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人是早产3年的动物,因此人出生后的这3年极为重要。尽管人的生物体脱离了母体,但是它实际上同母体仍然没有分开,仍然有一个未分化期。母亲和婴儿仍是一体的,仿佛是一对连体婴儿那样,母婴的关系仍然是孕妇同胎儿的关系,不过就像试管婴儿那样,生长环境从宫里转移到宫外而已。如果认为胎儿安全地生下来便完成了母亲的使命,从此可以撒手不管的话,那么孩子将不知会长成什么怪物。
由于动物这种未分化期极短,因此当仔兽可以独立活动时,母兽便让它独立生活。人则不同,如果在这头3年里割断同孩子的联系,那么孩子的精神和生理都将遭受巨大的打击,从而不可能正常地面对这个世界。
上苍对这一母子连体采取的最好方法,便是让母亲哺乳时间增长。哺乳是孩子的一项特权,也是母亲的一项特权,对于其他哺乳动物来说,母兽生下仔兽的第一件事便是舔遍仔兽的全身,如果不舔遍全身的话,连胎粪甚至也排不出来。这可以说胎儿在子宫里主要是触觉,出生后有一种皮肤饥饿。动物如此,人类更是这样,因此,人的哺乳一般都在1岁左右结束,这样同母亲的皮肤接触可以延续1年。当1岁左右开始走路与说话时,母亲虽然不再寸步不离,但仍然是左右相伴。只有到3岁以后,皮肤接触过渡到语言相连的心理接触时,这种脐带才自然脱落,孩子到3岁左右才可视为能够独立于母亲的独立个体。
一般来说在皮肤接触的哺乳期,母亲们都能自觉地承担这份重任,但是到了1岁孩子会走路说话后便以为万事大吉,因此不加教育。如果这时放任不管,则导致孩子的教育早产,孩子大脑的布线将极为粗糙,给孩子今后的成长带来麻烦;而如果到3岁时还不加教育,那么则是教育流产了。
因此,在这母子连体的头3年,母亲对孩子的作用极大,如果这时没有母亲在旁边呵护成长,那么孩子的发展将遇到极大的问题。
关于这我们可以从孤儿院里孩子的成长看得清楚。20世纪20年代,人们开始注意到收容在孤儿院里的孩子不仅死亡率高,而且心身双方的发育明显迟缓这一现象,斯皮兹对此曾做了较详细的研究,他对34名一般家庭出身的婴儿和从两所孤儿院里各随机挑选的100名婴儿,从他们出生4个月起进行连续观察。
结果发现,在医疗和其他方面都非常完备,只是护士配备不足,即每10名婴儿配一名护士的孤儿院里死亡率很高,在91个人中就有34人没有活下来。活下来的婴儿从一开始便明显地呈现出自闭症的特征,对于周围的事物极不关心,慢慢地极端无表情,对人极不关心,发育进程严重减缓,近乎白痴。从2岁到4岁就留在孤儿院里的孩子中,能走路的仅占24%,40%的孩子连站立都不会,50%的孩子刚会说两句话,30%完全不会说话;有的连大小便也不能自理;会用汤匙独立吃饭的不足半数;至于独立穿衣服几乎不可能。
但是另一组婴儿所在的孤儿院虽然物质或文化条件非常恶劣,但每两个婴儿配备一名护士,像妈妈一样照顾婴儿,所以同一般家庭里的婴儿一样健康成长。他们对疾病的抵抗力很强,死亡率也同一般婴儿一样很低……
这一结果十分清楚地表明,母亲或者代替母亲的人的存在,对于婴幼儿心身的发育是一个非常必要的条件。如果没有这个条件,孩子就连步行、说话一类被人视为天生的行为也都培养不出来。每一个孩子的物质环境条件虽然千差万别,但是在母亲为他们创造的母子环境上,却都是相似的。
以上是没有母亲的一群可怜的孩子,虽然他们能够证明母亲的重要性,但人们可能还会认为父亲也许同样重要。究竟是母亲还是父亲重要呢?我们来看下面的研究和现象。
根据波尔比的研究,有过早年丧母遭遇的孩子在成年后虽然其他方面无特殊表现,但在性格上似乎都有着共同的冷酷性;乍一看,他似乎对任何人都和蔼可亲并立即受人欢迎,其实他并非从心里喜爱别人,在他的思想深处潜伏着偷盗、不愿学习和残忍等令人感到头痛的种种念头,这种人格是一种反社会性的。
波尔比曾将因为盗窃而被拘留的不法少年区分为两种人,一种是“冷酷性格”的人,另一种则不是。他发现前者中90%的都有过早年丧母的遭遇,而后者中早年丧母的只占15%。在盗窃犯以外的不法少年中,有过早年丧母遭遇的不到5%,因此,他将此解释为盗窃犯罪多半是由于在情感上对别人的财产和所有权缺少尊重感,也就是由于没有爱的性格所引起的。
令人感到不解的是这种“冷酷的性格”不是轻易就能够纠正的,这些人在少年收容所里能很好地遵守纪律,看来很起模范作用,但那是一种假象,实际上可以说是缺乏自主性的一种表现,因为他们认为只要遵守规章制度,服从由外部来的强制,自己就安心了,并把这看成是一种快乐,所以,一旦他出了收容所就会故态复萌重新染上同伙的恶习。
与上述成截然不同对比的是寡母现象,那些没有丈夫的母亲常成为最优秀的母亲,而且孩子越小,母亲似乎也越优秀。在私生子现象中也同样如此,尽管遭受社会巨大的压力,但“私生子聪明”几乎是任何社会的一句口头禅,其原因就在于寡母、未婚母亲同孩子无可比拟的一体感,正是这种一体感让孩子获得了最好的精神营养从而成为出色的社会人才。
对母子一体能作最好说明的便是杰出人才中比比皆是的早产儿、小样儿现象:开普勒、川端康成都是7个月的早产儿,牛顿不仅是遗腹子而且是早产儿,毕加索生下来时大家都以为是个死胎,雨果生下来时就被认为养不大,帕斯卡刚满1岁时就患上了肺结核与软骨病,嘉宝小时因为体力太弱,不能像其他的孩子那样游戏,而只能以漫无边际的遐想为游戏。此外,生下来体弱的还有爱迪生、诺贝尔、迪斯尼、索菲亚·罗兰……
对于这些早产儿、小样儿,如果论遗传,论先天他们都极为不利,7个月的早产儿是不可能同足月儿相比的,而且由于早产给早期抚养带来极大的困难,甚至终生都体弱多病,照理说他们不可能取得什么成就,但为什么他们最后反而成为伟人呢!
