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5章中,我们在个体和群体层面考察了谣言意义建构。在个体层面,我们认为很多谣言都带有稳定因果解释。这是真的吗?这个假设可以这样检验:邀请盲审员(blindjudge)对来自各领域的谣言样本进行评价,之后对它们是否包含稳定因果解释(X导致Y,并且这一原因随时间推移是相对稳定的)进行编码。若要采取回溯性更低的研究方法,可以向受试者询问近期的谣言。
想想你(或你的团队、熟人、朋友、同事或家人)最近听到的一则感到不确定的信息。描述一下这则信息和它出现的情况(这些描述可以编码为是否包含稳定因果解释)。评估这则信息能解释当前情况或事件的程度,这则信息有解释了当前的什么情况或事件?根据这则信息,当前情况或事件出现的原因是什么?最后,评估这个原因随着时间推移能不能持续。
我们报告的研究表明,谣言会导致人们将变量间微弱或不存在的关联感知为很强的关联。这个观点可以被运用到对种族偏见如何传播的研究中:人们会因为听到内含了稳定因果解释的谣言而将种族和特定行为关联起来。这一想法可以通过收集种族谣言进行探究:“想想你(或你的团队、熟人、朋友、同事或家人)最近听到的感到不确定并涉及另一种族成员的消息。”受试者接下来描述这则信息和当时的情况,这些描述可以编码为是否包含稳定因果解释。对儿童和学龄期人群进行这类研究将特别有趣。
在群体层面,第5章中综述的关于网络谣言互动情节中的陈述内容、传播姿态和动力流动的研究发现需要得到重复研究。这些研究也应采用录音或转录的方法,探究在面对面谣言互动情节中相似的现象:是否能得到与网络谣言互动情节中相同的模式?其他一些有趣的问题:在高度焦虑的或感知到迫切威胁的群体中,谣言的内容模式、姿态和流动是怎样的?在这样的群体中,意义建构的过程可能会更迅速、更不慎重。类似地,在与外群体之间有族群冲突的高度认同的内群体中,谣言的内容模式、姿态和流动又是怎样的?在这种情况下,意义建构的过程可能包含了一个不允许内群体批评的要求一致的姿态。最后,在一个有更强凝聚力的参与者群体,比如一个非常紧密的社会单位中,这些模式将如何变化?我们推测相比于我们分析的网络谣言讨论,在这种情况下意义建构过程会进行得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