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学习方法-这本书是将历史、语文、地理知识融会贯通的诀窍-世上被证明最有效率的四个学习方法+斯坦福科学学习法则-《学习之道》:用更系统的方式,引爆你学习力-真正会学习的人,都懂得如何构建自己的学习体系,让知识形成网络-三步,让自己成为一个学习高手?-信息加工理论:学习的核心就这四个字:“锚点、组块”-为什么“信息加工理论”被称为「学习的编码操作系统」-信息加工理论之反思自己的学习-终极快速学习法的秘诀,核心也就四个字:“锚点、组块”-美国认知心理学家:你可以掌握并传授的6种学习策略+隐喻认知:获取更精准的系统解决能力-隐喻认知是我们大脑的预设学习模式-通过体验丰富的环境提升大脑认知能力-借鉴隐喻获得更深刻(精准)的系统解决能力+怎么学习,才能短时间内掌握一门新的知识?-大师何以成为大师-1万小时贫穷定律:为何你的努力没有价值?-知识阶层趋于固化,深度学习能力决定你人生高度-微精通:轻松到不可能放弃的技能学习-看书没效果又容易忘记,怎么让学到的东西转化为自己的能力?-自毁简史:对一切“学习问题”来一次总清算-健康人的学习能力必将引发“滚雪球效应”-学习动力系统的潜在缺陷-自我价值信念缺陷使学习系统全面崩溃-认识论信念错误-费曼学习法一终生学习法+用”费曼技巧“介绍费曼技巧,四步学习法还敢称是铜书铁卷吗?-将复杂概念用大白话说清楚的“费曼技巧”-费曼技巧的本质是回馈学习法-”费曼技巧“有哪些挠不到的痒处-“费曼技巧”是用来理解概念的-刻意练习一如何成为高手?-零成本改变模型——三步九法助推改变-学习和记忆模型——记忆的秘密+大脑学习和记忆度怎么促进?听这位认知神经科学家怎么说-复习,用30%的时间学习,70%的时间来记忆就对了——复习方法清单-如何高效记忆和学习——有关知识的编码和融汇的科学+人工智能在疯狂学习,你却在刷朋友圈-打开大脑,安装三个过滤器-将大脑储存外置,形成良性自我成长?-如何提高思考能力?-学习是如何完成的?-思考是怎么回事?-我们该如何提思考能力?-学习是个复杂的技术活,怎么破?-库伯学习圈一提升学习能力+所谓学习好,就是方法好-所谓学习好,就是方法好:序-第1章 大家都不想学习-人为什么要学习-改变了我的Y君的故事-第2章 “聪明”的人都是什么样的-每个人都能变聪明-“没有梦想”的人都能成功-测试自己成长级别的方法-第3章 制订让情绪最高昂的目标-克服学习中自卑感的方法-如何制订让情绪高昂的目标-第4章 需要提前了解的学习的根本-寻找“世界上唯一的学习法”-“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就能看到以前从未见过的景色-用输出来检测知识的稳定度-第5章 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法的方法-了解适合各种性格类型的学习法-类型② 奉献者-类型③ 目标达成者-类型④ 艺术家-类型⑤ 研究者-类型⑥ 实干家-类型⑦ 乐天派-类型⑧ 统率者-类型⑨ 调停者-第6章 持之以恒学习的秘诀-为什么会在途中受挫-人生成功的必要条件是-所谓学习好,就是方法好:终章+如何学习 : 用更短的时间达到更佳效果和更好成绩-如何学习 :致谢-如何学习 : 本书将为你带来什么-第一部分 尖子生的学习态度-态度变化-来做个小测验(付出与收获相悖的二十个因素)-第二部分 尖子生是怎样学习的-之前低效的学习方式-了解新的学习方式:赛博学习法-小测试:在课堂上使用赛博学习法-问题1:我阅读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问题2:关于这个话题,我已经知道些什么-问题3: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小测试:麻烦的教科书-问题4:作者接下来要说什么-问题5:“专业问题”是什么-问题6:针对这些信息,我能提出什么问题-小测试:第一次态度检查-问题7:这篇文章里哪些是重要信息-关键在于分辨重要信息-问题8:针对这些信息,我要如何进行改述和总结-问题9:我应该如何组织这些信息-问题10:我如何用图表来说明这些信息-问题11:对我而言,这些信息的记忆点是什么-记忆的十个关键点-针对《岩石》回答问题-十二个问题:概括总结-小测试:理解意味着什么-把学习当作拼拼图-第三部分 尖子生如何应对不同的科目-并非所有科目都是相似的:调整赛博学习法-尖子生如何掌握理解技巧-关于文章风格-尖子生如何掌握解决问题的技巧-先模仿,后理解-学着探索数学概念:专业问题-这个问题的本质特征是什么-小测试:第二次态度检查-第四部分 尖子生如何获得高分-尖子生们如何演练考试-演练过程-你应该在哪里进行演练-尖子生如何考试-处理好你的紧张情绪-考试五步法-奋勇战斗:十五个策略助你劈荆斩棘-不同类型的考试-一个真实的故事-小测试:第三次态度检查-尖子生如何写论文-论述文三部曲-论述文写作七步法-第一步:选择你的主题-第二步:针对主题进行探索,并形成观点-第三步:组织并且评估你的观点-第四步:选择你的立场-第五步:用具体细节来支持你的立场-第六步:动笔写第一稿-第七步:修改、校订、润色原稿,并形成终稿-老师希望看到什么-小测试:作为一名尖子生,你需要的其他技巧和资源-第五部分 尖子生如何安排好一切-尖子生如何管理时间-这才是你需要的-制定好学习策略-尖子生如何选择课程和老师-小测试:第四次态度检查-成为尖子生的12个原则-教育危机背后的谜团-学习的真谛大道至简——为何要背平方表到100以上+如何高效学习-中文版序-译者序-导读-前言-我的故事-第一部分:整体性学习策略-如何储存信息-结构-模型-高速公路-熟悉的结构(成熟结构)-整体性学习的顺序-获取阶段-理解阶段-拓展阶段-纠错阶段-应用阶段-测试阶段-找出薄弱环节-信息结构-随意信息-观点信息-过程信息-具体信息-抽象信息-如何使用五种信息类型-第二部分:整体性学习技术-获取知识-快速阅读-笔记流-联系观点-比喻-内在化-图表法-随意信息的处理-联想法-挂钩法-信息压缩技术-实际应用-模型纠错-以项目为基础的学习-知识的延伸-第三部分:超越整体性学习-高效率的学生-高效率秘籍1: 能量管理-高效率秘籍2 :不要“学习”(Don't study )-高效率秘籍3 :绝不拖延-高效率秘籍4: 批处理-高效率秘籍5 :有组织-自我教育-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克服挫折障碍-设置学习目标-自我教育小结-第四部分:整体性学习的小结

