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离子》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楚国有一个以养猴为生的人,当地人称他为狙公。他白天必定在庭院将猴子分成几组,让老猴子率领它们到山里去,采摘草木的果实。猴子把果实上缴了以后,狙公只拿出1/10来喂他们。如果有的交的数目少,还会被施以鞭杖。这些猴子因为惧怕,虽然十分痛苦,但是却没有任何办法。有一天正在采摘果实的时候,一只小猴子突然对众猴子问道:“山上的果实是狙公栽种的吗?”猴子们都回答说:“不是,天生的。”小猴子接着问:“既然这样,我们为什么要被他利用,并且受他的剥削呢?”小猴子的话还没说完,众猴子都醒悟过来。当天晚上,它们一起等狙公就寝后,拿出狙公平日积蓄的果实,呼朋唤友地进入了树林之中,不再回去了。一夜之间变得一无所有的狙公,终于因饥饿而死。
在这个故事中,刘伯温把这位狙公比作玩弄权术的统治者,他评论说:“人世间有以权术驱使民众而无道理和法度的人,就如同狙公一样吧?完全是民众没有觉醒,一旦得到启发,权术就到头了啊。”但是,把狙公之死仅仅归结于权术的破产是不够的。实际上,使他变得一无所有的,恰恰是由于信息不对称状态的改变。
谢林曾经在《冲突的战略》中,提到一个强盗的故事。
一天,一个持枪的强盗进入了一所房子。房子的主人在听到楼下的响动之后,同样持枪一步步向楼下走来。于是,危机和冲突发生了。
上述危机显然会导致多种结果。最理想的结果当然是,强盗平静地空手离开房子(一个见义勇为的读者甚至建议勇擒强盗,绳之以法)。此外,一种可能的结果是,主人担心强盗盗窃财物而首先射击,致使强盗身亡;另一种可能的结果是,强盗担心主人会开枪射击,而首先射击,导致主人身亡。第二种可能结果的出现,显然对房子的主人而言是最糟糕的,因为他不仅失去财物,而且还丧失了生命。
对于各种可能的结果,其引发的原因却可能有无数种。例如,对于强盗死亡这一结果,除了主人担心财物受损而首先开枪射击外,还可能出于对强盗可能因恐惧而射击的担心使主人先发制人,等等。更有意思的是,主人先发制人的动机可能是对强盗先发制人的担心,诸如此类。
如何成功解决冲突和化解危机?按照谢林的观点,信息的把握和传递是至关重要的。例如,如果持枪的主人经过在黑暗中静静地观察,发现强盗的手中并没有枪;或者持枪的强盗发现主人毫无准备地冲下楼,则事态的进展会有利于掌握更多信息的一方。但如果双方都了解对方持枪的事实,则主人向强盗传递“只是想把他赶走”的信息(或者强盗向主人及时传递只想图财、无意害命的信息)就变得十分重要。
诺贝尔奖获得者罗伯特?奥曼在研究中发现,博弈的参与人对信息的掌握通常是不对称的.如果博弈只发生一次,则无疑具有信息优势的人会获得作为信息租的收益;但如果博弈是重复进行的,则今天利用信息寻租者必定会在寻租过程中泄露其所拥有的信息,信息不对称程度就会减轻,这又是重复博弈之所以会改进资源配置状态,使人与人的关系走向'公平和谐的原因。
信息披露会改变双方的资源配置情况,进而改变博弈的结局,这一点是被无数历史事实所证明了的。
20世纪60年代初期,在对阿尔及利亚的战争中,由于庞大的军费开支给法国政府造成的沉重负担,戴高乐总统决定同本?贝拉领导的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阵线谈判,以便尽快结束这场战争。谈判在秘密进行了一段时间之后,只等选择一个适当的时间正式宣布会谈正式开始。当时法国驻阿的殖民军军官们听到这一风声后,为了阻止战争的和平结束,密谋组织兵变。
戴高乐得知这一情况后心急如焚。但是阿尔及利亚远在非洲,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一时居然没有什么良策来应付。这时,一位幕僚给戴高乐出了个似乎不着调的主意:把几千台简易晶体管收音机发到驻阿部队中。军官们认为,在蚊虫肆虐的热带兵营里,让士兵们听听法国流行歌曲,是一件好亊,因此也没有干涉。
然而,在正式宣布会谈开始的那天夜里,法国士兵们从收音机里听到的却不是流行歌曲,而是戴高乐的声音:“士兵们!你们面临着忠实于谁的抉择。我就是法兰西,就是她命运的工具。跟我走,服从我的命令……”讲话的内容和用语,同戴高乐当年流亡国外指挥反法西斯斗争时,所发表过的广播讲话完全一样。这些士兵过去跟着戴髙乐,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今天自然仍跟他走。第二天早展,军官们发现大部分士兵对事态的真相已经一清二楚,只能放弃了兵变的图谋。