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学习和记忆模型——记忆的秘密

2019年5月19日  来源:模型思维 作者: 提供人:cazhan94......

为什么有的人记性很好?有的人记性很差?

为什么有的人学习效率很高?记忆力强?

为什么知识越多的人,越容易学进去?记得越牢?

为什么知识越少的人,越不愿意学习?越觉得自己记忆力差?

56思维模型:学习和记忆模型一记忆的秘密

我们带着以上的问题进入认知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和神经生物学共同关注的一个主题,人类是如何记忆和学习的?

我们一般认为的学习是获取新知识或新技能的过程,记忆是对信息进行编码,进行保存和提取的过程。

神经生物学认为学习是人和动物获得关于外界信息的神经过程。记忆是人和动物将获得的外界信息贮存和读出的神经过程。

认知心理学认为学习和记忆一般被认为包括三个主要的阶段:

编码(encoding)是对输入信息的处理与储存,主要分为获取和巩固两个阶段。获取是对感觉通路和感觉分析阶段的输入信息进行登记;巩固是生成一个随时间的推移而增强的表征。

存储(storage)是对信息获取和巩固的结果,代表了信息的长久记录。

提取(retrieval)是通过利用所储存的信息创建意识表征或执行习得的行为,如自动化动作。

一、记忆的概念和分类

记忆是指在初始信息(如刺激、图像、事件、想法、或技能)不再呈现的情况下,保持、提取或使用这些信息的加工过程。

认知心理学按照信息保存时间的长短以及信息的编码、储存和加工的方式的不同,把记忆分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56思维模型:学习和记忆模型一记忆的秘密56思维模型:学习和记忆模型一记忆的秘密

1、感觉记忆

感觉记忆,亦称“瞬时记忆”、“感觉贮存”或“感觉登记”。直接通过感官获得的信息。其形象鲜明,但贮存时间极短。目前关于视觉的感觉记忆称作图像记忆,听觉的感觉记忆称作声象记忆。

贮存时间:约为0.25~4秒,视感觉记忆约为0.25-1秒;听感觉记忆虽可超过1秒,但也不长于4秒;若不加注意和处理,很快就会消失。

储存容量:一般认为感觉记忆的容量为9~20个字母或物体;

若不加注意和处理,很快就会消失。只有引起个体注意并能及时识别的信息,才能转入短时记忆。

假设一天晚上,户外一篇漆黑。你用火柴点燃了一支烟花,火光从烟花顶端的发热点开始逐渐扩散。你开始在空中摇动烟花,然后看到了烟火的轨迹,一个光圈。 尽管表面上看起来,这个“光圈”是因为我们在空中摇动发光的烟花而形成的,但实际上,这个“光圈”上是不存在光的。“光”圈是你大脑加工的结果,是由于对烟花火光的知觉会持续短暂的几分之一秒。 这种在脑中对火光知觉的保持被称为“视觉滞留”。

56思维模型:学习和记忆模型一记忆的秘密

2、短时记忆

短时记忆是指在一段时间内储存少量信息的记忆系统,通过感觉记忆进入人脑的信息,需要通过选择性注意才能进入短时记忆系统。短时记忆极为重要,是信息加工过程的窗口。

贮存时间:短时记忆的维持时间很短,在没有复述的情况下,一般保持时间15-20秒。

储存容量:短时记忆的容量一般为4-9个,很多主流的科学家认为只有4±1个单位。

短时记忆是如何加工信息的呢?最近几十年兴起的工作记忆则是短时记忆的一种特殊形式。其中最为著名的理论是Baddeley的四成分工作记忆模型

56思维模型:学习和记忆模型一记忆的秘密

Baddeley的四成分工作记忆模型

四成分工作记忆模型强调工作记忆和长时记忆之间的联系以及各子系统信息整合的加工过程。模型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是中央执行系统,负责最高级的认知控制过程;

第二层包含视觉空间模板、语音回路和情景缓冲器在内的三个辅助子系统,负责对三个辅助子系统获得的三类信息的临时加工;

