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延迟满足感”就可以成功?这其实是神话

2018年12月21日  来源:余晟以为 作者: 提供人:57891200@@qq.c......
“延迟满足感”就可以成功?这其实是神话

“延迟满足感”已经成了神话。人人都知道,“延迟满足感”和“成功”密不可分。但是最近的心理学实验证明,“延迟满足感”似乎并没有那么重要,“棉花糖”实验也没有那么传奇。

关于“延迟满足感”的著名实验是这样的:20世纪60年代,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沃尔特(Walter Mischel)设计了一个实验,从斯坦福大学幼儿园里找来数十名儿童,然后研究人员离开,让孩子们单独呆着,在他们面前摆上棉花糖,让孩子们选择:或者当即吃掉一颗,或者一直等到研究人员回来(大概15分钟),这时候会可以享受两个棉花糖。

从1981年开始,米歇尔持续调查当年参加实验的孩子们的情况。他发现,之前“没忍住”的孩子,成年后普遍暴露出难以面对压力、注意力不集中、无法维持与他人稳定关系的表现。35岁以后,更是表现出更高的体重指数和吸毒几率。

由此诞生了那个著名的论式:能克制自己,延迟满足感的人,更容易成功。

然而就在前几周,纽约大学的泰勒(Tyler Watts)、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的格雷格(Greg Duncan)和浩南(Hoanan Quan)发文说,他们重复了棉花糖实验,得到了不一样的结果,棉花糖实验的意义是存疑的。

按照文章的说法,泰勒等人一开始就对棉花糖实验存疑。比如原实验只包含了90名儿童,而且都是从斯坦佛大学幼儿园选出来的。所以他们对实验做了修改,比如包含了来自各种家庭的超过900名儿童,也严格控制了某些因素,比如儿童所在家庭的收入。毕竟,这些因素也会影响到儿童推迟满足感的习惯,或者他们的长期成功。

从泰勒等人的结果来看,“能延迟按足感的孩子更容易成功”的结论得到的支持相当有限。相反,“延迟满足感”的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孩子的社会经济背景,正是这种背景,而不是“延迟满足感”的能力,决定了孩子的长期成功。研究进一步发现,如果孩子的母亲念过大学,那么从标准测试分数和母亲对孩子行为的评价来看,选择“延迟满足感”的孩子并没有区别。如果孩子的母亲没念大学,那么考虑家里可见藏书的数量,以及研究人员在场时母亲对孩子的反应等因素,选择“延迟满足感”的孩子也没有表现得更好。

“延迟满足感”就可以成功?这其实是神话

两种实验对比

这样看来,所谓“延迟满足感”的种种重要意义,或许并不如之前想象的那么大,它无非是家庭社会、经济背景比较好的孩子所具备的诸多特性之一。在实验中选择“延迟满足感”的孩子真正能得到的好处,或许仅仅限于能多吃一个棉花糖而已。如果你的家庭条件不错,那么即便不选择“延迟满足感”,而是立刻吃掉眼前的棉花糖,成功的概率也不会有什么变化。

新的实验不但否定了之前的结论,也对“穷人家的孩子更不愿意延迟满足感”提出了其它可能的解释。比如穷人家的孩子对未来的预期是不稳定的,他们无法判断“承诺的第二个棉花糖”会不会兑现,所以干脆选择当下吃掉已有的棉花糖。而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里,孩子对未来的预期是稳定的,他们相信食品柜里总会有吃的,所以不着急立即享用。即便未来没有棉花糖了,他们也相信父母会带他们去吃冰激凌之类。

还有些定性研究也提供了这方面的参考。比如穷人家的父母更愿意迁就孩子,更愿意“尽其所能”买甜品、染发剂等东西给孩子,而经济条件更好的父母更愿意让孩子等待更长远、更大的回报,而不是在甜点等问题上迁就。

关于“棉花糖实验”,我看到的报道主要是以上内容,下面谈谈几点看法。

批判思维是认识真实世界的重要工具

看整篇报道,我比较好奇的一点是,Watts等人是从怀疑“棉花糖实验”的有效性——比如样本太小、变量控制不够等等——开始的。我们常说,要有批判思维,要懂得质疑,但是放眼望去,有无数自媒体在讲述“棉花糖实验”,在解释“延迟满足感与成功之间的关系”,却很难看到真正的质疑。

当下流行的许多文章都是刻意按照“讲个生动的故事,打个形象的比方,就此揭示一个深奥的道理”来展开。初看上去,确实可以给读者“恍然大悟”的快感,但看多了就不得不警觉:按照原文一二三下来似乎顺理成章,但设身处地去想,有了一,未必选二,有了二,未必有三。

