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从未在意的,才是真正决定你思想和行为的
如果要用一句话简单表达;即通过我们人类自身理性逻辑去创建的一个精密逻辑系统,以此去无限接近那个客观世界本真的一门学问,这就称为哲学.
人类一开始就在追问世界的本原,将其视为一个构成万物基本不变的基本物质,但无论是老子的“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易经中的“易”(易生太极、太极生两仪),还是佛教的空或是如来藏(万物自性空),都将事物归化到一个玄幻的看不见的抽象的词上去,并且得不到或者说实施到具体的实验上或者逻辑验证上
而唯有古希腊的泰勒斯将世界的本原归结到实物(水)上面,由此后世的人不断在这个实物通道中探索和追问,并且能够与现实获得的信息量相互验证,由此开启哲学的大门.
接下来我们看看历代西方大哲对哲学是如何叙述的
1、赫拉克利特说:“听过许多人谈话,这些人中没有一个人意识到所有的人都离智慧很远”
也就是说我们日常工作生活中根本没有调动智慧的深层,我们其实都离哲学家所说的智慧非常远,大多数人无非是在重复粘贴别人的基于当时境况满足自身生存所积累的经验,而需要智能储备调动、非常规的、特殊调动的这个东西才是狭义哲学的基本状态.
2、亚里士多德讲:“古今来人们开始哲理探索,都应起于对万物的惊异”
这句话看似平常,但是多少人看见这个世界普遍的存在物会产生惊异的兴奋感?就好比大多数人看到天上太阳的运动绝不会去想,究竟是地球围绕太阳转还是太阳围绕地球转,而觉得是地球围绕太阳转的这个理论全是以往前人的理论的直接接收罢了,更多时候是根本不会去在意这些事情,只会基于当时自身的生存繁衍情况做处理对应的事情.
只有几岁的小孩子,他们看到任何事物才会惊异,才会觉得奇怪,会不断提出问题,问太阳为什么会发光?月亮的形状为什么会经常发生变化?花草树木为什么随着时间的变化呈周期性的变化?这是人类这个可塑体刚处于幼稚阶段的表现,而一旦成人,就会觉得万物是当然的或者已经麻木性习惯,便不再有疑问.
而亚里士多德却讲,对自然万物始终保持惊异和追问才是哲学的起点,换句话说,对于一般成人,没有惊异感,不再追问,这是思维封闭,相当于彻底丧失哲学头脑,而这恰恰是我们一切正常人的成熟状态,即一如既往的在原有固化的思维体系下思考任何问题.
3、康德说:“哲学家的事业正是追究所谓自明的东西”.
就是哲学家总是追问那些不问而自明的东西,就是直观感觉不构成问题的问题,这是哲学要追问的东西,尽管经常在用这些词.
但是你能说清什么是物?什么是存在?什么是精神?
尽管每天都在运用知识,但是知识是什么?你能回答?也就是一旦将某个自以为觉得很明白很了解的字或词深度追问,任何自明的词都会陷入无尽的空洞之中,而这恰恰就是哲学所做的事情.
4、叔本华讲,对一个人而言,假如他看见的众人和万物,都不曾时时看上去仅仅是幻象或者幻影的话,他就不会是一个拥有哲学才能的人.
什么意思?
也就是说,如果你看待外物,你将其视之为真实、真理,你认为眼见为实,那么你的所有见识、知识都只是停留在动物般的识辨反应之中,也就是说你仅仅只是建立了ABCD不同物像的鉴别之中,却没有进入深度思索之中.
因此你记住,如果你看见的万物,不是幻想或幻影的话,那么你就离哲学很远,西方哲学的起点就是说我们看到的世界全是幻象、全是假象,因为你所看到的世间万物都会发生变化,而哲学就是探讨背后那个永不变化的东西
这是探讨哲学的一个基本起点.
5、罗素说:“究竟有没有智慧这样一种东西,还是仿佛是智慧的东西,仅仅是极精练的愚蠢呢?”
什么意思?
我们所有人都认为自己很有智慧,而且每分每秒都在运用智慧,可究竟什么是智慧?智慧为什么会发生?
(就好比你觉得受精卵有没有智慧?如果没有,那为什么长成人型了就有,如果有,你又怎么去证明?)
怎样运用才叫智慧?智慧运用的结果是什么?
这些问题,我们从来都不曾探讨过、思索过,可哲学家一开端就不相信眼睛、接着不信智慧,他们要对智慧本身加以琢磨,这是哲学的入门级问题.
6、赫胥黎说一句话,不可知论是唯一可靠的哲学.
这与我们中国所秉持的眼见为实的观念完全相反,也就是说西方人创立了现代这个科学大厦,却说世界是不可知的
这表达着对一切确定的知识和结论永远持怀疑态度
我们所谓的任何真理和真知都是基于当时信息量下的一个最顶点的武断,然而真理究竟是什么?
那是决然找不到的.
那么通过上面的叙述,想必你对哲学有了一个基本的认知,那么哲学是不是就是在探讨真理呢?
“要知道我们人类的所有知识都不是客观世界的直接反映,我们所有的知识都是主观感知模型或者主观逻辑模型”
所谓的宇宙观、世界观,你都一定要理解它绝不是宇宙和世界的本真反映,它实质上只不过是一个人为创造的逻辑观,或者说是一个主观逻辑模型体系.
