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爱买东西囤货?这是祖先留给你的天赋|辉格专栏 · 食物与人类
上一篇我讲到,食物存储技术的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深远影响:拓展了生态位,提升了人口密度,降低了游动性,加大了对中心营地的依赖,削弱了基于肉食分享的集体主义,强化了领地性,催生了最初的私人财产权,继而深化了对本地资源(特别是植物和小型动物食源)的开发,而这进一步提升了人口密度,如此循环——循此路径,存储构成了人类最终走向定居文明的关键一环。
然而这些发展远非平滑顺畅,更不是一条不可逆的单行道,在定居农业出现后的一万多年里,许多族群并未步入这条轨道,比如澳洲人,俾格米人,科伊桑人,哈扎人和因纽特人,有些走出了一大截,然后就停在那里,比如努米克人,还有些曾经走的很远,却又退了回去,比如美国西南部的一些普韦布洛人(Puebloans)。
这是因为,食物存储(更一般而言,资源存储)对人类心理与行为模式,社会规范与组织,乃至政治结构和制度,提出了一系列挑战,只有当选择压力长时间持续朝这一方向施加,并且至少部分群体产生了应对这些挑战的种种改变之后,一些社会才最终滑向文明轨道。
首先是心理上的,以存储应对季节性波动的策略,要求实践者具有较高的延迟满足能力(delayed gratification),即克制立即满足欲望的冲动,抵御眼前诱惑,忍耐漫长回报期的心理能力,它表现在两方面:首先,明知劳动回报要等到半年甚至更长时间之后才能获得,也愿意在当下辛苦工作,其次,在饥饿或嘴馋时不过早吃掉已经积累的食物储备,或用来保障未来食物供给的其他东西(比如种子、种牛、奶牛、耕牛)。
衡量延迟满足的一个常用指标是未来折现率(discount rate),即为了提前拿到一笔未来(比如一周后的)收入,你愿意接受的最大折扣是多少;尽管影响折现率的因素很多,特别是不确定性:未来收入可能泡汤,许诺可能背弃,我可能没来得及拿到它就死了,或者届时我已不需要或不怎么需要它了(比如我发了笔大财以至让它变得微不足道)……但即便排除所有这些因素,折现率仍然存在显著的个体和文化差异。
黑猩猩或未满四岁的幼儿几乎完全无力抵御眼前诱惑,哪怕只是几分钟,成年人的表现当然好得多,因为我们早已远离了现摘现吃的觅食方式,两性分工,将食物带回营地的需要,食物加工与烹饪,肉食分享机制,以及因烹饪与分享而形成的有固定饭顿(meal)的聚餐模式(家庭聚餐和集体宴飨),都在拉大着食物获取与摄入之间的时空距离。
聚餐模式,拉大了食物获取与摄入的时空距离
然而,这些因素所涉及的延迟只有几小时或几天,这对于应付季节性波动的存储策略是远远不够的,为下一季的收获而耕耘土地,为下一季的耕种而除草施肥,为几年后的收获而开垦荒地,为提高未来十几年的工作效率而精心改良一件工具,以及需要在当前投入巨大劳动而成果却只能在未来数十年慢慢收获的挖沟筑坝引水等大工程,都要求着也训练着农耕者的延迟满足能力。
所以和农牧业者相比,狩猎采集者(特别是热带的)在延迟满足上普遍表现较弱,生活在马达加斯加丛林中的米基亚人(Midea)在狩猎采集之余也种植一些玉米,但他们的种植业极为粗放,烧出一块空地,撒下或埋下一些种子,然后再也不管,直到几个月后回来收获,第二年再种时有些人会把杂草烧掉,另一些连这活儿都省了。
这样产量自然很低,庄稼干死,涝死,被虫吃,被羊吃,被附近农民偷,都司空见惯,研究者发现,只要他们稍稍多投入一点劳动,无论花在除草,犁耕,筑篱,排水,灌溉等任何方面,产量都可成倍提高,超过将省下来的时间用于狩猎采集的回报,而且他们并不缺乏这些工作所需知识技能,唯一阻止他们加大种植业投入的,就是他们的高折现率:为几个月之后的收获费那么大劲,在他们看来太不划算了。
除了延迟满足的心理禀赋,文化特性也可成为囤积策略的障碍,在哈扎人和昆桑人中,食物分享习俗和平均主义文化使得任何食物囤积都难以发生,昆桑人的营养状况十分窘迫,他们是所有被调查过的人类群体中最瘦的一个,永远都在喊饿,数据也显示他们并未瞎喊:体重指数(BMI)分布低于美国人2.5个标准差,体脂率始终徘徊在生存和生育所需最低限度附近。
昆桑人营养不良、身材瘦
最能说明问题的是两个现象:1)和当代温饱国家居民人过中年就发福相反,昆桑妇女一过更年期体脂率就掉的更低(19%以下),2)凡是被发现BMI显著高出平均水平(比如一两个标准差)的个体,都有某种机会获得畜牧产品(主要是牛奶),要么是给邻近畜牧者打工,要么是跟他们有亲属关系,这清楚的揭示了他们始终处于营养匮乏状态——有趣的是,马歇尔·萨林斯(Marshall Sahlins)当初正是在读过有关昆桑人的调查报告后才提出了他的“原始丰裕论”。
