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里是Ah Girls的第55篇文章。
本期“思想大爆炸”栏目,大力姐想聊聊针对女性的辱骂。
为什么要对脏话较真?因为这恰恰代表着我们关心的女性处境的演变。
1、“你真婊!”“谢谢。”
说到骂女人的词,无论你是男是女,第一个想到的估计都是“婊子”。
大力姐做了下功课,发现这个词还挺有历史。
“婊子”最早写作“表子”,明代《名义考》里有记录:“表对裡之称,表子犹言外妇。”
外妇,相对于“内人”,指男性在外面乱搞的情妇、娼妓等女性。
为什么没有“外夫”这个说法呢?因为那时极度固化的“男主外,女主内”的分工,男人在外,理所应当;女人在外,人们就认为她风流浪荡。
后来“表”加上了女字旁,性别差异的意味更明显,“婊子”也成了专门对妓女的蔑称。
“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逐渐被破除,“婊子”这个词却留了下来,还在互联网上发展出了一整套骂人体系。
“绿茶婊”“红酒婊”,甚至还有看起来完全是婊的反义词的“汉子婊”。
BUT!用各种“婊”骂人,也已经成为历史了。
还记得章子怡在芭莎慈善夜的名场面么?
她站C位不够,还要脱衣露肩。
听到通稿的内容,用冷笑表示不屑……
曾经被骂心机婊,如今被奉为女王Slay全场。
还记得张雨绮的名言么?
“一克拉以下的钻石不要买了,都是碎钻不值钱。”
这要是几年前,绝对被骂是炫富婊,如今大家会觉得这是一种耿直,富得大大方方,没毛病。
还有萧亚轩,前些年不断换鲜肉男友还被批“放荡”,如今已经成为独立女性恋爱icon,她的“爱情十诫”姐妹们也人手一份了。
更经典的婊里婊气,尽在古早动画片《猫眼三姐妹》贡献的渣女表情包里——
短短几年时间,“婊”怎么就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变?
2、姐姐妹妹bitch起来
“婊”的这种变化,“bitch”早已经历过,并且和女性主义浪潮密切相关。
关于“bitch”,有个比较反常识的事实:在欧洲中世纪,这个词用来骂男性而不是女性。
比如那时一篇著名的控诉文章中,用“像一个好色的婊子一样纯洁”来披露教士的伪善。
不骂女性,并不代表对女性友好。毕竟 “bitch”的起源有“母狗”之意,这个词本身就在贬低女性特质,将女性非人化。
而“bitch”被广泛地用于骂女性,是在19世纪20年代。
1920年,美国女性终于赢得了投票权。但那些为自身争取权益的新女性,引起了父权社会剧烈反感,于是他们开始将这类“愤怒、危险、独立”的新女性叫作“bitch”。
直到1968年,一份《婊子宣言》(The BITCH Manifesto)横空出世。
大力姐节选一些宣言过来,大家可以自行品味——
婊子具有以下一些或全部特征。
有进取心,果断,霸道,有胸怀,坦率,恶毒,固执,苛刻,狂热,动荡……你可能不喜欢她,但绝对无法忽视她。
婊子自由地展示自己的身体,不以“适当的女性方式”约束和限制她们的运动……
婊子是主体,不是客体。她们可能和一个人或一个组织产生联系,但从不嫁给任何人或任何东西……她们是独立的恶棍,相信自己有能力做任何想做的事……
有意思的是,宣言里并没有把“bitch”夸上天。正负两方面的词汇都有不少,大大丰富了这个词的语义,让“bitch”变得既美丽又危险。
啧,听起来就是现在最有人气的人设嘛!
从前女性总需要在与男性的互动关系中存在,新女性不需要他人给予的“完美女性”的标准,而将独立地定义自我。
《婊子宣言》无意从道德上判断“bitch”的好与坏,它更想传达的是女性的独立精神。
从那之后,“bitch”不再是单纯的侮辱,而是一个包含了从有趣到自信再到嘲讽等各种意味的词。
女性也开始更主动地用这个词来表达自我。
《Bitch》杂志横空出世,从女性主义角度解读流行文化。
在一本名叫《Bitch is back》的文学评论中,作者研究了130多个文学作品中的“bitch”,认为这类女性形象经历被扭曲、被驱逐后,已经重新回归到当代文学中,不再是“作家想象力歪曲的产物”,而是“充满愤怒的,具有残酷生存本能的重要女性”。
小甜甜布兰妮彻底把“bitch”带火。
2007年,她走出抑郁低谷、重返乐坛的第一单曲《Gimme More》开头说了句“It's Britney, Bitch.”从此变成欧美乐坛的经典slogan。
又一个十年过去,现在最火的bad bitch当然是才华横溢又特立独行的麻辣鸡,鸡女士也有句名言:“我知道我是bitch,还是最bitch的那个。”
中文里的“婊”也经历了这样的转变,剥除原先“勾引男性发生性行为”的语义,强调独立自信和魅力四射的特质,从纯粹的脏话变成一种另类的夸赞。
3、是武器,也是陷阱
为什么大力姐这么在意脏话?
因为语言可以是维护一种体系的工具,在潜移默化中塑造我们每个人的认知。无论是夸“郎才女貌”,还是骂“婊子养的”,都是对父权体系的一种默认。
语言也可以是冲破一种体系的武器。通过重新定义“婊子”“bitch”, 把语言的主动权从他人手中夺过来,形成对父权社会的有力反抗。
但无奈的是,“婊子”之后,又有了新的靶子。
最近大家也都听过了,“婚驴”。
在婚姻中处于被动地位的女性,被骂是“婚驴”。
如果还生了孩子,那就是“胎器”,是“子宫奴隶”。
事业成功的女人如果结婚,照样逃不出这套辱骂体系,会被骂是“女强奴”。
和“婊系”辱骂不同,“驴系”辱骂是打着“女权主义”旗号制造的武器。
可它并没有攻击制度、攻击矛盾,而是攻击女性群体中做出另一种人生选择的个人。
不知道口口声声“婚驴”的女性是否想过,嘲讽和辱骂婚姻中被压迫的女性,和责难被性侵者一样荒谬。
刻意放大受害者的“蠢”,也就放过了造成这一切的真正的恶。
婚姻里该骂的地方,肯定有。
就像这张图,谁看了都想骂。
但是,该骂的不是这个趴地上干活的女人,而是养育后代和家务劳动对已婚女性剩余价值的剥削,以及这些劳动的价值长期不受认可的现状。
骂“婚驴”够脏,但是特别弱。仅仅对个体进行语言霸凌,收获的胜利感也只能是愚蠢的幻觉。
曾经父权社会用语言设下陷阱,将女性割裂、降格、降服,一次又一次成功了。
都2020年了,女性不该再给自己设计新的语言陷阱。
骂来骂去,一时口快之后,我们也只能从一种不自由陷入另一种不自由。
参考资料
Clare Bayley. “Bitch: A History.” Np.2 (2011)
Joreen Freeman. “The bitch manifesto”
DL Pasternak.“Book Review The Bitch Is Back:Wicked Women in Literature”(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