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第20章 关于利率的几点想法:扶手椅上的预测

2020年6月2日  来源:反常识经济学:生活中的经济游戏 作者:史蒂夫·兰兹伯格 提供人:zhongzhi83......

每种职业都有缺陷。当医生,深更半夜会接到紧急电话;当数学家,经常会被困在死胡同;当诗人,时常会忧虑下一笔稿费;当经济学家,总会被要求预测未来的利率变化。

我有位同事处理这个难题时总能展现智者式的翩翩风度——他会故意停顿片刻,随后宣布道:“我认为,它们会继续波动。”

尽管我无法准确预测明年(甚至明天)的利率,却掌握一些决定利率走势的知识。实际上,预测利率比预测股价容易多了。理论与实践表明,股价遵循的是随机漫步理论,因此过往的价格表现没有预测价值;相反,利率却往往会根据它的历史水平做出相应反弹。因此,如果今天的利率低,明天就可能升高;如果今天的利率高,明天就可能降低。我在这一章中分享的几个重要见解将有助于读者对它了解更多。

首先,我们必须意识到同时存在多种利率,这取决于谁借了钱,借的是谁的钱,以及清偿贷款所需的时间,但各种利率的上浮与下调密切相关。因此,如果我们可以预测其中的一种,就可以推测出绝大多数其他利率的改变。具体而言,当我提到所谓利率,你可以将它理解为三个月期国债的利率(三个月后,美国政府为借这笔钱所要支付的利息)。

接着,让我们来澄清一个含糊之处:经济学家谈及利率时,往往会考虑通胀调节的因素。如果你放贷时的利率为8%,当时的通胀指数为3%,那么你的购买力每年只会增加5%;你每赚到1美元,其中都有3美分要用来为你的资产保值。报价中所说的8%被称为“名义利率”(nominalinterest rate),通胀调节后所说的5%称为“真实利率”(real interest rate)。

为避免引起误解,我宣布只有真实利率才能代表利率的真实情况。通胀指数为7%时回报为10%的投资、通胀指数为5%时回报为8%的投资,以及通胀指数为0时回报为3%的投资的获益大同小异。不管上述哪种情况,真实利率都是3%。真实利率是名义利率减去通胀指数得出的。[1]

以下,当我使用“利率”一词时,我所指的都是真实利率。在澄清这个令人困惑的错误概念后,我们已经准备好了回答以下问题——哪些因素会影响到利率。

不论你曾听说过什么,利率就是“金钱价值”(priceof money)的说法都毫无根据。没有人会为了守着一堆钱而贷款。人们贷款是为了拓展公司业务、购买汽车或房产、缴纳大学学费或者享受奢侈的生活方式。银行贷款的支付方式主要是美元,但那些美元常常在数小时内就通过消费行为重新回到了银行系统中。我们支付利息不是为了占有金钱,而是为了拥有汽车或者房产。说得更确切一些,我们支付利息是为了现在就拥有汽车或者房产,而不是等到以后。因此,你应该将利率视为衡量商品当下价值(与商品未来价值相比)的一种比率。[2]

这种看似简单的观点其实说明了十分重要的结果。由于利率是当下商品的价格,它最终一定是由当下商品的供给与需求决定的。

阅读财经新闻时,你也许会有这样一种印象,利率是由控制货币供应的中央银行决定的,但中央银行根本无法得知汽车和房屋的供给与需求情况。在不影响供给与需求的情况下,我们需要一种超出全人类理解的能力,来对市场价格施加长远影响。

然而,人类还是可以尽力一试。假设中央银行想要将利率从3%下调至2%。为了实现目标,它们公开宣称将借贷利率下调至2%,于是强迫其他借贷方步它的后尘。

这可以发挥一段时期的作用,但不可能永远高枕无忧。原因在于,当中央银行宣布利率将下调至2%时,大量着急借钱的人都想占便宜。为了满足他们的需求,中央银行必须不停地印钱,从而在整个经济体中推高物价。接着,由于人们贷款是为了购买商品,但商品刚刚涨价了,于是他们需要借更多钱,然后中央银行就印更多钱,将物价推得更高——长此以往,我们就会陷入恶性循环,进入所谓的恶性通胀期。想必没有哪个国家的中央银行会愿意效仿津巴布韦的做法。到了某个点,中央银行必须“投降”,允许利率上调。[3]

中央银行能够撑上一段时间的唯一理由在于,价格需要一些时间才能适应货币供应上的改变。调整期的长短以及原因目前尚处于研究阶段,而且存在十分明显的争议。

利率 / 预测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