第三层是长时记忆系统,包括视觉语义、语言和长时情景记忆。

第一、二层属于流体系统,第三层属于晶体系统。美国心理学家雷蒙德·卡特尔的在1963年提出的CHC理论。他将人的智力分为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流体智力是先天形成的智力,是一个人基本的心理能力。晶体智力是后天形成的智力,是通过掌握社会文化经验而获得的智力。如词汇概念,言语理解,常识等记忆储存信息为能力。

中央执行系统是一个注意资源有限的控制系统,是工作记忆中最重要的成分,它的功能主要有:协调语音回路和视觉空间模板活动;注意资源的分配与控制;选择性的注意以及转换策略。Baddeley教授把中央执行系统描述为注意控制器。是工作记忆系统的“交通警察”。试想一下你在开车,车中的广播在播放新闻,你的朋友在副驾驶上指挥你去酒店,中央执行系统就负责协调这些信息,帮助你专注重要的信息。

56思维模型:学习和记忆模型一记忆的秘密

视觉—空间模板用于处理视觉的和空间的信息。信息可以直接进入视觉空间模板,也可以以表象的方式进入空间模板。例如,看到墙上的一幅画,这幅画就直接进入了视觉空间模板。如果你闭上眼睛,从记忆中产生画的表象,那么这一信息是间接进入空间模板的。

语音回路用于处理以语音为基础的信息。例如听他人讲话等都会涉及语音回路。语音回路又由两个部分组成,分别为语音存储和发音复述过程。语音存储保存语音的信息,保持的时间非常的短暂,大约两秒之后就会衰退。发音复述有助于不断加强要消退的记忆痕迹,使语音信息保持下来;

情景缓冲器就是一个用来整合视觉、空间和言语信息的一个成分。情景缓冲器与长时记忆相连。它是一个容量有限的空间,用于整合来自语音回路和视觉空间模板的信息。

3、长时记忆

被存储相当长时间的信息被称为长时记忆。一般能保持几天几年甚至终身。它的信息主要来自短时记忆阶段加以复述的内容,也有由于印象深刻一次形成的。长时记忆是一个容量几乎无限的存储器。就像一个无限大的移动硬盘,信息被归档和编码,以有组织的状态被贮存起来,便于我们在需要时提取它。

储存时间:几天或几年

存储容量:无穷大

科学家们将长时记忆分成陈述性记忆和非陈述性记忆。陈述性记忆是我们可以通过有意识的过程而接触(或访问)的知识,包括有关个人和世界的知识。相对的,非陈述性记忆是那些我们无法通过有意识的过程而接触的知识,例如运动和认知技能,知觉启动以及由条件反射、习惯化和敏感化引发的简单的学习行为。两者之间还有一个明显的区别:陈述性记忆容易形成也容易忘记,而非陈述性记忆通常需要多次的重复和练成,但一旦形成则不容易忘记。

56思维模型:学习和记忆模型一记忆的秘密

陈述性记忆可以细分为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

情景记忆就是我们每天发生的具体事情,有时间、地点和场景,例如你去拜访客户成功或失败的经历。语义记忆是关于世界的知识,例如地球是圆的,地球绕着太阳转。

非陈述性记忆是在一个不需要有意回想先前经验,但先前经验又确实促进了行为表现的情况下表现出来的。非陈述性记忆又可进一步分为四种类型。

第一类被称为程序性记忆:日常生活中,我们通过学习获得一种自动化技能(例如,骑自行车和游泳等等)和认知技能(例如如何阅读等)。

第二类是知觉表征系统:之前出现过的物体和信息,比没有出现过的更容易被我们识别。

如果你在某一场合见过一个人,如果下次他再次出现,就更容易识别出来。

第三是经典条件反射:经典条件反射有时被称作巴甫洛夫条件反射、条件刺激。就如诺贝尔奖获得者巴甫洛夫(1849-1936)用他的狗所做的实验,它们在听到巴甫洛夫在给它们喂食之前所摇的铃声时就开始流口水了。在建立条件反射之前,铃声与食物并未关联,因此不会引起唾液分泌反应。在铃声和食物之间建立条件反射后,铃声即使在食物不出现时也会引发唾液分泌。

