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人生-一部真实的纪录片:当一家10口人都在盼你死+人生不是一个问题-我们之所以受苦,是因为我们是语言的动物-从语言回到经验的世界-我的人生算法-我的人生算法:A部分-我的人生算法:B部分-我的人生算法:C部分-我的人生算法:D部分-我的人生算法:最后的总结-人生是一场试错——大脑碎片整理中-感觉人生很艰难,怎么办-人生是一团欲望-理解生命-理解生命:关于本书-个体心理学的主要概念+阿德勒的理论-阿德勒——“一个超前于他的时代的人”-阿德勒的性格-实践中的个体心理学-治疗性的教育+第一章 个体心理学——生活的科学-朝着一个目标努力-看世界的方法-父母的影响-出生顺序-探索童年记忆-私人逻辑-社交兴趣的重要性-感觉和情绪-一般的研究方法-第二章 自卑情结-社会关系-语言和交流-社交训练-克服局限-自卑感+第三章 优越情结-避免真正的解决-优越情结和自卑情结-自我兴趣-夸大和自信-健康的野心+第四章 生活方式-“正常的”生活方式-“失调的”生活方式-诊断方法-发展社交感+第五章 早期记忆-记忆的类型-家庭成员的死亡-娇生惯养儿童的记忆-特殊记忆-预测性分析+第六章 生活方式的表现-怯懦-情绪-个人特质的形成-自己命运的主人-嫉妒和妒忌-男性反抗+第七章 梦-梦的目的-梦的逻辑-解析方法-做梦者和无梦者-睡眠与催眠+第八章 问题儿童-理解父母与儿童-问题儿童的优越情结-问题儿童的特征-天才儿童-如何鼓励儿童-出生顺序和家庭动力学+第九章 社会适应-行为问题-适应学校-面对生活中的三大任务-培养个性的必要性+第十章 社会性情感与常识-隐藏的情结-神经症的症状-病例分析-适当鼓励+第十一章 亲密关系-男女平等-魅力动力学-被宠坏的孩子-提供建议-错误态度-危险信号-婚姻作为一项社会性任务+第十二章 性欲与性问题-童年性欲-生活方式和性欲-犯罪案例-纵欲-理解生命:结语

克服局限

2020年6月25日 字数:2108 来源:理解生命 作者:(奥)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提供人:kuitou81......

克服局限

我们来分析一下个体能够展示出的多样性和特殊性。以左撇子儿童为例。有一些儿童也许永远都不会知道自己是左撇子,因为他们一直被训练使用右手。他们开始使用右手时不甚灵活,因此受到批评。

左撇子儿童刚出生时就能看出来,因为他们的左手比右手活动得更多。之后的生活中,他们可能会为了克服不善使用右手的缺陷而发展出绘画、写作等兴趣。这对发展潜在的艺术天分和能力很有利,这样的孩子为克服自己的局限而战斗。如果这种挣扎是认真的,他们可能会变得嫉妒别人,从而发展出自卑感。通过不断地挣扎,左撇子儿童可能会成长为好战的人,总是想着不能太笨拙,不能被别人认为有不足之处。

儿童按照四五岁时形成的原型发展,他们或努力或犯错,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目标。有些孩子想成为画家,有些孩子则想逃离让他们感觉不舒服的世界。我们也许知道如何克服自己的弱点,但孩子们不知道,可偏偏我们没有向他们做出正确的解释。

很多孩子的眼睛、耳朵、肺或胃不是很好,这些弱点刺激了他们的兴趣。从一个有趣的例子可以看到这点,一个男人只有当晚上下班回到家时才会发生哮喘。他45岁,已婚,有一份好工作。被问及他的哮喘是如何发生的,他解释道:“你看哦,我的妻子是一个爱慕物质的人,而我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所以我们经常意见相左。下班回到家我就想放松放松,想静静地待在家里,但她想出去活动。久而久之,她总是抱怨不能出门玩个尽兴。于是我就会发脾气,开始窒息。”

这个人为什么会窒息?他为什么不呕吐?他只不过是忠于自己的原型。小时候他的一些缺陷影响了他的呼吸,这使他很不舒服。有个护士非常疼爱他,总是坐在他身边安慰他,她让他形成了这样的印象:全世界的人都会逗他玩,安慰他。他四岁时,这个护士因结婚离开了他,他陪她到车站,哭得很伤心。护士走后,他对母亲说:“她走了,以后再也没人对我感兴趣了。”

