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MT模型思维学院 老范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达尔文进化论的核心思想,达尔文认为:生物是通过不断的竞争、变异和选择,最终形成了多样而又勃勃生机的生命。进化是没有方向和目的的,有的走向呆滞,有的走向智能。不管走向哪个方向,都是大自然通过最简单的“试错法”选中的幸存者,不能适应环境的物种将会被大自然淘汰,没有同情更没有怜悯。
大自然的基本法则是:适者生存而不是强者生存。例如蟑螂和恐龙比较,恐龙无疑是强者,但是在面临地球环境的变迁,恐龙走向了灭绝,而蟑螂却能够很好的适应恶劣环境。据蜚蠊目化石显示,在距今约3.2亿年前蟑螂就出现了,而恐龙直到2亿4500万年前的三叠纪晚期才出现,所以恐龙比蟑螂出现的晚,灭绝的早。
为什么弱者蟑螂比强者具备更大的生存力?因为蟑螂适应环境的能力极强,从城市到农村,从废墟到沙漠,甚至不适合人类生存的核辐射区,都有蟑螂的身影。蟑螂是杂食动物,在大多数情况下,它们会吃任何有机物,它们会吃毛发、树的汁液、木材、粘邮票的胶水和胶装书的黏胶,因为传统的胶水含有动物性蛋白质。蟑螂大多时候是吃死的或不动的东西,不会去捕食活物,因为捕杀活物需要更高的狩猎技能,不仅消耗能量还面临巨大的风险。蟑螂只要吃上一餐,就能生存数月之久。因为蟑螂属于变温动物,不需要消耗能量来维持体温。蟑螂具备极强的免疫系统和自愈能力,具备应对外界伤害的复原力,既使把蟑螂的头部砍掉,在实验室条件下,伤口如果没有被细菌或病毒感染,它们甚至可以继续存活一个月,直到饿死。甚至有科学家认为:蟑螂是上帝最宠幸的物种,可见其超强生存力。
适者生存不仅适用于生物系统,同样适用于社会系统和经济系统,复杂经济学奠基人布莱恩.阿瑟在《技术的本质》一书中提到,技术的发展推动着经济的发展,他们都遵循进化论,企业就是创造技术的载体,只有适应新市场新环境的企业才能够生存下去。例如:苹果手机、微信、今日头条、抖音都适应了移动互联网的生存环境,才能够取得成功。而柯达、诺基亚在市场环境发生变化的时候,不能够快速的适应环境,最终走向了衰败。
在一个非线性的复杂经济系统中,企业如何才能快速的感知变化,并调整自我适应环境?是每一个企业家或者创业者首要考虑的问题。经济学家蒂姆·哈福德提出的适应性创新,或许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创新思路。
一、什么是适应性创新?
适应性创新就是组织通过去中心化的管理方式,采用试错法,对外界环境进行感知和探测,不断的调整和优化自己目标、管理、产品或服务,以更强大的生存力去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适应性创新包含三大元素:去中心化、变异和选择。
1、去中心化——打造快速适应的机构
所谓去中心化,就是把中心去掉,使原来属于中心化角色的权力分散,赋予各节点一定的主动权。例如:公司管理中的授权、社会管理中的分权等。去中心化,不是不要中心,而是由节点来自由选择中心、自由决定中心。简单地说,中心化的意思,是中心决定节点。节点必须依赖中心,节点离开了中心就无法生存。在去中心化系统中,任何人都是一个节点,任何人也都可以成为一个中心。任何中心都不是永久的,而是阶段性的,任何中心对节点都不具有强制性。
在一个中心化的组织里,有着集权的领导和等级森严的官僚体制,组织末端的指挥官或者士兵没有独立自主决策的权利,一切指令必须得到上级的命令才可以行动。
这种中心化组织的决策结构包含三个要素,第一是通过对所有可能的信息进行细致和全局化分析,第二是向同一方向努力的团结团队,第三是严格的指挥链。
这种理想化的决策结构有三个前提条件,第一必须保证外界信息完整、快速的传递到决策者,第二决策者必须能够做出英明的决定,第三指挥链条必须清晰准确的传递到组织末端。
而在现实中几乎不可能实现,事实证明,最高决策层获得信息不会那么快,也不可能获得完整的信息,因为有些坏消息可能会被过滤掉,这种报喜不报忧的思维,会严重影响决策者的客观性。其次决策者不可能每次都能做出英明决策,因为决策者会受到信息不对称和决策陷阱的影响。即使决策者做出了正确的决策,在传递命令的时候,也会受到部分人的抵制,因为忠心耿耿、团结一致的简单团队极难打造,大部分团队都是动机和多利益交互的复杂性群落。
这种中心化的组织在狩猎时代、农业时代和工业时代,外界环境的变化相对稳定,弊端还不会表现的非常明显,但在数字经济时代,中心化组织就显得拙劣和不合时宜。
在互联网时代,外界环境变化的速度非常之快,去中心化已经成为组织管理的核心思想。例如:美军的机动小组、日本京瓷公司的阿米巴经营、维基百科的众包模式等。