第四是非联想学习:指虽不包含两种刺激的关联但引发行为变化的过程。由简单形式的学习组成,例如习惯化(由于刺激的重复出现而对刺激的反应降低)和敏感化(由于刺激的重复出现而对刺激的反应升高)。

二、记忆的编码和提取

1、编码:把信息放入长时记忆中

在记忆的过程中,我们一般通过听觉编码、视觉编码和语义编码对信息进行编码(其中听觉编码和视觉编码是最主要的),以便于我们的大脑能够储存信息。例如,当你根据某个人的外貌来辨认这个人时,你所使用的就是长时记忆中的视觉编码。当你根据某个人的声音来分辨他是谁时,你所使用的是听觉编码。当你回忆过去发生的某件事的要点或意义时,你所依赖的就是语义编码。尽管这三种编码都能在长时记忆中发生,但语义编码是长时记忆中最主要的编码方式。

如何编码才能更好的记忆呢?

56思维模型:学习和记忆模型一记忆的秘密

建立复杂关系。例如:你的记忆任务是记住单词“chicken”,你认为下面那个句子能让你更好的记住这个单词呢?

1、She cooked the chicken.(她煮了鸡肉)

2、The great bird swooped down and carried off the struggling chicken.(大鸟猛扑下来抓走了挣扎的小鸡。)

我相信第二句话更容易帮助你记忆,因为复杂的句子可以让我们和更多的事情建立联系。在生活中我们也有这样的体验,你今天刚认识一个别的部门的同事,这个就是简单关系,你可能很快把他忘记了,但是你和他一聊天,发现他和你毕业于同一所大学,并且导师还是同一教授,这么复杂的关系会让你记忆深刻。

形成视觉图像:如果能够把一些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形象的图片,就能够更好的协助记忆。例如用一幅图来记忆一个故事,远远高于抽象的文字记忆。

自我参照效应和自己建立联系)

如果能够把信息和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那么记忆效果就会更好。

生成信息:我们不是被动的接受信息,而是对新内容进行二次创造,这样就可以记得更牢固一些。例如:mouth这个单词,谐音是“冒失”通过联想:说话“冒失”的就是嘴。

测试检验:经常测试检验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记忆。

组织建构:如果我们用结构图梳理知识点,把碎片化的知识结构化,自然就可以更好的进行记忆了。同样我们也可以把要记忆的信息编成一个故事,通过有意义的建构,帮助我们记忆知识。

复述:保持性复述和精细复述

复述可以将信息保持在短时记忆或工作记忆中,例如:你复述一个电话号码,可以让你保存在短时记忆中,但不能保证信息进入长时记忆。因为你仅仅重复这些数字,没有考虑它的意义。这种复述叫做保持性复述。如果你能够把这个电话号码赋予意义,或者和自己的原有知识联系起来,就可以进入长时记忆。心理学家,把一个东西赋予意义并和你已知信息联系起来的加工方式,称之为精细复述。科学已经证明精细复述可以有效的建立长时记忆。

2、提取:从记忆中获取信息。

已经编码的信息在使用之前必须要能提取出来,因为大多数记忆失败都是提取失败,所以提取过程非常重要。提取信息一般有两种方式线索提取和情景提取。

线索提取就是在回忆某个知识点的时候,有一个线索提示你。例如:世界最高的山峰有多高?有一款手机叫8848,这个就可以成为你的提取线索。

情景提取:通过匹配提取情景和编码情景来提高提取的可能性。例如:我们经常在电影里面看到过这种场景,某某主角因为种种原因失忆了,为了恢复他的记忆,采用的方法一般是,创造一个和主角原来的生活一模一样的场景,同时还要调动主角的情绪,共同去做同样的任务。通过这三个维度去激活主角的回忆。认知心理学家把这个三个维度命名为:编码特异性(将编码和提取情景相匹配)、状态依存的学习(将编码时和提取时的心态情绪相匹配)和适当传输加工(将编码和提取时的任务相匹配)。

