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行为经济学+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译者的话-第1篇 导 言-1 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2)-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3)-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4)-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注释-第2篇 价格与偏见-2 有效歧视-现实中的歧视-少数民众的歧视-有效歧视——注释-第3篇 政治和法律-3 竞争与民主-4 犯罪与惩罚-基本分析-模型-违法的供给-惩罚-行为关系的改变-罚款-最优条件-罚款-补偿与刑法-对付犯罪的私人支出-几点应用-总结与结论-犯罪与惩罚——注释-第4篇 时间和家庭生产-5 时间分配理论-改进的选择理论-应用——工作时间-应用——时间的生产力-应用——收入弹性-应用——运输-时间与产品之间的替代-时间分配理论——总结-时间分配理论——注释-6 时间与产品的时期分配-人力资本投资-年龄和生产函数-人力资本和消费-分析的扩展-实证分析-7 新消费者行为理论-传统的选择理论-传统理论的弱点-家庭生产函数分析:一种说明-先驱们的建树-家庭生产函数分析的应用-评价-新消费者行为理论——注释-第5篇 非理性行为-8 非理性行为与经济理论-第6篇 婚姻、生育力和家庭-9 生育力的经济分析-10 数量与质量之间的关系-11 婚姻理论-第7篇 社会相互作用-12 社会相互作用理论-13 利他主义、利己主义及遗传适应性:经济学和社会生物学-译者后记-“错误”的行为——行为经济学的形成-推荐序一接地气的经济学-推荐序二 塞勒三部曲导读-引言+第一部分 行为经济学的发轫:1970—1978年-第1章 经济人与非理性的人-经济人与非理性的人(2)-第2章 机会成本和禀赋效应-机会成本和禀赋效应(2)-第3章 非理性行为清单-第4章 前景理论和价值函数-神奇的价值函数曲线图-第5章 加州圆梦之旅-加州圆梦之旅(2)-加州圆梦之旅(3)-第6章 行为经济学面临的挑战-行为经济学面临的挑战——似乎-行为经济学面临的挑战——激励和学习-行为经济学面临的挑战——市场+第二部分 心理账户:1979—1985年-第7章 这笔交易到底值不值-这笔交易到底值不值(2)-第8章 沉没成本-沉没成本(2)-第9章 漏水的桶与财务预算-第10章 扑克牌桌边的怪诞行为+第三部分 自我控制:1975—1988年-第11章 意志力和延迟消费-意志力和延迟消费(2)-意志力和延迟消费(3)-第12章 计划者与行动者-计划者与行动者(2)-计划者与行动者(3)-第13章 现实生活中的人类行为-希腊峰滑雪场的定价策略-通用汽车的库存问题-第四部分 我与卡尼曼合作的时光:1984—1985年-第14章 怎样才算公平-怎样才算公平(2)-怎样才算公平(3)+第15章 关于公平的博弈实验-关于公平的博弈实验(2)+第16章 从代币实验到马克杯实验-从代币实验到马克杯实验(2)+第六部分 金融市场:1983—2003年-第21章 选美竞赛和股票投资-选美竞赛和股票投资(2)-选美竞赛和股票投资(3)-第22章 股市反应过度了吗-股市反应过度了吗(2)-第23章 价值股比成长股的风险更大-第24章 价格并不都是合理的-第25章 动物精神和封闭式基金折价之谜-动物精神和封闭式基金折价之谜(2)-第26章 果蝇、冰山和负股价-果蝇、冰山和负股价(2)+第七部分 助推计划:1995年至今-第27章 当法律遇上行为经济学-当法律遇上行为经济学(2)-当法律遇上行为经济学(3)-第28章 挑选办公室的风波-挑选办公室的风波(2)-第29章 球队选秀与贝克尔猜想-球队选秀与贝克尔猜想(2)-球队选秀与贝克尔猜想(3)-球队选秀与贝克尔猜想(4)-球队选秀与贝克尔猜想(5)-第30章 有奖竞猜类节目你该怎么玩-有奖竞猜类节目你该怎么玩(2)-有奖竞猜类节目你该怎么玩(3)+第八部分 让世界变得更美好:2004年至今-第31章 “明天储蓄更多”计划-“明天储蓄更多”计划(2)-“明天储蓄更多”计划(3)-“明天储蓄更多”计划(4)-第32章 自由主义的温和专制主义与助推策略-自由主义的温和专制主义与助推策略(2)-第33章 助推人们做出正确的决策-助推人们做出正确的决策(2)-助推人们做出正确的决策(3)-助推人们做出正确的决策(4)+结语:经济学的未来-结语:经济学的未来(2)-结语:经济学的未来(3)-结语:经济学的未来(4)+第五部分 埋首于经济学研究的日子:1986—1994年-第17章 理性主义者与行为主义者的辩论-理性主义者与行为主义者的辩论(2)-理性主义者与行为主义者的辩论(3)-第18章 股市、赛马与反常现象-第19章 打造一个行为经济学家的明星团队-打造一个行为经济学家的明星团队(2)-第20章 狭窄框架与出租车司机的工作时间-狭窄框架与出租车司机的工作时间(2)-狭窄框架与出租车司机的工作时间(3)-狭窄框架与出租车司机的工作时间(4)

