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自杀与吸烟的传染途径惊人的相似,只有知道了引爆这些不良现象的因素,才能找到有效对抗这两者的方法。
群岛上的自杀流行潮
不久之前,在南太平洋的密克罗尼西亚群岛上,17岁的男孩西玛与他的父亲吵起了架,当时他正与家人待在祖父家中。这天,西玛苛刻而多事的父亲一大清早就把他从床上叫起来,让他去找一把用来砍面包树的竹制杠刀。西玛在村子里徒劳无功地找了好几个小时,还是没找到竹制杠刀,只好两手空空地回到祖父家中。西玛的父亲于是勃然大怒,他一边挥舞着一把大砍刀,一边责怪西玛让全家人饿肚子。他还对西玛吼道:“滚出去,到别处去养活你自己吧!”
于是,西玛离开了祖父家,向自己家所在的村子走去。路上,西玛遇见了他14岁的弟弟,并向弟弟借了一支笔。两小时后,西玛的弟弟因为对西玛的去向感到好奇,便开始寻找西玛。弟弟回到无人的家中,从窗户向里窥视。在阴暗的房间中央,西玛一动不动地吊在绳索上一他已经自杀身亡了。他在遗书中写道:现在我的生命马上就要结束了。今天对我来说,是悲哀的一天,也是饱受折磨的一天。但今天对爸爸来说,是应该庆贺的一天。今天,爸爸把我赶了出来。诸谢你给了我如此少的爱,西玛。
我要向妈妈说再见。妈妈,您将再不会因为您的儿子而感到沮丧或烦恼了。我很爱您,西玛。
20世纪60年代初,自杀在密克罗尼西亚群岛上是极为罕见的事情。但不知什么原因,自杀事件开始戏剧性地激增。每一年,自杀事件都以非常快的速度增长着,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密克罗尼西亚群岛上的自杀率超过了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地方。在美国15-24岁的年青男性中,每10万人中有22人死于自杀,而在密克罗尼西亚群岛上,其比率髙达每10万人中有160人,这一数字是美国的7倍多。这样的比率意味着自杀是司空见惯的事,哪怕是最琐碎的事也能引发自杀,如西玛就是因为父亲对他大吼大叫而轻生的。
在密克罗尼西亚岛自杀现象蔓延的情况下,这种事并非特例,群岛上的青少年会因为发现自己的女朋友移情别恋而自杀,或是因为父母不多给他们几元钱买啤酒喝而自杀。一名19岁的少年上吊自杀只是因为他的父母没有为他买一件毕业礼服,一名17岁的少年只因为他的哥哥责怪他弄出太多的噪音而上吊自杀。在西方文化中,自杀被看做是罕见、任意而为且深度病态的行为。但在密克罗尼西亚群岛上,这样的行为却以它独特的规则和标志,成了岛上少年青春期的一种仪式。
事实上,群岛上的所有自杀事件从本质上看都是西玛故事的不同翻版。自杀身亡者几乎都是接近20岁、未婚、住在家中的男性青少年。引发自杀的原因无一例外都与家庭生活有关,即与家长或是女朋友起了纠纷。在这些自杀案例中,有四分之三的自杀者以前从未试过,甚至威胁过要自杀。自杀留言往往表达了一种自尊心和自我怜悯的受损,以及对遭受误解的抗议,而不是表达了一种抑郁的情绪。自杀举动按惯例会发生在周末的夜晚,在自杀者与几个朋友喝过一轮酒之后。大多数案例中,自杀者往往按相同的步骤行事,似乎有一套严格且不成文的礼仪来恰当地结束他们自己的生命。自杀者一般能找到一个僻静的地点或一间空房子。把带去的绳子做成绳索,但并不是按西方传统的上吊方法那样把自己悬吊在半空中,而是将绳索系在低处的树枝上,窗户上,或是门把上,然后将身体向前倾,这样身体的重量就使绳索紧紧地勒住脖子,造成血液无法流向大脑,意识逐渐涣散。最后,死于因大脑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大脑缺氧。
人类学家唐纳德-鲁宾斯坦在其著述中写道,在密克罗尼西亚群岛,上述的自杀模式已深深扎根于当地文化之中。随着自杀人数的上升,自杀的念头逐渐传播,甚至在越来越年幼的男孩中散布开来,而且还改变了自杀这一行为本身的意味:使自杀从一件不可想象的事情变成了一件某种程度上可以接受的事情。鲁宾斯坦在自己一系列才华横溢的论文中,呈现了密克罗尼西亚群岛上的自杀流行现象。他论述道:在密克罗尼西亚群岛某些社区里中,自杀观念广为传播:出现在当地原创的流行歌曲中,出现在密克罗尼西亚群岛电台的广播中,出现在T恤衫图案和高校围墙的涂鸦中。据一些曾尝试自杀的男孩们说,他们第一次看到或听到自杀是在他们8-10岁的时候,而他们尝试自杀的想法往往来自模仿或试验性的闹剧。例如,一名11岁的男孩把自己吊在屋里,被人发现时他已失去了知觉,舌头都忡了出来。事后,他解释说自己只是想“试”一下上吊。他说他并不想死,尽管他知道他在拿自己的生命冒险。
