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0.4谁在挥霍孩子们的童年

2020年6月13日  来源:发现母亲 作者:王东华 提供人:shansou42......

是先天还是后天

为什么在过去就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如前面说的儿童识字问题,在今天居然大遭批判呢?为什么在过去还进行早期教育,在今天却视之如蝗呢?当我面对这一问题进行思索时,发现有很多陈思陋想已经死死地限制着人们的思考,只有彻底地清除这些思想障碍,我们才能对早期教育有一个正确的看法。

于是我又开始了对这些错误认识的甄别与批判。

我选择的第一个论题是:智力究竟是由先天还是后天决定的。

几乎所有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都持这样的观点,那就是极聪明和极愚笨的都是少数,绝大多数的人智力水平都大致相当。为此他们中的一些人甚至还给出“天才”以比例,如高尔顿认为是人口中的0.02%、朱智贤认为是1%、任朱利认为是15%~20%等等……

其实这种划分仅仅是一种统计学意义上的划分,因此类似的统计如身高、体重等,都呈钟形的正态分布。只要你愿意,什么样的划分都无可指责,也就是说截止到任何百分比都完全是人为的事情。

遗憾的是,我们的专家们把这种只具有相对意义的数据绝对化了,不仅闹出了笑话,而且还把这笑话当成是科学真理,以讹传讹,错上加错。

最简单的驳例,也是最明显的事实,便是人才从来都不是以人均的比率出现的,这不仅可以从历史上的人才群体中看出,也可以从现实中很容易找到答案。

例如,如果以目前常见的3%来计算,中国近13亿人中竟有3900万“天才”,是全世界犹太人总人口的2.5倍。即使以1%来计算,中国也应该有1300万“天才”。

1300万是个什么概念呢?那就是把中国从1895年有高等院校以来100年里所有的大学本、专科学生加起来还不够这个数,也就是如果以学历计,那么每一个中国大学生在世界范围内都是“天才”。但是如果以这种比例来计算美国,那么大约获得博士学位才能列入这一行列!同样是1%,不同的地域标准竟相差如此之巨!

如果再按此比例计算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分布国度,近700位中应该有中国科学家130位才是,因为中国的人口是世界人口的1/5,天才科学家当然也应该占1/5即130位,然而事实又是如何呢?

这种认识错在什么地方呢?那就是不同群体里的1%是不一样的,博士生群体里的1%同文盲群体里的1%决不是一回事!

因此决定“天才”的不仅是这1%,而且还有比这更重要的该群体的文化素质。而不同群体的文化素质差异又是如何造成的呢?是先天的吗?这是种族优劣论,当然不足为取。既然不是先天的,那当然便是后天教育的环境差异所致了。

因此,上述划分尽管在统计学上有其道理可言,但在教育学上却给人们造成了极为恶劣的错觉,以为天才就是天生的,有些人天生在1%里面,更多的人天生在99%里面,人们面对这一比例无法有所作为,不仅没有反映出那些1%之所以为1%的原因在于后天的教育与学习,相反却掩盖了这一本质内容。

我们今天随便找上一个正常人,在10万年前都是不可思议的天才,同样也都是10万年后的白痴。如果测量的IQ量表不变,那么超过130的人肯定会越来越多,不过几百年,所有的孩子都会达到“天才”一档的智商!这种划分的不足就在于没有看到古人和今人的进步,而仅仅是一个群体中的相对比例!

在今天,就是连人的体力、臂力、腿力、肩力,我们都已经知道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锻炼的,因此无论是军队还是运动员都在不断地进行训练。可不知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却仍然相信智力是天生的!

 

是晚成还是早成

对抗早期教育的第四种观点是“大器晚成”,早期教育是“早成”,因此不合“晚成”的思想。

老子的“大器晚成”,让人们一直以为大成就都是在年岁大的时候取得的,由于过分强调“晚成”,把“晚成”强调成了一个标准,反而掩盖了早期教育的功用而助长了人们的投机心理,认为玩他几年十几年乃至几十年也能一朝成名。殊不知这种成名的不能说没有,即使有也是臭名、恶名远远多于英名、清名的,就是这些臭名、恶名也不是在年岁大时“一蹴而就”的,同样也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

“大器”的确有“晚成”的,但绝大多数的“晚成”不过是“晚承”而已。将社会对他的最终承认误认为是他努力的开始是极不符合科学事实的,那些被人认为是“晚成”的人,只是他的早期努力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罢了。“晚成”其实是“晚承”,是“终成”,但绝决不是“晚做”!