可是,他们有着改善其营养状况的明显出路:转向畜牧业;和哈扎人一样,昆桑人几个世纪以来就身处班图族(Bantu)农牧民的包围挤迫之中,并与之频密接触,有充分机会转业,而且他们完全明白畜牧的好处,许多昆桑女孩嫁给了班图牧民,但没有班图女孩嫁给昆桑男人,也有不少昆桑男人替班图人放牧,但向畜牧的转变仅以婚姻、收养、依附等关系在个体层次上零星发生,整个群体的转变很少成功,主要障碍是:在一个食物分享压力极大的集体主义和平均主义社会中,维持必要数量的繁育种畜不被吃掉,实在太难做到了,类似情况也会发生在为种植而必须保留的种子上。
班图族擅长农业,身材也较标准
平均主义和蹭讨压力还只是问题之一,食物存储的更多麻烦来自群体外部,食物储备的存在,对偷窃、侵占、抢劫、勒索等行为构成了很大诱惑,假如囤积储备的情况足够普遍,甚至会催生出专门以抢劫勒索他人储备为生的专业团伙,面临这些威胁,如何以成本可行的方式保护自己的储备,需要在技术、文化习俗、社会组织结构,乃至制度与法律上发生大量适应性改变,这将是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不是所有群体找到了解决方案。
在近东、东亚和中美洲等几大农业起源地,在其农业最终走向成熟形态之前,像米基亚人那样三心两意的粗放农业可能持续了三五千年,其间不乏进退反复,而在其他地区,定居农业在尚未成熟之前就被放弃了(当然也有环境变动的因素),或者始终停留在狩猎采集加园艺农业这样的原始状态,导致这些不同结果的原因,除了偶然性(即众多条件在一时一地的特定搭配),也有一些容易分辨的因素,比如食物类型。
不同类型食物的保护成本不同,对侵夺者的诱惑强度也不同,人类学家识别出的第一组对比,是种子和块根块茎,前者季节性强且易于存储,后者季节性弱且不易存储,像根茎或香蕉(它是许多热带民族的主食)这样的连续可收获作物,抢劫的诱惑不大,因为每次只能抢到仅供几天消费的库存,其他都还长在土里或树上,得自己动手挖掘采摘。
既如此,还不如在自己地里挖呢,毕竟抢劫的成本也不低,更何况打家劫舍这样的激烈场面中也容不下这种慢活儿,你能想象一群劫掠者趁战斗间隙腾出手去地里挖番薯吗?而且就算真的抢到一大堆扛回家,怎么保存呢?相比之下,种子类作物(特别是谷物)却对侵夺者构成了很大诱惑,收获季过后,一次便可抢到全年的口粮,囤着慢慢吃。
政治学家用“可侵夺性”(appropriability)这个指标来衡量不同食物对侵夺者的诱惑强度,除了谷物,腌肉、奶酪和家畜显然也有着很高的可侵夺性,不难想象,任何将生计建立在高可侵夺性食物之上的群体,必定发展出了某些办法将侵夺风险控制在可接受水平,如若不然,他们早就弃此类食物而另谋他途了。
防范措施也可以是组织上的,比如建立警戒巡逻机制,新几内亚高地从事园艺农业的达尼人(Dani)会在村庄边缘清理出一条无人区,并设置一串十来米高的瞭望塔,轮流派人警戒,东非的畜牧民族马赛人(Maasai)将部落男性组织成若干年龄组(age set),其中青年组居住在部落领地外围的营地里,承担守卫牧场和反击盗牛团伙的任务(他们也会伺机对其他部落发动盗牛突袭),当然,类似防御措施所保卫的不仅是食物储备,也包括领地权和人身安全。
左:达尼人在高塔瞭望,右:马赛人保卫牛群
不过,最重要,对人类命运影响最为深远的防范措施,来自相关文化元素的涌现:承认和尊重财产权的文化气质与社会规范,以及保障这种权利所需要的政治结构与制度安排,诸如与足够强大的职业劫掠团伙达成纳贡-庇护关系,以贡赋换取安全保障,或者基于血缘关系创建紧密合作的家族组织,通过长期联姻结成攻守同盟,以税赋供养武士阶层……正是沿此方向的发展,让长回报周期的迂回生产得以维系,让训练个人抵御眼前诱惑的种种条件持续存在,让高度依赖存储的定居生活得以稳固下来,让社会结构走向复杂化,最终导致文明社会的诞生。
一项基于海量民族志数据的研究发现,农作物的可侵夺性与社会复杂度存在明确的相关性,而对哥伦布大交换之后数百年演变的历时性分析也表明,两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这一发现也呼应了早期学者对热带地区文化普遍欠发达的直觉观察,只是当时人们提不出什么有说服力的解释。
然而,并非所有季节性强且易于保存的种子类食物都对会文化施加同样的选择压力,如我在前几篇里所谈到,橡实、松子和其他许多坚果都是被广泛利用的易存储食物,许多北美族群甚至以之为主食,而且确实也大量囤积储备,并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社会复杂性,可是,这些坚果却并未像小麦、水稻和玉米等谷物那样,促成其采食者向定居农业发展,这是为什么呢?
