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社交天性实验室1

2021年9月24日  来源:社交天性:人类社交的三大驱动力 作者:[美]马修·利伯曼 提供人:zhaotou97......

在一项实验研究中,实验主试“不小心地”在被试面前掉了一大堆纸,然后观察他们的反应,结果表明,当被试可以看到房间里装着摄像头时,他们会主动帮助主试捡纸的可能性比看不见房间里装了摄像头时高30%(因为摄像头的存在,说明可能还有其他观察员)。在另一项研究中,人们发现,当房间里的灯光变得很暗后,被试在测试中作弊的可能性就会翻倍,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不道德”行为被发现的可能性更低。在第三项研究中,当被试佩戴上眼动仪后(这种仪器允许主试能够跟踪被试的“目光”),他们拿眼睛去瞟墙上的色情海报的次数会下降很多。在上述这些实验中,被试是根据现实环境来调整自己的行为的:越有可能被他人观察,他们就越可能循规蹈矩。

在上面这些情景中,自我控制似乎是理性的;但在许多情况下,圆形监狱式的全方位的自我控制似乎超越了理性的界线。有时,哪怕仅仅是一个“别人看得见”的抽象标志,就能够让我们谨言慎行;甚至当我们明明知道“不会有人在看”,我们也会竭力控制自己。请读者想象一下,在公司的休息室里放了一只“诚实箱”,当你从冰箱里拿饮料喝时,你得主动往箱里放钱;墙上贴着一张海报,那其实是饮料的价目表,标出了每种饮料的价格。你喝了一杯饮料,如果休息室里没有其他人,而且你也没有听到有人走过来的脚步声,你会不会往“诚实箱”里投钱?如果是的话,你会投多少?如果墙上的海报上还画了一些花的话,对你的行为会不会产生影响?如果海报上有一双眼睛的话,又会怎么样?不是真正的眼睛,也不是安全摄像头,只是人的眼睛的照片——当然,眼睛的照片根本不可能看到你在做什么。

研究结果表明,与用花朵装饰的海报相比,“有眼睛”的海报使人们投入“诚实箱”的钱整整多了276%!在公共食堂,类似的“眼睛海报”也使乱丢垃圾的人的数量减少了几乎一半。另外,一项实验结果还表明,甚至是一张残破不堪的玩具机器人的眼睛图片都能使被试在博弈中做出更多的捐献。最后要引述的这项实验研究是我最喜欢的,它对以下两种情境下被试在博弈中的捐献数额进行了对比:一种情境是,让被试看到三个点,两个在上面,一个在下面,大致与人的两只眼睛、一张嘴的位置相对应;另一种情境是,同样是三个点,但是一个在上面,两个在下面(见图9-2)。实验结果表明,男性被试在第一种情境下的捐献数额是第二种情境下的三倍!

图9-2 能够引发亲社会行为的布点图(A)与不能引发亲社会行为的布点图(B)

资料来源:Rigdon, M.,et al.(2009).Minimal social cues in the dictator game.Journal of Economic Psychology,30(3),358-367.

在决定是否做某件坏事之前,策略性地考虑有没有人会看到你,这也许是符合理性的。但是,一张眼睛的照片、三个摆成三角形的黑点,真的能够暗示你被逮住、被惩罚的实际可能性有多大吗?参加这些实验的人都神志清楚,如果你问他们,他们会明确地告诉你,他们很清楚自己没有被监视着,无论自己做什么都不会被抓个现形。但尽管如此,他们还是克制着自己的行为,就像自己可能会被看到一样。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致童年”,回想一下那段“无忧无虑”的日子吧。对于孩子来说,10月31日可能是全年最好的一天,将会有很多机会吃到大把糖果。在万圣节这一天,你所要做的就是打扮得神灵鬼现,然后敲开陌生人的大门,而你可以获得的奖品则是大把的糖果。再想象一下这个情景:那天晚上,你已经41次敲开了大门,当你又敲开一户人家的大门、那家的主人正准备拿糖果给你时,他突然接到了一个重要的电话,于是他说:“很抱歉,我得接这个电话。糖果碗就在门里面,你自己去拿一块吧,但我得去另一个房间接电话。”他走开了,留给你一个人一大碗糖果。你会怎么做?是不是像他说的那样,只拿一块糖果?或者,会不会尽可能快地把尽可能多的糖果塞进自己包里?没有人看着你。不过,这并不完全准确,还是有个人可以看到你的,那就是你自己。糖果碗的后面就是一面镜子,你可以看到自己的一举一动。这会影响你的决定吗?

