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卧底经济学-经济学原理+卧底经济学1-卧底经济学1:序言-第一章 你喝咖啡,谁赚钱-草甸与移民-从草甸回到咖啡屋-绿化带与轻轨-我们正在被“宰”吗-何时犯罪是划算的-谁偷走了我们的工作-第二章 超市对你隐瞒了什么-每分钟出生一位大方的客户-第三种方式:劝火鸡投票赞成感恩节-以“天然”之名进行的价格欺诈-搞乱价格-真实性检验之一:公司真拥有稀缺力量吗-价格定位-第三章 完美市场和“真话世界”-完美市场:真话,只有真话-没有市场的生活-效率与公平:我们能处理好吗-行不通的例子-第四章 城市交通-司机如何影响到局外人-定价应该反映损失-你的命值多少钱-知识的两种空白-低成本治理污染-好东西太多-经济学到底研究什么-第五章 内幕故事-内幕信息-内幕信息和健康保险-制作柠檬水-柠檬,医疗,美国-不完全信息——完整论述-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用锁眼经济学锁定医疗体制-第六章 理性的疯狂-价值与价格——超越随机游走-理性的傻瓜-对于稀缺的明智考量-第七章 对价值一无所知的人-爱情,战争,扑克-30万美元的房子怎么只卖了3 000美元-走入拍卖人中间-现代史上最大的拍卖案-记住:力量来自稀缺-第八章 穷国为何会穷-缺失的那块拼图板-强盗政府理论-制度至关重要-世界上最糟糕的图书馆-激励机制与尼泊尔的项目开发-有发展的机会吗-第九章 啤酒,小吃,全球化-啤酒,小吃,全球化(2)-全球化是好事吗-全球化是绿色的-贸易对穷人有利吗-特殊利益集团的力量-我们如何改善穷人的境况-第十章 中国的致富之路-两次农业革命-为将来投资-在经济增长中走出计划时代-中国和世界-经济有那么重要吗-卧底经济学1:致谢+卧底经济学2-第一章 谁是我的“另一半”-谁是我的“另一半”(2)-谁是我的“另一半”(3)-谁是我的“另一半”(4)-谁是我的“另一半”(5)-谁是我的“另一半”(6)-谁是我的“另一半”(7)-第二章 金钱与梦想,我应该追逐哪一个-金钱与梦想,我应该追逐哪一个(2)-金钱与梦想,我应该追逐哪一个(3)-金钱与梦想,我应该追逐哪一个(4)-金钱与梦想,我应该追逐哪一个(5)-金钱与梦想,我应该追逐哪一个(6)-金钱与梦想,我应该追逐哪一个(7)-第三章 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果真是这样吗-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果真是这样吗(2)-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果真是这样吗(3)-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果真是这样吗(4)-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果真是这样吗(5)-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果真是这样吗(6)-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果真是这样吗(7)-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果真是这样吗(8)-第四章 看盗版影片和盗版书籍,是不道德的行为吗-看盗版影片和盗版书籍,是不道德的行为吗(2)-看盗版影片和盗版书籍,是不道德的行为吗(3)-看盗版影片和盗版书籍,是不道德的行为吗(4)-看盗版影片和盗版书籍,是不道德的行为吗(5)-看盗版影片和盗版书籍,是不道德的行为吗(6)-第五章 血汗工厂是否应该被取缔-血汗工厂是否应该被取缔(2)-血汗工厂是否应该被取缔(3)-血汗工厂是否应该被取缔(4)-血汗工厂是否应该被取缔(5)-血汗工厂是否应该被取缔(6)-血汗工厂是否应该被取缔(7)-第六章 10年后,我们仍会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吗-10年后,我们仍会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吗(2)-第七章 晚入学的孩子表现更好吗-晚入学的孩子表现更好吗(2)-晚入学的孩子表现更好吗(3)-第八章 “门当户对”依然是婚姻幸福的条件吗-第九章 平均分摊餐费时,我们会点更贵的菜吗-第十章 