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第3章 拓宽视野

2025年1月11日  来源:思考的艺术(原书第10版) 作者:[美]拉吉罗 提供人:yongyan32......

你是否注意到很多人的衣着、谈话方式和行为方式都差不太多?所有剃光头、炫耀文身和在不寻常的地方带环的人都没有受到他人影响,这可能吗?

在这一章中,我们来探讨怎样成为独特的自己,介绍一些可以帮助你增加独特性和发掘自身发展潜力的方法。

你知道盲人摸象的故事吗?从前,有6个盲人很想知道大象是什么样子,可他们看不见,只好用手摸。第1个人摸到了身体,他说:“大象像一堵墙。”第2个人摸到了鼻子,他说:“大象像一条弯弯的管子。”第3个人摸到了尾巴,他说:“大象像一条细细的绳子。”第4个人摸到了耳朵,他说:“大象像一把扇子。”第5个人摸到了腿,他说:“大象像一棵大树。”第6个人摸到了象牙,他说:“大象像一把长长的矛。”每个人都对大象有自己的看法,但这些观点只基于片面的视角而形成,都是不准确的。1

很多时候,我们就像这6个盲人一样,只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视野狭窄,思维也就窄化。在这一点上,最重要也是最悲哀的莫过于我们对自身的潜力不够了解。大多数人对自己的潜力都没有充分的认识,我们仅知道现在的自己,而不知道自己还有潜能发展成另外的全新的自己。我们从来都不知道,我们之所以会成为现在的自己,只是缘于偶然。

别人对我们的看法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我们的发展与成功。有这样一个实验,研究者到某所小学进行一个智力测验,并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交给了校长和相关教师。其实名单上的学生根本就是随机挑选出来的。然而,一年之后再对这个学校的学生进行智力测验,奇迹出现了,凡是上了名单的学生,成绩比其他学生高出一倍。

怎样解释这种现象呢?显然,教师对这些被挑出来的学生有更积极的态度并且将这种态度在不经意间传递给了这些学生,学生的自我认识因此而发生改变。2

这个实验的结果令人惊奇吗?接下来还有一个类似的实验,结果更让人惊讶。研究者请实验员教老鼠走迷宫,并告诉实验员,老鼠分两组,一组是聪明老鼠,另一组是笨老鼠。事实上这两组老鼠是相同的,研究者只是将它们简单分成了两组。然而训练的结果是,那些“聪明老鼠”真的更快地学会了走迷宫。和学校里的老师们一样,实验员事先对老鼠有了认识,这就影响了他们训练老鼠时的耐心程度和专注程度,同样也影响了老鼠的表现。3

研究发现,迷茫无助并非天生,而是通过后天习得的。在一项研究中,研究员给被试几道无解的题目,但告诉被试这些题目是可以解答的并要求被试努力求解,被试最终因为不能解答而备感挫折,最后不得不放弃。接下来才是这个实验的亮点:当再次给这些被试真正可以解答的问题时,他们不会再真正努力求解,而是很快就放弃了。4

以上这些研究对我们的现实生活有什么启发呢?有些家长对子女的要求总是不稳定,给子女的反馈也是不能预期的;有些教师只关注学生的消极面而缺乏积极关注;有些领导者对下属的表现和贡献视而不见,这些都会让我们习惯于失败,而不能真正认识到自身的潜能。

许多成功人士的与众不同之处就在于:他们不以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来定义自己。丘吉尔一直被认为是笨学生;玛莎·格雷厄姆曾被认为是不适合跳舞的;爱迪生曾被认为是没有希望的且曾经被强制退学,后来爱迪生有了第一份工作,成为一名铁路工作人员,但因为和实验助手烧毁了一辆火车而被解雇;爱因斯坦早年的记录更加糟糕,以下是其中的一部分:

·“你不是一个很好的学生,”一位教师直截了当地对他说,“你将来没有任何发展。”

·15岁时被勒令退学。

·爱因斯坦没能通过苏黎世理工大学的入学考试,因而又在瑞士高中学习一年方才入学。

·在苏黎世学校学习时,爱因斯坦表现很平庸,教授并不看好他,拒绝他成为研究生助理,也没有答应爱因斯坦在学校的求职。

·爱因斯坦最后在一所寄宿学校谋到一份工作,即担任一名辅导教师,但很快也被解雇了。

你可能会说:“等一下,丘吉尔、格雷厄姆、爱迪生和爱因斯坦都不是常人,问题在于‘平常人’是否能不受这些负面评价的影响。”确实是这样。例如,一位老师注意到:当学生认为自己在某学科中表现很差的时候,他们自己就会无意识地做得很差,他们相信自己是愚蠢的,进而表现得很愚蠢。当他们开始改变自我认识后,也就不会表现得很差了。5

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一切批评和忠告,也并不意味着仅仅凭借信念就能成功,而是说你要知道自己的潜能要远远大于你自己所知道的。所以,当你又想到“我不行”“我不会”的时候,记住:之前的经验并不能决定以后的发展,所谓天才,不过是掌握了诀窍而已,诀窍是可以学习的,你也能学会。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