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4、内容创业者的黄金时代。
时钟转到了2018年,微信公众号改版频繁,都说微信的红利这次真的过了,都在哀嚎的时候,该赚钱的大号势头正高。
今年咪蒙广告报价80万,近一年推文387篇,其中广告软文104篇,广告投放率26.9%,平均每周1.8篇。
这一年,咪蒙月薪五万的线上课,咪蒙暴瘦、咪蒙离婚、咪蒙照片PS关于她的热点频出。

△ 9月“咪蒙三周年粉丝见面会”,3层楼的巨幅海报,排场长队等候入场的粉丝,一点也不亚于任何明星。
忙着被骂、忙着吸粉、忙着孵化出的各类账号,带着她备受争议以及大流量的“三观”持续产出内容,三年下来她将「咪蒙」变成了一种文体,一个流量词。
“文艺商人”张伟,没有咪蒙那没多故事,他带领新世相迎来过亿的B轮融资,全年营收过亿。今年3月份,张伟的营销课海报刷屏,未涉及的「知识付费」终于也提上日程。
同时「新世相」对影视剧的涉猎也在逐步成熟,5月,短片《凌晨四点的上海》发布,新世相正式确立“城市短片计划”,要为全国一、二线城市拍摄真实故事短片。
10月16日,第二支短片问世《凌晨四点的重庆》根据真实故事改编,且制作成双版本的形式,在新世相和优酷上发布。获得9.0的高分以及截止今日5936.9万次的播放量。

通过关于一座城市的话题,建立城市IP与当地年轻人之间的关系,输出更多与都市年轻人密切相关的内容。
「新世相」不希望好故事被浪费,也不想仅仅停留在“卖故事”这一层,希望有多维度的呈现。
也在拉近品牌与人之间的距离的还有「一条」徐沪生“猛转”电商之后,决定“狠狠做”线下。
9月22日,「一条」在上海开设的三家实体店,这意味着,其在线上线下连接的新零售布局上有了实质性动作。

「一条」的所有商品,都有二维码,扫码立即跳转到商品故事页面,这些故事,要不就是撰写的文字内容,要不就是视频短片。
你可以现场付钱、拿走。也可以手机下单,免费送货到家。店里的高清大屏幕,放着「一条」的视频,随手可见的制作精良的16P店刊。
创业四载,从最初单纯的视频内容,到内容电商平台,再到如今向线下延展,将生活方式门店在城市里铺开。
「一条」的形态和商业模式在变,但是徐沪生传达的内容始终如一,延续做杂志的思维与调性,将内容的优势发挥到极致,服务对生活美学,高品质生活需求与向往的小资人群。

结语
谁能想象一个微信公号,一个个人写作的空间,最后能发展成80万的广告位、青年文化的品牌、生活方式的店铺……新媒体时代下,谁又能想到打造出这一切的,都是出身传统媒体拿笔杆子的人?
他们让我们看见了内容创作的无限可能,且摸索出了从内容创作到内容创业的商业化之路。
随着自媒体竞争增加,内容同质化,用户的审美疲劳和麻木,内容运营之路没有尽头。
这就要求内容本身要经得起推敲,需不断迭代优化,且越加垂直细分。
锁定更加精准的用户群,贴上独特的标签、深耕专业领域,才能实现精准输出,受到用户青睐。
所以说,就算你不是一个科班出生的内容创作者,但你仍然可以拥有内容创作的能力。
想象一下,当一个程序员拥有了良好的写作能力,恰巧会是一个优势。
这是这个时代给所有人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