刻意练习一如何成为高手?

2019年5月19日 字数:3108 来源:模型思维 作者: 提供人:cazhan94......

如何成为高手?什么是高手?就是在每一个领域里面取得巨大成就的人,我们都称之为高手。比如说姚明,郎朗、丁俊晖等等。他们为什么在自己的领域里面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呢?

很多朋友说,天赋好啊!姚明长得高啊,郎朗长得帅啊,那到底是不是因为长得高、长得帅就一定能够成功呢?我想很多朋友并不这么认为吧。

其实常人以为他们有天赋,其实对于天才来说,他们认为成功取决于正确的练习。你光看到了高手成就的一面,没有看到高手刻苦努力的一面。

比如说郎朗他老爸,对他采用军事化管理,早上5:45准时起床,练琴1个小时,中午放学再练1个小时,下午放了学回来再练两个小时,晚上练完两个小时之后才能去写作业,练琴学习两不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时间久了,自然而然钢琴水平就提高了,郎朗确实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姚明在火箭队是出了名的刻苦,每一次训练去的最早,回来的最晚,并且他的教练说姚明刻苦的有点过了。包括科比,有人问科比为什么打篮球打的那么好?科比反问一句:你有没有看见过洛杉矶早上4点的太阳?这句话不言而喻,4点钟科比就起来开始训练了,据说科比有时候晚上睡不着觉,2点钟起来去练球。


每一个领域里面的高手都会付出巨大的努力。到底是努力重要还是天赋重要呢?心理学家通过深入研究,发现天赋的作用其实是非常有限的,而后天努力的作用非常非常重要。那到底怎么样努力才能成功?光努力能不能成功呢?