如果做数学题,看过答案懂得推理,没看答案却怎么也推理不出来,当然不叫“会做”。同样道理,看过许多这类文章,或许可以复述不少动听的故事,还能把许多道理讲得头头是道,但是,不见得真的认识了这个世界。

如何区分“杠精”和“批判思维”(质疑)?我觉得大致有两点区别:第一,杠精是“攻其一点,不及其余”,批判思维则会设身处地,进入被批判对象所在的问题领域来思考、辨析;第二,杠精以“挑错、驳倒对方”为目的,享受“你看我又指出你错了”的乐趣,批判思维以深化认知、解决问题为目的,追求的是“我们对这个问题的认知更加完善了”的收获。

心理学是门科学

坦白说,我觉得在我们这里,“心理学”都快被玩坏了,各种五迷三道的说法都要和心理学拉上关系。

看看我们周围典型的“心理学”文章,或者是精神分析那一套,动不动从欲望、童年说起,殊不知这办法害人不浅。因为无法通过实验证实或者证伪,这套说法在很长时间内误导了对抽动性秽语症等精神疾病的认识,严重耽误了治疗进程。面对抽动性秽语症,无数心理学家穷极心力去挖各种欲望不满、性快感的根源(且大家的假设互不相同),最后才发现,原来靠药物就可以有效治疗。

还有些“心理学”文章仍然保守行为主义那一套,相信单纯靠奖励-惩罚就可以搞定一切,完全忽略了人和动物的差别,也忽略了个体的差异。我在之前的《游戏是不是洪水猛兽?》里批判过这种论调,这几天又在书里看到,已经有实验证明,如果孩子对画画的热情来自奖励,一旦奖励停止,他们的画画也就停止了,反倒是“不在乎奖励,一直画画”的孩子最终能坚持画下去。

心理学是门科学。在我看来它起码意味着三点:第一,不同的结论和理论可以公开争辩,大家有公认的衡量标准——事实证明你对了,我就必须服气;第二,实验的结果必须可以重复,有太多“心理学”靠的是讲故事来完成了,而且实验的设计一定会更花心思,对各种因素、变量的控制会更加精确——确证或者否证的结论才有说服力;第三,这门学科的进步,就要不断进步,不断修正、否定甚至是推翻之前的结论,学科的体系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完善,价值不断提升,无论精神分析学派还是行为主义学派,都是心理学发展过程中的阶段,历史价值当然不容否定,但局限性也很明显。

《大西洋月刊》在2016年4月有一篇文章谈“重复心理学经典实验的危机“,讲的也是这些问题:心理学的不少经典实验,无法被后人重复证实。这个问题不简单,既牵涉到实验的设计方案,也牵涉到大家对相同现象和数据的理解,更牵涉到心理学家的名誉、收入、职业等诸多因素。不过,仍然有许多心理学家在努力解决问题,让心理学变得更好,更科学。

对我们普通人来说,不把心理学原理当成统御世事的物理规律,不把心理学简单结论当成支配人心的神奇符咒,而是把心理学视为理解世界的有益参考和独特视角,或许是比较好的态度。

做称职的父母,是艰巨的挑战

身为父母,在孩子要求得到他们喜欢的东西的时候,是否要去满足?我知道许多父母愿意用给予,尤其是力所能及的给予,来表达对孩子的爱。比如关于实验的报道里说的,穷人家的父母,大概只能负担糖果、染发剂等价格比较便宜的物品,也只能通过它们来表达对孩子的爱。有点无奈,但也可以理解。

那么,这种“给予”是不是“迁就”?如果不是,它和“迁就”之间的边界在哪里?我仍然坚持之前在《奶爸的独白》中的观点:父母的重要职责之一,就是探索孩子的“最近发展区”,合理设定让孩子“跳一跳能够到的果子”,保持孩子在自身成长和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持续获得健康的成就感。即便你的家庭条件不富裕,同样有办法训练孩子控制自己,克制自己的欲望,也应当这么做。

此外,给予孩子足够的信任感也是相当重要的。我见过一些父母,在对待孩子时并没有给予足够的尊重,突出表现就是说话不算数。比如为了引导孩子吃饭,就许愿说“吃过饭爸爸带你出去玩”,然而其实“爸爸带你出去玩”只是为了让孩子吃饭的空头支票。父母可能以为孩子小,许多事情分不清真假,或者记不住那么多事情,所以把开空头指标当成常用的哄孩子的手段。

久而久之,孩子不相信承诺可以兑现,不相信甜品会一直在柜子里,不相信研究人员回来了可以多吃一个棉花糖,“延迟满足感”的能力当然大打折扣,日常做事也会表现出强烈的机会主义倾向。但是别忘了,避免机会主义行为,保持耐心投入长远目标,才是长期成功的重要保障。

延迟满足感 / 斯坦福大学 / 家庭社会 / 经济背景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