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继续来讨论,行为改变为什么那么难。
上节课,我们讲到了改变的本质是创造新经验,并通过强化,把它变成新的习惯。这听起来很简单,但在真实生活中却很难。
为什么?因为旧经验太过牢固。所以要击败旧经验,我们就必须理解它的工作原理。
今天,我们就来讲讲让旧经验根深蒂固的最重要的心理机制——心理舒适区。
心理舒适区本质:熟悉的应对方式
心理舒适区这个词,你一定听过。平时我们常说,要有所改变,就要走出心理舒适区。
可是,究竟什么是心理舒适区呢?你可能会想,“舒适区”指的就是舒适的环境嘛。
比如,有人在小城市找了一份稳定安逸的工作,虽然工作没有太大的成就感,但是比较舒适,所以就不想再挑战自己,突破自己了,这就是心理舒适区。
其实并不全是。
首先,心理舒适区并不一定意味着舒适。
举个例子。我们都认同外面的环境要比监狱里舒适。可是在电影《肖申克的救赎》里,老布就不这么觉得。
他在监狱里被关押了50年,这几乎是人的一生了。当他获知自己即将刑满释放时,不但没有满心欢喜,反而差点精神崩溃。因为他已经熟悉了这座监狱,离不开了。
为了让自己继续在监狱里呆着,老布不惜举刀杀人。再一次出狱的时候,他甚至选择了自杀。
监狱这个环境,虽然不舒服,但这是他的心理舒适区。
从老布的例子你可以看到,有时候,你处于一个很痛苦,很艰难的环境中,仍然不愿意改变,这也是一种心理舒适区,因为你熟悉它。
其次,心理舒适区意味着熟悉的环境吗?其实也不是。
我有个朋友,有一段时间觉得自己生活过得不好,希望能有所改变,所以想换个环境,先去国外读个书。他想听听我的意见。
生活遇到瓶颈,换个环境重新开始,是很多人都会有的想法,也许你也有过。
我就跟他说:“出国长长见识是挺好的。可是,改变熟悉的环境,并不意味着我们就能改变了。”
我见到过一些人,换了个地方,换了份工作,马上就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我也见过很多人,去过很多国家,做过很多工作,却一直没什么变化。
我们每个人都带着自己长长的过去,这些过去不在环境里,而在我们的头脑里,在我们的所思所想中,在我们和环境的互动中。如果这些不改变,光改变环境,是没有用的。
所以,真正的心理舒适区,说的不是熟悉的环境,而是我们熟悉的应对环境的方式。走出心理舒适区,说的不是我们走出熟悉的环境,而是改变我们的应对方式。
只有改变我们的应对方式,才算真正走出了心理舒适区。那么,什么是应对方式呢?
其实,所谓的应对方式,就是指我们怎么处理生活中那些困难的事情。
心理学上有一个常用的量表,叫应对方式量表,归纳了六种常用的应对方式:
- 解决问题;
- 自责;
- 求助;
- 幻想;
- 退避;
- 合理化。
对我们来说,应对方式有两层含义。
第一层,行为上的应对,也就是对具体事情的应对。
比如:遇到危险时,选择战斗还是逃跑;在工作上遇到困难的任务,选择解决问题,还是拖延。
第二层,对内心的情绪应对。
举个例子:妈妈带小孩去动物园看狮子,孩子看见狮子都是会害怕的。
- A小孩哭着说:“我要回家。”
- B小孩一言不发,但是腿在瑟瑟发抖。
- C小孩呢,看了一会,问妈妈:“我能不能冲它吐唾沫?”
你看,三个孩子都害怕狮子,但他们应对这种害怕的方式并不一样。这是对情绪的应对方式。
心理舒适区带来控制感
现在我们知道了心理舒适区是我们最熟悉、最常用的应对环境和问题的方式。
那么,这个舒适区到底有什么好处,让我们想要不停用它,明明想要改变,却总也改不了呢?
