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9·11”恐怖袭击后的数周内,任何一个居住在美国的人都会记得两件事:试图解释恐怖袭击这一毫无意义的行为,以及时刻感受到威胁。当人们聚在一起交谈时,谣言四起:9月22日千万不要去波士顿!因为一家酒吧里喝醉了的阿拉伯人说那天会有第二次恐怖袭击。
——马克斯(Marks,2001)
一架被劫持的飞机正冲向芝加哥的西尔斯大厦!
——迪奈尔(Deener,2001)
奥萨马·本·拉登实际拥有斯奈普饮料公司和花旗银行(Cantera,2002),有人目击拉登曾在犹他州现身。
——迈科尔森(Mikkelson,2001a)
联邦紧急事务管理署的雇员在“9·11”的前一天就被派到了纽约,说明政府提前知道会有恐怖袭击。
——“Monday,Monday”,2002
上述谣言都是虚假的。
在得知我们对谣言的研究兴趣后,一些朋友问本书作者之一(迪方佐):“关于本和洛佩兹的最新消息是谣言吗?”他们指的是当红电影明星本·阿弗莱克(BenAffleck)和珍妮弗·洛佩兹(Jennifer Lopez)分手的事。我说事实上那是流言(gossip)[1],不是谣言(rumor)。我的回答逗乐了朋友们,我知道他们觉得好笑的原因:大家觉得谣言是一个非常神秘又充满幽默气息的话题,而我们居然在用一种严谨的学术方法研究它,这太无稽了。不过,这段对话在保持聊天的愉快氛围的同时,出现了一个朝教育意义的转向:我用了苏格拉底的方法帮助他们“回想”起来,谣言更多关乎意义建构,流言则与评价性的社交交谈有更多关联。我们将在这一章中做更多这类学术性的探讨(同时也保持我们的幽默感)。
我能理解朋友们的反应,谣言通常与其他非正式的传播类型混为一谈,如流言、讽刺(innuendo)、都市传说(urbanlegend)以及闲谈(idle chitchat)。如果问普通百姓“你最近听到什么谣言了吗”,你可能会得到各种回答,如有趣的办公室闲话、被认为是错误的观点、轻蔑的刻板印象、有关道德的故事或者令人不安的裁员预兆。无法从流言中辨别区分谣言也是心理学界亟待解决的难题。事实上,在美国心理学会心理学文摘数据库(PsycINFO)的标准化词库中,目前也将“谣言”归入“流言”条目下。此外,研究这些传播形式的学者对谣言的构成问题也存在争议。这种概念模糊的问题早就存在了。印度心理学家欧嘉(A.B.Ojha)曾指出,“谣言”这个词的学术定义(在不同的语境中)变化非常大,易使读者“陷入困境”(1973,p.61)。其定义的界定有过一些发展(如Rosnow&Georgoudi,1985),但在某些方面依然含糊不清:社会心理学家在最近的一次会议聚餐上为谣言和流言到底是不是两个不同的事物争论了一整晚。在最近的一次关于谣言和传说的跨学科会议上,谣言和都市传说的研究者也在聚餐中就二者的基本特征是否不同展开了争论。尽管我们在聚餐中仍能消化食物,但概念模糊性的问题真的有这么严重吗?
有。概念上的模糊已经在谣言理论、研究方法和谣言控制等方面给研究者带来了困扰。例如,在研究中要求受试者回想一则谣言,实际上他可能列出一系列流言,此时的研究结果就不能推广到谣言上。又如,一则都市传说称澳大利亚游客为被车撞晕了的袋鼠披上自己的外套,结果袋鼠醒来后带着衣服和钱包一溜烟地跑了。显然,这一都市传说会与即将裁员的谣言发挥不同的社会功能。同样,用来应对诸如朋友婚外恋的普通流言的方法,可能并不适用于应对广泛流传的关于汽水里发现异物的谣言。因此,粉饰这些非正式传播类别之间的差异会导致概念化不足,使我们不能充分理解它们各自如何运作,如何有效对它们进行研究,以及如何有效地进行预防和控制。
谣言与其他非正式传播形式之间有意义的区分方式的确存在(Rosnow&Georgoudi,1985;Rosnow&Kimmel,2000),不过很少有实证研究对这些区分方式进行检验。在本章中,我们将进一步明确谣言的概念,对谣言进行定义,将谣言、流言与都市传说进行比较,并报告探究这些信息传播类型背后的维度的实证证据。我们重点聚焦于每种传播形式的背景、内容和功能要素。首先,我们从谣言的定义开始。
[1] “gossip”也可以理解为“绯闻”,本书为了保持一致性,统一翻译为“流言”。——译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