当把一个孩子放入这种情境中时,他们的自然冲动的强度肯定会比平时高出很多。实验结果表明,当孩子(年龄在9岁及以上)面对这种情况,而糖果碗后面又没有镜子时,大约一半多的孩子都会拿不止一块糖果(“主人”让他们只拿一块糖果)。但是,当孩子们能够在镜子中看到自己时,只有不到10%的人拿了不止一块糖果。这是一个惊人的结果。仅仅一面镜子就能使儿童违背社会规范的可能性降低80%。这就是说,看到镜中自己的影像就足以激发大部分孩子的自我控制系统,使他们克服多拿一些糖果的冲动。

在一个世纪前,乔治·赫伯特·米德和查尔斯·库里就指出,自我意识的本质就是一场对话,它发生在我们的冲动自我与模拟自我之间,后者表达的是我们想象中的对自己十分重要的人会对我们说的东西(如果他们知道我们的冲动自我正准备做什么的话)。在我们自己的体验中,自我意识似乎是一个非常秘密的内心过程,但根据这些心理学家的观点,它实际上是一个高度社会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都会想起社会对我们的期望,然后督促自己遵从社会规范。因此从根本上说,这种观点认为,我们就是自己的“圆形监狱”。

不仅是年幼时在万圣节玩“不给糖就捣乱”游戏是这样,一项实验研究的结果表明,大学一年级新生在有镜子的情况下不欺骗的可能性是没有镜子的情况下的10倍(71%:7%)。在没有任何旁人在场的情况下,人们的自然冲动是欺骗(这很显然),但当他们能够看到自己的影像时,绝大多数人都能克服这种冲动。实验还表明,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当旁边有一面镜子时,人们更愿意做出与他人一致的行为。

其他动物也能够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自我控制能力,有些动物甚至能够认出镜中的自己,但是,只有人类才是天生就如此的:看到自己时,会想到别人可能也会看到自己,而这就足以令他们约束自己了。因此,我们会把自己视为能够被他人看到的自己,从而引发自我控制,克服非社会性的欲望与冲动,使自己的行为与社会的要求一致。

许多人都以为,自我控制这种心理机制主要是为自己的个人利益服务的,或者说,它是一种有助于控制自己生活的机制。然而,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自我控制至少还能够造福社会。我们天生就会利用各种看似微不足道的东西提醒自己,我们是社会动物,要时刻保持警觉。自我控制能够增强我们的社会连接,因为它可以帮助我们优先考虑群体的利益,而不是狭隘的自我利益。自我控制还提升了我们对于自己所属的社会群体的价值,因为通过遵从群体规范,我们促进了群体的利益、提高了群体的声誉。自我控制是社会凝聚力的源泉,因为它使得个体把群体放在自己的前面。这就是“和谐”的本质。

人类是一种社会动物,一举一动都可以被他人看到、被他人评价、被他人“审判”,这就提醒我们要约束自我,从而促使我们做出各种亲社会行为,例如,不欺骗、遵从群体规范,等等。表面来看,上述三个过程(被评价、进行自我约束、遵从社会规范)似乎彼此相去甚远,但是我们有理由认为它们都与大脑右半球的腹外侧前额叶皮层有关。借此,被他人评价的感觉会转化为自我控制的意向,促使我们承担起社会责任。前面已经讨论过可以证明大脑右半球的腹外侧前额叶皮层对自我约束的作用的大量证据,因此接下来我们就集中分析其他两个过程。

随大流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