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及到此,父亲的作用已很好地显现出来了。
在孩子生命的前几年,父亲并不直接参与到孩子的生活中,而是通过给母亲的一颗安定和平的心灵来传达父亲的浓浓爱意。父亲是房子,庇护着母亲和孩子;父亲是大树,母亲和孩子是树下乘凉的客人。在这本书里,可能由于较多地论述了母亲,而给人一种只要母亲就能教育好孩子的印象,其实作者没有一点贬低父亲的意识,更不是一个杀父主义者。教育孩子必须要父母双方通力合作,也只有双方共同努力才能教育好孩子。既然孩子是早产3年的动物,既然宫内怀胎十月父亲要照顾母子,那么宫外怀胎36个月父亲更应该好好照顾母子了,因此作者绝无半点忽视、轻视父亲的念头与想法。
那么,为什么作者看起来又如此特别地强调母亲的重要性呢?这是因为,长期以来,人类赋予了母亲养育孩子的权利,却没有赋予母亲养育孩子的智慧,而男性由于这种生育嫉妒,一直企图从一开始就插入母子之间而扮演产翁的角色,这种企图在宫内怀胎时无法达到,于是在宫外怀胎时便长驱直入割断母子间的联系。随着现代文明的冲刷,这种人性的剥夺越来越残酷,也越来越彻底,出现人的彻底异化。人类所有的问题都可以归结到这种对宫外孕期的摧残,都可以归结到这个时期的母子问题!
但是,父亲是否只该扮演一个经济赞助商的角色呢?绝对不是!3岁以后,孩子对父亲的注意越来越多,出现同母亲的精神分娩。从这时候起,父亲在孩子的心目中逐渐成为英雄,他们对父亲的信赖也逐日增加。起初,当孩子尚缺乏同母亲的对话能力时,孩子还只是通过自己的感觉,意识到父亲的存在,习育着他的品格。随后,孩子的醒世意识开始从混沌走向朦胧,加上母亲时常道及的“爸爸这个”“爸爸那个”“你问问爸爸”“你看看爸爸怎样做”等等,自然而然让孩子对父亲的行为产生认同。当孩子的醒世意识从朦胧走向明晰时,父亲给孩子的范式,往往会多情而又无情地影响孩子的一生。
弗罗姆曾这样评价父亲和母亲的不同作用:“母亲是我们的家,我们来自那里;母亲是大自然,是土地,是海洋,但父亲却没有这些特征。在第一年他和孩子很少接触,这时他的重要性不能与母亲相提并论。然而,虽然父亲不代表自然界,却代表着人类存在的另一极,那就是思想的世界,科学技术的世界,法律和秩序的世界,风纪的世界,阅历和冒险的世界。父亲是孩子的导师之一,他指给孩子通向世界之路。”
马克斯·韦伯也曾有过类似的表述,父亲爱的是最能实现他期望和要求的儿女,这个儿女因此最有可能成为父亲的继承人。在父权家族结构中,往往有一个受宠的儿子,通常——但不一定——是长子,再读读旧约,你会发现那里总有一个宠儿,父亲给予他特殊地位,他是上帝所选中的。他博得父亲的欢心是因为他顺从。在母权结构中,正好相反,母亲公平地爱着每个孩子,他们毫无例外都是母亲身上的血肉。这就是母权社会不产生等级的原因。
他们都极有见地地指出母爱与父爱是根本不同的,母爱是无条件的,母亲爱这新生的婴儿,因为这是她的孩子,而并不是因为这个孩子实现了任何特定的条件,或达到了任何特定的期望。一个婴儿很难做到按母亲的心愿行事,如果母亲实行父爱原则,只养育那些能博得她的欢心或顺从她的婴儿,那么多数孩子就会死去,具有生物生理意义的人类社会就会结束。但是父爱却是有条件的:我爱你是因为你实现了我的期望,是因为你尽了你的义分娩。从这时候起,父亲在孩子的心目中逐渐成为英雄,他们对父亲的信赖也逐日增加。起初,当孩子尚缺乏同母亲的对话能力时,孩子还只是通过自己的感觉,意识到父亲的存在,习育着他时都喜欢冒险、试验和幻想,年轻时喜欢异性,中年时喜欢成功,这无论是我们的爷爷还是我们的孙子都是如此。但是在这繁华的外表下,人生的核心却是单纯的,而父亲的作用便是告诉和帮助孩子把握这种单纯。因此当孩子争斗时,朱仁轨便说:“终身让路,不枉百步;终身让畔,不失一段。”因此当孩子羡慕那些跃马横枪的战将时,曾国藩便告诫孩子:“尔等长大之后,切不可涉历兵间。此事难于见功,易于造孽,尤易于贻万世口实……近来阅历愈多,深谙督师之苦。尔曹惟当一意读书,不可从军,亦不必作官……”
所以,父亲之所以重要,在于他事实上是孩子从家庭过渡到社会的一个跳板,母亲由于对外部世界了解不多常常难以担当起这个责任,孩子的成长是从母亲身上、从父亲身上获得两级动力后才最终升空,父亲的人生经历愈丰富,孩子的成长就越快越好。我们在研究中发现,那些杰出人物大都是一个家族或家庭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才最终造就的,而且他们当中相当一部分正是通过父亲的肩?实现的!