我们看到他成年以后和早年形成原型时的想法一样:寻找一个理想的人——总是愿意逗他玩,安慰他,只对他一人感兴趣。他的问题不在于缺乏勇气,而是他不能总想着被逗着玩、被安慰。自然,要找一个总逗你开心的人不容易。他总是想控制一切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他成功了,当他开始窒息的时候,他妻子不再想出去社交或去剧院,他实现了“优越的目标”。

在意识的层面上,好像他总是对的,但在潜意识中,他被成为征服者的欲望驱动着。他想让妻子变成跟他一样的人。我们应该怀疑有这种行为的人,怀疑他们是否表里如一。

同样,我们经常看到视力不好的孩子,对可见的东西有更大兴趣。诗人和画家常常视力不好。比如视力不好、散光的诗人古斯塔夫·弗莱塔格(GustavFreitag)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他说:“因为我的眼睛和别人的不同,我好像不得不训练和使用我的想象力。我不知道这是否帮我成了一个好作家,但因为我的视力,我确实在想象中看到了比别人在现实中看到的更好的东西。”

很多天才都视力不好或有其他生理缺陷。即使是神,也有诸如一只眼或双眼失明的缺陷。那些天才,就算几乎失明,也能比其他人更好地理解线条、格调和颜色的差异。这说明如果正确理解了生理缺陷,我们就可以为那些有生理缺陷的儿童做些什么。

一些人对食物特别感兴趣,总是讨论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这些人年轻时通常有消化问题,所以比其他人对食物更感兴趣。他们可能有一个爱操心的母亲,总是告诉他们能吃什么,不能吃什么。于是他们努力克服自己的肠胃问题,变得对早餐、午餐和晚餐吃什么特别感兴趣。对食物的执着,有时让他们变成很好的厨师,或餐饮方面的专家。

肠胃不好常使得人们从吃东西以外寻找代替品。有时这个代替品是钱,这样的人可能会变得吝啬,或成为金融家。他们经常为了积累财富而极度努力,夜以继日地训练自己。他们不停地想着自己的生意,使他们在相同的条件下比其他人更有优势。所以经常听说有钱人遭受胃病的折磨。

我们要提醒自己重视身体和头脑之间的联系。相同的缺陷在不同的人身上的结果不一定相同;生理缺陷和生活窘迫之间并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生理的缺陷通常可以被有效治疗,至少可以减轻,并不是生理缺陷本身会带来什么坏的结果,而是由患者的态度决定的。这正是为什么,对个体心理学家来说,单纯的生理因果关系并不存在,存在的只是对生理缺陷的错误态度。这也是为什么个体心理学家鼓励通过发展原型来克服自卑感的原因。

有时我们会遇到看起来总是焦躁不安的人,因为他们总是急于克服自己的困难。只要我们看到坐立不安、脾气暴躁的人,一般能推断出他们有强烈的自卑感。那些相信自己能克服困难的人,是不会那么焦躁不安的。

自大、无礼、争强好胜的孩子也暗示出强烈的自卑感。我们的任务是找出他们自卑的原因,发现他们要克服的困难,对症开方以开展相应的治疗。在此过程中,永远不要对原型的生活方式提出批评或者做出惩罚。

我们可以从孩子身上的原型发现这些特征:有不寻常的爱好,总是企图超过他人,追求优越的目标。有些人在行事和表达时不相信自己的能力,喜欢排斥别人。他们逃避新的情况,试图待在自己觉得安全的小圈子里。在学校、工作、社会和婚姻中,他们表现相同,总是希望在自己的小范围内实现优越的目标。这样的人不胜枚举。这些人忽视了非常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若想取得成功,就必须具备应对各种局面的能力,回避是没有意义的。如果个体把某些情况和某些人定义为不可能仅用私人逻辑来证明自己是正确的,是远远不够的。为了健康的生活,人们需要社交和常识的清新空气。

生活对人们提出不同的要求。比如,如果作家想写出好作品,不能总是出去和别人吃饭,因为他们需要长时间独处来整理自己的想法。但他们也必须通过社交互动成长,这是他们发展的重要部分。我们要记住这些人的两种要求,还有他们既可以对社会有用,也可以没用。所以要仔细考察有用和无用行为之间的差别。

局限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