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孩子的出生次序造成的影响研究中,个体心理学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总结起来就是,即便父母关系很好,对教育子女尽心尽力,子女也会因各自的出生次序得到不同的成长环境,成长为完全不同的人。同一个家庭也会给孩子不同的成长环境,所以为适应自己独特的处境,不同的孩子便形成了不同的生活态度。
家庭中孩子之间的合作,也是家庭合作的重要部分
长子
所有长子都拥有一段记忆,自己是家里的独子。这段独一无二的生活在弟弟妹妹出生时宣告结束,他随即开始适应新的生活态度。长子往往习惯了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自己身上,无法适应别人与自己分享,而弟弟妹妹会从父母那里分走一部分爱。问题孩子、酗酒者、犯罪者、精神病患者之类的失败者,很多都是从这种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由于弟弟妹妹的出生,他们情绪低落,烦恼不断,频频对自己的生活态度做出修正。
家里的其他孩子可能也会有这种地位不保的感觉,却不会如此强烈,毕竟他们从来不是家里唯一的孩子,他们先前已经经历类似的事。唯有长子的情况与众不同,若新生儿真的让他觉得自己被忽略了,就不能责怪他会这么介意了。他本可以不必消沉、沦落,前提是父母要避免让他觉得自己地位不保,要让他相信父母之爱,为此要像之前那样爱他,不能有任何折扣,但更加关键的是让他在心理上为迎接弟弟妹妹做好准备,还要让他试着帮忙照料弟弟妹妹。可绝大多数长子都会因弟弟妹妹的出生觉得朝不保夕,因此根本不想接纳弟弟妹妹。经常会有几个孩子在母亲面前争宠,而母亲摇摆不定的情况出现。好强的长子会想出很多吸引母亲关注的法子,结果能够想象。设身处地想想,我们必然也会跟他有相同的感受,可能也会跟他一样,做出种种坏事,让母亲烦不胜烦。为了抗议失宠,长子会绞尽脑汁,想出各种各样的方法。结果母亲对他失望至极,收回了所有的爱,他变得一无所有。他把错全推到别人身上,觉得自己一点儿错都没有。他就像在陷阱中拼死挣扎,可越挣扎陷得越深。然而,他不可能就此放弃,因为在他看来,所有事情都在证明他的地位朝不保夕。
对具体案例应具体分析。母亲不应回击孩子,否则可能会让孩子更愤怒、暴躁、吹毛求疵、反叛。孩子跟母亲关系疏远,便会转而对父亲和父爱产生兴趣,因为这时父亲往往会对他表现出更多的爱。一般说来,长子都跟父亲关系密切,对父亲兴趣浓厚。喜欢父亲的孩子很可能已经步入了新的成长阶段。孩子一开始依靠的是母亲,因为母亲不再把注意力放在他身上,为了报复、抗议母亲,他便开始关注父亲。能够想象,一个深爱父亲的孩子有过何种惨痛的经历,他将终生无法摆脱那种被忽略的感觉。
要是孩子明白了何谓坚持与抗争,这种抗争可能终生不会停止。他可能会为找不到能让自己感兴趣的人深感失望,而且觉得自己永远都不能再让别人产生兴趣。他会越来越孤僻,性情急躁,胆小怕事,不会合作。那段被众星捧月的记忆,成了他关注的焦点。因此,长子往往对自己的过往兴趣浓厚,非常愿意谈到这段时期。而对于自己的将来,他们却十分悲观。由于曾失去了统治自己那个小世界的权力,所以部分长子会更看重权力与地位。长大后,他们会努力追求权力,随时把规则、纪律有多重要挂在嘴边上。所有事情都要服从不能被人随意篡改的法律,有了权力,才能掌控权力。有过这种童年经历的孩子,会倾向于保守主义。长大后,他们若登上高位,就会怕其他人危及并取代自己的地位。
