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是所有神经精神疾病(neuropsychiatric disorder)中遗传性最强的一种。自闭症在正常人群中的背景发生率(background prevalence)约为1%——目前的估计是110名8周岁的儿童中有1名会被诊断为患有泛自闭症。但如果一个家庭中已经有一名子女患有自闭症,那么他或她的兄弟姐妹也患上自闭症的概率将是背景发生率的3倍——约为3%。在DNA序列完全相同的同卵双胞胎之间,一方如果患上了自闭症,那么另一方患自闭症的概率将高达63%—98%[91](这个变化范围反映了不同的研究所得到的不同结论)。那么显然,自闭症是受基因影响的。目前还没有哪个基因被确定为“自闭症基因”,尽管科学家已经有了好几个怀疑对象。有一点似乎已经很清楚:自闭症的产生依赖于多个基因的同时出现。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遗传到的基因数量较少,还不足以产生自闭症的所有症状,他仍有可能显示出部分症状。
为了验证这一点,我们对自闭症儿童的兄弟姐妹——他们甚至连轻微的泛自闭症患者都算不上——进行了研究。[92]不过,他们也显示出了比较反常的眼动追踪模式。他们不会像自己患有自闭症的胞亲那样,顽固地把视线从别人的脸上和眼睛上移开。但如果仔细考察,他们显示出的眼动追踪模式和大脑激活模式介于自己的自闭症胞亲和发育正常的儿童之间。也就是说,当他们看到别人面孔的时候,杏仁核也会被激活——活跃的程度虽然不及他们的自闭症胞亲,但确实会变得更活跃。跟发育正常的儿童比起来,他们在看别人的脸的时候,视线停留在对方眼部区域的次数要少得多。这一发现再次印证了情绪风格理论的一个基本思想:不同的人的社交直觉会在一个连续的区间内变动,在正常与异常之间做出划分的标准或多或少是主观的。
在我们对数据进行仔细研究之后,正常与异常的划分究竟有多么主观就显得更清楚了。我们一般都自认为自己知道健康与疾病之间、正常与病态之间的区别。我曾经也认为,尽管体现在行为上的症状可能会对我们产生误导,但大脑活动模式——各种精神疾病的特定大脑活动模式不断被发现,大脑活动模式有望成为我们识别这些精神疾病的特征——是值得信赖的。对这些看了人脸照片的自闭症儿童以及正常儿童的数据,我做了进一步的考察。平均来说,跟那些看人脸照片的健康儿童相比,自闭症儿童的杏仁核的确更活跃。但是杏仁核的活跃程度在自闭症儿童之间也存在非常大的差异。一些儿童虽然具有正常发育者的典型特征,但他们杏仁核的活跃程度与自闭症儿童相当。
正是在那个时候,我认识到在正常与异常之间进行划分的做法是存在问题的。自闭症的许多语言症状与社交症状——以及这些症状背后的大脑机制——在非自闭症患者身上也同样存在。没有自闭症,但与别人的眼睛对视时会感到难受的人,有时会被贴上“社交恐惧症”的标签。但我要指出的是,这样一个标签所描述的并非一种离散的、可以轻易识别的疾病。它不过处于一个变化范围的远端而已。这告诉我们,在情绪风格的任何一个维度之上,都不存在一个可以非黑即白地区分常态与病态的神奇的分割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