三、记忆和学习效率提升

伟大的教育家加涅在记忆模型的基础上发展出学习和记忆的信息加工模型,加涅的模型融合了当代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被当代研究者广泛认可。

56思维模型:学习和记忆模型一记忆的秘密

在这个模型中,学习的内部机制涉及感觉接受器、感觉登记器、短时记忆、长时记忆、效应器等结构,其中经历的内部过程主要有如下

● 通过接受器接受刺激;

● 通过感觉登记器登记信息;

● 选择性知觉信息,以便在短时记忆中储存;

● 通过复述在短时记忆中保持信息;

● 为了在长时记忆中保存而对信息进行语义编码;

● 将长时记忆中的信息提取到工作记忆中;

● 反应生成并进入效应器;

● 学习结果表现于学习者的环境中;

● 通过执行策略对过程实行控制。

认知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认为,每个人的学习方法不同,导致了每个人的记忆方法和学习效率也不同。相关研究者经过大量的实践,总结出提升学习和记忆的六大方法。

56思维模型:学习和记忆模型一记忆的秘密

1、精细化加工

1972年提出的加工水平理论认为:更深层次和精细化加工会更加有效的帮助我们编码和提取信息。我们可以通过赋予意义、视觉化、故事化、和原来的知识建立复杂的多重联系等方式对知识进行精细加工。

这样你就会发现你学得越多,记忆越强,理解越深入,进入学习知识的“马太效应”。因为你先前的旧知识已经为后面新知识建立了框架,便于你更好的理解和吸收。例如:模型思维学院的100个思维模型,你学的越多,越容易理解和记忆后面的模型。如果你没有10多个基础的模型打底,如果没有心理学、经济学、生物学、物理学和复杂科学的基础,就会发现很多思维模型根本看不懂,越看越晕,最后不得不放弃。

2、生成与测验

对生成效应和测验效应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学习知识的时候,主动的讲给别人,生成你自己的理解和认知,非常重要,它是建立有力的编码和长期有效的提取途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理查德.费曼就是这方面的高手,他说过:如果我不能把一个科学概念讲得让一个大学新生也能听懂,那就说明我自己对这个概念也是一知半解的。所以费曼学习法强调一定要用自己的语言讲出来,让小白也能听的懂,就是利用了心理学所谓的“生成效应”帮助自己理解和记忆。

如果你找不到一个小白来听你解释,你也可以大声地解释你学习的内容,甚至假装你就是正在教这门课程的教授。这种大声讲出来的方法听起来很奇怪(可在没人听到的地方进行),但是效果非常好。

测验其实也是生成的一种形式,但研究表明,在最初的阅读之后,相比于重读材料,进行测验也许是一种促进编码与提取的更有效的方式。你可以自测,也可以让别人提出问题,你来回答的方式。例如:在学习思维模型的过程中,我们要求你要写总结并且要参与小组讨论,就是在检验你对模型的理解,和测试你能否用模型去解决问题。目前所有参与模型讨论的同学都觉得效果非常好,弥补了自己的思维盲点和认知误区,自己对模型的认识和理解又更深了一个层级。

3、组织建构信息

碎片化的知识如果没有经过整理,就会在脑海里飘荡,像太空垃圾一样,很快就会忘记。如果能够建立一个框架,把每一个知识点进行分门别类的整理,建立头脑的“格栅理论”,将大大的方便记忆和提取。一般我们常用的工具是树状图或者思维导图等。

案例:我们把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型使用思维导图工具进行整理,这样就能够让知识结构化,便于记忆和提取。