维基百科短短几年就成为了全球网络上最大且最受欢迎的参考工具书,名列全球十大最受欢迎的网站。它的特点就是去中心化,它没有专职的编辑,全世界任何一个人都可以自由编辑、自由修改,并且是自愿和免费的。维基百科用一张全球性的网络把全世界在不同学科拥有知识的学者连接在一起,相互编辑、相互补充,共同编织出全球最大的百科全书。如果不是采用这种去中心的组织模式,是不可能做出如此全面而又巨大的百科全书的。
任何大型机构都会面临是集中还是去中心化的困境,1974诺贝尔经济学奖哈耶克认为,不管是政治、社会、经济和企业组织,只有去除集中化管理,采用扁平化结构,才能激活自由和创新的力量。在信息技术高速发达的21世纪,企业应该在必要时大胆颠覆自己,不能寻求一片祥和,而要倾听不同的声音,不要依赖一个从上至下的策略,而是将权力下放,激活下属的智慧,互相学习,不断迭代,以适应快速变化的环境。
2、变异——探测创新的多种可能性
没有变异就没有进化,这是从古到今所有进化论者毋庸置疑的共识。变异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来源。变异分为遗传变异和非遗传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有三种来源: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是由于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增添、缺失或改变,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例如,小麦从高秆变成矮秆,水稻从低产变成高产,普通羊群中出现了短腿的安康羊等,都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基因突变在生物界中是普遍存在的。无论是低等生物,还是高等生物以及人,都会发生基因突变。突变分为自然突变和诱发突变,自然条件下发生的基因突变叫做自然突变,人为条件下诱发产生的基因突变叫做诱发突变。例如转基因食品就是诱发突变的结果。
引起基因突变的因素可以归纳为三类:一类是物理因素,如X射线、激光等;另一类是化学因素,是指能够与DNA分子起作用而改变DNA分子性质的物质,如亚硝酸、碱基类似物等;第三类是生物因素,包括病毒和某些细菌等。诱发突变一般采用物理诱变、化学诱变、基因剪辑或者航天诱变(利用宇宙射线、微重力、弱地磁等因素对生物进行诱变的一种手段)等。
基因突变对生物进化非常重要。它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最初的原料。
企业也是一个生命系统,创新就是一种企业变异,是企业为了适应外部环境必须进行的基因突变,企业家通过引入跨界人才和先进工具对企业进行突变诱发,对组织结构、管理、营销、产品或服务进行重构,不断的变异、不断的分形、不断的试错,去寻找成功的多种可能。
例如:Google的20%时间就是鼓励员工去试错去创新。在2004年Google发布的IPO letter中,创始人Larry Page和Sergey Brin在信中写道:除了各组的常规项目之外,我们鼓励员工每周花20%的时间开发自己感兴趣、可以促进谷歌发展的个人项目。也就是如果一周工作5天,其中有一天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正因为这种自由的工作环境,很多优秀的工程师可以抽出时间去研究一些古怪的项目,让Google变异和分形出许多“计划之外”的神级产品。
比如全球月活用户超过1.5亿的Google Maps, email服务界霸主Gmail, 和Chrome完美契合的新闻搜索Google News, 最受欢迎的流量变现工具Adsense等,都是Google员工利用这20%的时间开发出来的。
3、选择——从多样性中做出正确的选择
复杂世界中永远存在“选择”问题,找到适应环境的有效路径或最优策略是任何一个物种必须具备的技能。
在自然界,蚂蚁是高度社会化的动物,意大利学者Dorigo、Maniezzo等人在研究蚂蚁觅食的过程中,发现单个蚂蚁的行为比较简单,但是蚁群整体却可以体现一些智能的行为。比如蚁群能够在不同的环境下,以最短的时间沿着最短的路径到达食物源。它们是如何做到的呢?它们依靠什么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生物学家进一步研究发现,蚂蚁会在其经过的路径上释放一种称之为“信息素”的物质,蚁群内的蚂蚁对“信息素”具有感知能力,它们会沿着“信息素”浓度较高路径行走,而每只路过的蚂蚁都会在路上留下“信息素”, 随着时间的推进,较短的路径上累积的信息素浓度逐渐增高,选择该路径的蚂蚁个数也愈来愈多。最终,整个蚂蚁会在正反馈的作用下集中到最佳的路径上,这样经过一段时间后,整个蚁群就会沿着最短路径到达食物源了。
