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我们的大脑是如何思考的?记忆又是如何产生的呢?

2019年4月8日  来源:言希书屋 作者: 提供人:buju21......

一张图纵览全文

我们的大脑是如何思考的?记忆又是如何产生的呢?

1、我们的大脑并不擅长思考

我们的大脑是如何思考的?记忆又是如何产生的呢?

试着解答下面这道题:

一间空屋子里有一支蜡烛,一些火柴和一盒图钉。目标是让点燃的蜡烛离地五英尺高。你已经尝试过把蜡烛底部蘸上蜡液,但还是粘不到墙上。怎样才能不用手扶,让点燃的蜡烛离地五英尺高呢?很少人能够在给你的二十分钟内想出正确答案,但一旦知晓答案,你会发现其实这并不难:用盒里倒出来的图钉把盒子钉在离地五英尺的墙上,再把盒子当做放置蜡烛的底座。

这个问题解释了思考的三个特性。首先,思考是缓慢的。你的视觉系统可以即时捕捉复杂的画面。但思考需要集中精神。其次,思考是费力的,从事脑力劳动的人一定深有体会,在一上午的高强度脑力劳动后,你会觉得和打了一上午篮球一样累。最后,思考是不可靠的。你的答案可能完全是个错误,甚至很有可能连答案都得不出。

如果我们都这么不擅长思考,那我们靠什么度过每一天呢?答案是:我们完成的大部分任务都依赖记忆。我们面对的大多数问题都是已经解决过的,因此我们只要重复之前的步骤就可以了。记忆不但储存了客观事实,还储存指引我们行动的策略,习惯会让你的大脑会做出相应的改变来让你不动脑筋就可以完成各种任务。比如刚学开车时生怕被干扰,甚至不敢开车时听收音机。但是老司机就可以像走路一样自如地驾驭汽车了。

尽管我们并不擅长思考,但我们其实喜欢思考,因为思考能为我们带来愉悦感。那么我们什么时候愿意思考,什么时候不愿意呢。

答案在于问题的困难程度。解决太容易的问题不会带来愉悦感,因为它一开始就不算什么问题。同样的,当你认为一个问题非常闲难,不太可能做出来,因此得不到答案时也不会很满意。

综上,人们避免思考和人们天生好奇并不矛盾——好奇心使得人们去寻找新的主意和问题,但是我们会很迅速地分析解决问题需要多少脑力劳动,如果太多或太少,在允许的情况下,我们就会停止努力。

2、我们是如何思考的

我们的大脑是如何思考的?记忆又是如何产生的呢?

上图左边是周边环境,有很多可看可听的事情、待解决的问题等,右边是科学家们称为工作记忆的大脑组成,它保存你正在思考的事情。工作记忆是大脑中让你意识到周围有什么的地方,比如看见一缕光落在布满灰尘的桌子上。

长期记忆是一个储存你关于世界的事实性知识的巨大仓库:瓢虫身上有圆点,你最喜欢的冰淇淋口味等。事实性知识可以是抽象的,比如三角形是有三条边的封闭图形,或者你对狗的总体认知。

长期记忆中的所有信息在于意识之外,在使用之前它都静静地待在那里,进人工作记忆时它才浮现到意识中。如果我问你北极熊是什么颜色,你几乎会脱口说出白色。白色这个信息刚才进人你的工作记忆。长期记忆中还包含了过程性知识,这是你对执行任务所必需的大脑过程的知识。

思考在你将周边环境和长期记忆中的信息用新的方法组合时发生,这一组合过程在工作记忆中发生。

有些问题看上去很棘手,比如微积分方程,其原因在于我们的工作记忆中没有足够的空间来储存问题的所有信息。工作记忆的空间有限, 所以工作记忆空间一旦拥挤,思考就变得异常困难。

总的来说,思考的成功取决于四个方面:环境中的信息、长期记忆中的事实、长期记忆中的步骤,以及工作记忆中的空间大小。缺少任何一方面, 思考都有可能失败。

3、我们可以将事实性知识外包给互联网吗?

我们的大脑是如何思考的?记忆又是如何产生的呢?