社会生活如此,家庭生活也是如此,父亲的存在及良好与否不仅对孩子将来获得社会上的成功影响巨大,而且对孩子将来家庭生活的幸福同样影响巨大。
在大自然的安排下,男性和女性具有不同的生物结构,这种不同的生物结构在历史的推动下形成了男女两性在文化上的二叉分枝。社会对于男人和女人的要求有着较定型的观念,对不同性别的人有着不同的期待。从出生的那天起,社会就开始在孩子身上培养适合他们性别的动机、兴趣、技能和态度。没有父亲,对于男孩来说问题常常还不太明显,因为男孩特别是已上学的男孩,通过体育活动及其他各种活动,可以结识许多男人,这样没有父亲的缺陷在一定程度上获得弥补。
但是对于女孩则不一样。一般说来女孩子总是把母亲作为自己的参照对象而处处模仿母亲,女孩子的机体遗传素质和智力特点对母亲的范式具有一种内在的适应性,这样常常把母亲的缺点也全盘接受过来,如果没有父亲的影响,孩子的这些缺点便无法得到及时纠正。
更为严重的是,由于没有父亲,母女俩不得不生活在一个没有男人的空间里,因为社会的男女禁忌阻止一个成年女性同男性交往。这样女孩便无法获得同男性相处的经验,而这种经验在她今后对丈夫的选择及相处中又极为重要。因为女孩同父亲的交往是今后她与男性交往的练习,父亲的存在是女孩对男性心理和行为举止的了解和适应的最初课堂。缺少了这些起码的指示和习惯,女孩长大后同男性的对话就非常困难。
例如人的基本需要是安全感,女孩正是由于父亲才感受到这种被保护感的,如果母亲能力较弱不能给女孩提供这种保护感,那么女孩稍一长大就会投向那些向她示好的男人怀抱,而一旦感到不能被保护,便又投入另一个男人怀抱,而她唯一能给予帮助的便是——性。据统计,犯罪的女孩中父母离异的较多,性犯罪的女性中父母离异的尤其多,其原因正在于此。
那么是否有了一个强有力的能够给孩子提供保护的母亲就能让女孩免遭生活的不幸呢?回答仍是不乐观的。
孩子没有父亲,母亲通常有两种反应,一种是憎恨,如离婚的母亲常有这种心理,孩子受母亲的影响,便会对男性产生扭曲的看法,从而把自己变成一个复仇者,稳定而长期的家庭关系,不是她所追求的,她总在寻找理由,以便离开一个男人去找另一个男人,从中体会战胜男性的喜悦,将一个一个男人变成自己的受害者,如邓肯等。
我在看《邓肯自传》时,不时地为离婚母亲由于憎恨过去的丈夫,从而给自己女儿心灵及其今后生活的巨大负面影响震惊不已,这些可能是正常家庭出身中的人们所不可想象的。
“母亲是在一个爱尔兰天主教家庭受洗礼长大的,一直是个虔诚的天主教徒。后来她发现我父亲并不是她理想的那样完美无缺,就和他离了婚,带着四个孩子独自闯荡。从此她彻底背叛了天主教信仰,转而相信无神论……
“当我还在襁褓之中,母亲就和父亲离了婚。我从来没见过父亲。有一次我问姨母,我是不是有过父亲。她回答说:‘你父亲是个恶魔,毁了你母亲的一生。’从此以后,我总是把他想象成图画书中有角有尾巴的恶魔。在学校里,别的孩子谈到他们父亲的时候,我一声不吭。
