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元时期,其他民族的饮食习惯融入,丰富了烹饪手法
金元时期有一部分时间和宋朝重叠,但是影响地域不同,这一时期,蒙古族、回族、女真族等民族的饮食传到汉地,深刻地影响了汉地的饮食习惯。
金朝是女真建立的朝代,熟女真在内迁之前汉化程度就很高了,女真的烹饪方式受汉地影响更多一些,元代的《居家必用事类全集》记录的女真食品有六种:厮刺葵菜冷羹(厮刺为切丝),蒸羊眉突(眉突为肉段),塔不刺鸭子(塔不刺为酿馅)、野鸡撒孙(撒孙为肉末)、柿糕,高丽栗糕。里面的烹饪手法有:煮(羹)、蒸、酿,这些手法汉地都有。
洋葱的传入在元朝
元朝时色目人很多,他们的饮食也传入汉地,其中有“秃秃麻失”“、”酸汤“、”马思答吉汤“、”八儿不汤“、”沙乞某儿汤“、”木瓜汤“、”松黄汤“、”粆汤”。除了这些菜之外,他们所用的食材也不同中原,例如:“回回豆子、回回葱、回回小油、八担仁、必思达”等等。有的学者根据《析津志》对回回葱记载“荨麻林最多,其状如匾蒜,层叠加如水精葱,甚至雅,味如葱,淹藏生食俱佳。”推断,回回葱就是我们现在吃的洋葱。
胡椒在某一时期是硬通货
西域饮食与中原对于中原饮食影响最深的莫过于辛香料的使用了,中国本土也有一些辛香料如:陈皮、桂皮、甘草、干姜、生姜、五味子、花椒等,色目人则带来了“马思答吉(乳香)、胡椒、茴香、白豆蔻、洎夫兰(藏红花)、栀子、哈昔泥(阿魏)”等辛香料,丰富了汉地的调料种类。
丰富的蘸料
蒙古族对于中原饮食影响最大的应该算是“涮”这种烹饪手法了。“涮羊肉”是蒙古人在行军时发明的一种速捷的烹饪方式,将羊肉切成薄片,在沸水中搅拌几下就可以食用,这种手法传入汉地之后,汉地又结合自己历史悠久的酱食经验,让涮羊肉的蘸料变得更加丰富了。
洁癖倪瓒是个资深吃货
元朝时,烹饪技术开始理论化,出现了一些初步的烹饪理论书籍,其中最有影响的,当数倪瓒写的《云林堂饮食制度集》,其中共收录 49 种菜肴、点心、饮料的制法,书籍以菜名为目录,详细记录了食品的取材、加工、烹饪方法。里面记载的对是食材的加工方式精致的有些造作了,远非《齐民要术》那种大略的记载方式可比,可见当时的饮食水平已经非常的高了。
宋嫂鱼羹里面的鱼刺也不挑啊
我们在此仅举一隅以示之,鲫鱼肚儿羹的做法:做汤羹要用小鲫鱼,太大了老了,熬的汤不鲜美。把小鲫鱼去掉内脏,然后切肚子上的肥嫩的肉,背上的肉柴,口感不好,和头、骨一起留着熬汤。肚子两边一边一片,切的时候,两边的肉不要断,要切的像蝴蝶一样。背、头、骨熬完了汤之后,要捞出来,只留着鲫鱼汤。把肚子上肥嫩的肉用笊篱盛着,用滚烫的鲫鱼汤趁热焯熟,即不失肥嫩,也不损滋味,等不热了,再用镊子把鱼刺挑出来,用调料调味。鱼汤再熬几遍,将杂质撇去,澄清,再放入焯熟的鱼肚儿,撒上葱花、香菜。
鱼汤清凉鲜香,上面漂浮着几段翠绿的葱花,汤中雪白的鱼肉如蝶如花。?一勺鱼肉在口中,轻轻一咬,鱼肚儿肥腴的汁水就在口中爆开,细细嚼来,竟然还微微有点脆。鱼肚上的脂肪香而不腻,配上小葱的味道刚刚中和,又升华了一层,简直太好吃了!就是现在也没有人能想到这么精致的做法啊,之前的鲫鱼汤简直是白喝了!不行,看了这个介绍,改天我也做一份去。