现在你可以通过互联网在几秒钟内找到你需要的任何事实性信息,那还有必要牢记每件事吗? 过去三十年的数据引导出了一个科学上无法反驳的结论:缜密的思考需要了解事实,不只是因为需要有一些事情去思考。推理和解决问题这样的批判性思维恰恰和长期记忆中的事实性知识密不可分。

背景知识帮助你理解别人在说什么或写什么。背景知识还能给你的工作记忆扩容。尝试读下面的字母, 只读一遍,看看你能记住多少。

XCN NPH DFB ICI ANC AAX

再看下面的字母:

X CNN PHD FBI CIA NCAA X

两段字母其实是一样的,只不过修改了字母的顺序,你注意到因为这些字母组成了你所熟悉的首字母缩略词而变得简单许多。工作记忆的空间有限,所以你不能在工作记忆中保持第一段字母中的所有字母。但是对于第二段字母就可以,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工作记忆的空间大小并不是由字母的多寡决定,而是由有意义的片段决定的。

假设你能记住七个毫不相关的字母,你就可以记住七个有意义的首字母缩略词。将环境中分散的信息片段拼在一起的现象叫做合并。其优点是能在工作记忆中储存更多的内容。而合并只有在你的长期记忆中拥有合适的事实性知识时才起作用。你只有在知道“CNN”是什么之后才会认为“CNN”有意义。

因此背景知识使合并成为可能,它扩大了工作记忆的空间,进而使得片段间的联系变得容易,最终使理解变得容易。

阅读时合并带来的大脑额外空间可以用来建立上下文的关联,这一额外的空间在思考时同样起作用。所以爱因斯坦的一句话:“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是错的。知识更重要,因为有了知识才可以想象,才能够解决问题、决策、激发创造力。

4、记忆是思考的残留物

我们的大脑是如何思考的?记忆又是如何产生的呢?

上文说到“背景知识很重要”,可是我们并不能记住我们想记住的每件事,因为我们没有足够的空间存储经历的每一件事情。那么记忆系统该存储哪些呢?你的记忆系统是这样估量的:如果你仔细地思考过一件事情,你就有可能再度想起它,所以它应该被存储。

因此你的记忆不是你想要记住或你尝试记住的事情,而是你所思考的事情。所以,记忆是思考的残留物,所以要记住一个东西,就要思考这个东西的意义。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合理的建立记忆系统的方法。

与他人讲授知识是非常好的思考过程,这会让我们的知识记得更牢,若你想让听者也容易记住,那就需要用到故事。人类的大脑似乎偏爱故事,心理学家有时认为故事有“心理学优势”,意思是故事和其他类型的内容在记忆系统里是区别对待的

大多数故事包括了四个原则,它们经常被称为“4C原则”。第一个C是因果关系,表示事件发生是有前因后果的。第二个C是冲突,一个故事的主角想要完成某个目标,但他要克服一个冲突才能达到那个目标。第三个C是多样性。多样性是主要目标的枝杈。它让故事更丰满。最后一个C是角色。一个好的故事是围绕强大、有趣的角色展开的,表现个性的关键是动作。会讲故事的人会通过动作描绘角色。

5、如何更好的理解抽象概念?

我们的大脑是如何思考的?记忆又是如何产生的呢?

认知科学家关于这个问题给出的答案是,我们应通过联系已知的概念来理解新的概念。比如我们可以通过类比来帮助我们理解新的事物。电能是由电子流动所产生的能量,欧姆定律就描述了这一流动带来的影响。于是电流被类比成水流,我们就好理解了。

要注意,例子必须是常见的,这样一来,理解新的概念其实是让正确的已有概念进入工作记忆,并重新加以组合,比如做新的比较,或者想想被忽略的特征。所以说理解其实就是记忆,任何新的概念都应该建立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

常见的问题是,即使我们觉得“懂了”,但这个知识却无法运用到实践当中。当看到换汤不换药的问题时往往还是会感到迷惑。即表面理解和不能活用。

大多数人学一个东西一开始停留在表面知识这一层面,因为深层知识比表面知识更难获得,深层知识表示理解所有事情,包括抽象的概念和实际的例子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不能活用是因为没有做到知识迁移,为何知识迁移如此困难,因为两个相近的问题拥有相似的深层结构,只是其表层结构不同,但往往当一个问题有很多组成部分,解答步骤很多时,迁移常常因为找不到已解答的问题到新问题的映射而难以实现。那怎样增大知识迁移的概率呢?答案就是不断的刻意练习。

