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循环

2020年2月7日  来源:scottcgi 作者: 提供人:zhuoying34......

循环

如前文所述,在程序中,循环有两种形式——迭代循环与递归循环,并且迭代与递归,在某些情况下是可以互相转化——只不过,迭代需要结构之外提供额外的变量和条件判断,而递归则只需要自身结构的上下文。

由此可见,一个系统内部的循环——可以由递归实现,如果想要将这个循环转变为等价的迭代,则需要系统外部,提供相应的辅助条件才能完成。

事实上,我们可以将这种循环的概念,推广到万事万物的宇宙层面。

那么循环,就是我们的世界和这个宇宙的本质所在,其中递归是循环的一种形式,而迭代则是在上层循环观察到下层循环的一种形式。

于是矛盾,就代表着递归过程中,同一个的事物本质,在结构与数据之间的转化过程——因为矛盾的事物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在宏观上,我们总是能够看到各种对称性,而对称性又分为——重复性对称递归性对称,其实这两者都是分形自构建,所产生的表现。

在微观上,我们可以看到对称性的破缺,这其实是递归过程——循环层级加深,所带来的效应。

而关于对称破缺,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奖得主)李政道,认为:

“对称性原理,均根植于——不可观测(变)量——的理论假设之上,而不可观测就意味着对称性,任何不对称性的发现,都必定意味着存在某种可观测量。这些不可观测量中,有一些只是由于我们目前测量能力的限制,当我们的实验技术得到改进时,我们的观测范围自然就要扩大,因而,完全有可能到某种时候,我们就能够探测到某个假设的不可观测量,而这正是对称性被破坏的根源所在。”

这正是对应了——递归层级加深,人类的认知能力(包括智能与工具)就会加深,从而让对称性变得破缺了。

更进一步,曾经,在生活中,我们都会遇到过这样一种情况:就是任何一个问题,你给我一个答案,我总能往后问一步为了什么,这样无穷无尽。

这是因为,答案的本质——是用一个已知可以理解的事物,去描述一个未知不可理解的事物。而我们总可以,对答案给出的已知事物,表示不理解,并继续寻求更进一步的描述。

虽然看似无解,但如果这个问答游戏形成了循环——这个游戏也就结束了。

也就是说,如果对“最后”一个问题的答案,所产生的追问,即是第一问题的开始——那么,开始就是结束,结束就是开始,问题的终结,其实就是循环的开始——此时,问题与答案形成了一个闭环,即:它们是有限的,但却又是无限的。

例如,问题:老和尚和小和尚在说什么故事?答案:他们在说他们说故事的故事。

可见,分形递归——既可终结问题,也是终极答案。

事实上,一种语言,包括人类语言、数学语言、编程语言等等,能够拥有递归,其实就是拥有了描述这个世界和宇宙的能力。

所以,人类语言可以描绘一个故事的世界,数学语言可以描绘一个抽象的世界,编程语言可以描绘一个虚拟的世界,并且这些世界都是可以嵌套循环的。

那么,立足现实,我们可以看到:从物理现实,到神经现实,到智能现实,到逻辑现实(智能构造了逻辑),到虚拟现实(逻辑构造了虚拟)——最后在虚拟现实中,又可以构造一个物理现实,然后这么一直嵌套循环下去。

这里,需要再次提到——自我指涉,它会产生悖论(即矛盾),而矛盾互相转化,就会形成一个循环(即反馈环路),以让悖论可以随着系统一起演化下去。

因此,我们的世界,可以在充满自我指涉之中,安然无恙的发展下去——哪怕数学一步步最终真的推导出了自相矛盾,这也不是逻辑的崩塌,而是精准地描述了,我们递归循环的世界。

可见,一切都是分形递归的循环,并由此可以想象,“宇宙外面”,也必定是上一层宇宙,而我们的世界和宇宙——没有无限,只有循环,循环就是一种无限。

事实上,人类存在的意义,也是依赖于在一个系统内部,局部之间可以相互循环证明的。

其模式就在于,我存在的意义是你,你存在的意义是我,于是我们的存在就都有意义了,但跳出这种循环来看,对宇宙来说,人类的存在并没有什么特别或特殊的意义——人类仅仅是宇宙递归循环过程中,无数随机副产物中的一种。

那么,这种看似无限实则有限的,意义——就是循环,赠予(或安抚)我们的岁月静好。

结语

有趣的是,哥德尔从(广相)引力场方程中,解出了一个时间循环的宇宙,即:宇宙中存在一种世界线是“封闭”的自我循环结构,这被称为——封闭式类时间曲线(Closed Time Like Curves, CTCs),并且根据哥德尔的计算,这类宇宙的尺寸应该是极大的——可能达到数十亿光年。

