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社会群体研究-人思维的三个等级,你在哪一级?-乌合之众-群体心理+群体的一般特征-构成群体的条件-群体的相同与不同-群体共性的研究方法-群体共同的心理特征-群体质变的症因-被抹平的才智差别-第一个原因:本能-第二个原因:传染-第三个原因:暗示-野蛮的玩偶-群体的行为-奇迹的创造者-你不会接受的观念-群体特性之一:冲动、易变和急躁-群体极端表现-群体没有任何长远打算-群体不承认障碍-引发冲动的导火索-群体特性之二:易受暗示与轻信-群体在等待,永远在等待+群众的情感和道德观-群体中的智力泯灭-群体的谎言-妇孺言论不可轻信-群体只会撒谎-群众杜撰的历史-群体的极端感情-打动群体的东西-群体的夸张妨碍智力-群体的偏执与专横-群体渴望强权-群体的保守本能-群体的道德-群体的观念、推理与想象力-群体的伪推理能力-群体的想象力-群体信仰所采取的宗教形式+群体的意见与信念-群体的意见与信念中的间接因素-第一条导火索:民族-第二条导火索:传统-第三条导火索:时间-第四条导火索:政治和社会制度-第五条导火索:教育-关于应试教育的题外话-群体意见的直接因素-第一:形象-第二:词语和套话-第三:幻觉-第四:经验-第五:理性-群体领袖及其说服的手法-领袖是如何炼成的-领袖召唤信仰狂潮-领袖的权威-两类不同的领袖-领袖的名望-领袖的动员手段之一:断言-领袖的动员手段之二:重复-领袖的动员手段之三:传染-传染来源于模仿-你逃不掉传染-比财富更诱人的东西-第一类名望-第二类名望-如何取博得个人名望-如何不让你的名望流失-群体的信念与意见的变化范围-如何用信仰抓住群众-形形色色的意见-媒体的堕落+不同群体的分类及其特点-群体的分类-被称为犯罪群体的群体-群体犯罪的历史-犯罪群体的特征-刑事案件的陪审团-陪审团最痛恨的人-陪审团最怜悯的人-掌控陪审团的秘诀-陪审团的人道色彩-选民群体-如何在选举中取得成功-选民群体拒绝理性-选民是被操纵的群体-不可动摇的普选制度-民族精神的深层作用-议会-议而不决的议会-议会中领袖的影响力-如何影响议会-议会的名望崇拜-游走在情感的两极-议会的两大险情-民族存亡的关头+《乌合之众》:“国民性格”是怎么形成的?-群体领袖说服模型一领袖是如何说服别人的?-我们似乎不愿意承认,群体只会做两件事——锦上添花和落井下石-《乌合之众》:群众有没有道德责任感?-《乌合之众》:为什么群体需要领袖?-《乌合之众》是在批判大众吗?-君子慎独,更要慎“众”-“众”上面的这个人越大,下面的人就越小-人就是动物-群体的定义-世界扁平了-乌合之众还是群智涌现?鸟群知道答案+群体性愚昧:为什么精英在一起也会干蠢事-01 群体性愚昧的本质-要简单,要聪明地简化!-每个部门都有不同的想法-群体智慧和群体性愚昧的区别-形态的好坏产生差别-02 本是绝无可能,可我们还在尽最大努力-无能、狂妄加上荒谬的计划-下属在乌托邦计划下的苦难-工作量的最大化-排队论公式-排队产生了额外负担-排队导致出错-高层下狠招,布满检查点-排队引起的额外工作逐级向上殃及-压力让善良人变为恶人-全面低估-疏离综合征:紧急任务让我们疏离非紧急任务-从客户疏离综合征到过劳现象-愚蠢团队中的智者-03 人在压力下都成了爱耍小聪明的投机者-有人干得很多,但是敷衍了事-良好的工作与合理报酬的问题-计算机辅助系统实现服务业的科学管理-利用知识优势造成的怪圈-供应商和顾客玩的是“逮到一个算一个”-计算机帮助人们投机取巧-投机目的下错误的科学管理-投机取巧的群体中孤独的提醒者-04 繁忙的日常事务使我们失去了追求卓越的意识-一等老板聘用一等员工,二等老板聘用三等员工-一等人才用绝对尺度思维,二等人才用相对尺度思维-因焦虑而丧失了对一流事物的向往-毫无希望的智慧:设置一群总监-05 简化到只盯着最表面的问题-江湖精英的经济学简化为当天的成功-企业在少量数据的哈哈镜里-只看到最表面的问题-兴师动众瞎折腾-智慧的人怀疑灵丹妙药-06 从统计数据中寻求简单的成功之道-盲目迷信研究报告-从研究报告中找出简单的成功之道-通过背景变量解释关联性-“生机勃勃”的背景变量和“有问题”的背景变量-偏执狂认定的救命稻草-题外话:生活中被愚蠢地认定的因果关系-“懒惰”是唯一原因-07 业绩数据造假,把责任推给别人-平衡计分卡:企业管理中的智慧尝试-每个管理者都是独家责任者-较高管理层的花招:欺骗与责怪-下层领导的对策:欺骗与推卸责任-群体性愚昧的公司对错误有不同的态度-智慧的人应当拿出数据来,而不是找借口-08 是什么将变革创新置于死地-通过变革实现更高的利润-工艺优化中的畸形思维-在局部优化的困局中-正常理智的人成了变革派-09 我们加热温度计,让老板知道外面温度高-评价指标与测量参数-你想要什么,我就有什么-轻量级的指标欺诈-只顾要面子:指标造假-10 各怀鬼胎的合作-各怀鬼胎的合作-数据战争的平衡-深层交流和浅层交流-浅层交流下的战略会议-权力和考核-11 为什么受伤的总是个人-人在公司里-人在全景监控下的关注点-全景监控环境下神经官能症的起因-齐波拉和愚蠢规律-12 如何让我们一起变聪明-古代哲学家里没有群体性愚昧者-群体性愚昧并非贪婪-竞赛与竞争-通过逆向调整摆脱阿克洛夫怪圈-解决群体性愚昧的建议-简单又智慧的办法在哪里引爆点!-十年内登月-最后:我有一个梦想-译后记-群体盲思一群体决策的重大陷阱