原来正因为是早产,母亲相反更加倾注心力,母子的一体感更加加强,母亲对孩子更为疼爱了。川端康成是早产儿,儿时生活极为悲惨。他2岁丧父,3岁丧母,在16岁之前亲人全部病故,成了名副其实的孤儿。但正因为他是全家唯一的希望与寄托,他获得了长辈对他无与伦比的爱。他在《外祖母》一文中曾这样描述了外婆对他的关怀:“父母双双体弱多病,我不足月就生下来了,据说外祖母他们都很担心我能否活下来。我小时候,身体十分瘦弱,直到8岁时也没有吃过一次整顿的饭,我全凭姥姥的力量才得以苟延生命,尽管周围的人总说我是由于过分受宠而身体变得虚弱的。但是,正是因为这样我才免去一死,直到我上小学前,姥姥还一直怕我感冒,把我的头发留得长长的像个女孩子,总惹得其他孩子的嘲笑。”及其稍长,就在祖父的指导下博览群书,涉猎日本古今名著和世界名著……而这正构成了孩子成长的最好环境,虽然生理上早产几个月,但后天宫外孕期却补足了,这正是那些看来不可思议的早产儿、小样儿成才成功的秘密所在!
非常可惜的是,人类一直没有意识到这种宫外孕期的重要,致使99%的生理足月儿却在宫外孕期中流产,相反却让不到1%的生理早产儿获得宫外孕期的足月从而导致了生理和心理的成熟。在这些早产儿、小样儿中,不仅在今后的生活中性格和谐、事业成功,而且还多长寿幸福,而这一切竟是那令人沮丧的早产儿、小样儿带来的,这不能不说是命运给人类的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黑色幽默!
不过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母婴连体是母婴双方的,如果错过了这一时期,不仅婴儿在成长时出现障碍,而且母亲在抚养时也会出现问题。
例如,对某些动物来说,它将看到的第一个活动的物体认作自己的母亲,劳伦茨在用人工孵化器孵化鸡鸭鹅雁之类的动物中发现了这一规律,这是印刻现象。但另外还有一个母亲认子的方面:一只母鸡带领自己孵化的小鸡,若有一只外来的小鸡闯入,母鸡便会啄它,将它赶走。这说明母鸡同样是认子的。如果把这只外来小鸡跟母鸡及它的小鸡一道用艾烟熏一下,那么母鸡便认不出这只外来小鸡而不再排斥。
母鸡认仔这一现象在动物界中普遍存在,有丰富饲养经验的人大都懂得并运用这一点。
例如,一位模范饲养员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两只母猪同时下仔,一只母猪奶水不足,喂不饱自己的小仔;另一只母猪奶水充足,但不愿接纳别的小仔来吃奶。这位饲养员发现,用奶水足的母猪窝中的草,擦一擦非亲生仔猪的身体,这只母猪就识别不出外来小仔猪了,也就让他吃奶了。
一位曾在祁连山牧过马的战士也谈到了类似的经验。为了给那些因分娩或其他原因而死去母马的小马驹找到“养母”,他们便把“养母”的尿和粪给小马驹的身体涂抹一遍,这样原本不让靠近自己的母马慢慢地接受了马驹,不多久便成了形影不离的一对母子……
动物如此,人也如此。卓娅和舒拉的母亲柳·科斯莫杰米扬斯卡娅就曾这样说过:“向来没有过小孩的人们可能以为一切婴儿都是一样的:在一定的时期以前,他们什么也不理解,只会啼哭、号叫,妨碍大人。当然,这话是不对的。我曾深信我能在一千个新生的婴儿中,认出自己的小女儿来,我相信她的脸和眼睛的表情是特殊的,她的声音也是与众不同的。”其实,绝大部分母亲都相信这话也是她们要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