有一本畅销书《异类》讲到一个定律叫“一万小时定律”。也就是如果我们在自己的领域里训练一万个小时,你就可以在这个领域取得巨大的成功。很多人把它当成成功定律一样严格的遵守,可是最终没有成为高手,这是为什么?

我们来看一个案例:

01思维模型:刻意练习一如何成为高手?

普通上班族每天开2个小时,开10年达到6000小时,出租车司机开3年一万个小时。为什么开车技术比不上职业赛车手开1年的时间。怎么解释这个现象?原因出在哪里?为什么职业赛车手2000个小时比我们1万个小时还要厉害?

有一本书叫《刻意练习》,著名的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著作,埃里克森在自己的专长和特长里面研究了几十年,研究各个领域的专家级顶级人物,比如国际象棋、围棋大师、顶级的小提琴家、运动员、明星、记忆高手等,有些记忆高手可以记到π3.1415926到927之间几万个数字。他是如何做到的?他发现这些技能和能力全都遵循了一系列普遍的原则,他把它命名为“刻意练习”,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强大的学习方法

它可以解释职业赛车手如何2000个小时的训练水平超过到出租车司机1万个小时的训练水平。

01思维模型:刻意练习一如何成为高手?

What什么是刻意练习?

刻意练习的核心假设是:专家级水平是逐渐地练出来的。

有效进步的关键在于找到一系列的小任务让受训者按顺序完成;

小任务必须是受训者正好不会做,又正好可以学习掌握;

要求受训者思想高度集中,不同于例行公事或带娱乐色彩的练习。

How如何刻意练习?

01思维模型:刻意练习一如何成为高手?

第一步:制定科学的目标和训练计划

01思维模型:刻意练习一如何成为高手?

所谓科学:就是首先把目标精致化,其次把任务模块进行工程化分解,最后把某一个小的知识点分解成颗粒化节点小任务,下面看一个例子:如何提高演讲技巧?

01思维模型:刻意练习一如何成为高手?

精致化目标:

1、完成时间:因为演讲技巧属于认知复杂度相对比较中等的一个技能,所以3个月到6个月基本可以完成,每星期我们训练5天,每天1个小时。

2、练习任务:我们要训练任务我们把演讲技巧分成3个模块组:职业形象、语言表达、呈现设计。

3、评价标准:衡量是否达到目标的数据化测试。

工程化分解:

对演讲技巧进行3步11点的分解

01思维模型:刻意练习一如何成为高手?

第一步职业形象:从四个任务点进行练习,身法、手法、步法、眼法。

第二步语言表达:内容的吸引力、形式的感染力、顺序的逻辑力、讲话艺术的生动力。

第三步呈现设计,开场技术、中间呈现技术、结尾的QASS技术等进行训练。

总共加起来工程化分解分了3步11点。如果某一个知识还可以再往下分解,你要进行颗粒化节点。有些没有办法分解的,就不用颗粒化,假如说这里面有个语言的感染力,还可以分解,那我们就进行颗粒化分解,语言感染力包含了4个知识点。

01思维模型:刻意练习一如何成为高手?

感染力衡量的4个维度:

第一个清晰度,一定要讲话非常清晰。

第二个流利度,讲话非常流畅行云流水。

第三个要有节奏,抑扬顿挫。

第四个情感性,轻重缓急。

清晰度——字正腔圆

练习要求:吐字归音 字字分明 不吞音含音跳音

流利度——行云流水

练习要求:不出现“嗯”“啊”“这个”“那个”等语言的赘语

节奏感——抑扬顿挫

练习要求:讲话高低起伏,不一个调子到底,加重表达关键词,善用停顿技巧

情感性——轻重缓急

练习要求:根据内容选择不同的语气语调,借助肢体表达出真诚的情感,感染听众产生共鸣

第二步:只在学习区大量重复训练

01思维模型:刻意练习一如何成为高手?

什么叫学习区?先了解一个理论,同心圈理论。人在学习和练习一个技能的时候,分三个区第一个叫舒适区,第二个叫学习区,第三个叫恐慌区。

01思维模型:刻意练习一如何成为高手?