身高也像快乐一样具有传染性吗-身高也像快乐一样具有传染性吗(2)-卧底经济学2:致谢+卧底经济学3-推荐序1:人仍然是理性的-推荐序2:经济学前沿的轻松阅读-卧底经济学3:自序-第1章 老板和你谁该拿高薪-为什么业绩工资不适合所有行业-经济学家为你加薪-经济学家为你加薪(2)-经济学家为你加薪(3)-经济学家为你加薪(4)-一家黑店的经济学-第2章 “住、行”安全经济学-选择什么样的社区更安全-选择什么样的社区更安全(2)-选择什么样的社区更安全(3)-选择什么样的社区更安全(4)-快乐经济学-第3章 生活费用为何水涨船高-繁荣的城市能给你更多机会-致使房价上涨的因素-“城市之死”的热门话题-“城市之死”的热门话题(2)-什么样的城市必将繁荣-哪类城市容易衰落-第4章 拉斯韦加斯的赌王之王-博弈论大战拉斯韦加斯-博弈论大战拉斯韦加斯(2)-博弈论大战拉斯韦加斯(3)-博弈论大战拉斯韦加斯(4)-赢家的诅咒-发射原子弹的逻辑-发射原子弹的逻辑(2)-发射原子弹的逻辑(3)-发射原子弹的逻辑(4)-第5章 最佳离婚率真的存在吗-速配与男女比例失调-速配与男女比例失调(2)-婚姻超市:经济学太空中的一个地方-很久以前,非洲大草原,原始社会-很久以前,非洲大草原,原始社会(2)-很久以前,非洲大草原,原始社会(3)-最佳离婚率-最佳离婚率(2)-最佳离婚率(3)-第6章 性、犯罪及米老鼠经济学-关于“性”的理性选择-关于“性”的理性选择(2)-关于“性”的理性选择(3)-关于“性”的理性选择(4)-小老鼠的预算-诺贝尔奖得主的理性犯罪-监狱真的能阻止犯罪吗-经济人的末日-经济人的末日(2)-第7章 雇主喜欢雇什么样的人-教育与就业机会的关系-职场中的两种歧视-职场中的两种歧视(2)-奥巴马效应-奥巴马效应(2)-奥巴马效应(3)-第8章 理性革命-输掉总统竞选的戈尔-理性政治的奇妙逻辑-革命与绑匪困境-威廉国王与玛丽王后的双赢-第9章 逻辑100万年-经济飞速发展与运气的关系-为什么英国的工资如此之高-疟疾改写历史-理性创造奇迹-理性创造奇迹(2)-理性创造奇迹(3)-卧底经济学3:致谢-卧底经济学4+第1章 经济的使用指南-经济的使用指南(2)-经济的使用指南(3)+第2章 保姆合作社的衰退-保姆合作社的衰退(2)-保姆合作社的衰退(3)-第3章 货币,货币,货币-货币,货币,货币(2)-货币,货币,货币(3)-货币,货币,货币(4)+第4章 适量的通货膨胀-适量的通货膨胀(2)-适量的通货膨胀(4)-适量的通货膨胀(3)+第5章 刺激-刺激(2)-刺激(3)-刺激(4)+第6章 战俘营的经济衰退-战俘营的经济衰退(2)+第7章 产出缺口-产出缺口(2)+第8章 失业的发明-失业的发明(2)-失业的发明(3)-失业的发明(4)-第9章 老板经济学+第10章 宏观经济学的水妖塞壬-宏观经济学的水妖塞壬(2)-宏观经济学的水妖塞壬(3)+第11章 GNP崇拜-GNP崇拜(2)-GNP崇拜(3)+第12章 幸福经济学-幸福经济学(2)-幸福经济学(3)+第13章 经济增长能否永续-经济增长能否永续(2)+第14章 不均等-不均等(2)-不均等(3)+第15章 宏观经济学的未来-宏观经济学的未来(2)-卧底经济学4:致谢和推荐阅读+赢家的诅咒-推荐序一 接地气的经济学-接地气的经济学(2)-推荐序二 “塞勒三部曲”推荐序-《“错误的”行为》与塞勒的学术道路-《赢家的诅咒》与经济学中的“反常”-《助推》与“自由意志的家长制”-01 合作-单次博弈的公共产品实验-重复博弈-互惠式利他主义-利他主义-合作:评论-02 最后通牒博弈-简单最后通牒博弈-两阶段议价博弈-多阶段博弈-市场上的最后通牒博弈-03 跨行业工资差异-跨行业工资差异:可能的辩解-跨行业工资差异:理论上的解释-跨行业工资差异:评论-04 赢家的诅咒-赢家的诅咒:实验证据-赢家的诅咒:实地资料-赢家的诅咒:评论-05 禀赋效应、损失规避及现状偏见-禀赋效应-交叉的无差异曲线-现状偏见-损失规避-06 偏好反转-偏好反转(2)-兼容性假说-偏好反转:评论-07 跨期选择-个人贴现率的变化-参照点-享受与恐惧-08 储蓄、可替代性及心理账户-目前收入账户:消费取决于收入-收入、奖金及意外之财的来源-养老金财富-房产-储蓄、可替代性及心理账户:评论-09 博彩市场-赛马博彩市场-投注策略-乐透型彩票-博彩市场:评论-10 股票市场的日历效应-周末效应-月度转换效应-股票市场的日历效应:评论-11 华尔街股市上的均值回归-股市平均水平的均值回归-截面数据的均值回归-短期均值回归现象-华尔街股市上的均值回归:评论-12 封闭式共同基金-四种反常现象-代理成本-受限股票-税收-封闭式基金溢价-金钱并非万能的-投资人的情绪──一种可能的解释-封闭式共同基金:评论-13 外汇-外汇风险溢价-预期误差-如果你有这么聪明的话-赢家的诅咒:后记