近来,特鲁克电台报道了几起类似的模仿自杀事件,而模仿自杀的男孩只有5-6岁。密克罗尼西亚群岛最近发生的几起青少年自杀身亡案例明显是此类试验的后果。由于自杀在这些社会团体中发生得如此频繁,以至于自杀这一行为本身对青年人来说,即使不是一件有吸引力的事,也是一件较为熟悉的事,而这一行为的致命性却显得微不足道。特别是对一些更年幼的另孩来说,自杀行为似乎包含着一种试验性的,甚至几乎是娱乐性的因素在内。
上面这段文字中,有些字句让人不寒而栗。自杀不应被看得如此微不足道,但真正令人感到恐怖的地方是自杀变得如此平常。现在我们面临着一场自我毁灭的流行潮,青年人的试验、模仿与反叛的精神导致了它的蔓延;现在我们也在进行着一场失去理性的运动,而不知什么原因它已成为青少年表达自我的一个重要方式。不可思议的是,密克罗尼西亚群岛青少年的自杀流行现象在很大程度上与西方青少年吸烟泛滥的现象有相似之处。
放弃与香烟对抗
青少年吸烟是当代社会中严重而令人困惑的现象之一,没有人真正知道怎样对付这一现象,甚至不能说清这一现象到底是怎么回事儿。禁烟运动的主要思想是:烟草公司对青少年撒了谎,通过把吸烟表现得比实际情况更加诱人、更加无害,来引诱青少年吸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重新规范了香烟广告,并制定了相关政策,因此烟草公司现在撒谎就难得多了。我们还提髙了香烟价格,并推行了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香烟的法律,希望这样能使青少年不易买到香烟。而且,我们还在电视、广播和杂志等媒体上大力进行公共健康广告,以此向青少年灌输香烟有害的概念。
然而,这一方法不怎么奏效。比如,我们凭什么认为,禁烟问题的关键在于要向人们推广香烟有害的知识呢?最近,哈佛大学经济学家”基普-维斯克斯让一群吸烟者预算一下,如果一个人从21岁开始吸烟,那么平均寿命会减少多少年。他们猜的是9年,而正确答案是6-7年。烟民吸烟不是因为他们低估了吸烟的危害。而且,即使他们高估了吸烟的危险性,他们也照样会吸烟。同时,还有一个问题不甚明了,就是家长劝阻青少年吸烟的告诫究竟有没有发挥作用。正如任何一位孩子正处于青春期的家长都会说的那样,青春期孩子独有的乖戾个性会导致这样一种似是而非的情况出现:成年人越猛烈地抨击吸烟,越多地向孩子灌输吸烟的危害,青少年就越想尝试吸烟。如果你回顾一下过去十年来吸烟的趋势,就会发现情况的确如此。在过去十年中,禁烟运动的声势是史无前例的浩大。然而,所有的迹象都表明,在青年人中的禁烟运动起了适得其反的效果。1993-1997年间,高校学生吸烟人数占总人数的比率从22.3%增至28.5%。1991-1997年间,髙校学生中吸烟者的人数上升了32%。实际上,自1988年以来,全美青少年吸烟总人数已经超乎寻常地上升了73%。近些年来,几乎没哪个公共健康节目因为缺少反烟斗争题材而无法办下去。
根据目前的状况,我们得到一个教训,即我们应放弃与香烟对抗的努力。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我们以前寻找吸烟起因的方法没有多大意义,这正是密克罗尼西亚群岛上的自杀流行潮如此引人注目的原因,它与吸烟泛滥存在潜在的联系。密克罗尼西亚群岛的反常现象启发我们用另一种方式来理解青少年的吸烟问题。设想,如果引起吸烟的并不是市场环境下自然出现的合理规则,而是某种神秘而复杂的社会规则和仪式,就像主宰密克罗尼西亚群岛的自杀流行潮的力量那样,那么情况将会怎样?如果吸烟实质上是一种像密克罗尼西亚群岛自杀流行潮一样的时疫,它能怎样改变我们解决吸烟问题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