“我要提一提父亲的历史,是因为童年的印象对我后来的生活影响很大。一方面,我那时拿感伤的小说作为精神食粮;另一方面,我眼前又有一个不幸婚姻的实例。我的整个童年,显然是在这个谁也不愿说起的、神秘的父亲的阴影笼罩下度过的。‘离婚’这个可怕的字眼,深深铭刻在我的脑海里。由于我无法请任何人给我解释这些事情,只得自己尽力理出个头绪来。我读的小说大都是以结婚和大团圆结束,现在已经没有必要赘述了。但是其中有几本,特别是乔治·艾略特的《亚当·贝德》,里面描写了一个抱独身的姑娘,生了一个私生子,可怜的妈妈也就为人所不齿。在这类事情上,妇女总是遭到极不公正的对待,给我留下的印象极深。当我把这些情况和我父母的悲剧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我立即决定,我要斗争一辈子——反对结婚,争取妇女解放,争取每个妇女都有权随自己的意愿生一个或几个孩子,照样堂堂皇皇做人,而且妇德无亏。一个年仅12岁的小姑娘能够推理出这些主张,看来似乎奇怪,不过当时的生活环境足以促使我早熟。我研究婚姻法,了解到妇女的奴隶状况,不禁义愤填膺。我以探询的目光注视着母亲的已婚女友们的面孔,觉得每一副面孔上都有青面獠牙的魔鬼的影子和奴隶的烙印。我当即发誓,决不把自己降到这种卑贱的地步。我终身保持着这一誓言,甚至因而使母亲与我疏远,使世人产生误解,也在所不惜。”
“这就是我的初恋(此时邓肯仅11岁。——作者注)。我爱得发狂,相信从那以后,从没有停止过疯狂的恋爱。”
那么,不是憎恨而是爱恋,又当如何呢?如丧偶,非婚等,母亲常对男伴有一种极美好的感情,这种情况女孩同样难以得到幸福。因为这时父亲对于她来说是一种特殊的集中了所有优点而没有弱点和缺点的人,这种对父亲的崇拜让她把丈夫理想化,要求和期待现实中的丈夫成为她童年记忆中的那种崇高形象,而这种无根据的期望一旦与现实不符,就被她视为欺骗和?望的破灭。这种对丈夫的失望只能导致婚姻的死亡。
索菲娅·罗兰是私生子,她的母亲一直追求着她的父亲,但她的父亲却始终不想同她结婚。虽然父亲的形象在母亲的眼里极为美好,但对于她来说却极为模糊,她一生只见到父亲6次:“他给我母亲带来莫大的痛苦和屈辱,他对她始乱终弃。我妹妹玛丽娅更痛苦,因为他拒绝让她姓父姓。我在拿波里的一个小镇上长大,我最大的梦想是有个父亲,因此我才到处寻找他的身影。我演出的最好影片的男主角和导演都像他,我嫁了一个像他一样的老头子。尽管我恨他,可当他1975年去世时,我对他只有爱和怜恤。”
由于父亲形象的模糊,即使是同一个极肖其父的男子生活,甚至就是在长大后她找到父亲,她也无法感到幸福,因为她没有同一个男性生活过,她的心目中的男人是从文艺作品,从电影、电视的艺术形象中抽象出来的,这种形象是无法实现兑现的,因此,索菲娅·罗兰注定了流浪,注定要找遍整个世界,似乎最终也注定一无所获!
因此,假如单亲母亲抚育的是女孩,较好的弥补办法是回到娘家或婆家的大家庭,这样孩子对将来的家庭生活会有经验得多。
因此,对于一个家庭来说,父亲决非是可有可无的。对于母亲,他是稳定母亲心态的定心丸;对于男孩,他是带领他走向社会与成功的向导;对于女孩,他是她未来家庭生活的陪练。更重要的是,父亲与母亲合作,互相取长补短,才是家教成功的最好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