货币,货币,货币(2)

2020年7月16日 字数:2344 来源:卧底经济学 作者:[英]蒂姆·哈福德 提供人:frame99......

很好。奇怪的是,现实世界中,幽默作家道格拉斯·亚当斯幻想出来的比火星还大的三角形橡胶硬币尼基(Ningi)还真的有个类似物。它就在西太平洋密克罗尼西亚的雅浦岛。那里的硬币叫“莱”(Rai),是块中间有孔的石头轮盘。有些相当轻便——直径约手掌大小或更小,重量和几包白糖类似,但最值钱的石头则要大得多——一个19世纪晚期的英国水手曾描写过一块重达4.5吨、直径超过2.7米的石头轮盘。换句话说,几乎没有人能搬动它。3

雅浦岛石头货币曾经是件严肃的事情。石头要从400多公里外的帕劳开采和雕刻出来。一个维多利亚时代的博物学家曾见过400个雅浦男人在帕劳开采石头,占整个岛成年男性的十分之一。用小竹船将石头从帕劳运回雅浦是件困难的事,有时甚至会致命。如果有人在途中丧命,所运的“莱”将格外珍贵。最大的石头可能用于重要交易,如购买土地或结婚等;小一点儿的石头可以交换一头猪。即便如此,要移动猪都比搬石头来得更容易。

所以,从方便使用的角度出发,雅浦岛民必须进行全面的货币革新:他们将对石头的物理控制权和所有权分离开来。如果你想买我的猪,就在公众见证下进行交易:猪交给你,作为交换,你把石头的所有权转给我——靠着你屋子后面左数第二棵树的那块。于是所有人都知道了这块石头是属于谁的。交易双方都不用费工夫搬动石头了。

一天,一位开采队的船员将一块新开采的大石头从帕劳运回,在离雅浦海岸不远处遇到了暴风雨。石头沉入了大海,而开采队员们游上了海岸,讲述了他们幸运逃脱但没能运回石头的事。但是,如果你屋外的石头不需要搬来搬去改变所有权,那海底的石头有什么不同?出钱进行这次开采和运输的首领成了这块海底巨石的所有者。现在他可以将石头的所有权转给岛上另一个有钱人,再转给另一个,跟别的石头没什么两样。尽管这块石头看不见也摸不着,但它也是钱。

我觉得,听起来雅浦的货币系统很不正常。

啊,但果真如此吗?多年以来,发达国家的货币体系都建立在黄金基础上。在从很远的地方花费极高成本,冒着极大风险开采出来以后,黄金本身——尽管通常一锭黄金没有一块硕大的石头那么重,但也是很重的东西——会放在银行金库里。在诸如伦敦或威尼斯等城市里,自然没有人能使用雅浦岛的信用机制,“大家都知道,那块石头是蒂姆的”。但这个理念是大致相通的。黄金也像石头“莱”一样,几乎不会移动。它就放在银行金库里。人们只会随身携带着记录他们拥有黄金数量的纸张。

刚开始,这是一个纯粹的私人安排:一个拥有黄金的商人在金匠的保险库中租赁一块地方。金匠会给他一张凭证,证明他拥有这笔黄金。如果想从第二个商人处买东西,他就拿着凭证去找金匠,拿走他的金子用于贸易,然后第二个商人再把黄金放回金匠处,收好他的贷方凭证。没过多久,人们就发现只交换贷方凭证要比来往于金匠处方便多了。

