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努力获得最大收益

2025年1月15日  来源:思考的艺术(原书第10版) 作者:[美]拉吉罗 提供人:yongyan32......

本书的结构

熟悉本书的结构有助于你更加自信地面对一些挑战。本书的目的是教会你创造性、批判性思考的能力。从表面上来看,这个说法很明确,但是它常常容易和告诉你什么是思考相混淆。它们的区别在于:告诉你什么是思考会使你依赖其他人的思想;而教会你如何思考会让你从依赖其他人的思想中解放出来,并且帮助你形成自己的思想和明智的想法。本书将指引你对一系列问题和有争议的观点有更加清晰的认识。对你如何思考这些问题提供练习的机会,也就是说,你将把这些策略和方式应用到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中。但是,本书不会为你做决定,因为这些工作需要你独立完成。

本书总共有4个部分,每个部分都由几章内容构成。“你真了解思考吗”将帮助你扩大视野并成为一个具有批判性思维的读者。“创造”和“批判”将为你展示更加高效地产生和评判想法的一些办法。“沟通想法”会帮助你将想法展示给其他人并说服别人。

不要让这些章节的顺序束缚你。如果你还没有仔细查看目录,那么请立刻查看。无论何时,当你对书中的某个主题感兴趣时,你可以预先阅读它。比如,如果你在写作方面不够自信,那么现在请参考第14章第15章的内容,并且学会将这些建议应用到你的写作中去。

努力获得最大收益

人们一度认为,相同的时机、地点和工作条件适合每个人。现在,我们知道没有两个人的需求是完全相同的,对一个人有用的东西未必对另一个人有用。拿莫扎特和贝多芬来说,尽管他们都是著名的作曲家,但是他们的工作内容完全不同。莫扎特在他的大脑中创作出整部交响曲和歌剧的场景,后来再将这些创作在纸上描述出来,而不注重做记录。然而贝多芬则多年坚持做笔记,并不断修改和完善。他的最初想法很幼稚,以至于学者们惊叹他怎么能在音乐方面有如此高的造诣,这简直是一个奇迹。8

我们无法想象如果莫扎特效仿贝多芬的方法结果将会如何,反之亦然。能够确定的是,莫扎特的创作将会减少。如果使用另一种不适合他气质的方法,他的才华甚至可能被扼杀。同理,贝多芬也有可能只是为这个世界创造了一些毫无价值的作品而已。

一种观点认为,当今世界有不少人认识不到自己获取成就的潜力,更别说发展它们了,因为他们使用的是从别人那里学来的,或者偶尔养成的,或受环境限制形成的工作习惯。这种观点并非毫无道理。最好的改善方法不是你假设你的工作习惯符合你的需要,而是通过试验来发现哪些方法对你来说真正有效。或许你的新发现与原来的工作习惯没没有显著的差别,但是哪怕在工作效率上有一些微小的改进,你也将因此终生受益。

考虑时间。状态绝佳时的1个小时常常比状态不佳的2个或3个小时更有效率。在你的工作习惯中,你在什么时候会做最重要的功课?清晨?午夜?中午?在未来的一两周内,尝试在不同的时间工作并且记录下工作的效果。

考虑地点。你可以观察那些在奇怪地点学习的学生:宿舍大厅、嘈杂且拥挤的食堂和小吃店(常常在那些刺耳的自动点唱机附近)。你也可以选择在一些合适的地点学习,在这个时间点或者另外的一个时间点,除了在那个时间你不得不完成一个任务以外再没有其他原因让你出现在那儿。但那也不是一个很好的理由。如果你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以使工作更加有效,你应当寻找一个安静的环境——如果不是宿舍,那么应该是一个空旷的教室、公园的长椅,或者是一辆停着的汽车。当然,如果你发现在一个繁忙的地点其实可以激发你思考的话,你也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在那儿学习。

考虑条件。纵观历史,思考者们偶尔需要一些奇异的刺激。诗人席勒需要一张放满了烂苹果的课桌,小说家马塞尔·普鲁斯特需要一个软木装修的工作室,塞缪尔·约翰逊博士需要一只打呼噜的猫、一些橘子皮和一杯茶。但是,你要不必依赖刺激或奇怪的条件就能做得很好,因为它们很难维持。你不妨在开始学习时或者在学习的同时播放音乐,或者在学习前尝试散步或者慢跑穿过校园。