《云林堂饮食制度集》载“鲫鱼肚儿羹”的做法:“用生鲫鱼小者,破肚去肠。切腹腴两片子,以葱、椒、盐、酒浥之。腹后相连如蝴蝶状。用头、背等肉熬汁,捞出肉。以腹腴用筲箕或笊篱盛之,入汁肉焯过。候温,镊出骨,花椒或胡椒、酱水调和。前汁捉清如水,入菜,或笋同供。
明清是烹饪发展高峰期
明清时期是烹饪手法的繁盛时期,烹饪技术开始理论化
明清时期,是烹饪技术的大发展时期,因为人口的增多,大型城市的出现,商业化程度的提高,为饮食大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明清时,“天下有‘四聚’,北则京师、南则佛山、东则苏州、西则汉口”,这些地区富商大贾云集,饱食终日之下,无事可做,就把心思放在了吃喝玩乐之上,就产生了对于精致饮食的需求。一些文人雅士也以会做会吃为能事,庖厨之事就不限于厨师的事了,文人近庖厨也促使了烹饪的理论化,诞生一系列的烹饪书籍,这些书籍的数量之多,远非前代所能比拟,也是明清时期烹饪技术大爆发的一个表现。
吃货袁枚
明清之时,我在文章开头的烹饪手法基本都已经出现了,这些烹饪技法的出现不像宋元之前,烹饪手法受到炊具、食材、调料的局限,只是为了把食物弄熟吃饱而诞生,新技法的出现是在考察食材本身的特点,想方设法发挥食材的美味而诞生的。就比方我们说的“鲫鱼肚儿羹”中,用鱼汤去焯鱼肚儿肉,就是为了不破坏鱼肚肥嫩口感,鱼肉滋味薄,若用开水焯就有可能让鱼肚儿味道变薄,用热鱼汤焯就可以避免这样的缺点。烹饪手法的需求不同了,用的心思更加精致,可以说烹饪从一种生存手段上升到了一种艺术一种文化层面了。
这一时期的烹饪书籍有韩奕《易牙遗意》、周履靖《续易牙遗意》、宋诩《宋氏养生部》、陈鉴《江南鱼鲜品》、尤侗《簋贰约》、毛荣《毛荣食谱》、袁枚《随园食单》、陆容《菽园杂记》、陈继儒《珍珠船》、常辉《兰舫笔记》、顾元庆《云林遗事》、沈复《浮生六记》、谢肇制《五杂俎》、周履靖《群物奇制》、佚名《圣驾五幸江南恭录》、顾禄《桐桥倚棹录》、《清嘉录》、袁景澜《吴郡岁华纪丽》、邝廷瑞《便民图纂》、熊宗立《居家必用事类全集》、徐珂《清稗类钞》、顾仲《养小录》、戴璐《藤阴杂记》、顾震涛《吴门表隐》等
这些书籍中记载的菜肴不但选材讲究,而且烹饪的手法丰富、工序繁多,一道菜肴调味的过程也有数次,至今看来也是令人咋舌。
蒋侍郎豆腐复刻版,瞅着不行啊
袁枚的《随园食单》中记录了蒋侍郎家做一道豆腐的过程就用了七道程序,买来的豆腐还要把外面的硬皮切去,每块切成十六片。豆腐片先要晾个半干不湿,再用热猪油煎两面,略撒盐花。用泡发了两个小时的大虾米一百二十个,好甜酒一茶杯,秋油(酱油)一小杯,再滚一回,再加糖一撮,再滚一回,下半寸细葱段,略滚,缓缓起锅而成。一道炖豆腐也弄得这样麻烦,相比之下我们现在的饮食好似还退步了。
另外,各个地区的物产有差别,饮食习惯在历史上也有不同,有道是“南甜北咸东辣西酸”,各地开始形成了有着自己鲜明特点的菜系,烹饪的流派也应运而生。明末清初的时候,形成了“鲁、川、粤、苏”四大菜系,清末时,由于新的经济中心的产生,又有了“浙、闽、湘、徽”四个菜系,合而成为了“八大菜系”。但是饮食总是在不同变化的,烹饪手法也在变化,未来也许会出现更新式的烹饪手法和菜系,而对于美食的不停是不会停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