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自律力》:自律的12个魔鬼误区

2020年12月11日  来源:深夜书桌李小墨 作者: 提供人:yizhuang30......

原创 | 李小墨

因为想围绕“自律”做一个主题阅读,读完《自控力》,我马不停蹄地读完了《自律力》。

这本书里总结了自律的12个魔鬼误区,还蛮有启发的。好多个,我都栽过跟头。

《自律力》:自律的12个魔鬼误区

误区1:如果我知道,我就能做到

太多人误以为“只要知道,就能做到了”。

其实“知道”和“做到”是两回事,仅仅知道怎么做,并不能保证我们一定会去做,也不能保证我们去做了就能做到。

我想要养成定期锻炼身体的习惯,这个念头起码10年了,可是到今年上半年为止我从来没有真正做到过。我知道这件事的必要性,我知道如何锻炼,可是我做不到。

我试过跑步,试过用健身APP,试过买健身课,试过爬山,都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失败了。

《自律力》:自律的12个魔鬼误区

从“知道”跨越到“做到”,我做了两件事:

第一,不断调整策略,直到这个策略能帮你做到。

第二,重复。重复方能把一个积极行为,巩固为习惯。

我养成定期锻炼的习惯是采取了购买一对一私教+碎片化运动结合的策略。

一对一私教可以针对我个人的情况做非常细致的指导,我也可以向教练寻求各种帮助。

她帮我了解自己的身体,我的哪个肌群薄弱,我的体态以及某些部位不适等问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我应该如何改善,不同部位应该用什么动作来锻炼,如何找到发力的感觉,如何呼吸,如何把动作做标准等等。

然后我回家把这些锻炼动作和番茄工作法相结合,进行碎片化运动。

我使用番茄工作法,工作25分钟,休息5分钟,我把这5分钟用来运动,这样可以一举两得,既可以很好地消除大脑的疲劳,又可以锻炼身体,提升体能。

一口气运动30分钟-1小时,我做不到。

于是我降低了预期。

一天运动5个5分钟,每周运动6天,一星期下来可以累积150分钟的运动时间,这种方式非常适合我这个体能很差的运动菜鸡。

动机、认知和能力是三种截然不同的东西。从“知道”到“做到”三者缺一不可。

以为“知道”就可以“做到”,结果最后做不到,会感到非常挫败,对自己灰心失望,而且一失败就很容易放弃。

如果事先就知道“知道”和“做到”之间有很长的距离需要跨越,就会给自己时间,同时调整策略去做到。

这个很重要。

误区2:我意志坚强,不会向诱惑投降。

我们崇拜意志力和自控力,看不起缺少这些能力的人。

然后就会犯一个傲慢的错误:

我们把战胜诱惑当成一个成就,不屑于设计和改造环境,排除环境里的干扰因素,觉得直面诱惑才是真正的勇士,才算真正的自律者。

我记得我当时用卸载容易让我沉迷的APP、工作时把手机关机并放到视线之外、引入公开监督,手机屏幕使用时间超过3小时就罚款等方式来戒手机,就有人特别不屑地说,这样没用,真正自律的根本用不着这样,真正自律的人靠对目标的执着,靠自己的意志力。

《自律力》:自律的12个魔鬼误区

我们总是低估诱惑,高估自己的意志力。

而且意志力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应该把有限的意志力用在刀刃上。

所以聪明的策略应该是主动回避容易诱发不良行为的环境,比如节食者应该主动回避超市零食区,工作时总是忍不住玩手机的人,应该关掉手机提示、卸载某些APP、把手机关机、甚至反锁在另一个房间的抽屉。

误区3:今天比较特殊,我明天会自律

我们不想自律的时候,就会合理化自己的行为。

其中一个常见的,就是把“今天”特殊化:今天是周末,今天有球赛看,今天《乘风破浪的姐姐》更新,今天过节啊,今天没睡好啊,今天大姨妈……等明天吧,明天一切回归正常,我就会变成自律的我。

