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终为始
最近,你正打算创业...
那具体做什么呢?
你夜观星象,发现中国未来的电影市场会越来越火爆,人工智能领域也是时代赋予的好机会,那应该选哪个呢?
这是一个选择题。
通过上一课的学习,你做了一次科学的决策...
最终,你决定拍一部爱情电影,由自己担任男一号,饰演一个出身贫寒却勤奋好学的农村孩子,凭借自己的智慧与坚韧,在大城市里成功逆袭,然后当上CEO赢取白富美的励志故事,并打算邀请著名影星范火火,出演女一号,在影片中扮演自己的妻子...
每每想到这个场景,你不由从梦中笑醒,嘴边流淌着温热的口水...
这个主意真是太棒了!
就这么定了!
然后怎么办呢?
带着一笔钱,找几个兄弟扛着摄影机去找范火火,先拍起来再说吗?
如果在电视剧里,你应该活不过第二集…
那电影要怎么拍?
首先,你得先把这个想法变成一个故事,再把故事变成一个剧本,然后立项保护产权,写计划书,接着找投资人去筹钱。
投资人如果喜欢,好,做预算,给钱。
然后你需要组建导演组,确认影片风格,制定拍摄计划,编写剧本分镜头细目表;
这步完成后,大家看满意了吗?
满意。
好,下一步开始选景,选演员,组建摄制组,准备器材、服装、道具、设备,然后开拍;
一年之后…
拍摄完毕,你还需要音视频后期制作,然后联系发行商,确认排期,制作预告片,投广告,影院上线销售…
这才算制作完成了一部电影。你必须要先有一个影片完成的样子,然后再以这个“终”开始,完成计划中的每一步,才能把目标实现,这叫做:以终为始。
这个概念是史蒂芬·柯维在他享誉全球的畅销书《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里的提出的第二个习惯,也是我们成熟的标志之一,你要达成一个目标,你必须先学会如何做一个好计划。
那计划应该怎么做呢?
是像这样的吗?
这不是做计划,这只是一份愿望清单,写的还很不标准...
那是像这样的吗?
先罗列未来所有要做的事情,再排个轻重缓急,最后安排成年计划、月计划、周计划、日计划?
这也不是做计划,这只是你的待办任务列表…
那什么是计划?
计划,是实现目标的路径。
比如你月底想要买个IphoneXR给女朋友,但是口袋里的钱不够,因此你计划在未来20天里每天加班两小时赚加班费,每天多打50个陌生电话冲业绩,月底如果还不够,就问老李借3000元。
买IphoneXR是目标,加班、打电话、借钱是你为了要达成目标而计划的行为,只有两者结合在一起,才能称之为计划。
而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的那些所谓的计划,要么是只有目标没有具体行动的愿望清单,要么是只有一个个待办任务,而没有目标的整天瞎忙...
不同的目标,计划的方式也不同
我们把所有的事情,沿着一条横轴一字排开,越是在左侧的难度越低,越是在右侧的代表难度越高:
并不是所有事情都需要做计划的,简单的事情我们不需要,直接执行就可以了,比如说吃完饭去散个步,难道还要计划一下行走路线,步行速度,耳机里播放的歌曲列表?
没必要,直接走就可以了。
而越往右侧走,随着事情的「复杂度」和对目标达成的「要求」不断提高,事情会变得越来越困难,这时候你拍脑袋直接干就不行了。
你就得开始做计划,把一个目标分解成多个任务去逐个执行。
比如,你要出去旅游,那至少得先确定是去哪里,需要带哪些东西,然后买机票,定酒店,如果对旅行的品质要求高一点,比如5天内要游完15个景点,吃遍当地的美食,那么你还得提前做详细的攻略;而你如果是打算去攀登珠峰,那需要准备和计划的东西就更多了...
再往右侧走,事情将变得更加困难和复杂,仅仅做个人计划已经不够了。比如你要造个飞机,那你个人能力再强,行动力再高,计划做的再详细也没用,这辈子也造不出来。
这时候,你不仅需要任务分解,你还需要团队的分工协作。
你得组建一个团队,把一个极其复杂的事情,拆解成每个成员手上可执行的一件简单任务,最后通过整合每个人手上完成的小任务,来完成整体的大目标。
所以,在这根横轴上,对于不同难度的问题,我们采取的策略是不同的,并不是所有事情都需要做计划,而有些事情仅仅做个人的计划是完全不够的。
这就像我们玩游戏,左侧是EASY模式,一个人就能随便虐电脑,不用做计划,直接干就是了!而到了右侧的HARD模式,我们就得提前做准备,穿上最厉害的装备;要开始计划路线,步步为营的前进;甚至要找小伙伴组团,通过精妙的团队配合才能完成。
因此,我们把上面这条横轴切分成三段,分别对应事情的不同难度等级:EASY、NORMAL、HARD,以及适合他们的不同应对策略,如图所示:
只有在对的场景下,使用对的策略,你才能事半功倍。
那么接下来,我就按这个难度级别逐个递进,来分别和你讲一下,在不同难度之下这几个应对策略具体该怎么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