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说服+说服你其实很容易-第1章 一切从心开始-拿什么让他点头-第3章 牵着他的鼻子走-第4章 隐秘说服掠影-第5章 聚焦你的目标-第6章我的故事,你想听吗-第7章精心设计你的问题-老油条告诉你:怎样和同事抬杠才能处于不败之地?+如何说服一个人?向说服对象放大重要性-面对质疑没话说?学会三个逻辑方法,建立说服思维体系-说服人的3个底层逻辑-世界各地的媒体欺骗大众的9个惯用方式-说服,是个闯关游戏,它有4关-第一关:不想听-第二关:听不懂-第三关:不认同-第四关:不行动-一种控制人心的力量——说服力-什么是权力?-如何提升权力?-权力的副作用-疯了!无论怎么摆事实讲道理,就是说服不了他,怎么办?-坤鹏论:生活在说服与被说服中-为什么人很难被说服?+蜥蜴脑法则-第一章 认识内在的蜥蜴-第二章 学说蜥蜴的语言:基本语法-第三章 学说蜥蜴的语言:风格-第四章 以行为而非态度为目标-第五章 不要改变愿望,实现它们-第六章 不要询问,去发掘-第七章 关注感觉-第八章 借助期待感提升实际体验-第九章 让说服更有艺术性-第十章 个人化说服-说服:像讲故事一样讲道理+第一步 引导思维-第一章 引导思维-说服策略:引导他们的思维-第二章 稳固他们的感知-锚点的力量-说服策略:稳固他们的感知-第三章 传达高期望值-说服策略:传达高期望值+第二步 创造看法一致性-第四章 管理身体语言-说服策略:控制身体语言-第五章 创造行为一致性-说服策略:创造行为一致性+第三步 触发社会压力-第六章 强调社交规范-说服策略:强调从众行为-第七章 找出相似性-说服方法:找出相似性-实践操练:如何提升销售业绩+第四步 让人适应你提供的信息-第八章 使用重复接触策略-说服方法:利用重复曝光-第九章 减少负面信息-说服方法:减少负面信息+第五步 优化你的信息-第十章 改变他们的评价-说服方法:改变他们的评价-第十一章 调整你的信息-如何根据启发式处理法调整信息+第六步 驱使他人的动力-第十二章 适当的激励-说服方法:给出适当的奖励-第十三章 限制产生动机-第七步 保持依从性-第十四章 建立有利的关联-关联的效应为何如此强大-说服方法:建立有利的关联-最终章 融会贯通+批判性思维与说服性写作-引言-第一章 批判性思维是什么-批判性思维简史:从苏格拉底到伏尔泰-反思:批判性思维的核心-批判性思维的障碍-第二章 批判性反思-反思性写作练习:写日志-日志的写作方法-进一步的建议-第三章 批判性文本分析-逻辑训练:归纳与演绎-类比-概括-确定作者立场-从文中找线索-第四章 创造性批判思维-创造性、批判性和良好思考-共鸣阅读:一种诱惑-根茎式阅读和写作-提炼集群——来自“美的概念导图”的两个示例-自由写作(沙里淘金)-第五章 写作与研究-了解自己:找到独有的研究风格-文献搜索-广泛阅读-精细阅读-文献注释、文章评论、批判性文献综述-第六章 习惯培养-合理分配时间-有效应对压力-快节奏下的“慢”哲学-快乐与学习-培养“日常批判能力”-第七章 有说服力的写作-文风不只是一种表象-如何同时提高写作和文风的生动性-良好思考:智力与想象力的共同作用-高效整合资源-将信息转化为知识-构建简洁、明快、清晰的文风-第八章 说服性写作:修辞技巧-修辞:说服的艺术-修辞与性格-修辞策略与叙述建议-修辞与标点-第九章 说服性写作:展开叙述-通过对话构建说服性文本-总结和回应-叙述的方法-将论点当作故事-优化文风的建议-第十章 创造性的学术写作形式-怀疑、不确定和风险-发散性思维与学术写作-更具真实性的写作形式-结语

第十四章 建立有利的关联

2021年9月24日 字数:744 来源:说服:像讲故事一样讲道理 作者:(美)尼克·克里 提供人:zhaotou97......

由于已经在第十一章中学习了近因效应(新颖效应),你们也许能够预知,我将特别确保这最后一章内容的趣味性和重要性(我正是试图通过这样的方式,让这本书给你们留下持久而积极的印象)。虽然本章姗姗来迟放在最后,但其中的内容实际上构成了整本书的基础。因为它不仅提纲挈领,而且呼应第一章主题产生了启动效应。

一旦阅读了本章内容,你将会明白为什么本书所述的方法不是一系列线性的步骤,而是不断往复的循环过程。关于本章的内容,可以用一些随机列出的食品来帮助阐述。请根据购买意愿的强烈程度,默默在心里给下图中的三种食物分别打分(1分=根本不想买,10分=很想很想买)。

燕麦片、蛋黄酱和咖啡

如果你无法从图片上看清的话,这3种食物分别是(从左到右)燕麦片、蛋黄酱和咖啡。评分完毕了吗?你可能并没有意识到,但是中间的蛋黄酱极有可能影响了你对外围食物的评分(也就是燕麦片和咖啡)。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研究表明蛋黄酱能够触发厌恶感,并且能够转移给与之关联的其他食物,这种效应我们称为产品传染。

在一系列研究产品传染的试验中,莫拉莱斯(Morales)和菲茨西蒙斯(Fitzsimons)在2007年的一场实验,向受试者展示了一辆装着几件商品的小型购物车,其中经过刻意摆放的卫生巾轻轻斜依在一盒曲奇饼干上。尽管每一件商品都包装完好、没有拆封,研究者却发现这种细微的关联让受试者明显丧失了吃掉那盒曲奇饼干的兴趣。他们又用同样的商品对另一组受试者进行测试,只是在商品之间留了六英尺的空隙,之前的负面观感就在无形中消失了。

研究者同时发现产品传染也发生在非消耗品(比如笔记本)之间;还发现当引起厌恶的商品包装一目了然或是透明时,所产生的效应将更加强烈。以这个研究为例,我试图阐述的基本观点是:来自一个刺激物的某些特质可以轻易地传递给其他刺激物,这个现象的内涵远不止超市货物的恰当归架这么简单。

这一章将阐述一个与之相似的心理学原理;同时教你怎样通过与其他刺激物的特定联系,使其中的有利特质转移到你所要传递的信息中去。

关联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