注意,不要将你喜欢的和最适合你的混为一谈。例如,你或许很喜欢看电视或者听音乐,但是,相对于提升工作效率来说,它们更大程度上阻碍了你努力思考或者写作。同样,酒精和药物会使你感觉良好(至少是短暂的感觉),但效果往往适得其反。尽管有人认为药物可以激发创造性,但研究者们却一致认为它们是有负面作用的,会抑制或者麻痹大脑。

利用感觉

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感觉得到了重视和强调。“做你自己的事”“如果你感觉良好就去做”和“跟着感觉走”等都是那一时期的流行语。由于过去的几十年忽略了这种感觉,强调关注感是可以理解的,但它常常会成为拒绝思考的一种形式。思考和感觉最恰当的关系是和谐的,而不是彼此排斥。

感觉在问题解决和决策方面的作用是不可计量的。感觉不仅常常产生预感、印象、直觉,帮助我们寻找问题的答案,更重要的是,它们常常也为我们应对困难与挑战和坚持不懈提供了勇气和热情。爱因斯坦用7年时间完成了相对论,爱迪生用13年时间完善了留声机,哥白尼用30年时间证明了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另外,成百上千万的人们通过不懈的努力去实现最难实现的目标:战胜疾病、贫穷、无知和不人道。他们如果对工作重要性没有一个深刻持久的感觉,就不可能坚持不懈地努力。

有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感觉是艺术家的专利,而科学家和一些务实的人解决问题时则采用如电脑一样的方法。9 这种观点饱受学者们诟病,爱因斯坦也肯定了感觉在科学中的作用:“要发现(复杂的科学规律),没有逻辑方法,只有用直觉,直觉能感受到表象背后的规则。”10 阿瑟·库斯勒(Arthur Koestler)研究了无数伟大的科学家,他说:“在大众的想象中他们是清醒、冰冷的逻辑学家,有着强大的电子大脑。但是如果不提姓名,让大家读他们的信件和自传中的精选文字,然后要求大家猜测其职业,最有可能的答案将会是一群相当浪漫和天真的诗人与音乐家。”11

当然,不是所有的感觉都是好的。一些感觉指导着我们用这种方法,而理智却禁止这样。即便是那些最温和的人,也会时而感觉到他们想非常暴力地对待自己不喜欢的人,一些人会产生一种想要和对方发生性接触的强烈冲动,即使这些人并不想有这种关系,而一些人则一时冲动想要盗窃。为此,明智的选择是拒绝向感觉屈服,平心静气地反思这些感觉并将有价值的感觉从庞杂的感觉中分离出来。

在经历这个过程时,尝试关注你的感觉。挑战自己,去接受那些最好的和最高贵的感觉,并让它们激发你的行动。

学会全神贯注

很多人都认为,所谓全神贯注,就是指思考过程如同一条持续、不间断的线。他们想象科学家、作家、发明家和哲学家集中精神从点A开始慢慢地移动到点B。这个观点无疑是不正确的。全神贯注并不是像这样去阻止其他因素来分散或者干扰我们的注意力,而是当这些分散或者干扰我们注意力的因素产生时我们有能力去克服。保持全神贯注意味着当我们的思维游离时,我们能够将注意力转向我们的思考目的和问题。12

保持全神贯注就像驾驶小汽车一样。当人们驾驶小汽车的时候,他们不会将手臂一直放在方向盘上朝向一个固定的位置,而是可以在行驶的过程中非常轻松地一会儿转向左边一会儿又转向右边。即使是在一条直行的路上,让车一直保持一个方向也仅仅在全程中占很小的比例。驾驶者必须一直不停地调整方向,当然他们当中的很多人平时都是在无意识中完成这项活动的。有经验的驾驶者并非比没有经验的驾驶者有着更高的天赋,他们只是学会了在适当的时候做细微的修正。

同样,比起那些低效的思考者来说,高效的思考者并不是没被打断过,而是他们已经学会了如何更快、更有效地去应对。他们并非会魔法,通过练习,你也可以学会。

应对挫折

所有的思考者都分享了他们的一些挫折:思维混乱、心理障碍、一些错误的开始和每个人都会遭遇的失败。然而,一个好的思考者已经掌握了应对这些挫折的策略,而一个差的思考者却很少关注它们,因此他们常常被这些挫折打败。对学生解决问题过程的一项重要研究显示,好的问题解决者和差的问题解决者之间存在一些有意思的差别,如表1-1所示。13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