坚果不像小麦成为农业主角
一个言之成理的解释是,坚果和谷物在整个觅食周期上的劳动负担分布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特征,不妨以水稻和松子为例,看看差别在哪里,先考虑采集,水稻觅食流程包括这些环节:收割,捆扎,搬运,脱粒,扬筛,曝晒,包装,储存,(需要吃时)舂捣,扬筛,蒸煮,而松子的流程是:敲落或捡拾松果球,搬运,储存,(需要吃时)脱粒,烘烤松子,扬筛去壳,烘烤松仁,杵捣或研磨,水煮成糊或烘培成饼。
差别在于,水稻的工作大部分发生在储存之前,松子的大部分发生在储存之后,人类学家将前一类称为前载食物(front-loaded food),后一类称为后载食物(back-loaded food),谷物多属前载,坚果都是后载,若考虑人工种植的情况,差距还要成倍拉大,因为谷物都是一年生草本植物,植株小而矮,而坚果多来自多年生木本植物,植株大,后者不仅种植工作量小,一旦种成,可收获许多年。
这一差别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对于侵夺者,前载食物的价值远超出后载食物,后载食物就算抢到手,其实也没省掉多少麻烦(对于松果球,只省掉了9%工作量,对于橡实,只省掉5%),换言之,同为易保存食物,前载型的可侵夺性远高于后载型,因而两者就食物储备的安全性而施加于文化的选择压力截然不同。
值得玩味的是,决定某种食物前载程度的,不仅是食物本身的特性,也包括处理者的策略选择,松子采集者完全可以把松子加工成糕饼之后再储存,这样不仅节省存储空间,或许还能获得某种规模效益,因为每次只处理几顿或几天的口粮,效率不会太高,可是,除非保障储备安全的文化元素都已到位,没人会这么做,那无异于招引侵夺者,相反,人们会尽可能把食物变成后载型。
多数传统农业社会都会以带壳谷粒的形式保存谷物,但也有例外,吕宋山区的伊戈洛特人(Igorot)收割稻谷的方式就很特别,谷穗是用手掐下来的,连着一截6英寸长的秸秆,掐满一把之后,交给另一人,后者用竹丝将其捆作一扎,每扎直径约一英寸(以秸秆部分计),随后这些稻扎被直接存进仓库,直到吃之前再脱粒和舂捣。
伊戈洛特人(Igorot)收割稻谷
这种做法的效率明显低于先脱粒再储存的常规方法,收割过程中捆扎者与掐穗者的配比约为1:4,这就徒增了25%的收割工作量(虽然常规方法在搬运到脱粒场地之前也会捆扎,但通常都是临时性的大捆,工作量小得多),此外还要加上制备竹丝的工作量,所需仓储空间也数倍于常规方法,唯一的好处是:它降低了稻谷库存的前载率。
这一点对伊戈洛特人可能十分重要,因为尽管他们是定居农耕者,但和其他许多生活在褶皱地带——高加索、比利牛斯、巴尔干、赞米亚(Zomia)、新几内亚高地——的族群一样,直到十分晚近仍处于无政府状态,离开自己村庄就毫无安全保障,他们尤以猎头(head hunting)习俗而闻名,将猎获的人头挂在村口杆子上,以此树立自己的凶悍声誉,吓退潜在的入侵者,不难想象,在如此缺乏安全感的境况下,降低食物储备之可侵夺性的需求有多迫切。
基于前载率和可侵夺性的分析,同样可运用于食物之外的资源,所谓资源诅咒,涉及的都是可侵夺性极高的资源,特别是质量高度标准化的大宗物资,这是因为,发达的现代商品市场已将此类商品变的极度前载,有了标准化合约、第三方仓储和高流动性的大宗现货市场,像石油、棉花和铁矿石这样的商品随时可以脱手,侵夺劫掠者无须再负担位于存储之后那些工作环节,试想,假如存在一个高流动性的松果球市场,那么劫掠松果球就会和劫掠稻米一样诱人。
棉花属于可侵夺性高的食物
高度前载化的资源或商品,堪称一块文明的试金石,它考验着一个社会是否已在心理上、文化上和制度上为现代文明生活准备了适宜条件,石油诅咒了委内瑞拉,却并未诅咒美国,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上,这块试金石也曾考验过无数社会,那些经受住了历次考验的社会,最终走向了文明,未来,它仍将反复考验迄今还幸存着的社会。