而这种宇宙,没有入口也没有出口,从起点可以回到终点——这不仅说明,宇宙将会周而复始的循环,还隐含着穿越时间回到过去的可能——但回到过去,并不能改变历史(因为一旦改变就会形成一个新的平行宇宙)。

事实上,程序中会有很多常数(即常量,Constant),现实世界也有很多常数(即基本物理常数,Fundamental Constants Of Physics)——而常数的作用和意义,就是给出了边界,并刻画了世界的基本属性。

那么,这些现实中的常数,就像是来自上一层世界的——“意识”,它们就像是程序中的常数——代表了我们(编程)的意图。

而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其实一直就是一个——“没头没尾”的循环,只是平时我们并未且难以察觉,因为显然,宇宙不仅只准许我们计算概率(即0到1之间的数),还不准许我们抵达概率的头尾,即0与1——那么或许,我们根本没有必要去弄明白,整个宇宙故事的始末,尽管跟随循环不断循环就是了……无尽的循环……

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奖得主)费曼,曾说:“宇宙就像一个洋葱,人类需要一层层的去皮之后,才能发现深藏其中的真相。”——只可惜宇宙这个洋葱,是递归循环的,拨开宇宙洋葱的最内部,不是真相,而是这个(或另一个)洋葱的开始。

One More Thing——无限

作为人脑中的一个抽象概念——无限,它肯定是存在于我们的大脑之中的。那作为这个抽象概念的描述之物,如时间、空间、数字、物质、能量……等等,它们真的是无限的吗?

由前文论述可知,宇宙并没有无限,只有循环,而循环就是一种无限。那么,宇宙中的一切,包括时间、空间、数字、物质、能量……等等,也都不可能是无限的。

那我们的大脑中,为什么会有无限这个概念呢?这个抽象概念存在的意义何在呢?

我们知道,与无限对应的是——有限,显然有限的存在性和意义是毋庸置疑的,这是客观现实的认知结果。而矛盾事物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因此,无限有限,也就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于是这就构成了一个循环,即:在无限冲破某个边界之后,就会是有限,而有限扩展到某个范围之后,就会是无限。

这就像是,对称性原理一样:不可观测(无限)意味着(局部)对称,当突破不可观测时,(有限)就会观测到(整体)不对称

例如,自然数是无限的,这是因为局部,不可观测到最大值,或说是逻辑(即不断加一)无法计算出最大值,但存在某个整体,会客观阻止计算完成,以让最大值存在。

其原理在于,计算的本质是用一个系统去模拟另一个系统,而系统限制会限制模拟,即限制计算,如宇宙用尽所有资源,都无法再进行一次“加一”计算时,对宇宙整体来说,自然数的最大值就出现了——这时,因为宇宙用尽了资源,所以也不存在智能系统(包括人脑),去计算或是提出逻辑上还可以计算。

由此可见,我们可以把无限——看成是一种局部的不可计算性,而从局部上升到整体,就会从不可计算演变成可计算,即无限有限的转换。

例如,蔡廷常数(Chaitin‘s Constant)就是一个经典的不可计算数(Uncomputable Number),虽然它是一个存在且确定的数字,但在理论上已被证明,没有算法可以计算出它来。

1975年,计算机学家——格里高里·蔡廷(Gregory Chaitin)研究了一个很有趣的问题:选择任意一种编程语言,随意输入一段代码,该代码能够成功运行,并且能够在有限时间内终止(不会无限运行下去)的概率是多大?这个概率,就被他命名为——蔡廷常数。

但我们知道,局部整体取决于尺度和视角,即:更大的范围来看——整体就是局部,更小的范围来看——局部就是整体

所以,整体中必然有无限——因为它是更大范围的局部,有不可计算性;局部中必然有有限——因为它是更小范围的整体,有可计算性。

局部整体构成了——循环,即:局部整体,接着是(整体转换视角下的)局部,再到(另一个)整体……等等。

这和微观宏观的概念,是互相等价的,也就是说,微观宏观也构成了——循环,即:微观宏观,接着是(宏观转换视角下的)微观,再到(另一个)宏观……等等。

那么,可计算性与不可计算性,也就在整体局部微观宏观中一起循环,也就是无限有限,在一起循环

因此,综上可见,并没有真正的——无限,只有局部、微观的——不可计算,而在整体、宏观之上——只有循环

递归 / 宇宙 / 分形 / 循环 / 迭代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