长子这种问题原本能够避免,不过需要恰当的举措。要让长子顺利接纳弟弟妹妹,就要在弟弟妹妹出生前,让长子了解怎样与人合作。有些很好的案例,很多长子都很愿意保护、照料别人,他们会效仿父母,照料、教育弟弟妹妹,认为这是自己的职责所在,部分长子组织能力出众。可照料别人也能转化为取信进而掌控别人。有些专家在欧美的研究表明,问题孩子中以长子居多,幼子次之。这是一种有趣的现象,极致的位置带来了极致的问题。现有的教育方法尚无法解决长子这种难题。
家庭中孩子的出生顺序对其发展也有影响
次子
次子在家里的处境有别于其他所有孩子。他比长子更友善,因为他从一出生就跟长子共享母爱和父爱。他的处境好坏,取决于长子对他是否友好。显然,他跟长子地位不一样,他的童年时期一直有一名竞争对手。他必须拼尽全力追赶哥哥(或姐姐),后者的年龄、身体、智力都在他之前。永远像在比赛中,永远要追逐比自己领先的人,这就是次子的处境。超越长子,进而赢得长子的钦佩,这样的心理让次子总是很紧张。
《圣经》中包含不少心理暗示,次子的部分显著特征在雅各[9]身上得到了体现。为超越并取代哥哥以扫,雅各总是想争第一。次子都不愿落后他人,总是想通过努力,把其他人丢在后头。次子往往比长子更优秀,更有成就。这并非遗传所致,次子对自己一丝不苟的要求,才是其能快速成长的原因。成人之后,次子离开原先的家庭,步入社会,依然能找到竞争对手,跟对方对比,为击败对方不遗余力。除了清醒生活,这种特征还展现在梦等各类人格表现中。如长子时常梦到自己从很高的地方跌落,他们无力维持自己占据的高位。次子时常梦到自己在奔跑、比赛,赶火车或是参加骑车比赛。人在梦中的忙碌、紧张状态,往往能作为判定其是不是次子的依据。
有一点需要注意,上述规则并非到处都适用,有些人拥有长子的特征,但其并非长子。重要的不是出生次序,而是整体处境。如果家庭成员众多,后来才出生的孩子也会有成为“长子”的可能。例如先后生了五个孩子,那排行第三的孩子也许会有长子的特征,排行第四、第五的孩子也许会有次子的特征。如果有两个孩子跟其他孩子有很大的年龄差距,他们彼此之间却年龄相近,那大一点的孩子也许会具备长子的特征,小一点儿的孩子也许会具备次子的特征。
在竞争中落后的长子可能会遭遇困境,反过来,他若能掌控次子,维持自己的地位,就会让次子遭遇困境。若长子是男孩,次子是女孩,长子便会陷入十分恶劣的境况,觉得让女孩超过自己简直是奇耻大辱。一男一女比两个男孩或两个女孩的关系更紧张。女孩会在争端中处于上风,到了十六岁,女孩的身心发育都将超越男孩,导致男孩沮丧退后。为了击败女孩,男孩将不择手段,例如他们会撒谎。此时占据优势的基本都是女孩,女孩能毫不费力地挫败男孩的种种恶劣手段。若能预知这种糟糕的后果,就能为避免这种状况实施一些举措。所有家庭成员都拥有平等的地位,应该团结合作。要避免上述后果,唯一的方法是杜绝家庭内部争斗和子女内部争斗。
幼子(最小的孩子)
家中最年幼的孩子不像其他孩子那样拥有弟弟妹妹,因此他们的地位是最特别的。不过,这并不表示他们就不用参与竞争。因为年纪幼小,他们备受宠爱,被惯坏的孩子独有的困境,便是他们要解决的难题。但幼子面对身边大量的竞争与刺激,往往会选择一种非比寻常的解决方法,就是竭尽所能赶超所有哥哥姐姐。幼子从过去到现在,一直在享受特别对待。他们跟其他孩子的竞争方式,一早便有了记录。《圣经》中的获胜者基本都是幼子。约瑟[10]本是家中幼子,直到弟弟便雅悯在他十七岁那年出世,可是便雅悯对他毫无影响。由始至终,约瑟都是作为幼子在成长,他光芒万丈,自视甚高,从来不肯对他人示弱,哪怕是在梦中。他跟众兄弟关系亲密,彼此都有深入的了解,因此兄弟们都知道他做的梦,对他在梦中的感受感同身受,因此畏惧、逃避他。最后,约瑟却成了家中最有成就的一个,全家的庇护者。这种情况并不罕见,不少家庭都是幼子变成了顶梁柱。大量关于幼子的故事,都是在此基础上编撰而成的。幼子有父母、兄姐支持,有刺激他雄心壮志的环境,却没有弟弟妹妹的威胁分散他的注意力,这是一种相当不错的处境。
