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四、本书精要

2021年10月1日  来源:模仿律 作者:[法]加布里埃尔·塔尔德 提供人:zhaotou97......

四、本书精要

在塔尔德的十余部社科著作里,《模仿律》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他把这些模仿规律细分为“逻辑模仿律”和“超逻辑模仿律”,“从内心到外表”和“从上到下”扩散的模仿律,还有双向互动中必然包含的“从下到上”流动的模仿律。

请容我按照自己的理解将塔尔德有关模仿律的几个核心概念和首要规律概括如下。

1.“模仿”。塔尔德主张泛模仿说,认为人的一切社会行为都是模仿。在这本书的第二版序中,他给模仿下了这样一个定义:“一个头脑对隔着一段距离的另一个头脑的作用,一个大脑上的表象在另一个感光灵敏的大脑皮层上产生的类似照相的复写……我说的‘模仿’就是这种类似于心际之间的照相术,无论这个过程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是被动的还是主动的。如果我们说,凡是两个活生生的人之间存在着某种社会关系,两者之间就存在着这个意义上的模仿。”(他把模仿的重要性推到极端。他说:“社会即是模仿(Society is imitation),模仿仿佛梦游症(imitation is a kind of somnambulism)。”他又说:“一切或几乎一切社会相似性都来自模仿,正如一切或几乎一切生物相似性都是靠遗传获得的一样。”他区分了各种各样的模仿:“模仿有风俗模仿或时尚模仿,同感模仿或服从模仿,感知模仿或教育模仿,不知不觉的模仿或有意识的模仿,等等。”但是他强调无意识的模仿:“模仿可能是自觉或不自觉,有意或自发,自愿或无意的……许多模仿行为自始至终都是无意识的,是无意为之的。口音和举止的模仿就是无意识的,与我们的生活环境相关的理性和情感的模仿行为常常也是无意识的,是无意为之的。”

2.“反模仿”(counter-imitation)。这是他在第二版序中提出的一个新观点:“实际上,模仿有两种,一种是亦步亦趋地模仿对象,一种是反其道而行之……社会由一群人组成,他们表现出来的许多相似性是模仿或反模仿造成的。人们经常进行反模仿,尤其是在不虚心向别人学习或没有能力搞发明的时候。在反模仿的时候,自己的所作所为和别人的所作所为刚好是相反的。”他又说:“我不是说反模仿一无是处。虽然反模仿可培养党派精神,也就是造成人与人之间平和与好斗的分裂,但是它能使参与争鸣的人享受探讨问题的纯社会性的乐趣。”

3.“非模仿”(non-imitation)。所谓的非模仿就是无模仿。他说:“我们不能把反模仿和系统的非模仿混为一谈……非模仿并非总是一个简单的否定的事实。它由于不可能与其他事物接触而没有社会接触,没有接触就没有模仿。”纵向的非模仿就是斩断传统,横向的非模仿就是拒绝模仿邻居、异族,拒绝屈从于外来压力。非模仿的思想曾经在博物学派中所向披靡,“最卖劲的一种论证是,日本和中国这两个远东民族将一切欧洲文化堵在门外”。同时他又认为,“非模仿”是正常的情况,他告诫中国人:“如果中国人下决心承认,我们在某些方面比他们强,他们也会热烈地欢迎我们的文化。不过为他们自己的好处起见,我希望他们承认,我们并非在一切方面都超过他们。”

4.“逻辑模仿律”。这是范本成为被模仿的对象的内在逻辑规律。与传统越接近的发明越容易成为被模仿的对象,与先进技术越接近的发明越容易成为被模仿的对象,地位最高、距离最近的人最容易成为被模仿的对象——这就是“逻辑模仿律”。

5.“超逻辑模仿律”。这是范本成为被模仿的对象的外在社会律。越是满足主导文化的发明,越可能被模仿——这就是“超逻辑模仿律”。

6.“风俗”与“时尚”。风俗是强劲的大潮,时尚是流行的小溪:“和风俗的大潮相比,对时尚之潮的模仿仅仅是一股孱弱的小溪。这显然是一幅对比鲜明的图画。”“在风俗呈上升趋势的时期,人们热爱自己的国家而不是自己的时代,因为他们讴歌的对象首先是过去。相反,在时尚主导的时代,人们为自己的时代而感到骄傲,而不是为自己的祖国而感到骄傲。”