第14章 怎样才算公平

2020年7月16日 字数:2560 来源:错误的行为——行为经济学的形成 作者:[美]理查德·泰勒 提供人:yandang18......

卡尼曼与尼奇当时刚刚启动了一项研究,与我的“在沙滩上喝啤酒”的例子息息相关,即怎么才能让经济交易看上去“很划算”?(也就是说,同样的啤酒,如果是在高档度假酒店而不是在破旧的杂货店买的,人们为什么愿意支付更多的钱?)卡尼曼和尼奇邀请我加入他们的研究,他们最初的研究课题是:人们认为什么样的经济交易才算是“公平的”?在高档度假酒店和杂货店买啤酒,有些人不愿意支付同样的价钱,因为在他们看来,杂货店索要这么高的价钱是不公平的。

多亏杰克·尼奇与加拿大政府达成了一项协议,我们可以进行免费的电话调查,研究项目才得以顺利展开。当时,政府有一个项目,为失业者提供电话调查员的培训。不管培训课程的具体内容是什么,被培训人员要有问卷才能进行调查。于是每周一我们传真过去一些问题,周四晚上他们会把回复传真给我们。我们可以利用周五和周末的时间分析答案,并且为下个星期设计一些新问题。今天,这种研究可以利用亚马逊的土耳其机器人这样的服务在网上完成,但是在那个年代,每周能够在安大略省(随后是英属哥伦比亚省)随机抽取几百名居民做调查已经相当令人满足。我们可以尝试问各种各样的问题,很快就能得到反馈,并用一种最佳的方式不断学习,即用试错法验证受理论驱动的直觉。

下面是我们问过的一种问题:

一家五金店有雪铲出售,价格一直是15美元。在一场暴风雪过后,五金店将雪铲的价格提高至20美元。

你认为这一举动十分公平,可以接受,有点儿不公平,还是十分不公平?

在这里,为了简化数据,我们将前两个答案合并到一起称为“可以接受”,后两个合称为“不公平”。关于上述问题的回复如下(每个问题大约有100个回复者):

可以接受:18% 不公平:82%

你可能会说:“怎么能这么缺德?暴风雪刚过,雪铲就涨价?”然而,涨价正是经济学理论认为应该发生的事情!商学院基础经济学教程中常常会出现这个问题。“雪铲的供给量是一定的,当需求突然增加后,价格会发生什么变化?”在经济学课堂上,正确答案是价格会上涨,直到所有愿意以此价格购买雪铲的人都能得到一把雪铲。想让雪铲最终被最重视它的人(重视程度用支付意愿衡量)买到,唯一的方法就是涨价。

MBA学生在商学院学到的一点就是要像理性经济人那样思考,但他们忘记了该如何像普通人那样思考。还有一个例子可以说明卡尼曼所说的“理论诱导的盲区”。当我把有关雪铲的这个问题摆在我的MBA学生面前时,他们的回答基本符合标准的经济学理论:

可以接受:76% 不公平:24%

我们的实验完全是描述性的,我们并不打算像伦理学家那样,对“何为公平”或“何时应当保持公平”做出判断。相反,我们的做法可以被称为实验心理学式的。我们试图了解普通人认为什么是公平的,虽然实验中的实验对象以加拿大人为主。更确切地说,我们试图弄清楚公司的哪些行为会让人们恼火。事实证明,暴风雪后雪铲涨价确实会让人们感到恼火,英语中甚至有个专门的名词指代这种做法,即gouge(中文是“敲竹杠”的意思)。gouge的普通释义为“挖洞或用尖锐器物戳”。当暴风雪过后,五金店提高雪铲的价格时,人们会觉得好像有人在拿利器戳他们一样。实际上,有些地区制定了专门的法律来打压这种做法,这表明人们认为此举侵害了他们的权利。我们想知道还有什么商业行为是人们讨厌的。

