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元认知一认知背后的认知

2019年5月18日  来源:模型思维 作者: 提供人:cazhan94......

网上买的课程,为什么前几天还那么认真,坚持不到一个月,就放弃了?

为什么自己看书,前面看后面忘?就是记不住?一看就想睡觉?

为什么我的自学能力和自律能力那么差?

以上所有问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我们能不能改变自己呢?其实在表象的背后隐藏着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元认知。也是人和人最大的区别,下面我们对元认知进行一个全面的认识。

13思维模型:元认知一认知背后的认知

一、元认知的概念

元认知是美国社会认知心理学创始人、斯坦福大学教授约翰·弗拉维尔提出的。

1976年,他在《认知发展》一书首先提出元认知(也称后设认知)概念。他将元认知表述为“个人关于自己的认知过程及结果或其它相关事情的知识”,以及“为完成某一具体目标或任务,依据认知对象对认知过程进行主动的监测以及连续的调节和协调”。即“元认知是一个人所具有的关于自己思维活动和学习活动的认知和监控”。

简单的说,元认知就是对认知的认知。是个人对自己的认知加工过程的自我觉察、自我评价和自我调节

如学生对自己学习中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认知活动的再认识、再思考及进行积极的监控,就属于元认知的范围。元认知的实质是人的自我监控。元认知的作用是从深层次提高学习能力和从根本上提高学习效果。

认知和元认知的区别

(1)从本质上讲,元认知是不同于认知的另一种现象,它反映了主体对自己“认知”的认知。同时两者又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认知是元认知的基础,没有认知,元认知便没有对象。

(2)元认知通过对认知的调控,促进认知的发展。

(3)元认知和认知共同作用,促进和保证认知主体完成认知任务,实现认知目标。

通俗的讲就是一个是干活的,一个是监工的,只不过是自己监督自己。比如一个人如果老是问自己:我为什么又有这样的想法?我的想法正确吗?如果不正确如何调整?这就是元认知,别看这么简单的问题,但很难做到,人和人的区别莫过于此。

二、元认知的作用

虽然《圣经》上说过人人平等,但是人们运用元认知的能力确实大不相同,由于它源于后天的努力,如果想要掌握技巧,就必须进行思维训练。每当我们对自己的思维过程和所获取的知识进行反思时,其实都在使用元认知,也是批判性思维的重要能力之一,是我们调整思维改进思维的最有力的内部手段。

13思维模型:元认知一认知背后的认知

1、影响反馈回路

反馈回路就是保障任何系统运行的必要条件,人脑是世界最复杂的系统,大脑通过反馈回路指挥着整个身体的运行。

比如像倒杯咖啡或茶这种看起来似乎非常简单、我们每天都不假思索地做了无数次的工作,也和反馈回路有关系。如果离开了反馈回路,即使是这种简单的工作都无法完成。

不信的话,你可以试着蒙上眼睛倒杯茶看看。在这个例子中,反馈回路的关键点就在于,你向杯中倒水的同时,你通过观察杯中的水位而获取反馈信息。当你看着水位上升的时候,反馈通过你的大脑和眼睛发挥作用,让你在杯子即将倒满时停止倒水。

这个系统由你手所处的位置、你倒水的速率、咖啡杯中的水位、你的眼睛对杯中水位的观察,以及你的大脑到你的信号构成,共同组成一个反馈回路。如果你破坏了这个回路——比如蒙住眼睛,从而无法观察杯中水位是如何上升的,你就会不断地加水,直到杯中水溢出,系统产生了故障。

我们的大脑驾驭这个世界上最庞大的反馈回路,研究者认为反馈回路在四个不同的阶段运转,上一阶段与下一阶段紧密相连,环环相扣,科普作家托马斯.戈茨(Thomas Goetz)把四个阶段分别定义为:

13思维模型:元认知一认知背后的认知

事实阶段:每个反馈回路都要搜集数据,数据可以通过观察、整理、测量获得,数据可以来源于多渠道,可以通过外部环境、与人交流和自身等。例如:你肚子痛,去看医生,医生会问很多问题,获得数据。