然后我们就给了自己豁免权。

类似的还有“整点爱好者”。

有一种拖延患者,叫整点爱好者。

晚上10点25分了,我会跟自己说那再玩儿会儿手机,23点睡吧,凑个整。真到11点,也不会信守承诺马上睡觉,因为一不小心就23点零几分了,我又会跟自己说那23点半睡吧,凑个整。最后大概率会顺延到12点,甚至更晚。

做事也一样,要开始写稿子了,一看时间,妈呀,怎么是7点46分,那8点再开始吧。

不知道别人是不是这样,我天生就喜欢整数。

一个东西要是卖199,我就特别讨厌它。如果我的存款到了98685元,我真恨不得从哪里挪点把它凑成10万整。

每次以整点作为拖延理由的时候,好像会获得一种许可,会拖延得心安理得。

“你看,我不是不准备做这件事的,我只是在等待一个完美的时机。”

然后在自律的时候,就变得反复无常,我也变成了一个拖延惯犯。

误区4:至少我比某某强。

安慰自己“我不是全世界最差的”,会降低我们的积极性和自律性,诱使我们给自己豁免权。

最常见的就是大学宿舍里的,宿舍里如果有一个人天天晚睡晚起,打游戏、追剧、看小说、翘课,你很容易对自己的自律水平表示满意。

《自律力》:自律的12个魔鬼误区

误区5:我不需要帮助。

危害非常大的一种思维误区,以为自己不需要帮助,就能做到自律。

我之前就犯过这种错误。

我觉得最需要自律的事情是两件,一件是养成长期习惯,一个是控制自己专注,不分心。

我以前以为自己不需要帮助,只要去做就行了。看到习惯养成和提升专注力方面的书,我很不屑,觉得“这有什么好学的?”,然后碰都不碰。

后来读了很多相关书籍之后,才发现我确实需要知识上的帮助,和经验上的指导。学习背后的原理和行动策略,对我自律水平的提升,帮助是巨大的。

举个例子,我现在可以在10-15分钟打个盹,获得比午睡3小时还好的精力恢复效果,就是因为我学习了冥想和呼吸有关的知识和快速休息方法。

误区6:我不会累,我的激情也不会消退。

我们做计划的时候,兴致勃勃,精力充沛,但是我们在工作几个小时之后,就会疲劳,激情就会消退,就很容易放弃原来的计划。

可是我们做计划的时候,相信自己的精力不会消退,永远都不会失去努力的热情。

实际上,我们的体力、脑力、自控力都是一种有限的资源。

必须把损耗纳入计划,合理地分配精力,在精力高峰期做困难的事情,在精力低谷期做简单的事情。还要提前安排休息以帮助精力恢复。

《自律力》:自律的12个魔鬼误区

误区7:我有很多时间。

人生几十载,说长不长,但说短也不短,所以我们很容易形成一种扭曲的时间观:

“时间是没有尽头的,足以让我们最终完成所有的自我完善目标。”