简单来说,它带来的最大的好处就是控制感。
“控制感”是每个人的基本需要,也是人安全感的来源。我们大部分的应对方式,最初是用来应对焦虑的。
我们越是感到自己受了威胁,感到焦虑,就越需要控制感,会越抓着已有的应对方式不放。
而走出心理舒适区则意味着,你放下了原来所使用的应对焦虑的武器,重新去面对焦虑,寻找新的适应办法,这是情感这头大象很难忍受的。
所以,对焦虑感的回避和对控制感的需要,经常会让大象重新回到它所熟悉的应对方式上来,这就是为什么改变这么难。
有一个来访者因为焦虑来找我。
她的丈夫之前在国外深造,为此他们异地了6年。最近,丈夫回国了,到了上海工作,她也跟着搬去了上海。
但是,最近她一直纠结是应该回到原来的城市,还是继续留在上海。她觉得是工作的原因。可是讨论着讨论着,我发现,到上海发展的机会和前景都比留在原来的城市好,她也很认同这一点。
那她为什么还执意要回去呢?她叹了口气说:“我担心先生跟我离婚。”
我知道她最近才刚结婚,于是我问她:“你和先生关系不好吗?”
她说不是,她和先生很恩爱。
我又问:“是你们的生活有什么困难吗?”
她说也没有,都很好,可就是不安。
后来,我们聊到了她的成长经历。
原来,她从小和父母聚少离多,父母忙着做生意,经常不在家。
她印象最深刻的一个场景是:有一次,她坐在家门口,孤孤单单地等在县城做生意的爸妈回家,直到天空一点点黑下来,父母也没有回来。类似的情况有很多。
我问她,是怎么适应这种分离的,她说不知道,就是慢慢习惯了。
可我知道,这是很让人焦虑的场景,如果不是发展出了一种特别的应对方式,她没法习惯。
后来她读大学,有了男朋友,别人总觉得异地恋不靠谱,她却很适应。
其实那时候,她心里想的是:反正有一天对方会离开。
但爱情最终战胜了时间和距离。今年丈夫学成回国,他们结婚了。可是,当两人真正在一起的时候,她却开始感觉不安,开始纠结要不要回原来的城市,重新开始两地分居的生活。
而且,她的头脑里发生了巧妙的转换,直到我们说起这一段,她还以为自己纠结的是哪个城市更有利于她的职业发展。
我问她,现在的生活怎么让她不安了。她说,好是好,可谁知将来会发生什么不好的事情,彻底破坏现在的一切。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这个来访者因为成长经历发展出来的应对方式就是:不对关系抱有期望,随时准备离开,过一个人的生活。
这种应对方式不适用于两个人在一起的生活,而适用于处理两个人不在一起时,所产生的分离焦虑。但现在,为了配合这种应对方式,她宁愿选择两地分居的生活。
因为这种应对方式她最熟悉,能让她有控制感、安全感。
这是心理舒适区最特别的地方,我们会用自己的应对方式去建构生活,而不是根据生活选择一种合适的应对方式。
明明她的环境已经不需要她这么焦虑,而她却还在为分离做准备。这是很多悲剧的来源。
在这里,我想请你思考一下:如果她的爱人也用类似的应对方式会怎么样?
那他就很容易把她的犹豫,解读成要离开的信号,他也会为分离做准备,以避免自己受伤害。这样,分离的焦虑就会变成现实,两个人就会真的越行越远。
幸运的是,丈夫对他们两人的关系很有安全感。他觉得两地分居的生活根本不是常态,两个人在一起才是常态。
这也是丈夫的心理舒适区,所以他包容了她的不安。
为了逐渐改变她的应对方式,有一次,我把她和她丈夫一起请到咨询室来,我们一起给妻子的焦虑取了一个名字,叫“小闹铃”。
当妻子再有不安、想要离开时,她就会告诉丈夫:“我的小闹铃又响了。”
丈夫会轻轻拧妻子的耳朵,假装把它关掉。
最终,妻子决定留在上海。
离开咨询室的时候,她跟我说:“陈老师,您知道吗?不只是感情,以前,任何好的东西,工作、荣誉、生活,我都不敢要,哪怕得到了,也会觉得不安,觉得这不是我的。现在,我慢慢开始不那么想了。”
觉得自己配不上好的东西,这也是另一种心理舒适区。
而她开始走出了自己的心理舒适区,用新应对方式生活。这并不能保证她和丈夫以后一定不会分离,没有人能做这样的担保。
但新的应对方式,能够让她去享受现有的幸福和快乐,并从中积累新的经验。这就是改变的意义。
总结一下,这节课我们讲了什么是真正的心理舒适区,知道了心理舒适区的本质是熟悉的应对方式所带来的控制感,正是对控制感的渴求,让我们难以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