种自以为是的表达,或者是希望别人认同的“希以为是”的表达。争取认同的目的,就是争取舆论的能量。
虽然每个人的表达都是自以为是的,但遗憾的是,不同人的自以为是并不相同,甚至可能针锋相对,这就会出现舆论世界“各以为是”的表达。这再一次表明,舆论的世界是一个竞争性传播的世界。
各以为是的表达,使得舆论的世界成为一个混乱无序的世界。在一系列自然生长的过程中,它可能一直这么分歧着、对峙着,但也可能偶尔出现舆论的一致性意见,这就是舆论世界的“众以为是”。到了“众以为是”的表达,舆论就成为普遍民意的代表,形成压倒一切的力量。改变法律的舆论、改朝换代的舆论,就是这种“众以为是”舆论的高潮表现。
舆论世界表面上混乱无序,却像市场经济一样,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左右。
要让更多人认同,关注的聚集就要向金字塔的塔底靠拢,而不是向塔尖迈进。金字塔的塔尖是曲高和寡,关注的聚集同样高处不胜寒。争取舆论的认同,要让关注聚集最大化,一定是朝着弱者的方向前进。
强者一定是少数。弱者的最大优势或者唯一优势就是人多。
舆论的力量是靠聚集产生的,而不是靠法律和命令自上而下的。聚集的扩大,就是往底层扩大。舆论的力量比的是认同者的多寡。于是,舆论的世界里,弱者天然占据优势。
这就是舆论世界的第二条丛林法则:争取认同,强肉弱食。
强者要在舆论世界获得优势,就必须以弱者的身份或者姿态,以弱者为旨归,想方设法与弱者相连接。
● 第三个层次逻辑推演:关注的表达(表面化)
关注的表达,使得舆论的世界成为一个表面竞争的世界。无论是关注的争夺,还是认同的争取,都是在表面的竞争,不管是表面上各部分之间的竞争,还是表面与表面之间的竞争。
舆论关注的力量聚集,是在表面上的聚集。舆论世界比的不是整体的力量,而是表面的力量;比的不是深层的力量,而是深层可以抵达表面的力量;比的不是体积的容量,而是表面积扩展的能量。
由此,我们可以解释如下现象:
第一,为什么有时候整体实力比不过传播实力?大到政党间的竞争,比如,2000年台湾的政权轮替,民进党的整体实力远低于国民党,可是民进党的传播实力远胜于国民党,结果国民党输了。小到个人,比如面试,为什么整体实力更强的人可能落选?因为十分钟决定一生,但十分钟很难考出一个人的整体能力,能够考出来的充其量就是传播能力。整桶水如果泛不起波浪,有时候还不如半桶水。因为面试的时间,基本上短到面试官根本没可能看到整桶水,他们只能通过表面的水花,猜测面试者的能力和素养。表面功夫为什么有时候比真功夫还厉害?就是因为遵循舆论世界的表面规律。
第二,为什么有时候深层矛盾拼不过表面矛盾?有些国家,深层矛盾十分尖锐,统治者眼看着摇摇欲坠,偏偏几十年不倒,就是因为深层的力量没有或没办法进入表面,舆论的风暴没有刮起。反过来,一些深层矛盾并不那么尖锐的国家,政府却很容易倒台,说换就换,就是因为舆论的海平面卷起了巨浪。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有的公司不惜花一切代价捂盖子来钳制舆论。就是为了不让反对的力量表面化,反对的力量一旦在表面上聚集,舆论世界的危机就出现了。
第三,为什么舆论学要那么重视对沉默的研究?因为只有搞清楚沉默,才能更好地搞清楚表达。沉默有两种,一种是表达的沉默,另一种是沉默地表达。前者是放弃表达,后者则是用沉默的方式表达,好比超声波,它有声音发出,只不过用耳朵听不见。如果沉默没有被表达,社会的力量就没有形成舆论的力量。什么东西涌到了表面,什么东西最容易涌到表面,什么东西从表面上沉默下去,这些是舆论学最有挑战性也最有价值的研究课题。
所以,舆论世界的第三条丛林法则:争抢表层,面积取胜。
这样我们就可以完整地表述舆论世界的特征:
第一,舆论世界是竞争性传播的表面世界;
第二,舆论世界是在争夺关注、争取认同与争抢表层中建构的世界;
第三,舆论世界在争夺关注时强者占优势,在争取认同时弱者占优势,在争抢表层中“比表面积”大者占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