诸如美元或英镑之类的纸币就源自这一系统。(但纸质货币的历史要悠久多了。中国13世纪时的皇帝忽必烈汗就曾建立了纯粹的纸质货币系统,使得当时到访的意大利商人马可·波罗非常吃惊。)现代英国和旧时美国的钞票就承诺在“持有人需要时”付款,也就是承诺将钞票兑换成黄金,一如私人金匠发行的凭证。但现代货币不再与黄金挂钩——二者曾经挂钩,但大多数国家在20世纪30年代早期打破了这种挂钩,即“金本位”。

那为什么英国的纸币上仍然写着“承诺在持有人需要时付款”?

那就是旧制度留下的古怪遗物了。这一承诺不再和黄金有关——它仅仅意味着你可以到英格兰银行将一张10英镑纸币换成两张5英镑纸币。英格兰银行宣称:“现在公众对英镑的信任建立在货币政策的操作之上。”显然它是认真的。

而这正是雅浦岛民与现代经济体的货币体系之间的真正区别。在雅浦疯狂的货币体系中,即使是石沉大海,它仍然还是货币。在现代世界中,我们的货币体系更加疯狂:即便并不存在,贵金属也仍然还是货币。现在我们流通使用的只是纸片而已,而在过去它们曾代表了对金库中黄金的所有权。现在它们不再代表对某样东西的所有权,但却也代表了对任何东西的所有权。连道格拉斯·亚当斯都编不出这样的故事。

所以,如果想弄清货币在经济中的作用,我们首先应该明白货币并不一定是纸币或是金属硬币——它也可以以大石头的形式存在。它本身也可以不具有任何价值。诚然,黄金和“莱”具有价值的原因是一致的:它们都美丽而罕见。另一种早期的商品货币是盐,它具有价值的原因则很实际——它可以使食物变得美味且必不可少。然而,有很多本身具有价值的东西却不是货币:法拉利跑车很有价值,但不太可分——不能用一个轮胎来换取一个假期;同时,一些东西本身没什么价值但可以充当货币——正如前面所说,所有用英镑进行交易的人都很乐意交出价值100万英镑的商品,以换取仅以2 000英镑的成本印刷出来的纸张。诸如金匠开具的凭证等货币体系最初都与具有内在价值的商品绑定在一起,但直觉上很难理解的是,实际上并不需要具有内在价值的商品。要让货币具有价值,只需要让每个人都认同它是有价值的就行了。

好吧。你怎么知道这些的?

教科书上写道,货币具有三种职能:交易媒介、价值贮藏,以及计价单位。下面我们将看到,每项职能都能在某种情形下与其他职能相互区分开来,但好的货币同时具有这三项职能。

分别来看这三项职能。交易媒介是一种记录交易的方式。在现代社会中,纸币就是一种交易媒介。如果我能提供洗衣服务,同时想买一台新电脑,没必要非要找到一个需要洗衣服的电脑零售商。我可以为随便一个人提供洗衣服务换取现金,再支出现金购买电脑。货币促成了这一系列交易。

我们可以将纸币的流通看作个人对社会所做贡献的一种记录方式,这种贡献必须在某个地方对某个人具有价值。我提供洗衣服务,做出了有价值的贡献,所收到的现金就是正式的记录。购买了电脑,我就兑现了我的贡献,交出了现金。原则上说,此类交易都可以记录在一个巨大的中央数据库里。雅浦岛就是这样做的——那里人烟稀少,记录哪个人拥有哪些石头的巨大数据库就在人们的脑海里。对于规模过大无法推行雅浦系统的社会而言,纸币使得数据库的存在不再必要,但随着借记卡和网上银行逐渐超过纸钞票和硬币的使用,纸币正在让位于一个巨大的数据库——雅浦岛民集体记忆的电脑版本。

货币的第二项职能是价值贮藏。一个奶农想为退休生活进行储蓄,但他不能把大桶大桶的牛奶贮藏在地下室里:时间一长,牛奶就没什么价值了。但是,如果奶农卖了牛奶换成现金,他当然就可以把现金藏在床垫下或者存在银行账户里,从而将价值贮藏起来。

货币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