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发达后该不该帮穷亲戚?古人有个做法很解气,但的确是出于无奈

2020年2月27日  来源:斯文卿相 作者: 提供人:soupao84......

亲戚,个人因血缘、婚姻等条件衍生出去的各种关系,与家庭一起产生,从起源开始,原本是很温馨的,为什么这么说?

1.

上古,在氏族部落以及宗族聚居的时代,那时候,财产属部落以及宗族共有,由部落以及宗族根据需要分配,大家一起,患难与共,守望相助,谁也离不开谁,在这种状况下,亲戚之间的联系很紧密,关系自然也很亲切,但到了礼崩乐坏的春秋战国时期。

发达后该不该帮穷亲戚?古人有个做法很解气,但的确是出于无奈

商鞅变法

尤其是商鞅变法之后,一方面因生产力发展,个体家庭的独立性越来越大, 另一方面,统治者为了“编户齐民”,为了有更多的纳税单元,以法令的形式将宗族这个大家庭析为若干的小家,即“令民父子,兄弟同室息者为禁”以及“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等等。

将小家庭从大家庭中分割出去,经济上还单独核算,不在像以前一样财产共有,大约也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道理,亲戚之间彼此不再那么亲密,而是有了别的算盘,而且,这个问题起初就是比较严重的,严重到了什么地步?

《睡虎地秦墓竹简》当中就有这样的记载,曰:借父优锄,虑有德色;母取箕帚,立而秽语。

儿子不但不帮父母干活,对父母的态度还很恶劣,把自己的耙子、锄头借给父亲使用,就像做了什么大好事似的,脸上露出施恩的眼色,母亲借用一下儿媳的簸箕、扫帚,儿媳就要问三问四,言语之间很不客气。

2.

分家之后,对待父母都是如此,其余亲戚之间,关系能好到哪一步,已经可想而知,而且,这个家已一分开就再也没有合拢过,战国时期,似乎有个齐国还支吾了两天,还坚持宗族聚居,但到战国以后,就成了天下通行的道理。

发达后该不该帮穷亲戚?古人有个做法很解气,但的确是出于无奈

睡虎地

《睡虎地秦墓竹简》中记载的这种现象虽然是个例,但亲戚之间关系下滑,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不然的话,《礼记·礼义》当中为何将: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等称之为“人义”,以礼法的形式维护家庭以及亲戚之间的关系,俗话说的好,没有无缘无故的爱,若非有这么一个趋势,而且还到了不得不认真对待,着手解决的地步,后人何必要煞费苦心的研究制定各种亲戚之间的相处规范呢。

就这么一代代的传下来, 亲戚之间,就不再像以前那么亲密,而是越来越陌生,越来越疏远了。

可这一切的根源在哪儿,还用说吗,要害就在于“经济上单独核算”,总之一句话,一个钱字真能害死人啊,如此下来,亲戚之间成为单独的个体已成不争的事实,但又有《礼记》提倡的 “人义”约束,一方面疏远,一方面又必须亲近,数千年下来,亲戚之间就这么尴尬的共存着,乃至发生很多有趣的故事。

3.

今天就讲一个发达后该不该帮穷亲戚的问题,那么,该帮还是不该帮呢,古人有个做法,似乎能提供很好的范例,这个故事记录在《列子·说符》当中,发生的背景大约在战国时期,也就是大家刚开始着手分家的时候,故事是这样的。

发达后该不该帮穷亲戚?古人有个做法很解气,但的确是出于无奈

列子

鲁国施氏原本家里很穷,大家都以为他们可能没什么指望, 但幸运的是,施氏有两个很争气的儿子,一个喜欢儒术,一个喜欢兵法,都学了一身的本事, 学成之后,喜欢儒术的儿子到了齐国,得到齐侯的青睐, 因此当上了众公子的师父;喜欢兵法的儿子呢,一竿子跑到 楚国,得到楚王的亲睐,当上了楚国军正,这样一来,施氏一下子就发达起来,发达起来怎么办?

他们家怎么样不知道,但亲戚孟氏一下子眼红了,为什么,大家都穷也就罢了,凭啥你日子要比我过的好呢,过得好怎么办?

都是亲戚,你发达以后,不帮帮我,还有点兄良,弟悌,长惠,幼顺之类的“人义”吗,没有人义,还配做人吗,不行,这事儿必须得讨个说法 ,主意拿定,立刻跑到施氏家:亲戚,你得帮我啊,有什么发达的秘诀,必须得一五一十的告诉我,不然,咱俩家可就不大好相见了。

话说施氏也没打算有什么好处一人独占,原本就有帮亲戚的意思,如今一见亲戚找上门来,而且,他也有两个儿子,学了两天儒术、兵法,也算有点本事, 于是便把儿子叫来,毫无保留的给他上了堂课。

孟氏如获至宝,立刻奉行,然而,

4.