发生在《自律力》作者身上的事情特别典型,他自己承诺今年要读完《战争与和平》,结果连续承诺了43年,还没有读完。

相信时间可以无限宽容,会诱发拖延,因为我们又给了自己豁免权。

误区8:我不会分心,也不会有任何意外事件发生。

在我们的计划中,我们生活在一个完美的世界,我们会专心致志地去实现一个又一个的目标,不受任何的打扰。

可是生活总是会闯进很多不速之客,打乱我们事先安排好的做事顺序,考验我们的专注程度。

孩子突然生病,牙疼、大姨妈提前来,路上遇到堵车……都可能打乱我们的计划,给我们负面情绪,破坏我们的专注和自律。

我们需要对分心和意外事件有预期。

误区9:一次顿悟将会瞬间改变我的生活

其实这还是“知道”和“做到”的老问题。

“顿悟”会让我们瞬间产生改变的强烈动机和强大动力。

我们迫不及待地想要行动,想要改变。可是结果常常是事与愿违的,冲动消退之后,我们又会被打回原形。

比如,我看了一些精力管理的书之后,顿悟到并不是工作时间越长越好,工作效率最高的人是懂得主动休息并且能高效休息的人,硬撑着延长工作时长,效率极低,没有什么意义。

刚开始,我觉得自己好像变成了另一个人,一个全新的我。

可是好景不长,过了一段时间,我又回到了老样子,通过熬夜来弥补白天没有完成的工作。因为老习惯和老观念太顽固了,并不是一瞬间就能改变的。

后来我想了一个办法,我的动力消退或者隐隐有回到从前的趋势,我就再读另外一本精力管理的书,让另外一个作者重新说服我一次。

误区10:我的改变将是永久的,我再也不用担心了

养成自律的习惯,有个风险是永远存在的:那就是变回原来的样子。

我早起了一两个月之后,觉得自己已经成为了一个早起者了,可是一两个月之后,由于那段时间压力变大,我的老毛病又回来了,熬夜玩手机,晚睡晚起。

积极的改变很少是可以一劳永逸的,它需要持续跟进,最终才会变成我们的生活方式。

习惯的作用,就是越到后面,我们坚持起来,会变得越容易。

误区11:我在解决老问题的时候,不会带出新问题

这一点我体会很深。

我以前晚睡晚起的时候,搞得自己第二天很没有精神,稿子总是写不完的时候,我以为我早起,就能解决问题。

等我开始早起之后,我才发现自己专注力不行,总是想玩手机,效率很低。我以为我戒掉手机,提高专注力之后,就能解决问题。

结果等我戒掉手机之后,我发现自己很容易疲劳,老是犯困,稿子还是写得慢。

我又要解决容易疲劳的问题。我开始运动,开始学习冥想。

《自律力》:自律的12个魔鬼误区

当我们把一个老问题扫地出门的时候,我们总以为我们可以高枕无忧了,可往往新问题马上就会夺门而入。

《自律力》的作者是服务于高管的,他经常听到一种情况:只要经历两次董事会会议,晋升为CEO的快感就会烟消云散。因为老问题是如何成为CEO,成为CEO之后,问题就变成了如何成为一个让董事会满意的CEO。

自律也是一样的,它会让我们不断接近理想中的自己,但没有一次努力是可以让我们高枕无忧的。

如果你寄希望于一次努力就可以高枕无忧,等新的问题出现时,你会气馁,会否定上一次努力的价值,这是不利于长期自律的。

误区12:如果我改变自己,就不真实了

有一种错误思维:认为我们现在的行为习惯不但定义了我们自身的特点,还代表了真实的自己。如果我们加以改变,在某种程度上就不是真正的自己了。

我就有过一个这样的朋友,他已经胖到可以称为肥胖的地步了,可是又是一个吃货,常常开很久的车去找吃的,同时他又是工作狂,经常工作到凌晨两点以后。

我劝他改变,运动、控制饮食、劳逸结合。他出现了自我防卫,他觉得从不运动、吃货、工作狂就是他自己,如果改了,他就不是他。

《自律力》:自律的12个魔鬼误区

不到几年,他的健康就出了很严重的问题,在医生的半恐吓的的建议下,他才开始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

一个人不想改变,或者觉得自己没必要改变,别人说什么都没有用。

我们为什么总是无法成为理想的自己呢?这12个误区就像自我改变的沼泽。

以上,供自查。

- The End-


作者简介:

李小墨

前海南特区报记者,职业读书人,新书《请停止无效社交》全网热卖中。

个人读书公众号:深夜书桌(ID:shenyeshuzhuo

个人日记公众号:李小墨的日记(ID:lxmmovie

我相信,一个人的阅读史,往往就是他的思想成长史和能力发育史。

每看完一本书就写一篇深度解读文章,每个月一份高质量书单。不卖劣质鸡汤,不说正确的废话,欢迎关注、星标和置顶。

我们一起读书吧~

自律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