假设蚂蚁有两条路可从蚁窝通向食物,开始时两条路上的蚂蚁数量差不多:当蚂蚁到达终点之后会立即返回,距离短的路上的蚂蚁往返一次时间短,重复频率快,在单位时间里往返蚂蚁的数目就多,留下的信息素也多,会吸引更多蚂蚁过来,会留下更多信息素。而距离长的路正相反,这种正反馈机制会让越来越多的蚂蚁聚集在最短路径上来。
蚂蚁具有的智能行为得益于其简单行为规则,该规则让其具有多样性和正反馈。在觅食时,蚁后会派出大量的蚂蚁去寻找食物,蚂蚁通过不断的试错,终有一只蚂蚁会发现食物,一旦发现食物,所有的蚂蚁都会聚集到一条道路上,快速的把食物搬回洞穴。生物学家把这种高度智能化的蚂蚁觅食行为称之为蚁群算法,一种用来寻找优化路径的概率型算法,这种算法具有分布计算、信息正反馈和启发式搜索的特征,本质上是进化算法中的一种启发式全局优化算法。
通过蚁群算法,我们可以获得以下启示:
第一、未来是不确定性的,不可预测,企业必须通过大量的试错、创新和变异寻找更多的可能性。而不是仅仅靠领导者去预测市场和下达指令。就像蚁群一样,如果所有蚂蚁都等着蚁后去预测未来并下达指令,这群蚂蚁一定会走向灭亡。
第二、一旦发现最优路径,就要投入全部资源去实现目标。企业的资源有限,一旦发现了新的机会,就要敢于调动所有的资源去快速占领市场,不然就会被竞争对手超越。就像蚁群一样,一旦发现食物,就会调用各路蚂蚁快速的搬运食物,如果稍有迟疑,辛苦发现的食物就会被其它猎食者夺取。这就是蚁群算法给予我们的启示。
二、企业创新与复杂适应性系统(CAS)
复杂适应系统(Complex Adaptive systems,简称CAS),是Holland教授在复杂系统的研究中,发现了一大类系统都是由一系列具有适应性的个体组成的,他把这类系统叫做复杂适应系统。
复杂适应系统认为适应性造就了复杂性,是适应性主体之间的相互适应让系统变得复杂。所有个体都处于一个共同的大环境中.但各自又根据它周围的局部小环境.并行地、独立地进行着适应性学习和演化。个体的这种适应性和学习能力是智能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把这种个体称为智能体。
在环境中演化着的个体,为了生存的需要,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行为,修改自身的规则,以求更好地适应环境选择的需要,大量适应性个体在环境中的各种行为反过来不断地影响和改变着环境,每个智能体根据学到的经验改变自身的结构和行为方式,通过相互间的交互、交流,涌现出新的结构、现象和更复杂性行为,如此反复,个体和环境就处于一种永不停止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进化过程之中,形成一个新的复杂适应系统中,如此不断的演化。
CAS系统有四大特征(聚集、非线性、流、多样性)和三大机制(标识、内部模型、积木块),社会经济系统是典型的复杂适应性系统 ,企业的各种经营行为和创新行为,必然会呈现出CAS适应性主体所共有的特性和机制。企业在社会经济系统中,既是创新主体也是适应性主体,同时个人在企业内部即是适应性主体也是创新主体,所以企业和个人必须通过不断的创新来调整自己才能适应环境。
通过以上七大要素的描述发现,复杂适应系统可以看做是以内部模型为积木, 通过标识进行聚集且相互作用并层层涌现出来的动态系统。企业创新不是机械的设计,而是众多智能个体为了适应环境涌现的过程。企业通过多样性的人才聚集,思想碰撞,不断试错和调整内部模型,当达到一定的临界阈值,便会涌现出的新的产品或服务。
三、适应性创新路线图
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有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技术环境和竞争环境,环境的复杂性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需要具备强大的环境变化感知力,才能清晰而又准确的感知市场的变化,企业可以成立专门的小组去研究市场,也可以请教学术领域的专家,或者市场一线的感知者,保证企业的领导者能够在第一时间获得市场情报。
当企业的决策层获得了有价值的市场信息,就需要对信息进行分析并带领企业做出快速反应,一般情况下,往往是外部环境的变化速度会高于企业内部变化速度,在竞争激烈的市场谁能够快速的适应市场变化,谁就更容易在竞争中获胜。为了更快的适应环境,企业只有通过创新去迭代原有的内部模型,才有可能拥有新的市场机会。
创新包括了战略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等。作为企业领导者要对企业内外部环境进行评估,通过创新寻找正确的竞争策略来适应复杂的环境。
如何进行创新呢?