两个儿子分别去了秦国和卫国,没两天,一个给去了势,一个给剁了脚,狼狈的回来,孟氏不干了,按你教的方法去做,为什么你发达, 我却如此倒霉,这便好像后世教人炒股,挣了钱,说一声谢谢,赔了钱,那就是你教导无方,必须的赔偿点损失出来。

发达后该不该帮穷亲戚?古人有个做法很解气,但的确是出于无奈

游说

如此一想, 孟氏就气鼓鼓的到施氏家去闹,都是亲戚 ,你干嘛要这么坑我 ,不行,我家以及我儿子的后半辈子,你们一定得负责了。

施氏也很纳闷,就问了 ,你们是怎么干的,孟氏如此这般一说 ,施氏叹了口气:这是我的错吗,两棍子打不醒个装睡的人啊,自个儿不争气还埋怨别人,天底下有这样的道理吗,为什么这么说?

原来,孟氏的两个儿子,学儒术的去了秦国,秦王说:当今诸侯力争,所务唯兵食而已,若用仁义治吾国,是灭亡之道。

秦国好兵,孟氏的儿子却劝人家奉行儒家的仁术,当年儒学大家荀子见秦昭襄王,也是这个道理 ,却被昭襄王斥之为:儒者, 无益于人之国,当然,荀子是大家,秦昭襄王不敢惹他,可孟氏的儿子,那还能怎么办,为了杜绝这些虚妄之说再来蛊惑君王,秦王就大方的施予宫刑,然后将这儿子赶了回去。

那么,孟氏学兵的儿子呢,去了卫国,卫侯说:吾弱国也,而摄乎大国之间,大国吾事之,小国吾抚之,是求安之道,若赖兵权,灭亡可待矣。

5.

卫国的情况比春秋时期的郑国还惨,郑国,好歹先前还阔过,即便有这样的家底,夹在晋楚之间,还得讲究个“待币境上,唯力是视”拿着钱边境等着,谁实力强,那边风大我就倒向谁,主张做墙头草,而根本不敢反抗,为什么,没有反抗的本钱。

发达后该不该帮穷亲戚?古人有个做法很解气,但的确是出于无奈

秦王

如今卫国,依附于魏国之下,看人的脸色过日子,比春秋时期的郑国还差点气候,这时候你忽然劝人家整兵自强,卫侯能听吗,当时就吓得魂不附体,魂不附体怎么办,只能把这个劝人整兵的孟家老二,施予刖刑,砍了左腿, 打发回家了。

孟氏的结局是很惨,但他据此找亲戚施氏讲道理,就有点不大够意思,事到如今,施氏就很不开心了,说:

凡得时者昌,失时者亡。子道与吾同,而功与吾异,失时者也,非行之谬也。且天下理无常是,事无常非。先日所用,今或弃之;今之所弃,后或用之。此用与不用,无定是非也。投隙抵时,应事无方,属乎智。智苟不足,使君博如孔丘,术如吕尚,焉往而不穷哉?

简而言之,时移事易,我教给你们方法,但也要你们自个儿动动脑筋,寻找合适的时机使用,如你这般不分好赖,一味照办,就是孔子、姜尚复生,那也是扶不起来的。

说完这句话,果断的跟孟氏绝交,倒不是嫌弃他穷,而是,主要是他不知感恩,完全一个白眼狼啊,因为,亲戚之间帮你是情分,你也别拿着亲戚的名头道德绑架,毕竟,现在各过各的小日子,谁也让不该谁的不是。

发达后该不该帮穷亲戚?古人有个做法很解气,但的确是出于无奈

古人

所以说,古人的这个做法 是很解气,但的确也是出于无奈,大家好好商量或者还有个道理,可他呢,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找上门来,究竟谁欠谁的啊。

这虽然是数千年前的故事,但这样的亲戚现在肯定还有,因为人性自古至今都是一样的,没什么根本的变化,可遇到这样的亲戚,你该怎么办呢?是学古人还是另有良谋,对这个问题,恐怕就得见仁见智了。

参考文献:《列子》、《礼记》、《睡虎地秦墓竹简》《中国家庭史》等

亲戚 / 血缘 / 经济 / 单独核算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