56思维模型:学习和记忆模型一记忆的秘密

4、适当休息

所谓“适当休息”的意思是“分几段时间来学习而不是尝试一次学习所有东西”。研究表明,当学习被分成几个阶段并且在每个阶段中间可以休息时,相比集中到一个时间学习,效果会更好。虽然两者总的学习时间一样。这种短期学习被称为“间隔效应”。这里我们推荐大家使用番茄工作法,25分钟一个番茄工作时间,然后5分钟休息一次,这样劳逸结合的方法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科学家通过研究还证实了休息的另一层含义,学习之后睡觉会提高记忆成绩。如果你在学习的时候觉得累了就小睡一会儿,睡醒以后再继续学习,这样会比你晕晕乎乎的坚持学习会更有效果。

5、匹配学习情境

根据我们学的编码特异性和状态依存的学习, 当学习(编码)和测验(提取)情境尽可能地匹配时,记忆效果会更好。例如:你下周有一个竞聘演讲,如果你知道在1号会议室,你最好的方法就是在1号会议室进行演练和彩排,严格按照“乔布斯12次彩排法”进行实战模拟训练,这样如果正式竞聘开始的时候,你就可以匹配情景,更好更快的提取你的内容。运用情景的场地匹配、任务匹配和情绪匹配,帮助你竞聘取得成功。

6、避免学习错觉

基本的记忆研究和针对某学习技巧的研究都得出了一个结论:一些受学生们青睐的学习技巧的效果被高估了。

第一种错觉是复读材料。复读材料是大多数学生用的主要学习方法,复读受青睐的一个原因是它能够制造一种学习正在发生的错觉。 复读材料导致了更高的流利度,但是流利度的提升并不一定意味着对材料有更好的记忆。

第二种错觉是熟悉性效应。复读让材料变得熟悉,因此,当你看到它两三次以后,就会产生一种倾向,感觉自己已经熟悉了,其实是大脑的一种“镜像反馈”,你的大脑会产生一种错觉,感觉自己已经掌握了,但其实并不一定完全掌握。

56思维模型:学习和记忆模型一记忆的秘密

第三种错觉是标记效应。S.W.Peterson(1992) 做的一个调查发现,82%的学生会用彩笔做标记,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在第一次阅读材料时就会这么做。用彩笔做标记的问题在于它看上去像精细加工(通过用彩笔标出重点来表现你在积极主动地阅读),但是它经常会成为一种自动化手臂反应,而你很少去深人思考材料。所以一定要对标记的内容进行精细加工才能保证记忆效果。不能为了标记而标记,形成手臂自动化反应。

总结

记忆和学习是不可分割的,一个人如果没有了记忆就谈不上学习。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提取知识去思考应用的过程,而学习好的知识并进行长时记忆非常重要,那什么是好的知识?如何才能长时记忆?

查理芒格认为,这个世界是复杂的,混沌的,非线性的,一个问题的出现往往涉及众多学科,所以我们要跨学科学习,学习重要学科的重要理论模型,形成自己的格栅理论。芒格先生有一句名言:“一个人如果能够掌握100个思维模型,你就一定比别人更聪明。”

如何才能更好的记住这么多知识呢?

我们要掌握学习和记忆的相关模型,深入认识我们的大脑,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要进行精细化加工、生成和测试、组织建构信息、合理休息、匹配学习情境、避免学习错觉等理论并实践,善用元认知、思维导图、记忆宫殿、费曼学习法等各种工具,帮助我们更好学习。

记忆一直是认知心理学、认识神经科学、神经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方向,纽约州立大学神经学教授托德.萨可特认为,科学家已经发现几种可以消除和增强长时记忆的作用剂。其中包括持续活性酶PKMzeta的抑制剂,以及某种持续性类朊病毒蛋白质翻译因子的抑制剂。因此,未来可能通过药物对我们的长期记忆进行增强或删除,这是一条前所未闻的全新道路,他将改变我们的生活。

参考资料:

《认知神经科学》【美】 葛詹尼加等 著

周晓林,高定国等译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认知心理学》【美】 戈尔茨坦 著

张明等译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学习 / 记忆模型 / 编码 / 存储 / 提取 / 感觉记忆 / 短时记忆 / 长时记忆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