我举个例子,假如说我们开车,从家里面开到上班的地方,正常来说都是在你的舒适区内完成的。为什么?因为没有挑战性,一样的道路,一样的感觉,一样的时间,那我们开起来肯定很舒服。完成这个任务的时候不需要增长其他能力,没有挑战就进入了安逸区,我们称之为叫舒适区。假如我们开车出去玩越野,要爬山涉水,这个时候对你开车技术,就有一定的挑战性了。你要学习怕陡坡,过泥泞道路,涉深水。这个时候你是在学习区(通过学习可以实现的)。

恐慌区是什么呢?假如说你开车经过的地方,只有两个轮子才能通过,需要把两个轮子翘起来,你知道自己短时间之内不可能完成。这就是恐慌区,如果我们在恐慌区进行练习的话,会大大挫败自信心,最后特别容易放弃。

刻意练习的理论是一定在学习区内进行练习。稍微挑战一下自己,就可以完成的。不要在恐慌区内,进行练习。也不要在舒适区内进行练习。因为舒适区容易自动化,一旦形成自动化,你就没有成长的空间了。

接受痛苦,保持专注。为什么要接受痛苦?因为大家都知道,舒适区内练习是没有痛苦的,学习区内练习就稍微痛苦一点,这个痛苦我们称之为“成长痛”。痛苦代表你在成长,没有痛苦就没有成长,马云还说过一句话“痛苦是男人的营养”,所以你保持痛苦就会有营养

不管是姚明,还是郎朗,他们一定是避免自动化,逃离舒适区,每次训练都是在进步,每天哪怕进步一点点,日积月累就会有质的飞跃。这样我们就可以解释,为什么职业赛车手2000小时能够比出租车司机1万小时的更加高效,是因为这2000个小时,每次都是非常痛苦的,每天都在挑战自己的高度,而出租车司机达到一定水平之后,就形成自动化,他不会去挑战更高难度的目标,当然出租司机只是一份职业,而赛车手是为了拿奖。并且赛车手有专业教练,有强烈的目标,有系统的训练计划,这就是只在学习区进行大量的练习并且保持专注

第三步:获取持续高质量的有效反馈

及时性、客观性、有效性

01思维模型:刻意练习一如何成为高手?

为什么要及时反馈呢?因为如果你为了掌握了一个技能,一旦练错了,形成自动化,固化这个习惯之后,改变它非常困难。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要改掉一个旧习惯比养成一个新习惯更困难。

心理学家也研究过,改掉一个旧习惯花的时间比你养成一个新习惯花的时间要多2倍。保持有效的反馈必须要有教练,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能请私教最好请私教。

比如郎朗刚开始请的教练也不是国际顶级的,可以先请市级的教练、根据自己的水平再请省级教练、国家级教练、甚至世界级教练。不同的成长阶段,请不同的教练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快速提高快速进步,因为教练本身也会帮助你设定目标,帮助设定你的训练计划,这样你可以更快的进步。一定要获取持续高效的有效反馈。

第四步:创建高质量的心理表征模型

01思维模型:刻意练习一如何成为高手?

什么是心理表征呢?通俗一点就是脑海里有个具象的画面。举个例子,假如说我说到一只小狗,你脑海里立马会想起一只小狗的形象,假如我说到演讲的感染力,那脑海里就没有一个形象的画面。心理表征就是对一个抽象的概念形成具象化表现,举个例子:讲话一定要有条理和逻辑,脑海里能有什么具象呢?如果有这样一个模型:

01思维模型:刻意练习一如何成为高手?

3个关键词概述、条理、归纳组成一个具象模型,概述就是一句话说明你要讲什么?条理就是讲话使用123点分层次,归纳就是总结前面讲的。你就把这3个关键词形成一个模型,放在脑海里,只要讲话就运用这个模型,你是不是发现抽象的事物被具象化了,这个知识模型就叫做心理表征,所以你看那些顶级的高手,遇到一些问题的时候,都不是凭感觉,他脑海里一定有一个心理表征模型。

在创建模型时,别人好的模型你可以拿过来直接用,一定要善于向高手学习,这个世界上有许多先进的模型,例如金字塔原理、决策树、思维导图等。如果没有你就要自己创建模型,然后去应用这个模型,去验证和优化最终形成高质量的心理表征模型。

总结:刻意练习4个步骤

01思维模型:刻意练习一如何成为高手?

学习是痛并快乐者,我愿意与您一道,运用这4个步骤进行刻意练习,在自己的领域苦练内功,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您一定能成为顶级高手,让我们拭目以待。

刻意练习 / 努力 / 天赋 / 方法 / 舒适区 / 学习区 / 恐慌区 / 目标 / 分解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