联系阶段:我们将搜集的各种数据进行整合,使数据能够在反馈回路中发挥作用,需要进行筛选整理富有意义。例如:医生会整理有价值的信息,去除无价值信息。

结果阶段:一旦数据有了意义,回路就能继续发展,医生就要思考如何处理这些信息。

行动阶段:当明确了你肚子痛是因为吃了不健康的事物造成的,就要采取行动,开药治病,这称之为行动阶段。

在这个反馈回路过程中,如果你什么都不说,或者医生处理信息的时候出现错误,都可能影响到医生的行动。如果医生有强大的元认识能力,时刻对自己的搜集信息、筛选信息、处理信息、做出行动进行元认知监控,随时问自己,我筛选的信息准确吗?我的判断准确吗?有没有我没有发现的问题?在元认知能力的帮助下就可以影响反馈回路,形成正反馈,反之亦然。

2、发现认知歪曲

在认知心理学中,认知扭曲指的是哪些被夸大的或者不合逻辑的想法,驳斥这些想法的过程被称之为“认知重建”。如果你拥有强大的元认知能力,通过提问和自我验证,就可以发现自己的认知歪曲,进行认知重建。

3、促进神经化学变化

认知神经科学认为,神经元的轴突与其他神经元的轴突进行选择性的联结,形成神经回路,不同的神经回路对人产生不同的影响,元认知可以帮我们建立良性的神经回路系统。

三、元认知的结构

13思维模型:元认知一认知背后的认知

1、元认知知识:个人因素、任务因素、认知策略

(1)个人因素:

个体内差异:自己认知自己,正确地认识自己的兴趣、爱好、习惯、能力、坚持度,知道自己在认知方面存在的不足,并且知道自己那些可以改变,那些不能改变。不能够正确的认知自己就不可能对自己进行监控和调整。

个体间差异:知道人与人之间在认知方面以及其它方面存在种种差异。有人智商高,有人智商低,有人记忆力好,有人记忆力差。

人类认知普遍特性:例如,知道记忆、理解有不同的水平、知道人的遗忘曲线规律,知道注意力专注力在认知活动中的重要性、知道人的认知能力是可以改变的。

(2)任务因素

学习者应当认识到,学习资料的性质(视频、音频、文字)、长度、资料的难度、资料的逻辑结构等因素都会影响我们认知活动的进行和结果;

不同的学习目的也会导致不同的学习效果,目的性越强,学习越高效,有的认知活动可能有更多、更高、更难的要求。例如:文科生学习量子力学、机器学习、大数据挖掘、区块链可能就比较难,涉及很多难度很高的计算。

(3)认知策略

计划策略:会不会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例如早上学习还是晚上学习,每个人可能学习效果不同。学习环境的选择也很重要,在图书馆学习还是在家里学习效果可能不一样,图书馆学习氛围可能会更好。设计自己的努力程度,劳逸结合。

监控策略:对认知活动的过程进行监测和评估。进行自我反馈,自己有没有错,效率怎么样?思路是否可行等。

调整策略:根据监测的信息,对认知活动进行矫正和纠偏,排除障碍,调整思路。

三者之间贯穿于学习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对认知活动进行计划监控和调整,形成良性循环。

例如: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学习思维模型?知道自己学习思维模式的过程中存在那些难度?知道自己能不能坚持一年?知道自己能不能进行刻意练习?知道完全掌握思维模型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实现的?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学习才能更高效?认识到自身的长处与不足,认识到跨学科思维模型学习的复杂艰巨性等。

2、元认知体验

13思维模型:元认知一认知背后的认知

元认知体验是任何伴随认知活动的认知体验或情感体验。包括知的体验和不知的体验,顺利时的体验和挫折时的体验。

体验贯穿与整个认知活动的前中后期,在认知活动的初期主要是任务的难度,任务的熟悉程度,任务的目标等,中期阶段主要是任务进度,遇到的障碍和困难的体验。后期阶段主要是目标是否达成,效率如何?有什么收获和成长等。

好的情感体验可以帮助认知活动的高效进行,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会调节自己的情绪,保持乐观和积极的态度非常重要。