群体的观念、推理与想象力

2019年6月11日 字数:2098 来源:乌合之众 作者:古斯塔夫·勒庞 提供人:qiaoshi48......

(1)群体只接受简单观念

简单地说,群体能够接受的观念有两类。

第一类是时髦的观念。这类观念因为环境影响而产生,非常容易让人着迷,然而来的快去得也快,因此很少具有生命力并很少能够发挥持久的影响。

第二类是基本观念,比如说过去的宗教观念,以及今天的社会主义和民主观念,都属于这一类的范畴。

相比起第一类观念,它们因为环境、遗传规律和公众意见而具有极大的稳定性。不过现在,那些曾经被我们的父辈视为人生支柱的伟大的基本观念,正在摇摇欲坠。它们的稳定性已丧失殆尽,同时,建立于其上的制度也受到了严重的动摇。

无论为群体提供上述观念中的哪一种,它们都必须是绝对的,毫不妥协的、不容置疑的。

最重要的一点是,它们必须是最简单明了的。

正如我们在前面所说,群体是用形象来思维的,并且容易夸张,容易陷入极端。正因为如此,想要某一种观念对群体产生有效的影响,它就必须披上形象化的外衣。

因为只有以这种形式,它们才能为群众所接受。

在十八世纪英国的南海股票风潮中,一位诈骗者的手段简单而大胆,他发布了一份募股说明书说:“本人有一个项目,需要50万英镑的资本,一共分为5000股,每股面值100英镑,定金两英镑,认购者只需要支付定金,每股每年就能得到100英镑的股息。”

第二天上午九点,当他打开康恩希尔街办公室的房门时,疯狂的人群蜂拥而入,几乎要把他挤倒。到了下午三点的时候,他已经卖出了1000股,并且都付了定金。这个大胆的骗子在五个小时里就赚了2000英镑。他见好就收,当晚就逃得踪影全无了。

还有一个同样成功的骗局,行骗的手段是所谓的“环球许可证”。这些许可证只不过是一些扑克牌形状的纸片,上面贴着“环球饭店”的标志,并且刻着“帆布许可证”的字样。按照诈骗者的说法,持证人可以在将来的某个时间里,随意认购一家新建的帆布厂的股票,而这种许可证在交易市场上的售价高达60个金币。

