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你自己的研究
到目前为止,文中已经阐明了调查中最核心的方法,即确定已被知晓的事物。在许多案例中,调查需要你提供解决或分解问题的证据。因此,有时你不仅要将现有资源烂熟于心,还要推陈出新构建你自己的研究。以下是两条建议。
考虑做一个调查
在大学校园中,很多有趣的现象值得作为主题被调查。比如学生对作弊的态度,学校社团对女运动队是否应该和男运动队得到同等水平的资金这一问题的姿态,以及教授对于在校园内公开停车的态度。
考虑做一个观察性研究
大学校园中切实可行的观察性研究是一种动态研究方式,通过观察法,委员会能找到会议的低效之处;通过观察法,你可以研究高峰时期学校自助餐厅的人员流动,从而明确拥堵发生的原因和地点。
在你尝试任意一种方法之前,重新复习本章前面提到的说明。
永葆你的创造力
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一阶段和调查阶段一样,都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但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可能会让创造力受到威胁。你积累的信息越多,可能你会感到越迷惑。要永葆你的创造力,你需要克服这种混沌状态。下面告诉你该怎么做。
当你陷入错综复杂的信息空间中难以分辨时,先暂停一小会儿,回过头重新阅读步骤2中你对问题的阐述,并使用那个能明确区分相关和非相关信息的表述。如果你处理的是太难理解的问题,你可能需要多次重复这个方法。即便是享誉世界的创造性思考者随着时间的流逝也可能会迷失方向,但是他们时刻保持一颗勇敢积极的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寻找正确方向。
海量的信息还可能会让你的信心慢慢减退。你越是深究一个问题,就越能发现其中的纷繁复杂。终于有一天,你可能在心里暗暗想:“我从来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这么难。或许它就没有解决的方法,否则那么多学识渊博的人怎么都没找到呢?那我又在这儿费什么劲呢?”当这种念头在你脑海中飘过时,你要提醒自己,那些人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因为他们输给了对未知的恐惧(它侵蚀着你的创造力),抑或这些专家缺少开启技术的能力,无处使用他们的创造力。(归根到底,创造力并不是大多数中学或大学里传授的那种正统观念,因此很多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并不知晓也不足为奇。)要谨记,思维中的难题一定有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至于你面对问题时怎样产生创造性的回应,下一章节将会详细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