我之所以将存储问题看得如此重要,是因为在我看来,文明的全部要义,一言以蔽之,便在于“可积累性”(accumulability),假如每一代人在离世之际除了即将入土的骸骨之外留不下什么东西,那么物质文化便无从增长,假如他们的全部经验与技能都随其肉体而消亡,那么知识积累也无从谈起,假如文化/社会结构总是在周期性动荡中被反复摧毁,而每次重建都无缘从历史记忆中得到任何滋养,那么复杂性提升也难以出现,总之,离开可积累性,所谓文化棘轮(cultural ratchet)就只是在空转。
狩猎采集者迁移营地时,每位成年人携带的物品通常少于10公斤,15-18公斤已是极限,他们不可能积累起多少东西,雪橇、草撬、独木舟让搬运能力有所提高,因而其拥有者的文化也更复杂,但这些工具只适用于部分地区,中心营地的发展提升了积累倾向,但无人留守期间的安全问题使得这一提升极为有限。
只有当人们定居下来,有了定居点这个外部存储器,代复一代的资产积累才得以启动:改变地貌,改造植被,建造永久性居所,作坊,仓库,神庙,排水引水系统,防御设施,道路……所有这些工作,对于一个临时营地都是毫无意义的;定居,而不是动植物驯化,才是走向文明的关键转折点,而最初推动这一转折的,正是储存食物(特别是前载食物)的需要所施加的选择压力。
前载食物的储存,逐渐发展出文明
不妨对照游牧民族的历史,蓄养牲畜其实也是一种储备食物的方式,而且牲畜是高度前载化的,相互偷盗牲畜和防范偷盗始终是游牧生活的一大主题,正因此,游牧者的文化与社会复杂度远高于游动性狩猎采集者,借助马匹、骆驼和牛车的驮载与牵引能力,他们积累物质财富的能力也相对较强。
然而,牲畜这一食物储备有个独特之处:它们长着脚,可以自己走路,因而这一储备物并未像谷物那样对定居产生强烈需求,相反,草场的负载能力和冬季转场的需要使得游动放牧更有优势,于是他们始终没有定居下来,长期停留在半开化状态下,并时常成为游荡于定居文明边缘的一股寄生性和破坏性力量,尽管这股力量所引发的反应或许促进了定居文明的某些发展,但那不是他们自身的成就。
游牧民族定期迁徙草场
或许未来某一天,当每个家庭都拥有一艘千吨级游艇时,可积累性将不再那么依赖定居,但至少到目前为止,文化棘轮的持续转动完全归功于定居。
主要参考资料
[1]Nancy Howell - Life Histories of the Dobe !Kung (2010)
[2]Frank Marlowe - The Hadza (2010)
[3]Douglas J. Kennett & al. - Behavioral Ecology and the Transition to Agriculture (2006)
[4]Jared Diamond - The World Until Yesterday (2012)
[5]Robert L. Bettinger - Orderly Anarchy (2015)
[6]Joseph L. Lekuton - Facing the Lion (2003)
[7]Albert Jenks - The Bontoc Igorot (1905)
[8]Joseph Henrich - The Secret of Our Success (2015)
[9]Future Discounting in Congo Basin Hunter-Gatherers Declines with Socio-Economic Transitions
[10]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4575175/
[11]Hunter-gatherers doomed to fail marshmallow test
[12]https://www.winnipegfreepress.com/opinion/analysis/hunter-gatherers-doomed-to-fail-marshmallow-test-136363738.html
[13]Cereals, appropriability, and hierarchy
[14]http://www.voxeu.org/article/neolithic-roots-economic-institutions
[15]Wikipadia: Delayed gratification
[16]Wikipadia: Original affluent socie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