类似这样的骗局还有许多,它们往往简单得令人咋舌,然而它的效果又是那样的好。这种盲目的轻信,毫无疑问是建立在群体的简单观念上的。

也只有靠形象思维得来的简单观念,才会让群体如此盲目而轻信。

而且,尽管以上的骗局一个又一个地被揭穿,但是民众绝不会因此而停止受骗,与此相反,无论到什么时候,受骗者都会大有其人。

(2)如何让群体接受新观念

只有简单而明了的观念,才能被群体所接受,然而并不是所有的观念都是简单明了的。

想要让它更容易被群体接受,就要对其来一番彻底的改造,使其更加通俗易懂。特别是那些高深莫测的哲学或科学观念,以群体低劣的智力水平是根本无法接受的,因此,对它的改造也就来得更加深刻。

尽管随着种族间理性程度和聪明才智的不同,这种改造有的时候大一些,有的时候小一些,但是无论如何,改造的方向都必须是低俗化和简单化。

之所以要这样,是因为从社会的角度看,观念从来不存在等级制度。我们从来没发现哪种观念要比另一种高明一些,这是因为不管观念刚出现时多么伟大或正确,只要它一进入群体的智力范围,它那些高深或伟大的成分,便会被立即剥夺殆尽。

17世纪俄国的变革,可以称得上是这方面的典型例子。当彼得大帝尝试着在俄罗斯开展一场全面的改革时,所有来自西方的科学思想、技术成果都无一例外地遭到了强烈的抵制,而且这种抵制不仅仅来自于万千民众,甚至连皇太子都加入到其中。

这里面的原因很简单,以群体的智力水平,是无法接受一套复杂的变革观念的。

于是彼得大帝被迫做出了调整,将这套变革观念改造成了最低俗也最简单的形式,以便于在民众之间传播。

改造后的新形式是——从男性臣民的脸部入手,剪掉他们的胡子。

当彼得大帝的欢迎宴会开始之后,卫兵们就冲上前将来宾都按住,强行剃掉他们的胡子,震惊的来宾甚至还未能回过神,就已经成为了新观念的接受者。

(3)群体难于被动摇

我们始终认为,一种正确的观念很容易被接受。

然而事实上并不是这样。

旧观念很难被消除,对待同一个明显的道理,有理性的人或许会接受,但是换成缺乏理性的人,则很快会被他无意识的自我带回原来的观点,

人们将会看到,过不了几天他便会故态复萌,用同样的语言重新提出他过去的证明。

所以说,群体很容易处在旧观念的影响之下。

因为它们已经变成了一种情感;只有这种观念,才是影响着我们言行举止最隐秘的动机。

这就意味着,只要观念能够深入到群体的头脑之中,并且产生一系列效果时,和它对抗是徒劳的。

这就导致了一个社会学现象:所有的群体都很难被动摇。

在法国大革命爆发前的一个世纪里,所有人都信奉君权神圣,民主与自由的观念根本无法在法国保有一席之地,谁要是在大庭广众之下谈论这些,一定会被民众当成疯子。甚至于哲学大师伏尔泰也因为公开宣扬天赋人权,两次被囚禁于巴士底狱,最终被赶出了法国。然而正是这些曾经被嗤之以鼻的观念,引发了欧洲历史上规模最大的革命。

随着时间的推移,当这些观念深入到群众的心中后,就变得根深蒂固,其不可抗拒的威力尽人皆知。

在它的引领之下,整个法兰西民族为了社会平等,为了实现抽象的权利和理想主义自由而做的不懈追求,不仅让整个欧洲的王室都摇摇欲坠,甚至让全世界都陷入了深刻的动荡之中。

在长达二十年的时间里,欧洲各国都为血海淹没,那种旨在毁灭一切的大屠杀,即使在成吉思汗和他的士兵看来,也会感到胆战心惊。

这种灾难性的悲剧后果,正是因为观念的传播而引起的。

群体的激情或许会超乎你的想象,这是因为它们很难动摇,让观念在群众的头脑里扎根需要很长时间,而根除它们所需要的时间也短不了多少。

诸如中世纪的基督教观念,上个世纪的民主观念,或今天的社会主义观念,所有这些基本观念中都包含了一些令人扼腕叹息的错误。

然而尽管所有的政治家都清楚,但是迫于这些观念的强大影响力,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它们将是决定各国行动的最基本因素。

群体 / 观念 / 推理 / 想象力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
相关核心文章
qiaoshi48......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