在我们所有的调查问题中,如果有哪一个得出了有趣的结果,我们便会使用不同的变量再次进行电话调查,以确定问题本身没有什么特殊性,比如上述例子中的雪铲。下面这个问题的提出,是受到了我三岁的女儿杰西(Jessie)和她从不离手的娃娃杰伊的启发。杰伊不是一个普通娃娃,而是一个椰菜娃娃。虽然我觉得它没什么特别的,但很多上幼儿园的小女孩都十分喜欢这种娃娃。圣诞节前,到处都买不到椰菜娃娃,但很多家长都极其渴望买到一个送给自己的孩子。所以,我们的问题是:

广受欢迎的椰菜娃娃已经断货一个月了,但是在离圣诞节还有一周的时候,一家商店的库房里偶然发现了一个椰菜娃娃。商店的管理者知道,很多顾客都想买到这种娃娃,所以用商店的广播宣传道:这个椰菜娃娃会进行拍卖,价高者得。

可以接受:26% 不公平:74%

这个结果会让我们立刻想到另一个有趣的问题:为什么拍卖如此让人反感?是因为娃娃最终会被富人买去,还是因为商店的管理者想要从近乎绝望的父母身上尽可能多地榨取钱财?对这些家长而言,家中有一个小孩正在焦急地等待圣诞节的到来。

为了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问了另外一组人同样的问题,但最后加上了一句,“拍卖所得将被捐给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结果,“可以接受”的比例变为79%。如果拍卖所得将被捐给慈善机构,而不是进了商店经营者的腰包,拍卖椰菜娃娃的做法就是可以接受的。

但是,这一结论并不适用于所有情境。我们还问过一个问题:一个小镇里流感肆虐,但全镇就只剩下一盒感冒药了。药剂师此时若拍卖这盒药,其做法是否公平?当然,大多数人不认同这种做法,而且即使将拍卖所得捐给慈善机构,也不会改变人们的看法。他们知道,很多奢侈品只是富人的专利。不过,对大多数人而言,医疗保健品可不属于奢侈品。在大多数欧洲国家,还有加拿大,享受医疗保险是每个公民的基本权利。在美国,就算有些地区没有做到这一点,但如果一位没有医疗保险的事故伤者被送到急诊室,医生也不会不管不顾的。同样,没有哪个国家允许人体器官自由买卖,除了伊朗有个肾脏市场。在大多数国家,允许富人花钱购买穷人的肾脏这件事都是“不得人心的”,经济学家阿尔文·罗思(Alvin Roth)很喜欢用这个词描述此类市场交易。

在很多情况下,判断某一行为是否公平不仅取决于受益人或受害者是谁,还取决于问题的表达方式。为了验证这种观点,我们将同一问题以两种形式表述出来,去询问不同的实验对象。请看下面这组问题,斜体字部分就是二者的不同之处。

一款备受欢迎的汽车供应紧缺,顾客必须等两个月才能拿到车。汽车经销商一直按照标价出售这款汽车,现在他们将销售价格提高了200美元。

可以接受:29% 不公平:71%

一款备受欢迎的汽车供应紧缺,顾客必须等两个月才能拿到车。汽车经销商一直以低于标价200美元的价格出售这款汽车,现在改为按原价销售。

可以接受:58% 不公平:42%

在第2章我们曾提到,商家会对信用卡用户收取附加费的问题。上述这组问题正好说明了很有用的一点:任何公司都应该将计划制定的最高价格设为“标价”,低于这一价格时则称为“促销”或“打折”。与增收额外费用相比,取消折扣没有前者那么令人不快。

我们在研究中发现一点,人们对公平的感知与禀赋效应有关。买家和卖家都认为他们有权利享受自己已习惯的交易条件,并把交易条件恶化看成一种损失。如果某种商品卖家一般都是免费赠送,或是已经将其价格包含在其他商品的价格里了,当卖家开始对这种商品收费时,买家就会真切地感受到自己一直习惯的是之前的那种销售条件。当面对这种变化时,平时的情况就成为人们的参照点。如果饭店开始收取座位费,就会违反现有的规范:虽然座位无须多么舒适,但餐费应该包含座位费。不过,人们也认为公司和雇主有权利赚取(合理的)利润,人们不会期待公司免费发放产品。因为成本增加而使产品价格提高,人们基本上都会认为这是公平的。

公平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