不过,问题孩子中第二多的就是幼子,家庭对幼子的态度决定了他们会成为什么人。被惯坏的孩子无法独立,不敢独立追求成功。志向远大的幼子常有懒惰的缺陷。有雄心无信心的人极易变得懒散。觉得成功难以企及的野心家,灰心丧气在所难免。幼子也许会否认自己的雄心壮志,但实际情况却是,他不愿被人掌控,处处都想超越别人。要明白这点并不困难,幼子往往都很自卑,因为不管年龄、身体,还是经验,他都不及身边的人,没有自信心是很正常的。
独生子女
独生子也会遭遇成长期间的特殊阻碍。他会遭遇兄弟姐妹以外的对手,那就是父亲。母亲生怕独生子不能一直待在自己身边,受自己庇护,所以会对其十分宠爱,恋母情结由此产生。独生子会十分依赖母亲,排斥父亲,不承认父亲是家中一分子。这种情况原本能够避免,这需要父母共同努力获得孩子的同等依赖。可惜父亲对孩子的关爱通常不及母亲。长子与独生子都想凌驾于父亲之上,都对比自己大的人兴趣浓厚。独生子不愿接受弟弟妹妹,十分反感家人提到他可能会有弟弟妹妹。他觉得只有自己才能成为所有人关注的对象,并希望能一直如此。他会因自身地位遭受威胁,感到自己受到了不公平对待。一旦失去被关注的地位,他便会出现异常。而身边人对他呵护备至,也会对他的成长造成恶劣影响。若身体原因导致父母只能生育一个孩子,就要极力避免独生子将会出现的各类问题。但独生子的特征也存在于孩子太多的家庭,这类家庭的父母胆怯、消极,觉得孩子太多,经济压力很大,自己根本无力解决,这种惊慌失措的情绪会影响到孩子。
还有一种恶劣的情况,就是孩子年龄相差悬殊,导致所有孩子都具备独生子的部分特征。曾经有人向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一个家庭的孩子年龄相差多少最为恰当?是相差少一些好,还是相差多一些好?”我认为,相差三岁左右最为恰当。三岁的孩子已经能够与人合作,能够很好地理解家里将有多个孩子。而一两岁的孩子就难以理解,要让其预先做好心理准备是不可能的。
在女性中间长大的男孩会很不快乐,父亲时常外出,他身边都是母亲、姐妹、女仆这些异性,这会让他感觉自己与众不同,他的性格会很内向,尤其是当姐妹们全都排斥他的时候。姐妹们不想让他为自己的性别骄傲,于是合伙排斥他,他会因此感受到强烈的孤独和敌意。排行不前不后的男孩处境会更恶劣,被前后夹击。他若是长子,会被一名咄咄逼人的女性对手紧追不放。他若是幼子,又会变成诸位姐姐的小玩意。在女性中间长大的男孩不会受人欢迎,会拥有女性的特征,为此要让他多多参与社交。生活中只有女性和生活中男女混杂,差异显著。一座房子的主人若是女性,肯定会很干净,很有条理,色调也很别致。可若换成男性,就会不太整洁,甚至一片凌乱,家具也又老又破。生活在一群女性之中的男性会受到影响,拥有跟女性相近的喜好。但他也有可能会为保留自己的男性特征,坚决抵制这种处境。他会为避免被女性掌控,满心戒备。他会时常感到忧虑,因为他认为自己的表现必须要极为出众才行。他的个性不是极软弱,就是极强硬。这种案例并不常见,对其的研究要建立在对各类案例的研究基础上,才会有价值。反过来,在男性中间长大的女孩不是极为女性化,就是极为男性化,她将无法摆脱安全感的缺失与强烈的孤独感。
对成年人的研究表明,童年时期的最初记忆难以磨灭。他们的生活态度将受在家里的地位影响。家庭成员的不友善,与之合作的艰难,成为成长的主要困难。若能对生活进行细致研究,探讨生活中充斥着敌意与竞争的原因,就会发现整个世界都是这种状态,无人不想成功并掌控他人。自觉在家中遭遇不公对待的人,童年时期便会产生这种心理,所以要解决这个难题,最佳方法是教会孩子合作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