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欧洲“汉风”
从启蒙时代到19世纪,欧洲吹拂着一股强劲的“汉风”,这是钦佩、学习中华文明的思想潮流。启蒙时代的思想巨人及稍后的许多思想家都推崇中国的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甚至把中国人的思想作为自己强大的思想武器。到19世纪末,虽然这股“汉风”已成强弩之末,但是它对一些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仍然有着相当大的影响。他们能接受并宣扬双向互动、文化多元的思想。塔尔德的著作中就有不少仰视中国文化的言论。我略举一二,以飨读者。
“每一种古老的文明,比如古埃及、中国和古罗马文明,都曾经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恢宏气势。然而,在后辈对长辈孝敬的刺激之下,它们都开始退守内敛。在享受一套思想和制度的好处而完成一些变化之后,它们长期将自己闭锁在这一套思想和体制之中。我经常以中国为例来说明问题。”
“文明到达顶点之后,终将走向内敛,这一天终将到来。在历史长河里,它已经无数次走向内敛的道路:在古埃及、中国、古罗马和君士坦丁堡……历史已经说明了未来的走向。到高峰之后,道德在许多方面又将显示其庄严与逻辑性。良心上的是非判断将在更加理性的环境中再次兴起。”这不是凤凰涅槃吗?
何道宽
2006年1月30日
[1]富兰克林·亨利·吉丁斯(1855—1931),美国社会学家,社会学先驱,以“类群意识说”闻名,著有《社会学原理》 《人类社会的理论研究》 《人类社会的科学研究》。——中译者注
[2]奥古斯特·孔德(Auguste Comte,1798—1857),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社会学始祖。——中译者注
[3]高卢(Gaul),今西欧的法国、比利时、意大利北部、荷兰南部、瑞士西部和德国莱茵河西岸一带。——中译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