7.“从内心到外表”扩散的模仿律。这是“超逻辑模仿律”之一。任何模仿行为都是先有思想上的模仿,后有物质上的模仿。换句话说,思想的传播走在表达的传播之前,目的的传播走在手段的传播之前。总之,模仿的社会行为一定要思想先行。塔尔德从大尺度的历史现象中举出了一些例子,其中之一是:“模仿在人身上的表现是从内心走向外表的……16世纪,西班牙的时装之所以进入法国,是因为在此之前,西班牙文学的杰出成就已经压在我们头上了。到17世纪,法国的优势地位得以确立。法国文学君临欧洲,随后,法国艺术和时装就走遍天下。15世纪,意大利虽然被征服并遭到蹂躏,可是意大利人却用艺术和时装侵略我们,不过打头阵的还是他们令人惊叹的诗歌。究其原因,那是由于他们的诗歌挖掘和转化了古罗马的文明,而古罗马文明是更加高雅、更有威望的文明,所以意大利人征服了征服者。此外,法国人在住宅、服装和家具方面被意大利化之前,他们的习惯早就屈从于跨越阿尔卑斯山的古罗马教廷,他们的良心早就意大利化了。”随后他又举了一个习以为常的例子:“如果儿童不是从里到外地模仿成人,他们怎么能先听懂话,然后才说出话来呢?”

8.“从上到下”辐射的模仿,也就是“下对上”的模仿。这是“超逻辑模仿律”之二。地位低的阶层和个人总是模仿地位高的阶层和个人,这是从高位到低位辐射的模仿。这条规律很容易理解,因为它最普遍。我随意举几个例子。“在距离相等的情况下,模仿的走向总是从高到低,从高位人到低位人。”“巴黎是法国的喜马拉雅山。毫无疑问,它凌驾于外省的气势很有一种帝王的霸气,很有一丝东方的迷人色彩,比昔日宫廷凌驾于它头上的气势有过之而无不及……它韵味无穷、使人欲罢不能的魅力刹那之间就可以传遍辽阔的国土,它的影响如此深刻、完全而持久,谁也不会对此感到惊讶……乡下农夫钦佩的那种贵族。乡下农夫与城市劳工的关系就像劳工与雇主的关系。这就是乡下人往城里移民的原因。”“一个首都、一个现代大都会是所有人的第一选择,是所谓的精华……城市把四面八方头脑最活跃的人、最不安分的人、最适合利用现代发明的人吸引到自己麾下。这就是城市组建自己现代贵族的方式,这百里挑一、不能世袭的贵族,实际上是像士兵一样应召组成的群体。”

9.“从下到上”辐射的模仿律,也就是“上对下”的模仿。这是社会上层对社会下层模仿的规律。这和笔者曾经提出的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妙。我在1997年《今日东方》杂志的创刊号上发表的文章《水向高处流》探讨的就是这条规律——低阶层文化对高阶层文化的影响。塔尔德举了历史上征服民族和被征服民族的例子,从他们的关系来看“上对下”的模仿:“有时甚至经常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征服者模仿被征服者,借用其习惯、法律和语言。法兰克人征服高卢?[3]??后被拉丁化了,他们不得不改用罗曼语。征服英格兰的诺曼人、征服俄罗斯的瓦兰吉人等都遭遇了同样的下场。”

10.“模仿的双向流动”。这是一般人最容易理解的规律,因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互动的,是互相影响的,所以只需要举几个例子。“互相模仿是人的普遍天性。”“事事处处都被人模仿的个人已经不复存在。在诸多方面被模仿的人,在某些方面也要模仿那些模仿他的人。由此可见,在普及的过程中,模仿变成了相互的模仿,形成了专有的倾向。”“现代大都会的特征是内部事物大量地互相模仿。这个互相模仿的强度与人口的密度成正比,和居民的多样性、多重性成正比。”

模仿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