3、元认知监控

元认知监控是元认知的核心,运用自我监视机制确保任务能成功地完成,将自己正在进行的认知活动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自觉的监视、控制和调节,因此,元认知控制过程包括制定认知计划、监视计划的执行以及对认知过程的调整和修改。

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l)制定计划:即根据认知活动的特定目标,计划各种活动,预计结果、选择策略,构想出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预估其有效性。

(2)实际控制:及时评价、反馈认知活动进行的各种情况,发现认知活动中存在的不足,并据此及时修正、调整认知策略。

(3)检查结果:根据认知目标评价认知活动的结果,正确估计自己达到认知目标的程度、水平。

(4)补救措施:即根据对认知活动结果的检查,如发现问题,则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例如:为学习任务(例如模型思维)制定合理的计划,对学习过程全程监控,如果出现问题,随时进行补救,这就是元认知监控。在这个监控过程中,很多人会坚持,很多人会放弃,坚持者成为精英,放弃者仍然平庸。差距不是放弃了学习任务,而是失去了元认识能力。

四、元认知能力培养

、掌握元认知知识

13思维模型:元认知一认知背后的认知

第一、要掌握学习策略,包括时间管理策略、努力管理策略、遗忘曲线、思维导图、记忆宫殿、批判性思维、主题阅读、费曼学习法等。

第二、要知道知识的分类和学习方法,知识可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陈述性知识是有关概念、规则“是什么”的知识;程序性知识是一种“怎么办”的知识;条件性知识是一种“何时做,什么场景、为什么这样做”的知识。

例如:什么是决策树,就是陈述性知识。如何运用决策树就是程序性知识。什么场景下使用决策树,就是条件性知识。要清晰的知道,陈述性知识的学习需要靠理解和记忆,程序性知识的学习需要示范、练习、反馈,条件性知识需要讨论和反思等。在学习时,应该运用好各种学习方法,这能有效促进元认知能力的提高和发展。

、自我提问法

自我提问法是在元认知训练中,通过一系列自我观察、自我监控、自我评价的问题清单,通过如此不断提问,进行自我反馈、自我评价,帮助自己理清思路,就能优化学习过程,达到预定的学习目标。元认知监控能力也得到提高和发展。

另外,还可以设计自检表,定期(每周一次)填写,这样让对自己的学习心理、学习过程、学习结果等情况进行分析评价,也是提高元认知监控能力的有效方法。

例如:在学习决策树思维模型时,就可以随时提问,我原来是怎么决策的?我真的理解了决策算法了吗?我理解有没有偏差?决策树可以用在哪些场景吗?随时对自己的学习进行监控。

、联脑学习讨论

一个人学习往往有自己的局限性,如果和同学之间进行思维互动,针对核心问题进行思辨,这样就可以让自己理解和记忆更深刻,还有助于学习迁移。

、善于反思和总结

孔子讲:每日三省吾身,就是要不断的反思自己,调整自己。

学习者应养成反思的习惯,善于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特别要注意总结自己成功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借鉴他人在这方面的经验,不断养成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

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方法1、反思录:每天记学习反思录是一种很好的总结方法。记的内容可包括当天学习的主要内容、知识点及其之间的联系,容易混淆的概念和容易出现的错误,自己在学习上的进步及不足等。

方法2、打坐冥想:放空自己,思考自己一天的收获和问题,思考自己如何改进自己的学习和思维过程,进行认知重建。

总结

元认知的实质就是对自己的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应,也包括对自我存在的反应。马克思曾经说过,意识在任何时候都是在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这个被意识到了的存在,包含了自己的存在和思考,能意识到自己的感知、思考和体验,也能意识到自己的目的、计划、策略、行动和后果,以及如何调整自己的行动,这就是自我意识。通过对自我意识的监控,可以有效的实现人脑对信息输入、整理、加工、储存、输出的自动化加工的控制,这样人就可以通过自己对自我意识的控制,调整人的思维和行为。

老子讲: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体现了对自我意识监控的重要意义。

13思维模型:元认知一认知背后的认知

参考资料:

元认知  David Disalvo 机械工业出版社

论元知识  董奇

思维模型 / 元认知 / 反思 / 自我觉察 / 自我评价 / 自我调节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