第一步:多点试错——获取多样性红利
从生物学的角度,任何一个物种或者个体都保存着大量的遗传基因,是一个移动的基因库。一个物种所包含的基因越丰富,它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越强。基因通过遗传变异获得代代相传,而遗传多样性是生命进化和物种分化的基础。对于一个物种而言,其遗传多样性越高,可提供环境选择的基因愈多,环境适应能力就愈强,也愈容易保障物种的生存及演化。
企业也是一个生命系统,要想永续经营,多样性试错是必经之路。当环境的复杂性达到一定水平时,速度惊人的系统试错过程远比正儿八经的理论更为有效。
例如:互联网公司Google的20%时间,每一工程师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去开发新产品,这种系统性的试错机制,帮助Google公司孵化出数以万计的新产品,这样可供市场选择的产品就越多,越容易生存下去,当市场发生剧烈变化时,即使公司主业遭受了系统性衰败,新业务也能够带领公司走向生机勃勃。
中国的华为、腾讯、阿里巴巴、字节跳动等互联网公司,不仅在公司内部成立孵化器,还成立投资公司,对市场上的优秀企业进行投资。甚至把自己的平台进行开放,建立一个互联网生态系统,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去创业,获取多样性红利。
例如:腾讯的新目标是“做中国最大的孵化器”。马化腾将腾讯未来的发展模式定位成一个众创的聚合——建立由平台、创业者、用户相互伴生的,开放共享的互联网生态系统。从育苗—培育—发展—成熟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腾讯提供场地、管理、资金、平台等多种服务,帮助更多创业者实现梦想。这种策略本质上是蚁群算法,通过去中心化的分布式管理模式,通过分形创新和多点试错,找到适应新环境的最短路径,获取多样性红利。
第二步:允许失败——留足安全空间
任何一个进化生物学家都知道,自然界中的成功是从失败中涌现出来的,大自然不停地在有机体内产生随机变异,抛弃更差的多数变异,保留更优秀的少许变异。这一过程不断反复,最终出现了生命的奇迹。现存的所有物种和生命都是大自然优胜劣汰的结果,其中包括我们人类。
公司的本质应该是允许失败存在的安全空间。有限责任公司就是要鼓励人们进行试验、创新,即使冒险失败,企业也可以通过申请破产来保护创业者,这样创业者还可以继续试验和创新。企业的领导者要有冒险和敢于失败的精神,同时要营造包容失败的企业文化,要为失败者创造安全空间,要鼓励和保护创新者,因为他们代表着未来。优秀的领导者还要把握好试错的“度”,合理的进行试错,而不能像赌博那样一着不慎、全盘皆输,给企业带来毁灭性打击。
第三步:学习调整——加速认知迭代
在自然界,任何一个智能个体,都是通过不断的与环境进行交互,对自己的经验和内部模型进行不断优化,升级自己的竞争策略,占领和维持个体的生态位。所有的失败都是外界环境对你释放的信号,都是在提醒你要重新选择新的路径或方法。如果你不能觉察到失败,你就永远无法吸取教训,在错误的道理上越走越远,直至崩溃。
企业的领导者一定要善于总结经验,批判和自我批判,针对每一次失败都要进行复盘和深度分析,发现问题背后的底层规律,才能指导下一步行动,才能在下一步试错时,增加一丝成功的概率。例如:华为公司成立的蓝军部门,就是要对红军进行无情的批判,找寻红军在战略、管理、营销等方面的漏洞,不断的给予反馈,让红军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时刻对自己进行反思,不断的调整和优化竞争策略,以更好的适应外部环境。
总结
创新的本质是适应,适应性创新的底层思想是进化论,适应性创新的核心方法是试错法。因为企业是一个生命系统,是一个复杂适应性系统。企业是有生命周期的,不可能长生不老,作为企业家要对这一点有深刻的认知。生物能够生生不息,核心秘诀在于遗传变异,自然选择。企业要想做到生生不息,永续经营,也应该向生命学习。企业家最重要的任务不是维持现有业务的不败,不是追求最高的企业利润,而是要建立一个去中心化的生态系统,激发各个节点的智慧,塑造容忍失败的企业文化,在最辉煌的时刻通过遗传变异孕育出多样化的新生命,终有一天你会死去,而新生命会带着你的基因继续生存下去,如此反复,以致无穷,这何尝不是一种永生。生命是一次性的,基因是永恒的。这个基因就是企业的模因。
参考资料:
《适应性创新:伟大企业持续创新的竞争法则》
作者:(美)蒂姆·哈福德
译者:冷迪
浙江人民出版社
适应性:企业创新的本质
作者:乔德健,张国梁
(大连理工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1160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