---这是哲学探究最终达成的知识论效果.
就好比,在天圆地方说宇宙观的时代,人类全部相信天就像一只碗扣在平坦的大地上,而到了地心说宇宙观的时代,开始相信地球是圆的,其他星球都是围绕地球转;而到了日心说宇宙观的时代,就相信地球是围绕太阳转...
人类的认知总是在根据自身获得的信息量来对外界产生主观的认知,由此推论其他任何学科可以知道,所有任何对外物的认知都不是客观世界的本真,我们认知到的任何一切都仅仅是我们主观逻辑的产物.
而哲学就是在追究那个终极的奇点.
就好比盖天说、地心说、日心说等等,哲学就是人类根据主观逻辑创造一个逻辑模型去与所观察的世界媾和,不断去接近那个所谓真实的存在,而实际上做的任何努力其实都无非是信息量的增加而对应的改变,而且越来越飘摇.
只有理解了这一点你才能理解人类文明不是铺垫在客观世界之中的,而是铺垫在思想家的思想通道之中的.
“我们的一切感知、一切思想、一切知识、一切学说都不是客观世界的真实反映,而仅仅是不同的思维逻辑模型”
西方哲学从一个逻辑游戏开端逐步导出人类思维模型的精致化分解,然后把这个思维模型不断雕琢,在这个抽象化的纯思维模型中,跟务实和经验乃至实用没有任何关联,只是在这个纯思维模型中不断输入更大信息量,从而进行精密逻辑整顿.
这个过程构成人类思想能力的潜质调动.
这个潜质调动一方面表达为哲学思维脉络和逻辑学的研究,一方面表达为对象和对象后面东西的追究以及精密逻辑模型的建构,最终实现哲科思维在科学时代的分科化展现,由此形成哲科思维体系.
哲学所调动和缔造的学问都是眼睛看不见的!
“由此缔造的这个知识体系叫哲科思境下达成的逻辑游戏之产物,构成我们今天全部的知识体系,哲学就是从这个起点开始,孕育整个近现代人类知识和思想系统”
除了个别经验论者,西方主流体系是不可能讲实践出真知,这句话只有中国人才讲,因为实践根本无法构成我们的知识系统,我们的知识系统是在智能储备,纯逻辑游戏的玩弄体系中建构的.
所以哲学通俗来说,就是古希腊一群大号儿童所玩弄的逻辑游戏叫哲学.
西方哲学可以用两句话来总结
第一句话,它是智慧游戏与逻辑通道,它始于游戏,终于通道,界于科学
所谓通道,就是开辟精密逻辑的路径,拓展理性思维的前途.
第二句话,它是理性运动的逻辑基础,所谓理性运动就是纯逻辑推理,它是整个逻辑运动的逻辑基础.
它的纯逻辑游戏就相当于电脑中你看不见也调动不着的那个基础操作系统。有了这个操作系统,应用软件才可以不断在上面接续和生发
试想如果你电脑里没有操作系统,你的电脑会成什么样子?你的应用软件会像什么?
这就是理性运动的基础.
哲学看似无用,但确是思想的底层铺垫,一个人的行为、一个人的思想是受自己底层逻辑的规定,这决定着展现在你表象中的世界图景,而你的世界图景、世界模型都是你的思维模型的产物,你的行为语言方式都在你的思维模型上运行.
如果你不曾想过这个底层的思维模型,或者对这方进行训练,你的底层思维模型就仅仅只是你的机体和经验的延伸,而几乎不曾用智,缺少这个东西,仅讲应用层面的科学技术,会带来多大的缺失和遗憾!
举个不是很恰当的例子:一个具有哲学思维的人和一个不具有哲学思维人(这里仅指完全没有接受过哲科思维的人)的区别就在于,当两者同时看到一棵树的时候,后者只会通过感官、自身机体和前人的经验对树的用处根据自身的生存来做判断.
例如将树砍伐做成桌子、椅子或者是修房子等纯技术性运用,是更多以我们机体感官的先天规定的底层操作系统,而且这个底层操作系统是完全由我们的机体感官来决定.
而对于前者来说呢?他会将这颗树看成是一种虚无的存在,即可表达为任何所定义的事物,又能不表达为任何事物,也就是说这棵树对于有哲学思维的人来说只是主观的认知图景,而不是真正的实物存在.
他的底层操作系统则是理性,是极度调动大脑的智能储备,他一开始的思维方式就奔着这个树如果无限追问,是由什么构成的?如果这个树是世界上最后一棵,我们如何去复制它?什么导致它的生长和繁衍?我们能做什么可以让他快速繁衍,是会在物理、化学、生物这个尺度上去对树进行判断和分析.
这个纯逻辑系统已经基本脱离了那个先天规定的感官和机体决定的操作系统,是人类极度调动自己大脑智能储备的结果,由此建立起来的世界图景完完全全跟后者不同.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了解哲学的原因,因为他可以锻造我们的理性逻辑,从而去构建一个无法直观认知的主观逻辑模型.
下一篇我们讲古希腊哲学的三大思绪和三大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