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信息流、AI、
微信支付
上次分享“信息流”之后引起了很多误会。
我不是不知道信息流,而是我不喜欢用“信息流”这个标签贴在所有的产品上,如果笼统来说,朋友圈也是信息流。
我们不想用这个标签定义所有东西,就像我们做的视频动态,不是做了一个视频功能,而是做了一个让大家展示自己的载体。
我们并不考虑什么是信息流,而是考虑以什么合理的方式展现信息。
AI在过去几年特别好,我们也特别重视AI这项技术,比如视频动态中的音乐推荐,能够比较吻合视频中的场景。
我并不认为AI吻合就特别好,因为当你拍一条马路的时候,并不是需要一条马路的音乐。
微信一直投入很多精力做AI。
微信里的语音识别是微信内部团队长达好几年在做的一个工作,每年在优化识别的准确率,大家也觉得这里面的识别也越来越高。
当我们投入做语音识别的时候,AI业界还没有做很大的关注。我们并不会跟风来做AI,而是AI要落地到我们的场景中去的。
我们一直认为好的产品应该为用户服务,所以AI都躲在产品后面。最近一些AI的发展进度还是让我蛮震惊的。
我在大学读书的时候,也上过模式识别的课程,我的老师们也说AI很难突破围棋,但是阿法狗战胜围棋的时候,还是让我很震惊的。
我看过一篇文章,它举了一个例子,人类医生会被AI替代掉,确实是这样,一个医生不管读过多少书,做过多少年医生,但是一定无法和一个超大数据的AI对比的。
但我们不能成为AI的工具,比如有一天AI医生下指令给大家吃一个很致命的药,也是有可能的。
如果AI是一种工具,它却可以决定你应该吃什么样的药以及做什么样的运动,这个时候,这种工具超出了传统工具的范围,成为了可以驾驭人的工具。
备注:工具本身应该成为人最好的伙伴,我们以前驾驭的是传统工具。乔布斯在介绍电脑的时候,他说,就像自行车,以前人们觉得某一种动物比如猎豹是跑得最快的。但是有了汽车之后,我们可以跑得比跑得最快的动物还快,我们可以通过工具让人类更强大,而PC电脑就是这样的工具,通过人的驾驭,人会变得更强大。
我们都知道谷歌的AI技术非常厉害,但是它的员工反对把AI这项技术用于军方项目,后来谷歌妥协了。
对于技术的应用,谷歌的员工特别会思考什么地方该用,什么地方不该用。对于一个会驾驭人的工具,我们是要非常小心的。
我是对AI的未来表示担忧的人之一。
当我在内部提到这样观点的时候,我们的同事会说,我们的目的不就是为了获得用户更多的点击吗,为什么我们要关心产品之外的东西。
其实我们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后它背后的意义所在的。
有时候我们在思考用户的时候,认为用户是怎样的,好像他和我们不是一类人,我们要去驾驭他们,我们到底给了用户什么东西,这个确实是值得我们反思的。
我想对我前一段时间的段子做一个澄清。
我特别害怕一句话被断章取义,成为一个句子被传播,这是不太理性的。
其实每一句话都是有场景的。
关于“善良比聪明更重要”,我当时想强调的是对用户的善良,而且是理性上的善良,而不是感性上的善良、道德上的善良,这是对待用户的一个态度。
关于微信支付,很多内容同事说我很少提到,很少提到,是因为做得足够好了。
说两个小变化,第一,在微信里,红包是没有红包皮的,企业微信是可以申请红包皮的;
第二,我们发红包越来越成为赤裸裸的金钱数量的衡量,这是不对的,我们会想办法在红包里加入情感化的元素,比如定义一个表情进去,去体现你真正的心意。
对于支付,我们藏了一个很好的功能,大家没怎么用过:亲属卡。
我给父母开了,感觉特别好,因为他们每做一笔交易的时候,我感觉就在尽一份心。
卡包这块,我们做得不够好,一直认为卡和券是很大的品类,希望改变一个现状:出门后不用身上带那么多卡。
现在银行卡不怎么需要带了,但是线下店很多卡还得带着。
所以最近我们还在跃跃欲试,希望做一些新的改变,希望通过消费的行为形成自动的关联,从而取得一些突破,成为线下消费的连接和通道。
微信现在到了10亿用户的关口,我们并不认为使用人口是一件特别重要的事情,但是很多人会把人口作为一个指标来看自己的空间。我并不觉得是这样的。
微信的目标从来不是扩大用户数,如果是为了扩大用户数,我们前几年就砸一些推广快速做起来。
我们要的是自然而然的增长,我们更多考虑给现有用户提供什么用户。我们应该怎样应对未来更多的需求,才是我们微信要面对以及要做的事情。
我们最近给广州的用户开放了“附近的店”、“附近的餐厅”的功能,只是在做灰度测试,还没有太多人能看到。
类似这样的尝试,会越来越多,我们自己也发现,微信作为一个App,承载了很多很多东西,但是它的承载能力毕竟是有限的。
在下一阶段,微信更多的是围绕微信去发展更多的App去尝试更多的服务形态,就像微信读书一样,是独立去服务。
很多人可能会问一个问题,微信下一步要做什么?
其实晚上都是围绕微信的出发点说明微信过去怎么做的。站在这样的节点,刚好8点,用户过10亿,我们要开始思考微信下一个8年新的挑战,不是来自于微信,而是考虑用户的变化。
过去是用10年作为一个时代的划分,现在可能是3、5年就是一个时代。
回顾微信这些年改变了什么,我们挺有成就感的。但是微信团队从一开始就没有围绕KPI去做工作,但并不妨碍团队越做越好。
如果围绕KPI,大家可能不会做这个事情。
我们自己做每一个功能、每一个服务的意义是什么,是我们在思考的,如果只是流量,我们觉得是有问题的,是不会长久的。我们在思考每一里每一毫的意义,决定了我们的选择。
微信的梦想是什么?对于用户来说,是成为用户最好的朋友;对于平台来说,是成为非常活跃、充分竞争的市场。
即使面对未来,我们也很少觉得我们的威胁来自竞争对手,相反,来自于我们自己,来自于组织优化的能力,让我们保持很创新和不断突破的能力。
今天,我更多作为一个产品经理和大家交流,作为产品经理,带领一个团队做出10亿级产品是很骄傲的事情。
但是让产品成为一种价值观,让产品有灵魂,让团队有很强的共同的认知,造出一个内在一致的产品,是非常有价值的。
我要感谢我的团队,因为平常对他们批评为主。
我为我们的微信团队而骄傲。不管在职还是离职的同事,都非常感谢他们的参与,帮助微信走到今天。也感谢大家听我一个人在讲这些东西。
分享一句我喜欢的电影台词:万物之中,希望至美。至美之物,永不凋零。——《肖申克的救赎》
*文章为讲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笔记侠立场。
2019年1月9日, 2019微信公开课PRO在广州正式启动。
作为微信团队每年与各行合作伙伴的重要“约会”,本届微信公开课PRO版聚焦“同行”:小程序、小游戏、微信支付和企业微信4大产品线在现场晒出过去一年的“成绩单”,并在现场发布“优质小程序计划”、“小游戏创意鼓励计划”等新措施。
活动现场,微信团队还介绍了未来新的“同行者”:微信智言对话系统、Hardcoder等全新产品与能力,全景展现微信生态在产业互联网的布局与未来同行计划。所有这些都强烈展示出微信对生态建设的态度和To B业务拓展的决心。
当晚的微信之夜中,张小龙登台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