摆脱工作记忆的有限空间的第一个方法是增加客观性知识。第二个方法是你可以让工作记忆中操纵信息的过程更有效率。回想学习系鞋带的过程, 一开始它需要你全神贯注,它占用了工作记忆的所有空间,随着练习越来越熟练, 你可以不假思索地系鞋带,过去占用工作记忆所有空间的事情现在几乎不占地儿了。将这些过程自动化的条件就是练习。

·分散练习时间

没有必要把关于一个概念的所有练习集中在很短的一段时间里完成。 事实上,分散练习是有道理的。分散练习后记忆会更持久。并且能让我们有更多的时间思考如何将学到的东西加以应用。

·在不同的环境中练习

自动化需要很多练习,聪明的办法是既分散练习的时间,又分散练习的环境。尽量多设计有创意的方法来练习最关键的技巧,同时在更高阶的环境中学到基本技能。

6、如何变成专家?

我们的大脑是如何思考的?记忆又是如何产生的呢?

初学者并不能像专家一样思考。上文我们说过知识迁移很困难,这是因为初学者着眼于表层结构,看不清问题之间抽象的、功能上的联系,这恰恰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也正是专家的厉害之处。

他们在长期记忆中留有问题和情况的表现形式,这些表现形式本身是抽象的,这就是为什么专家能够忽略不重要的细枝末节,而直接得到有用的信息的原因。专家使用的很多常规性步骤通过反复实践已经变得完全自动化了,这听起来好极了。 我们怎样能做到这些呢?没有别的,只有不断的练习。

此外,人们对于努力的态度至关重要。研究表明,后天环境才是人类智能的决定因素,先天基因是次要因素。有的人认为智能是与生倶来的、不可变的,正因为它不可变,她会担心自己被贴上“标签”,所以她挑容易的题目做。这种态度只能让她自陷困境。她认为聪明的人不需要努力也能成功,他们只要有过人的智能就够了,所以,努力是笨的表现。

有的人则截然相反,他们认为智能是可变的。认为学习新的事物能让她更聪明。所以失败没那么可怕,因为他们不相信一 次失败就会对她的智能下终结性的判断。失败的时候,她会意识到是因 为自己还不够用功,或者是对于这个章节还不够熟悉。因此她对 成功与否有控制权,失败了就再努力些。她认为承认疏忽或答错并不可 怕,所以她对容易的题目不感兴趣,反而对难题更有兴趣,因为她有机会从 中学习。她不会认为学习用功是笨的表现,相反,她认为学习用功是变得更聪明的标志。

那怎么让我们的孩子变成第二种人呢,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表扬孩子的方式。因为能力受到表扬(你很聪明)比因为努力受到表扬(你很用功)的学生更容易持有智能是一成不变的看法,后者更容易认为智能是可变的。 许多实验都得出了类似的结果,包括在四岁孩童身上进行的研究。所以老师和家长们要赞扬努力,而非能力。

7、结语

所以,学生为什么不喜欢上学,或者延伸一下,人类为什么不喜欢学习呢?因为当我们学一个新的知识时,总会遇到瓶颈,于是便不能持续地体验到解决问题的那一种愉悦感。

本书为我们指明了解决问题的道路:

1、我们要意识到自己的认知能力限制。如果缺少恰当的背景信息(存储在长期记中),面对的问题很有可能被大脑认为是“无聊的”。

2、工作记忆的空间有限。工作记忆过量的原因包括多步骤的提示、互相间没有联系的事实、超过两三步的逻辑和一个新学会的概念在新知识上的运用。解决记忆过量的方法直截了当:放慢速度,为工作记忆减负,如把信息写在纸上。

3、不断的练习能使背景知识合并,为工作记忆扩容,从而有利于我们思考,思考后的知识便留在了我们的长期记忆中。

大脑 / 思考 / 记忆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