就拿我们最熟悉的苏老泉来说吧,《三字经》中有“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苏老泉即苏洵的确是27岁始发愤的,但这是发愤读书,而不是这时才开始读书识字,可现在的人们往往误认为其27岁才开始读书识字,由此也可想见“晚成”这一陋识之顽固!

其实,苏洵的高祖苏祜,祖父苏杲,父亲苏序,这三代虽在仕籍方面不显,但却一直承继着书香门第的传统,均为蜀中名士。

苏洵兄弟三人,两个哥哥苏澹、苏涣都中了进士,相比较而言,苏洵的学习的确只能给一个“游荡不学”的评语,因为他18岁进京参加进士考试无功而返。但从他的家世以及兄弟三人参加科举,两个哥哥都中进士这一点来看,他儿时的庭训一定极为出色。事实上苏洵自幼就“为人聪明,辩智过人”,而他27岁还能下决心发愤读书也说明他基础的良好,否则即使有决心也不会有信心。

因此如果以为他27岁才开始识字读书那就大错特错了,他27岁时是大发愤,而不是才识字,大发愤的基础是在此以前就已奠定了的。以此看几乎所有“晚成型”的人物,如达尔文、黑格尔、易卜生、摩尔根等无不如此!

孔子是40岁以后才开始发达,但他15岁便已立志学问了。孔子成就虽迟,但他对“大器早成”却深有认识,他不但说过“后生可畏”,而且还说过“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矣”。

我国心理学家张耀翔曾专门对此问题进行研究,其结论是:“40岁以前有相当成就,以后继续发展至更大进步,这是常有的事,这是宝刀不老,而非大器晚成。早年毫无表现,希望到了晚年,忽然蔚为大器,这是从来也没有过的事情。”此言甚是!

 

是短寿还是长寿

对抗早期教育的第六种观点便是可怕的“天才短命,神童早夭”。

的确,这样的事例在历史上不乏其人,但能否就据此认为是一种普遍现象呢?统计学上的回答是否定的,下面就是这样的一组数据。

数据一是有人曾对文艺复兴以来世界上最杰出的500名科学家、发明家和文学家进行了统计,结果他们的平均寿命是65岁,而当时一般人的平均寿命为51岁。

数据二是有人曾对16世纪以来欧美400名伟大人物,按文学家、哲学家、神学家、诗人和小说家等21种类型加以研究,他们中寿命最短的是诗人58岁,最长的是发明家79岁,400人的平均寿命是67.7岁,并且有65人即16%的人活到80岁以上。

数据三是有人曾对850个天才人物进行调查,其结果是不满60岁死去的有250人,80岁以上死去的有31人,60岁~80岁之间死去的约570人……

统计数据显示的结果是天才人物大多比较长寿!

也许有人认为上述统计并不能全面反映事实,因为天才大多是成年以后才做出成绩的,那些早夭的神童自然无法跻身于天才的行列。正如诺贝尔奖一样,固然做出获奖项目多为年轻时,但是要到以后很多年此项目才能获奖,而且这种奖还只能颁给活着的科学家,这样自然得出长寿的结论来!由于真正重大的成就极少早年做出,因此天才早夭也就不能在历史上找出统计……

这种反诘确有其道理,为此下面再提供几组数据,或许有助于澄清人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数据一是国外曾对549名天才儿童做了37种22000次的精密身体测量,结果表明这些儿童不仅在身高与体重上较优于常态儿童,而且在各种生理品质上也有此种趋势,例如,他们的握力、肺活量、臂部、腰部及肩部各种宽度都比常态儿童为优……

数据二是心理学家推孟对一千余名天才儿童所做的研究,结果表明这些儿童比一般孩子能更好地自我调节和更为健康……

数据三是中国科大少年班的统计测量也表明他们明显优于常态儿童……

其实“神童并不早夭”这一点并没有什么可奇怪的,因为神童都是教育的结果,重视孩子教育的父母肯定会重视孩子的健康,能把孩子的智力开发好,就不可能对孩子更加有形、具体、重要的健康不加过问。

再说社会是按人的能力给予报酬的,必要的经济条件是人长寿的一项基本保证,天才常常能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寿命较长也就不足为怪了。即使退到动物物种的层次上,脑的发展也是有益于长寿的,起码趋利避害的反应比其他同类要快些!

因此,把聪明的孩子看成是病态、弱小、不合群、不稳定、神经质、能力单一的看法,从根本上就是不正确的。事实表明,他们的体质好,高大、镇定、得人欢心并善于用脑,他们不仅在童年时能很好地调节自己,在成年以后也是如此!

母亲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